DB3308 T 137-2023 全域白蚁防治技术规程.pdf
《DB3308 T 137-2023 全域白蚁防治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08 T 137-2023 全域白蚁防治技术规程.pdf(8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91.120.01CCS P 303308浙江省衢州市地方标准DB 3308/T 1372023全域白蚁防治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lobal termite control2023-08-14 发布2023-09-14 实施衢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 3308/T 137-2023I目次前言.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工作原则和基本要求.44.1工作原则.44.2技术要求.54.3质量控制.54.4药械要求.64.5安全与文明施工.74.6信息管理.75 房屋建筑.85.1通用要求.85.2日常防控.95
2、.3新建房屋白蚁预防.95.4原有房屋白蚁治理.136 园林植被.156.1通用要求.156.2日常防控.156.3蚁情调查.166.4白蚁监测.166.5移植树木白蚁预防.176.6白蚁治理.187 水利工程.197.1通用要求.197.2日常防控.207.3蚁情调查.217.4白蚁预防.217.5白蚁治理.238 历史文化遗存.258.1通用要求.258.2日常防控.278.3蚁情调查.288.4白蚁预防.328.5白蚁治理.34附录 A.37附录 B.43附录 C.45附录 D.46附录 E.47DB 3308/T 137-2023II附录 F.58附录 G.65附录 H.70参考文献.
3、76DB 3308/T 137-2023III前言本标准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衢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衢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服务中心、全国白蚁防治中心、衢州市浙西信安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衢州市康安白蚁防治有限公司、浙江德宜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俊、张晓杰、于保庭、周寅强、朱文革、严江林、郑建霞、徐云芳、张佳凯、吴有清本标准为首次发布。DB 3308/T 137-20231全域白蚁防治技术规程
4、1范围本标准确立了全域白蚁防治工作的原则和基本要求,规定了房屋建筑、园林植被、水利工程、历史文化遗存等全域白蚁防治的技术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白蚁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T 503572018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标准GB/T 507682012白蚁防治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1253建设工程白蚁危害评定标准GB 550142021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NY/T 1153.3农药登记用白蚁防治剂药效实验方法及
5、评价DB 33/T 1138房屋白蚁预防工程药物土壤屏障检测和评价标准3术语和定义GB/T 50768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白蚁危害termite damage因白蚁的存在,对房屋建筑、园林植被、水利工程、历史文化遗存等造成损害,导致功能、价值降低或丧失,甚至构成安全隐患的现象。3.2蚁情调查investigation on termite damage对特定对象或区域范围进行白蚁危害种类、分布情况及危害程度的系统调查,全面掌握白蚁危害现状及潜在危害风险的活动。来源:GB/T 507682012,2.0.5,有修改3.3DB 3308/T 137-20232白蚁防治te
6、rmite control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预防和控制白蚁活动,降低因白蚁危害造成的损失。来源:GB/T 507682012,2.0.7,有修改3.3.1白蚁预防termite prevention在发生白蚁危害前预先采取措施,避免白蚁进入和取食。来源:GB/T 507682012,2.0.10,有修改3.3.2白蚁治理termite management在发现白蚁危害后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控制白蚁危害。3.3.2.1白蚁局部控制local termite management仅对白蚁危害点及其周边部位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控制白蚁危害。3.3.2.2白蚁区域控制area-wide termite
7、 management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以特定的保护对象为重点,综合协调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最大程度发挥各技术的优势,控制白蚁危害和降低危害风险程度。3.4监测控制技术monitor-controlling technology通过在白蚁活动区域内设置白蚁监测装置,并对监测到的白蚁采取喷施白蚁灭治粉剂或投放白蚁防治饵剂等技术措施,杀灭或控制白蚁巢群的白蚁防治技术。来源:GB/T50768-2012,4.2.23,有修改3.5药物屏障技术chemical barrier technology通过对保护对象进行白蚁预防药剂处理,形成防止白蚁侵入的屏障的白蚁防治技术。3.6粉剂药杀法dusting
8、method通过直接喷施白蚁灭治粉剂,使部分白蚁个体沾染药剂,再利用白蚁的抚育行为相互传递药剂以杀灭或控制白蚁巢群的方法。3.7DB 3308/T 137-20233液剂药杀法liquid method通过喷洒、灌注药剂或药剂稀释液直接触杀白蚁和毒化白蚁生存环境的方法。3.8诱杀法trapping and killing method通过饵料诱集白蚁后再进行药物处理,以杀灭或控制白蚁巢群的方法。来源:GB/T 507682012,4.2.15,有修改3.9饵剂药杀法bait method通过投放白蚁防治饵剂,引诱白蚁取食,再利用白蚁的交哺行为相互传递药剂以杀灭或控制白蚁巢群的方法。3.10熏蒸
9、法fumigation在封闭的空间用熏蒸剂杀灭木构件或其他物件内干木白蚁巢群的方法。来源:GB/T 507682012,4.2.13,有修改3.11药物灌浆法grouting with termiticide将混有白蚁防治药剂的泥浆灌注入蚁巢、空腔及蚁道等,以杀灭或控制土栖白蚁巢群的方法。3.12栽植坑施药法treatment with chemical mud苗木栽植前用白蚁防治药剂对栽植坑进行喷洒处理的方法。3.13药泥处理法planting pit treatment with termiticide用含有白蚁防治药剂的泥浆处理苗木根系的方法。3.14历史文化遗存historical h
10、eritage能够体现当地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不可移动文化遗产,承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地方记忆的重要载体的总称。注:主要包括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的核心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3.14.1DB 3308/T 137-20234修缮preservation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方式,包括日常保养、防护加固、现状修整、重点修复等。来源:GB/T 503572018,2.0.143.14.2维修refurbishment对建筑物、构筑物进行的不改变外观特征的维护和加固。来源:GB/T 503572018,2.0.153.14.3
11、改善improvement对建筑物、构筑物采取的不改变外观特征,调整、完善内部布局及设施的保护方式。来源:GB/T 503572018,2.0.163.15水利工程蚁患区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termite infested area水库土石坝为坝体、坝两端及离坝脚线 50 m 内,土质堤防为堤身、离堤脚线 50 m内,土质高填方渠道为挡水堤堤身、离堤脚线 10 m 内。来源:GB/T 503572018,6.1.2,有修改3.16水利工程蚁源区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termite source area水库土石坝为坝两端及离坝脚线
12、 50 m500 m,土质堤防为离堤脚线 50 m500m,土质高填方渠道为离堤脚线 10 m100 m 内,在上述区域之外有山体和树林的,外延范围宜统一扩大至 1000 m。来源:GB/T 503572018,6.1.2,有修改4工作原则和基本要求4.1工作原则全域白蚁防治应遵循“公益导向、分类施策、技术先进、绿色低碳、数字赋能”的工作原则,具体包括:a)白蚁防治是防灾减灾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其公益属性,从全域控制的工作思路协调各方力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达到最佳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b)应根据不同的白蚁防治对象、不同的白蚁危害程度、不同的白蚁防治目标进行分类管理和分级实施;D
13、B 3308/T 137-20235c)应以区域控制的理念为指导,综合协调运用各种技术措施,最大程度发挥各技术的优势,有效控制白蚁危害和降低白蚁危害风险程度;d)应以系统管理的方式确定白蚁防治工作流程,充分发挥自然因素、管理措施、物理屏障等的防蚁效果,最大程度减少白蚁防治药物的使用;e)应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通过白蚁防治的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提升白蚁防治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4.2技术要求4.2.1白蚁防治技术主要包括监测控制技术、药物屏障技术、粉剂药杀法、液剂药杀法、诱杀法、饵剂药杀法、熏蒸法、药物灌浆法、盐土屏障法等,各种技术的适用范围和技术要点见附录 A。4.2.2白蚁防治技
14、术的选用宜满足下列要求:a)应根据白蚁防治对象、白蚁危害种类等选择适宜的白蚁防治技术;b)根据白蚁防治目标、治理措施的不同,可选用单一白蚁防治技术或综合运用多种白蚁防治技术;c)应秉持白蚁生态防治的理念,推广应用白蚁防治新技术、新工艺、新药械。4.2.3白蚁危害检查可分为蚁害日常检查和蚁情调查。白蚁危害检查应符合下列情况:a)检查时间应在白蚁活动较频繁的 3 月11 月期间,且宜与主要白蚁危害种类的分飞、觅食等活动旺盛期相重合;b)调查方式可采用现场查勘、装置监测、仪器探测等方法;c)蚁情调查时可参阅档案、文献等信息和资料。4.3质量控制4.3.1实施白蚁防治的单位,应具备相应的白蚁防治服务能
15、力,并符合相关行政部门的管理要求。4.3.2从事白蚁防治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白蚁防治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4.3.3白蚁防治单位应建立完整的、以自控为主的质量管理体系,在接受项目委托后,宜配备能满足项目要求的各类人员,并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度。4.3.4技术方案的制定应包括起草、审定等步骤,并应建立反馈修正机制。4.3.5技术方案的内容宜包括概述,防治范围及目标、策略方法及技术措施、实施安排、质量控制与实施安全管理、效果评价、经费预算、工作建议等要素,具体参见附录 B。4.3.6项目组织单位或业主单位应落实项目全过程、全要素监督或监理的责任。发现白蚁防治实施中存在安全、质量隐患,应及时责
16、令停工,整改完毕并经业主单位复核认定DB 3308/T 137-20236符合规定要求后方可复工。4.3.7白蚁防治项目评价合格应满足下列要求:a)技术资料完整,并宜包含 4.6.4 的内容;b)白蚁防治实施规范;c)白蚁治理效果或白蚁预防质量满足要求;d)项目所采用的白蚁防治技术和使用的白蚁防治药剂、监测控制系统、器械等符合技术方案的要求;e)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f)项目中包含药物屏障设置、药物灌浆等隐蔽性处理内容时,宜在完成隐蔽性处理时进行中间评价。4.3.8白蚁防治项目评价方法宜符合下列规定:a)项目完工且自检合格后,由白蚁防治单位向项目组织单位或业主单位提出评价申请;b)评价人员宜由白
17、蚁防治单位、项目组织单位或业主单位、受项目组织单位或业主单位委托的质量监督单位等相关人员组成,也可邀请相关主管部门和行业专家参与;c)评价结束应给出评价意见或出具评价报告等相关文件;d)仅实施白蚁局部控制的项目,可简化评价的资料和程序。4.4药械要求4.4.1选用的白蚁防治药剂应附具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许可证和产品质量标准,且农药登记证上标注的防治对象应包括白蚁。4.4.2白蚁防治药剂、装置等材料,应具有产品合格证。4.4.3白蚁防治药剂的用途应与农药登记证上的标注信息相一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用于设置药物土壤屏障的白蚁预防药剂,农药登记证上应标注可用于土壤喷洒处理;b)用于木构件处理的白
18、蚁预防药剂,农药登记证上应标注可用于木材喷洒或浸泡处理;c)用于白蚁灭治的粉剂,农药登记证上应标注可用于白蚁灭治;d)用于滞留喷洒的药剂,农药登记证上应标注可用于滞留喷洒处理;e)选用白蚁防治饵剂时,防治对象应与农药登记证上注明的白蚁种类相符,白蚁防治饵剂的类型应与使用方法相符;f)用于干木白蚁灭治的熏蒸剂,农药登记证上应注明可用于白蚁熏蒸处理。DB 3308/T 137-202374.4.4 药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应与农药标签标注的信息相一致,并应具备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产品性能应符合附录 C 的规定。4.4.5 选用的监测控制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a)宜具有监测装置、检测设备、白蚁灭治药剂和
19、辅助工具等一整套的白蚁防治专用材料;b)各专用材料的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c)应根据使用位置和用途,合理选择地上型监测装置或地下型监测装置。4.4.6监测装置和具有自动报警功能的检测设备的产品性能应符合附录 D 的要求。4.5安全与文明施工4.5.1白蚁防治单位应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并应落实安全责任、做好岗前安全教育、加强实施现场安全与文明施工管理。4.5.2白蚁防治单位应向项目组织单位或业主单位、实施现场相关人员等告知白蚁防治实施的潜在安全风险。4.5.3项目组织单位或业主单位应督促白蚁防治单位做好相应的安全与文明施工管理。4.5.4白蚁防治人员进入实施现场应做好
20、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遵守安全与文明施工规定。4.5.5施工前应与现场相关人员做好沟通和交底。4.5.6白蚁防治药剂处理时,不应过度施药,也不得向靶标周边环境随意喷药,施药器械不得在池塘、河道中清洗,洗涤水不得随意倾倒。4.5.7白蚁防治药剂的废弃包装物和废液、废渣的处置应符合相关规定。4.6信息管理4.6.1项目组织单位或业主单位、白蚁防治单位等项目相关单位应将白蚁防治项目文件的形成和积累纳入项目实施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相关人员的职责范围。4.6.2项目相关单位宜通过数字化平台归集、存储白蚁防治的数据和信息。4.6.3项目相关单位应强化数字化平台安全管理,建立完整的权限控制机制,确保数据和信息安全
21、。4.6.4白蚁防治项目归档文件宜包括以下内容:a)项目立项文件等;b)项目招标、投标文件及合同;c)蚁情调查报告;d)白蚁防治技术方案;DB 3308/T 137-20238e)白蚁防治实施、质量监督或监理等形成的技术文件;f)白蚁防治药剂、装置等材料的产品合格证等;g)竣工评价文件;h)其他应归档的文件。4.6.6项目文件的内容应真实、准确、完整,与项目实际相符合。4.6.6白蚁防治单位等项目相关单位应将本单位形成的项目文件汇总后向项目组织单位或业主单位提交,提交的归档文件宜为原件。5房屋建筑5.1通用要求5.1.1房屋建筑白蚁防治应遵循“系统管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策略,具体包括:a
22、)白蚁防治应贯穿房屋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在设计阶段宜营造不利于白蚁生存的环境,在建设阶段宜加强白蚁的预防处理,在使用阶段宜及时发现精准灭杀;b)新建房屋的白蚁预防宜在全面系统蚁情调查的基础上,按地块的白蚁危害风险类型分类施策实行动态监控;c)原有房屋的白蚁治理宜以区域控制为理念,协调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措施进行白蚁综合治理,控制白蚁的危害及减少蚁害的风险。5.1.2房屋的防白蚁设计宜满足下列要求:a)房屋宜有良好的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条件,房屋墙基及室内地坪应有良好的防潮性能,屋面应有良好的防水性能,房屋外墙四周应有良好的排水设施;b)无地下室的房屋底层使用的木质材料未经防蚁处理不得直接接触土壤;c)
23、卫生间、厨房和其他环境潮湿房间的四周墙体,不宜采用空心砖墙结构和木质材料;d)底层楼梯间不宜封闭,通风不良处不宜作为贮藏室;e)穿过混凝土板的管道应与混凝土板紧密贴合,不得有任何缝隙。5.1.3新建房屋白蚁预防的分类管理宜符合下列规定:a)白蚁危害高风险区域:应按 5.3.2 的规定实施白蚁预防;b)白蚁危害中风险区域:宜实施白蚁监测;c)白蚁危害低风险区域:宜实施蚁害日常检查。5.1.4原有房屋白蚁治理的分类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a)白蚁危害严重的,宜实施白蚁区域控制;b)白蚁危害一般的,宜实施白蚁局部控制。DB 3308/T 137-202395.2日常防控5.2.1原有房屋使用安全责任人应
24、落实蚁害日常检查工作,并满足下列要求:a)原有房屋维护与改造时,应检查白蚁危害情况;b)公共房屋的蚁害日常检查每年不应少于 1 次;c)房屋使用人、房屋安全鉴定机构等发现白蚁危害时,应及时告知房屋使用安全责任人;d)蚁害日常检查发现白蚁危害的,应委托白蚁防治单位进行白蚁危害评估及防治。5.2.2外来树木移植至房屋建筑周围的,应检查树木主干和根蔸是否存在白蚁活体。5.2.3新建房屋在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单位应及时清除房屋基础内外及回填土中的树根、树桩、木模板、废旧木质材料和其他含有木质纤维素的物质。5.3新建房屋白蚁预防5.3.1前期准备5.3.1.1白蚁防治单位接受房屋白蚁预防项目委托后,应了
25、解项目相关信息,调查地块蚁情,评价地块白蚁危害风险,并参见附录 E.1.1 的内容,填写房屋白蚁预防工程项目信息表。5.3.1.2项目相关信息应包括下列内容:a)地下工程埋深;b)绿地面积和绿地率;c)地块的地表水源和地下水位情况。5.3.1.3地块白蚁危害情况应包括下列内容:a)白蚁种类;b)白蚁危害对象和危害程度;c)地块周围环境白蚁危害情况。5.3.1.4白蚁危害风险地块的评价应经主管部门认定,宜符合下列规定:a)项目地块及周围环境存在乳白蚁、散白蚁、土白蚁、大白蚁危害或危害历史的,可评价为白蚁危害高风险地块;b)项目地块及周围环境存在除乳白蚁、散白蚁、土白蚁、大白蚁外的白蚁危害或危害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08 137-2023 全域白蚁防治技术规程 137 2023 全域 白蚁 防治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