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 T 5035-2020 市政桥梁结构监测技术标准.pdf
《DB22 T 5035-2020 市政桥梁结构监测技术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2 T 5035-2020 市政桥梁结构监测技术标准.pdf(5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吉林省 工程建 设地方 标准 市政桥梁结构监测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municipal bridge structure monitoring DB22/T 5035 2020 主编部门: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 批准部门: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 林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厅 施行日期:2020 年 04 月 20 日 2020 长 春 吉 林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通 告 第 551 号 吉 林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 吉 林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厅 关 于发布 市 政 桥 梁 结 构 监
2、 测 技 术 标 准 等 6 项 吉 林省工程 建设地方 标准 的通 告 ( ) , DB22/T 5035-2020 DB22/T 5036-2020 DB22/T 5037-2020 DB22/T 5038-2020 DB22/T 5039-2020 DB22/T 5040-2020, , DB22/T 1035-2011 , 2020 4 20 前 言 根 据 吉 林 省住 房 和 城 乡建 设 厅 关于 下 达 2019 年全省 工程 建设地方标准制定( 修订) 计划( 一) 的通 知( 吉建办 2019 1 号) 的 要求, 编制组会同有关单位, 经过调查、 试验研究, 依据国家相关
3、 标准,结合我省具体情况,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1 总则;2 术语;3 基 本规定;4 施 工期监测;5 运营期监测 。 本标准由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 办公室负责管理, 由长春市智 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 请各单位积极总结经验, 积累资料, 随 时 将 有 关 意见 和 建 议 反馈 给 吉 林 省建 设 标 准 化 管理办 公 室( 地 址: 长春市民康路 519 号; 邮 箱: ; 电话: 0431-88932615; 邮政编码:130041) ,供 今后修订参考。 本 标 准 主 编 单 位: 长春市智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长春市市政
4、工程设计研究院 本 标 准 参 编 单 位: 清华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海南大学 长春市市政设施维护管理中心 中公诚科 (吉林) 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长春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吉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北京煜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航天北斗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同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英斯泊物联网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 张天申 高 欣 李顺 龙 王永光 王伯昕 马 腾峰 陈小 旭 邹 亮 柴青松 孙 健 赵立 权 李建国 李学颖 刘 召起 杜艳 韬 王景鹏 杨明山 王 威 王 霞 班晓娟 王国新 任 维政 周 智 蔡 磊 公尚彦 修 俊
5、 张海 云 谭国金 杨加斌 吴 立鑫 陈春 光 张少荃 卢 强 乔 佳伟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 周 毅 陶 乐然 孙福 申 李舰航 郑继光 赵洪 波 陈 亮 1 总则 . 1 2 术语 . 2 3 基本规定 . 4 4 施工期监 测 . 5 4.1 一般规 定 . 5 4.2 监测内 容 . 5 4.3 监测方 法 . 6 4.4 监测点 布置 . 7 4.5 监测频 次 . 8 4.6 监测数 据分析 . 9 4.7 监测报 告 . 10 5 运营期监 测 . 12 5.1 一般规 定 . 12 5.2 监测内 容 . 13 5.3 监测方 法 . 14 5.4 监测点 布置 . 15 5.
6、5 监测频 次 . 17 5.6 监测数 据分析 . 17 5.7 结构状 态评估 . 19 附录 A 不 同类型桥梁运营期监测内容要求 . 21 附录 B 常 规监测内容传感器技术要求 . 22 附录 C 不 同类型桥梁运营期 监测点布置要求 . 24 本标准用词说明 . 26 引用标准名录 . 27 附:条文说明 . 29 1 1 总 则 1.0.1 为规 范市政桥梁结构监测, 提高市政桥梁 施工及维护管理水 平,保障桥梁结构 安全,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 准适用于市政桥梁 施工期和运营期的 结构监测。 1.0.3 市政 桥梁结构监测除应符合本标准 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 关标准
7、的规定。 2 2 术 语 2.0.1 市政 桥梁 municipal bridge 城市范围内连接或者跨越城市道路 、 河流等 , 供车辆、 行人通 行的桥梁以及高架桥 。 2.0.2 结构 监测 structure monitoring 通过在结构指定位置安装传感器, 对结构的状态进行观察或量 测, 实时获取结构的响应数据, 为在特殊气候、 特殊工作状态下 结 构出现 异常时发出预警。 2.0.3 施工 期监测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在结构施工过程中, 采用传感器对关键部位各项控 制指标进行 观察或 量测, 在 传感器数值接近控制值时发出预警, 用来保证施工 的安全
8、。 2.0.4 运营 期监测 post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在结构投入运营后, 通过分析采集结构上布置的 传感器的响应 数据来观察结构工作状态随时间的变化 , 对结构的损伤位置和程度 进行识别,对 结构的运营情况、 可靠性、 耐久性和承载能力进行 评 估,为结构的维 护与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和指导。 2.0.5 环境 与荷载 environment and load 桥梁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参数与交通荷载, 包括风、 温度、 湿 度、 地震、车辆荷载等。 2.0.6 结构 局部 响应 structural local response 在荷载作用下桥梁结构的应变、 裂缝、
9、索力、支座反力等。 2.0.7 结构 整体 响应 structural global response 在荷载作用下桥梁结构的振动、 位移、变形和倾角等。 2.0.8 预警 值 alarming value 3 对桥梁结构在施工过程、 运营环境下 可能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异 常或危险,所设定的各监测点 监测参数 的警戒值。 2.0.9 监测 频次 times of monitoring 单位时间内的监测次数。 2.0.10 模态 参数 modal parameter 结构的固有动力特性, 包括结构的自振 频率、 阻尼比和模态振 型。 2.0.11 模态 参数分析 modal parameter a
10、nalysis 对监测的桥梁结构响应及外部激励数据, 采用模态识别方法获 得结构模态参数。 2.0.12 模型 修正 model updating 依据相关测试结果, 利用有效手段修正结构有限元模型中的参 数,使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尽可能地反映结构的真实状态。 2.0.13 状态 评估 safety evaluation 通过监测数据分析桥梁结构当前的工作状态, 并与相应的临界 状态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其安全状况。 2.0.14 损伤 识别 damage identification 利 用 结 构 的 响 应 数 据 来 分 析 模 态 参 数 / 物理参数的变化, 进 而识别结构的损伤过程。
11、4 3 基 本 规定 3.0.1 市政 桥梁结构监测应分为施工期监测和运营期监测。 3.0.2 市政 桥梁结构监测应建立监测系统, 监测系统宜包括传感器 模块、 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 数据处理与管理模块、 数据分析 模块、 安全预警及 结构状态评估模块。 3.0.3 监测 系统设计应立足于长期规划, 结合实际桥梁的结构特点 和 使 用 环 境, 考 虑 不 同时 期 对 结 构监 测 的 需 求, 为 结 构 设计 验 证、 结构模型修正、 结构损伤识别 、 结构养护维修以及新方法、 新技术 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及技术支持, 做到技术先进、 方案可行、 数据 准确、经济合理、便于维护。 3.0.
12、4 对 需 要 进 行 监 测 的 新建市 政 桥 梁 应 在 设 计 阶 段 提 出 具 体 监 测要求。 3.0.5 监 测 内 容 的 选 择 及 监 测 点 的 布 置 应 充 分 考 虑 季 冻 区 气 候 环 境并根据桥梁结构的复杂性、 桥梁使用的重要性、 桥梁在复杂荷载 作用下的结构力学特性进行确定。 3.0.6 市政 桥梁结构监测应设定监测预警值, 监测预警值的设定应 满足桥梁设计及被监测结构 的控制要求。 3.0.7 监测 工作的实施不应影响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 不得 对桥梁 结构造成 损伤及破坏。 3.0.8 监测 传感器 应符合监测期、 监测内容与方法的要求, 具有稳 定
13、性、耐久性、环境适用性和经济 性。 3.0.9 监测 传感器 的最低工作温度应满足季冻区气候条件 。 5 4 施 工 期监测 4.1 一般规 定 4.1.1 除应 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外, 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 , 桥梁结 构应进行施工期监测: 1 施工过程 增设大型临时结构的桥梁; 2 施工过程 中整体或局部结构受力复杂桥梁; 3 大体积混 凝土结构、 大型预制构件及特殊截面受温度变化、 混凝土收缩与徐变、日照等环境因素影响显著的桥梁结构; 4 施工过程 存在体系转换的重要桥梁 结构; 5 施 工 过 程中 存 在 特 殊地 质 条 件 、特 殊 环 境 等特 殊 情 况的桥 梁。 4.1.2
14、施 工 期 监 测 的 测 量 仪 器 和 仪 表 的 分 辨 率 应 满 足 桥 梁 施 工 期 监测 的需要。 4.1.3 施 工 期 监 测 应 统 筹 考 虑 成 桥 荷 载 试 验 和 运 营 期 监 测 功 能 要 求。 4.1.4 施工 期监测传感器预埋宜选在不易损伤的位置, 宜增加易损 传感器的布设数量。 4.1.5 桥梁 成桥时的监 测 成 果 可 作 为 运 营 期 监 测 的 初 始 监 测 数 据 。 4.2 监测内 容 4.2.1 施工 期监测的 主要内容应包括 : 主梁标高、 主拱标高、 墩塔 轴线、主梁应力、墩塔应力、索力和温度等。 4.2.2 梁式 桥应监测的项
15、目如下: 1 墩、柱应 力; 6 2 主梁标高 、 挠度、应力、温度; 3 主梁合拢 前大气温度与合拢端标高变化的对应关系。 4.2.3 拱桥 应监测的项目如下: 1 主拱安装 标高; 2 拱座标高 、水平位移; 3 连拱中间 墩柱应力; 4 分段分层 施工的主拱,已成部分关键部位的应力; 5 中承式和 下承式拱桥的吊桥索力; 6 肋拱桥横 梁标高; 7 采用斜拉 扣挂施工和缆索吊装施工的拱桥, 对应索塔变形、 索塔应力、扣索索力、锚索索力及环境温度进行监测。 4.2.4 斜拉 桥应监测的项目如下: 1 索塔轴线 、应力; 2 主梁标高 、应力、温度; 3 斜拉索索 力; 4 主 梁 合 拢前
16、 后 大 气 温度 与 合 拢 端标 高 变 化 的对 应 关 系以及 合拢前后主梁应力状态的变化。 4.2.5 悬索 桥应监测的项目如下: 1 索塔轴线 、应力; 2 主缆线形 、索股索力、索鞍偏位、主缆温度; 3 主梁标高 、应力; 4 吊杆索力 、索夹位置。 4.3 监测方 法 4.3.1 温度 监测宜选用电阻式温度传感器。 4.3.2 变形 监测宜选用精密水准仪、 经纬仪、 测 距仪、 全站仪等测 量仪器进行监测, 仪器精度不小于下列要求: 高程精度 正负 0.3mm , 角度精度 不大于 ,距 离精度 1mm 加 2ppm 。 7 4.3.3 应力 监测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 力
17、 监 测可 采 用 振 弦式 传 感 器 、光 纤 式 传 感器 和 电 阻应变 式传感器; 2 索 力 监 测可 采 用 动 测法 或 锚 下 安装 压 力 传 感器 的 方法进行。 4.3.4 对于 本条未提及的传感器类型, 可在进行适用性、 可靠性验 证后采用。 4.3.5 传感 器精度应能够满足设计和施工控制需要。 4.4 监测点 布置 4.4.1 桥梁 墩柱、索塔 轴 线 监 测 截 面 宜 设 在 分 段 施 工 的 自 然 顶 面 。 4.4.2 桥梁 墩柱、 索塔应力监测截面应选择墩、 塔底附近的应力较 大截面,一个截面的测点不宜少于 4 个。 4.4.3 主梁 标高监测截面及
18、测点布置宜符合以下规定: 1 悬 臂 浇 筑和 节 段 拼 装的 主 梁 , 主梁 标 高 测 点宜 设 置 在各梁 段上表面的前端, 一个截面的测点数量不宜少于 4 个 (其 中: 底面 不宜少于 1 个、顶面不宜少于 3 个) ;立模标高测点应设置在各梁 端模板的前端, 一个截面的测点数量不宜少于 5 个 (其中: 底面不 宜少于 2 个 、顶面不宜少于 3 个 ) ; 2 支架现浇 的主梁, 主梁标高监测截面宜设置在墩顶、 跨中、 1/4 跨、3/4 跨, 并可视情况增加 1/8 跨标高监测点, 一个截面的测 点数量不宜少于 4 个 ( 其中: 底面不宜少于 1 个、 顶面不宜少于 3
19、个) 。 4.4.4 主梁 应力监测截面及测点布置宜符合以下规定: 1 梁式桥主 梁应力监测点宜布置在主梁根部、 1/4 跨、 跨中以 及其他控制截面上的上下缘位置,每个测试断面测点不宜少于 4 个; 2 拱桥主梁 和主拱圈应力监测截面宜布置在拱脚、 1/4 跨和 跨 中,测点应布置在截 面 的 上 下 缘 位 置 , 每 截 面 不 宜 少 于 4 个测点; 8 3 斜 拉 桥 和悬 索 桥 主 梁应 力 监 测 截面 应 选 择 施工 过 程 结构分 析确定的控制截面, 主跨应力监测截面不宜少于 3 个, 一个截 面的 应力测点不宜少于 4 个。 4.4.5 主梁 温度监测截面及测点布置宜
20、符合以下规定: 1 混凝土箱 梁温度监测截面宜设在主跨 1/4 跨 位置附近,在 监测截面的上、 下、 左、 右位置均应设置温度测点, 每个位置应沿 混凝土箱壁厚度方向 的 外 、 中 、 内 布 置 且 不 宜 少 于 3 个 温度 测 点 ; 2 钢 箱 梁 温度 监 测 截 面宜 设 置 在 标准 梁 段 位 置, 测 点 应较均 匀地布置在钢箱梁内表面的上、 下、 左、 右位置, 一个截面的测点 不宜少于 4 个; 3 温度监测 截 面测点布置可与应力监测综合考虑。 4.4.6 悬索 桥主缆温度监测截面宜设在主跨跨中位置、 主 缆 1/2 垂 度和两索塔附近,主跨较大时可适当增加数量。
21、 4.4.7 悬 索 桥 主 缆 线 形 监 测 点 宜 设 置 在 主 缆 最 大 垂 度 截 面 的 基 准 索股上。 4.4.8 对于 桥宽较大的多箱室结构, 应 结合箱室设置和结构受力特 点增加横向测点数量。 4.5 监测频 次 4.5.1 施工 期的监测频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一个阶 段施工过程不少于 2 次 施工期监测; 2 由 监 测 数据 指 导 设 计与 施 工 的 工程 应 根 据 结构 应 力 或变形 速率实时调整监测频次; 3 复 杂 工 程的 监 测 频 次, 应 根 据 工程 结 构 类 型 、 变 形 特征、 监测精度和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4 停工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22 5035-2020 市政桥梁结构监测技术标准 5035 2020 市政 桥梁 结构 监测 技术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