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5482-2022 药品不良反应快速报告导则.pdf
《DB13 T 5482-2022 药品不良反应快速报告导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3 T 5482-2022 药品不良反应快速报告导则.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11.120.10 CCS C 10 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5482 2022 药品不良 反应快速 报告导则 2022-02-28 发布 2022-03-31 实施 河北省市 场监督 管 理局 发 布 DB 13/T 5482 2022 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 准化 工作 导则 第1 部分:标准 化文 件的 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 规定起草。本文件 由 河 北省 药品 监督 管理局 提出。本文件 起草 单位:河 北省 药物警 戒中 心、华北 制药 股份有 限公 司、石药 集团 欧意药 业有 限公 司、沧州市 药品 不良 反应 监测 中心
2、、石家 庄市 药品 不良 反应监 测中 心、神威 药业 集团有 限公 司。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王芳、王冰、李 航宇、郑 国栋、蔡东华、王 欣明、郭 莎莎、黄静、刘 欣欣、高会芹。DB 13/T 5482 2022 1 药 品不良 反应快速 报告导 则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术 语和 定义、快速 报告 的情 形和 时限、报告 流程 和报告 质量 管理 等。本文件 适用 于药 品上 市许 可持有 人开 展上 市后 药品 不良反 应快 速报 告工 作。本文件 不适 用于 疫苗 疑似 预防接 种异 常反 应报 告工作。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本文件 没有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3 术语和 定义
3、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药品不 良反 应 在正常 用法 用量 下出 现的 与用药 目的 无关 的有 害反 应。注1:患者使用药品出现的怀疑与药品存在相关性的有害反应,其中包括可能因药品质量问题引起的或可能与超适应症用药、超剂量用药等相关的有害反应属于疑似药品不良反应。注2: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导致死亡;危及生命(指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当时,患者存在死亡风险,并不是指药品不良反应进一步恶化才可能出现死亡);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导致永久或显著的残疾或功能丧失;导致先天性异常或出生缺陷;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若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药品不 良反 应聚
4、集性 事件 同一批号(或相邻批号)的同一药品在短期内集中 出现多例临床表现相似的 疑似不良反应,呈现聚集 性特 点,且怀 疑与 质量相 关或 可能 存在 其他 安全风 险的 事件。注:同一药品指同一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的同一药品名称、同一剂型、同一规格的药品。药品群 体不 良事 件 同一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区域 内,对一定数量人群的身 体健康或者生命安全造成 损害 或者 威胁,应 予以紧 急处 置的 事件。4 快速报 告的 情形 和时 限 严重药 品不 良反 应 4.1.1 持有人 对获 知的 严重 药品 不良反 应,包括 境外 发生 的严重 不良 反应,因 药物 过量等 导致
5、的 严重疑似 药品 不良 反应 均应 快速报 告。4.1.2 报告时 限 4.1.2.1 严重不 良反 应尽 快报 告,不迟于 获知 信息 后 的 15 日,其中 导致 死亡 的严 重药 品不良 反 应病例应 在首 次获 知后 尽快 报告。DB 13/T 5482 2022 2 4.1.2.2 报告时 限开 始日 期为 持有 人首次 获知 该药 品不 良反 应,且 符合 最低 报告 要求 的日期,记 为第 0 日。第 0 日的 日期 应 被记录,以 评估 报告 是否 及时提 交。文献 报告 的 第 0 日 为持 有人 检索 到该文献的 日期。对 于持 有人 委托开 展不 良反 应收 集的,受托
6、 方获 知即 认为 持有 人获知;对 于境 外报 告,应从境 外持 有人 获知 不良 反应信 息开 始启 动报 告计 时。4.1.2.3 如提交 的是 跟踪 报告,报 告时限 计时 从收 到报 告的 随访信 息 起 重新 启动。根 据收到 的 随 访信息,报告的类别可能发 生变化,如非严重报告变 为严重报告,跟踪报告应 按变化后的报告类别 时限提交。4.1.3 最低报 告要 求 最低报 告要 求是 指报 告确 认为有 效报 告。一份 有效 的报告 应包 括以 下四 个要 素(简 称四 要素):可识别的报告者、可识别 的患者、怀疑药品、不良 反应。如果四要素不全,视为无效报告,应补 充后再报。“
7、可识别”是指 能够确认患者和报告者存 在。当患者的下列一项或 几项可获得时,即认 为患者可识别:姓名或姓名 缩写、性别、年龄(或年 龄组,如青少年、成年、老年)、出生日期、患者的其 他识 别代 码。提供 病 例资料 的初 始报 告人 或为 获得病 例资 料而 联系 的相 关人员 应是 可识 别的。对于来自互联网的病例报 告,报告者的可识别性取 决于是否能够核实患者和 报告者的存在,如 提供有效的 电子 邮箱 或者 其他 联系方 式。药品不 良反 应聚 集性 事件 持有人发现或获知药品不 良反应聚集性事件的,应 立即组织开展调查和处置,必要时应采取有效的风 险控 制措 施,并将 相关情 况向 河
8、北 省药 品监 督管理 局报 告。药品群 体不 良事 件 持有人在获知或发现药品 群体不良事件后,应立即 通过电话或者传真等快捷 方式报所在地的县级药品 监督 管理 部门、卫 生行政 部门 和药 品不 良反 应监测 机构,必 要时 可以 越级报 告。其他情 形 4.4.1 因药品 不良 反应 原因 被境 外药品 监督 管理 部门 要求 暂停销 售、使用 或撤 市的,持有人 应在 获知相关 信息 后 24h 内 向国 家药品 监督 管理 部 门 和药 品不良 反应 监测 机构 报告。4.4.2 通过监 测发 现的 其他 可能 改变产 品风 险获 益评 估的 任何安 全性 信息,应 按照 有 关规
9、定 尽快 与监管部 门沟 通。包括 来自 体外实 验、动物 实验、流 行 病学或 临床 研究 中的 重要 的非预 期安 全性 发现,提示重要的人类用药风险,如致突变、致畸、致癌 的证据,或对暴露人群有 明显的危害,如在治 疗危及生 命或 严重 疾病 时药 品缺乏 疗效。5 报告流 程 收集 5.1.1 持有人 应建 立并 不断 完善 面向医 疗机 构、药 品生 产、经 营企 业及 患者 等的 信 息收集 途径,收集临床 使用、患 者自 用、临 床研究、学 术文 献以 及持 有人相 关网 站等 涉及 的疑 似药品 不良 反应 信息。报告来 源见附录 A。5.1.2 持有人 在首 次获 知个 例药
10、 品不良 反应 信息 时,宜 尽 可能全 面收 集患 者、报 告 者、怀疑 药品 以及不良 反应 发生 情况 等。收集过 程与 内容 应有 记录,原始 记录 应真 实、准确、客观。5.1.3 持有人 应对 药品 不良 反应 监测机 构反 馈的 疑似 不良 反应报 告进行 分析 评价,并 按 要求 上报。传递 原始记录传递过程中,应 保持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可追溯。为确保个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及时性,持有人应对 传递时限进行要求。持有 人应对接收到的所有不良 反应报告进行编号,并可追溯 到原 始记 录。核实与 随访 5.3.1 持有人 应对 收集 到的 信息 的真实 性和 准确 性进 行评
11、 估。当 信息 存疑 时,应核 实。DB 13/T 5482 2022 3 5.3.2 持有人 应对 严重 药品 不良 反应报 告中 缺失 的信 息进 行随访。随 访应 在不 延误 首 次报告 的前 提下尽快 完成。如 随访 信息 无法在 首次 报告 时限 内获 得,可 先提 交首 次报 告,再提交 跟踪 报告。评价 5.4.1 持有人 应对 药品 不良 反应 的严重 性进 行评 价。5.4.2 持有人 应对 药品 与疑 似不 良反应 之间 的关 联性 进行 评价。5.4.2.1 持有人 应按 照国 家药 品不 良反应 监测 机构 发布 的药 品不良 反应 关联 性分 级评 价标准,对 药品与
12、疑 似不 良反 应之 间的 关联性 进行 科学、客 观的 评价。5.4.2.2 对于自 发报 告,如果 报告 者未提 供关 联性 评价 意见,应默 认药 品与 疑似 不良 反应之 间 存 在关联性。5.4.2.3 如果初 始报 告人 进行 了关 联性评 价,若无 确凿 医学 证据,持有 人不 宜降 级评 价。提交 5.5.1 对于4.1 和4.3 的快 速报 告情形,持 有人 应通 过国 家药品 不良 反应 监测 系统 提交。5.5.2 对于 4.2、4.4.1 和 4.4.2 的快速 报告 情形,持 有人 宜通过 电话、传 真、电子 邮件 等 任何 一种快捷 方式 报告。6 报告质 量管 理
13、 质量管 理体 系 持有人应将药品不良反应 快速报告相关活动纳入质 量保证系统中,对药品不 良反应报告进行质量管理。持有 人应 有清 晰 的书面 管理 制度 和/或标 准 操作流 程确 保所 有相 关方(包 括 受 托方)都清 楚自己的角色、职责以及应 完成的任务,并进行相应 的控制。持有人应对快速 报告流程中可能涉及 的工作人员进行相 关知识和 技能培训。持有人应制定 并适时更新 药品不良反应 快速报告的质量控制 指标参见 附录B,包括 但不 限 于报告 及时 完成 率、剔除 重复报 告、报告 漏报 率等。报告内 容控 制 为使报告内容 真实、准确、完整、规范,符合相关 填写要求,持有人应对
14、报 告内容进行质量控制。质 量控 制应 覆盖 报告 的全部 流程,包 括报 告的 收集、传递、核 实与 随访、评价、提 交等。记录与 数据 管理 持有人应规范记录所有快 速报告的过程和结果,妥 善管理快速报告产生的全 部数据。记录与数据应真 实、准确、完 整、可追溯。关 键的 快速 报告 相关记 录和 数据 应进 行确 认与复 核。DB 13/T 5482 2022 4 A A 附录A(资料 性)药品不 良反 应个 例报 告来 源 A.1 医疗机 构 持有人 可采 用日 常拜 访、电子邮 件、电话、传 真、社交媒 体/平台(如 微信)等方式,从 医疗 机构收集 疑似 药品 不良 反应,并确 保
15、沟 通渠 道有 效、畅通。A.2 药品生 产企 业和 药品 经营 企业 A.2.1 持有人 应通 过药 品生 产企 业、药品 经营 企业 收集 疑 似药品 不良 反应 信息,畅 通药品 生产、经营企业 向其 报告 药品 不良 反应的 途径。A.2.2 持有人 通过 药品 经销 商收 集个例 不良 反应 信息,双 方 应在签 订购 销或 委托 等协 议时约 定经 销商的职责,明确信息收集 和传递的要求。持有人应 定期评估经销商履行信息 收集责任能力,采取 必要措施 确保 所收 集信 息的 数量和 质量。A.2.3 持有人 应确 保药 品零 售企 业知晓 向其 报告 不良 反应 的有效 方式,制
16、定信 息收 集计划,并 对 驻店药师或其他人员进行培 训,使其了解信息收集的 目标、方式、方法、内容、保存和记录要求等,以提高 不良 反应 信息 的准 确性、完整 性和 可追 溯性。A.2.4 持有人 采用 委托 生产 的,应在委 托协 议约 定生 产企 业的职 责,明确 生产 企业 可及范 围内 信 息收集和传递的要求。持有 人制订信息收集和沟通计 划,并对生产企业相关人 员进行培训,使其了 解信息收 集和 沟通 的目 标、方式、方法、内 容、保存 和记录 要求 等。A.3 电话、邮箱 和投 诉 A.3.1 药品说 明书、包 装标 签、持 有人门 户网 站公 布的 联系 电话或 邮箱 是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3 5482-2022 药品不良反应快速报告导则 5482 2022 药品 不良反应 快速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