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2579-2024 高山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防雷技术规范.pdf
《DB41 T 2579-2024 高山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防雷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 T 2579-2024 高山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防雷技术规范.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07.060 CCS A 47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25792024 高山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防雷技术规范 2024-02-01 发布 2024-05-01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T 25792024 I DB41/T 25792024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一般规定.2 5 直击雷的防护.2 6 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3 7 检测.4 8 防雷装置的维护与管理.4 参考文献.5 DB41/T 2579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
2、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南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河南省防雷中心)、河南省生态环境监测和安全中心、河南省现代防雷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傅国庆、李鹏、张玉桦、王玲玲、王维思、何巍、蒋超、孙欣、王文博、李学耕、马双良、王欣、蔡壮、田晓毅、杨琳琳、方志杰。DB41/T 25792024 1 高山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防雷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山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防雷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直击雷防护、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检测、防雷装置的维护
3、与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已建及新建、扩建、改建的高山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选址、防雷装置的设计、防雷装置检测与维护。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14312023 建筑物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 329382016 防雷装置检测服务规范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HJ 6552013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
4、测系统安装和验收技术规范 HJ 9152017 地表水自动监测技术规范(试行)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高山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 指建设在本辖区内相对海拔较高位置的生态环境自动监测站(简称高山站),对环境空气质量和气象状况进行连续自动监测以及样品采集、处理和存储监测数据。有固定的站房和在线自动监测(观测)设备,需要持续电源和网络通讯等辅助设备。根据监测的对象可分为高山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站、高山生态自动监测站、高山水源自动监测站等。站房 指具有防水、防潮、隔热、保温措施的无窗或双层密封窗结构建筑,用于集中安放对环境质量进行连续的样品采集、处理、分析以及数据存储与传输等过程所需要的仪
5、器设备的场所。电涌保护器 用于限制暂态过电压和分流电涌电流的装置。它至少包含一个非线性限制元件。来源:GB 500572010,定义2.0.29 电磁屏蔽 用导电材料减少交变电磁场向指定区域穿透的屏蔽。DB41/T 25792024 2 来源:GB 503432012,定义2.0.15 等电位连接网络 将建(构)筑物和建(构)筑物内系统(带电导体除外)的所有导电性物体互相连接组成的一个网。来源:GB 500572010,定义2.0.22 雷电电磁脉冲 雷电流的电磁效应。来源:GB 503432012,定义2.0.3 4 一般规定 高山站雷电防护应按照 GB500572010 中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6、的要求实施。高山站的选址除按照 HJ 6552013 和 HJ 9152017 中要求执行外,还应参考当地雷击密度、电磁环境、土壤条件、供电方式、信号传输方式等条件。高山站应综合考虑地理位置、环境条件、雷电活动规律、设备的重要性以及设备对雷电电磁脉冲的抗扰度等情况采取雷电防护措施。高山站的防雷宜采用接闪、分流、屏蔽、均压、等电位连接、接地、合理布线、电涌保护、隔离等内部、外部防雷措施进行综合防护。高山站防雷装置应与站房建设同步进行,并采取防盗、防鼠害等安全措施。防雷装置使用的材料、规格均应符合 GB 500572010 中的相关规定。考虑到施工难度、防腐蚀、运输便利性、结构强度等因素,高山站防
7、雷装置宜选取钢、铜为主材。5 直击雷的防护 接闪器的设置 5.1.1 独立设置的高山站宜采用独立接闪针配合架空接闪线作为直击雷防护装置,外露仪器、设备等应处于直击雷保护范围之内。5.1.2 直击雷防护装置与被保护物宜保持 3 m 以上安全距离。5.1.3 非独立设置的高山站,如需单独设置接闪装置,其接闪装置的引下线宜与建筑物的防雷接地装置相连。5.1.4 接闪针和接闪线的规格、尺寸应符合 GB 500572010 中 5.2 的规定。安装工艺应考虑防腐和抗风强度要求。引下线的设置 5.2.1 引下线应优先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屋顶、梁、柱、基础内的钢筋或者建筑钢结构作为引下线。5.2.2 引下线
8、应与屋面接闪带搭接,设置间距应不大于 18 m 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对称布置,引下线根数不少于 2 处,引下线应设置在易遭雷击部位,具体位置应符合 GB 500572010 附录 B 中规定。5.2.3 站房门、窗边 1 m 内不宜设置引下线,当间距不足时可对引下线加装绝缘管。引下线与其它电气线路间距应不小于 1 m。5.2.4 引下线在地面上方设置绝缘管防护,绝缘管长度不小于 2 m,绝缘管下端距地面宜 0.20.3 m。5.2.5 引下线与接闪器的连接应采用可靠的电气连接,其连接点过渡电阻应不大于 0.2,并做好连DB41/T 25792024 3 接点的防腐处理。5.2.6 引下线的敷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 2579-2024 高山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防雷技术规范 2579 2024 高山 环境质量 自动 监测站 防雷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