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 T 1887-2021 青海高原绿色勘查规范.pdf
《DB63 T 1887-2021 青海高原绿色勘查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3 T 1887-2021 青海高原绿色勘查规范.pdf(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DB63/ T 18872021 ICS 73.020 CCS D10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18872021 青海高原绿色勘查规范 2021 - 03 - 10发布 2021 - 05 - 01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3/ T 18872021 目 次 前言.IV 引言.V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总则.2 4.1 目的任务.2 4.2 遵循原则.2 4.3 总体要求.2 5 立项申报.3 5.1 基本要求.3 5.2 绿色勘查方案编制.3 6 设计编审.3 6.1 基本要求.3 6.2 绿色勘查主要内容
2、.3 6.3 审查要求.4 7 野外实施.4 7.1 基本要求.4 7.2 道路修筑.4 7.3 驻地建设与管理.5 7.4 地球物理勘探.5 7.5 地球化学勘探.5 7.6 槽探.5 7.7 浅井(小圆井).6 7.8 硐探.6 7.9 钻探.7 8 环境恢复治理.7 8.1 清理.8 8.2 平整.8 8.3 植被恢复.8 9 绿色勘查资料管理.8 9.1 绿色勘查资料.8 9.2 绿色勘查资料采集与整理.8 10 绿色勘查工作总结.9 DB63/ T 18872021 附录A (规范性) XXXX项目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控制表.10 附录B (规范性) XXXX地区以往工作遗留工程及
3、设施统计表.11 附录C (规范性) 工作区绿色勘查工作部署图编制要求.12 附录D (规范性) 工程施工、恢复治理情况统计表.13 DB63/ T 1887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青海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地质调查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振华、魏云祥、周瑾、王佳音、党洪量。 本文件由青海省自然资源厅监督实施。 DB63/ T 18872021 引 言 我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被誉为“中华水塔”,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特殊的区位条件 和生态地位,对我省生态文
4、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近年来,我省按照“生 态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创新地质工作思路,调整优化全省地质工作布局,率先在全国实施绿色勘查 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 为进一步规范和统一绿色勘查工作行为,按照新时代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新要求,结合我省 自然生态环境实际和地质工作规范要求,在全面分析总结近年来我省绿色勘查工作经验与教训的基础 上,制定了本文件,从而使我省绿色勘查工作有据可依、有规可循。 本文件对指导我省各项地质勘查活动中绿色勘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工作对生态环境的影 响,实现地质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推动我省地质勘查工作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
5、的意义。 DB63/T 18872021 1 青海高原绿色勘查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在青海高原地质勘查项目绿色勘查工作的总则、立项申报、设计编审、野外实施、环 境恢复治理、绿色勘查资料管理、绿色勘查工作总结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开展的所有地质勘查项目(不包含石油天然气勘查项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8597 危险废物
6、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T 33444 固体矿产勘查工作规范 GB/T 5005 钻井液材料规范 EJ 275 铀矿地质勘查安全生产规程 EJ/T 995 放射性矿产资源坑探规程 EJ/T 1052 放射性矿产资源钻探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勘查 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运用科学、高效、环保的方法、技术、设备等,在地质勘查各方面和全过 程中最大程度地控制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地质勘查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勘查模式。 3.2 自然生态环境微景观区 根据地貌景观和植被分布疏密程度划分的区域。
7、注:包括植被覆盖区、植被稀疏区和无植被区。 3.3 植被覆盖区 DB63/T 18872021 2 植被分布比较稠密,单位面积植被覆盖度大于或等于 50% 的区域。 3.4 植被稀疏区 植被分布稀疏,单位面积植被覆盖度小于 50% 的区域。 3.5 无植被区 没有植被分布的区域。 3.6 环境敏感区 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保护区域和对建设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的区域。 3.7 一基多孔 钻探技术方法之一,是钻机在原位通过调整开孔角度实施多个钻孔的方法。 3.8 一孔多支 钻探技术方法之一,是在一个主孔的不同深度通过造斜等手段实施的和主孔轴线呈一定夹角的一个 或多个分枝孔。 4 总则 4.1 目
8、的任务 坚持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理念,通过科学管理与技术创新,优化地质工作部署和工作方法,采 用先进、适宜的工作手段、仪器设备,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工作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对受影响的生态 环境进行恢复治理,实现地质工作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4.2 遵循原则 4.2.1 坚持在保护中勘查,在勘查中保护的原则。 4.2.2 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既达到地质工作目的又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4.2.3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注重实效的原则。 4.2.4 坚持依靠科技创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4.2.5 坚持与地质勘查工作同设计、同实施、同检查、同验收的原则。 4.2.6 坚持谁勘查谁负责
9、、谁施工谁恢复、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 4.3 总体要求 DB63/T 18872021 3 4.3.1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地质勘查工作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使绿色勘查工作 贯穿于地质勘查活动各方面和全过程,最大限度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3.2 地质勘查工作实施前,应收集各方面资料并进行野外踏勘,根据工作区自然生态环境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绿色勘查方案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4.3.3 地质勘查工作实施过程中,应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加强绿色勘查培训及宣传,严格执行既定的 绿色勘查方案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时消除环境影响隐患。 4.3.4 地质勘查工作实施后,应对绿色
10、勘查成效作出客观评价。 5 立项申报 5.1 基本要求 5.1.1 项目申报应遵循“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理念,符合国家及省相关政策、规划要求。 5.1.2 收集立项区及邻近的环境敏感区相关资料,了解立项区社会环境,并合理避让。 5.1.3 应进行野外初步踏勘,了解立项区地形地貌特征、地表植被、地表水体分布特征、通行道路等 基本情况,初步划分立项区自然生态环境微景观区。 5.1.4 根据初步划分的自然生态环境微景观区,合理选择技术方法手段,初步拟定绿色勘查方案,并 在立项申请书中具体阐述。 5.2 绿色勘查方案编制 5.2.1 编制绿色勘查方案相关图件,应标注自然生态环境微景观区及环境敏感区。 5
11、.2.2 根据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微景观区,合理选择技术方法手段,设置工作量。 5.2.3 根据选择的技术方法手段,明确拟采用的能达到绿色勘查需求的仪器设备及主要技术性能参数 要求。 5.2.4 绿色勘查方案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参与立项论证综合评分。 6 设计编审 6.1 基本要求 6.1.1 在编写设计前,对工作区进行生态环境本底调查,对以往地质勘查工作的工程、道路恢复、治 理情况进行评述。 6.1.2 编制绿色勘查专章,明确绿色勘查工作思路、工作部署及拟采用的绿色勘查方法、技术,制定 项目实施中绿色勘查工作要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恢复治理方案。 6.2 绿色勘查主要内容 6.2.1 在相关章节
12、中,详细叙述工作区地形地貌特征、气候条件、地球化学景观、地表水体分布特征、 自然生态环境微景观区及环境敏感区分布情况;阐述以往地质工作中采用的绿色勘查手段及成效,分析 评述尚未恢复治理的各类工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情况。插入工作区地形地貌景观照片和卫星影像图 片、尚未恢复治理的各类工程照片。 6.2.2 在“工作部署”章节中,应根据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微景观区,详细阐述采用的各类技术方法 手段及其具体位置、数量,明确拟采用的仪器设备及主要技术性能参数要求。 DB63/T 18872021 4 6.2.3 植被覆盖区,优先选择地表地质调查、物探、化探、遥感等技术方法手段,确因地质工作需求 可选择适
13、量槽探、浅井、硐探、钻探等探矿工程。槽探可用浅钻代替;钻探宜采用“一基多孔、一孔多 支”的定向钻进技术。 6.2.4 植被稀疏区、无植被区,根据地质工作实际需求合理选择技术方法手段、设备。 6.2.5 “绿色勘查”专章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项目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结合工作区自然生态环境实际,识别并评价地质勘查项目 各类技术方法手段开展及生产、生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填写项目生态环境影响 因素识别与控制表(参见附录A); b)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恢复治理方案:根据项目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结果和以往地质工 作中尚未恢复治理的工程类别、数量(参见附录B),详细制定
14、项目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恢复 治理方案; c) 绿色勘查组织实施机构及保障措施:成立项目组绿色勘查组织实施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制定 保障措施; d) 绿色勘查工作技术、质量监控措施; e) 绿色勘查预期成效评估。 6.2.6 设计书编制时应同时编制绿色勘查工作部署图,具体制图要求参见附录C。 6.3 审查要求 地质勘查项目设计书审查时,将绿色勘查方法手段、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恢复治理方案的可行性作 为审查的重要内容。 7 野外实施 7.1 基本要求 7.1.1 绿色勘查方案野外实施必须严格按照审查批准的设计执行。 7.1.2 地质勘查工作实施中,应将绿色勘查融入日常工作,建立台账,并保留绿色勘查形
15、成的各类资 料。 7.1.3 各类工程施工结束后,应按设计中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及时恢复治理,力争与周边自然环境相 协调。 7.1.4 应加强对绿色勘查工作的监督指导和检查验收,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整改落实,确保绿 色勘查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7.1.5 车辆穿行工作区时,有道路的,应在道路上行驶;没有道路的,应避开植被,且按同一路线行 驶,不得随意行驶。 7.1.6 在植被覆盖区,剥离的植被层、表土和基岩碎石堆放时,应在其底部铺垫隔离材料。 7.2 道路修筑 7.2.1 野外地质勘查中,应充分利用现有公路、村道、牧道等,最大限度减少道路修筑工作量。确因 工作需要而无道路时,可进行道路修筑。
16、7.2.2 道路修筑时,应根据地形条件、安全运输及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规划最佳路线,应避开植被覆 盖区。 7.2.3 调查评价、普查等工作阶段,在植被覆盖区优先采用人工搬运道路。人工搬运道路应以满足人 员及设备安全需要为原则, 对沿途坡陡难行的区段间断修筑人行便道,减少地表开挖和影响范围。 DB63/T 18872021 5 7.2.4 详查、勘探及部分工作程度高的普查阶段可修筑机械搬运道路。机械搬运道路修筑应根据通行 设备外观尺寸,严格控制路面修筑宽度。 7.2.5 植被覆盖区道路修筑时,应对植被、表土及基岩分层剥离、分别存放。剥离物按以下方式处置: a) 植被层单独存放,进行洒水养护。 b)
17、 表土采用有效措施维系土壤质量。 c) 开挖出的基岩碎石不应随意散落。 7.2.6 植被稀疏区、无植被区道路修筑时,剥离的土壤应规范堆存。 7.2.7 缓坡区段揭露的植被层、表土和基岩碎石应减少对已有植被的占压;陡坡区段杜绝顺坡随意堆 放,造成坡面植被的压损与破坏,或形成不稳定堆积物。 7.2.8 勘查工程结束后,应根据原地貌景观类型,应按剥离时的倒序及时回填平整不再利用的临时道 路。植被覆盖区还应覆盖剥离植被层并养护恢复至于周边环境相协调。 7.3 驻地建设与管理 7.3.1 项目驻地选择时,优先利用当地民居或公共建筑。确需新建驻地的,应综合考虑安全、卫生、 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在满足生产、
18、生活需要的前提下,宜选择在无植被或植被稀疏区域,控制驻地占 地面积,并与水源、河流保持一定的距离,减少对植被的占压和影响,防止人类活动对地表水源、河流 的污染。 7.3.2 项目驻地应建立围栏设施,进行封闭式管理,合理规划布局工作区、生活区、物资储备区,房 屋(帐篷)的搭建、各类物资存放应整齐美观,保持干净、整洁。 7.3.3 应建立科学规范的项目驻地管理制度,明确驻地管理岗位职责,并设置项目概况、管理流程、 绿色勘查制度、安全生产制度等标示牌。 7.3.4 项目驻地工作区应配备相关设施,分类存放废弃物,确保驻地人身、环境安全。 7.3.5 项目驻地生活区的各类生活垃圾应分类收集,定期送往就近
19、垃圾填埋厂处理。 7.3.6 项目驻地物资储备区的各类物资应安全存储,油料存储时,应做好防渗漏处理,防止对地表生 态环境造成影响。 7.4 地球物理勘探 7.4.1 宜采用轻型仪器设备施工。 7.4.2 植被覆盖区的电法电极坑应控制开挖范围,地震检波器的埋设和地震激发井的施工应最大限度 地减少对地表植被的影响。作业完成后应对电级坑和激发井进行回填并覆盖剥离植被层。 7.4.3 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施工震动、噪声、放射性物质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7.5 地球化学勘探 7.5.1 地球化学野外采样时,应根据采样点的土壤发育程度和植被生长等具体情况,在设计及相关规 范允许范围和满足地质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63 1887-2021 青海高原绿色勘查规范 1887 2021 青海 高原 绿色 勘查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