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 T 2122-2020 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车道检测技术规范.pdf
《DB45 T 2122-2020 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车道检测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5 T 2122-2020 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车道检测技术规范.pdf(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3.220.20 R 10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45/T 21222020 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车道检测 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ane inspection of expressway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system 2020 - 07 - 10 发布 2020 - 07 - 30 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5/T 21222 020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缩略语 . 2
2、5 ETC 车道基本组成及功能. 2 6 ETC 车道检测项目. 4 7 系统测试 . 4 8 安全测试要求 . 10 附录 A(资料性附录)ETC 车道及车道设备检测项目 . 11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宣贯。 本标准由广西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增镇、黄春华、李祖文、农昭光、任健伟、覃力更、陈静、朱其义、潘承继、 朱和林、郑明德、黄云、吕毅、杨龙平、李旭、张华、徐汶菊、梁贞、田家才。 DB45/T 2122 2020 DB45/T 21222
3、020 1 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车道检测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车道检测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缩略语、ETC车道基本 组成及功能、ETC车道检测项目、系统测试和安全测试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新建、改(扩)建高速公路中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车道方案设计、设备研 发、设备生产、系统安装、系统检测、系统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4887 道路交通信号灯 GB/T 18226 公路交通工程
4、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 GB/T 20851.1 电子收费 专用短程通信 第1部分:物理层 GB/T 20851.2 电子收费 专用短程通信 第2部分:数据链路层 GB/T 20851.3 电子收费 专用短程通信 第3部分:应用层 GB/T 20851.4 电子收费 专用短程通信 第4部分:设备应用 GB/T 20851.5 电子收费 专用短程通信 第5部分:物理层主要参数测试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用于公路、大桥和隧道的电子自动收费系统。 3.2 公路半自动车道收费系统 manual t
5、oll collection 需要人工收费的车道收费系统。 3.3 专用短程通信技术 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OBU在ETC系统中采用DSRC技术,建立与RSU之间微波通讯链路,车辆在行进途中,实现车辆不停车 身份识别、电子扣费、免取卡,建立无人值守车辆通道。 DB45/T 21222020 2 3.4 车载单元 on board unit 在ETC系统中,采用DSRC技术,与RSU进行通讯的微波装置。 3.5 路侧单元 road side unit 在ETC系统中,采用DSRC技术与OBU进行通讯,实现车辆身份识别、电子扣费的装置。 3.6 振
6、幅键控 amplitude shift keying 载波的振幅随着数字基带信号而变化的数字调制。 3.7 消费安全访问模块 purchase secure access module 用于银行个人卡与终端相互认证的安全访问模块。 3.8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产品或系统在两相邻故障间隔期内正确工作的平均时间,也称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3.9 液晶显示屏 liquid crystal display 用于电视机及计算机的屏幕显示。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SK:振幅键控(Amplitude Shift Keying); DSRC:
7、专用短程通信技术(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s); 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LCD: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 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 MTC:公路半自动车道收费系统(Manual Toll Collection); OBU:车载单元(On Board Unit); PSAM:消费安全访问模块(Purchase Secure Access Module); RSU:路侧单元(Roadside U
8、nit)。 5 ETC 车道基本组成及功能 5.1 ETC 车道基本组成 5.1.1 ETC 车道应分为入口车道、出口车道。应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DB45/T 21222020 3 a) 硬件设备主要包括:车道控制器、收费员终端、路侧读写设备、雨棚信号灯、车道通行信号 灯、高速自动栏杆、车牌自动识别设备、点阵式费额显示器、车辆检测器、车道摄像机等; b) 软件系统主要包括:入口 ETC 车道系统、出口 ETC 车道系统,应实现自动标识电子标签,自 动读取车辆信息,保存车辆的入口、出口站信息,应根据计费规则完成各种车辆的消费扣款。 5.1.2 测试前应部署的软硬件为车道工控机、车道软件、车
9、道天线、用户卡机具、正式 PSAM、车道费 额显示器等设备及其配套软件等,应提前将实际车道费率表、测试用状态名单和参与方列表导入车道, 应对车道所用关键外设进行充分排查、检测。 5.1.3 ETC 车道系统构成图详见图 1。 嵌入式一体化车 道控制机 机 箱 键盘 显示器 双绞线 收费亭 收费岛 收费车道 其它车道 交换机 鼠标 地 线 视频电缆 自动栏杆 线圈 线圈 车辆检测器 雨棚信号灯 信 号 接 口 板 车辆检测器 路侧控制器 雾灯 通信系 统 通信系 统 至路段分中心 费额显示器 车道控制器 车道读写 天线 车牌识别系统 收费分中心 至路段分中 心交换机 环形线圈 车道信号报 警器
10、图1 ETC 车道系统构成图 5.2 ETC 车道的功能 DB45/T 21222020 4 5.2.1 应探测车辆的到来和离开并对车辆进行计数,并传送检测结果,宜判断来车是否有 OBU。 5.2.2 抓拍设备应自动对车辆图像进行抓拍并保存。 5.2.3 在 ETC 入口车道应将入口收费站、车型等信息写入 ETC 卡;在 ETC 出口车道应根据车辆经过的 入口收费站、标识站、车型信息,查费率表,计算通行费金额,写出口标识,完成扣款操作;在专用合 建站出口车道应根据车辆经过的入口收费站、标识站、车型信息,查费率表,计算通行费金额,写出口 标识,通过复合消费完成扣款操作;同时应写入合建站的入口信息
11、;应根据车道计算机控制指令正确控 制车道设备的动作,包括:线圈的正常检测、自动栏杆的升起、通行信号灯的切换、闪光报警器的开启 和关闭、费额显示器的显示等。 5.2.4 应完成车道和收费站之间的数据交换,包括: a) 接受收费站下传的信息应有同步时钟、费率表、黑名单、联网省份信息、里程表、收费站信息 表、收费员信息表等系统设置参数等; b) 应上传 ETC 预付卡原始消费数据、车道的过车记录、上下班工班表等。其中省界合建车道应 将 ETC 预付卡的入口信息传输给相邻省界收费站收费系统。 5.2.5 车道数据与高速公路联网管理部门、公路运营公司数据中心的数据交换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5.2.6
12、收费车道系统应以独立作业的方式工作,作业参数、数据记录应存储在本地。 5.3 ETC 车道的性能 ETC应满足以下性能指标的要求: 每条电子收费车道通行能力550 辆/小时; ETC 车辆以 20 km/h 的速度通过收费车道,每万笔收费交易出现错误3 次; 至少保存 40 d 的电子收费交易记录; MTBF10 000 h。 6 ETC 车道检测项目 6.1 ETC 车道性能检测项目 ETC车道性能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参见附录A中的表A.1。 6.2 ETC 车道设备检测项目 6.2.1 ETC 车道设备应满足的要求有: ETC 车道设备数量、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收费亭、车道控制器等设备
13、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技术规定; 收费亭至收费岛的天棚上安装设备的裸露部分和电源线及信号线应按相关要求进行保护处理, 应安装到位并连通,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6.2.2 ETC 车道设备检测项目参见附录 A 中的表 A.2。 7 系统测试 7.1 ETC 车道系统测试 DB45/T 21222020 5 7.1.1 RSU 频率容限测试 设置被测RSU分别发射中心频率为5.830 GHz的工作信道、5.840 GHz的单音信号(非调制载波信号), 使用手持式频谱仪应测量RSU实际发射频率,RSU频率容限值应不大于1.010 -5 。 7.1.2 RSU 调制系数测试 先设置被测RSU发射速率为2
14、56 KHz的连续PN9调制信号,使用手持式频谱仪应在ETC车道RSU的有效 通信区域内进行测试,调制系数值应在0.50.9。 7.1.3 RSU 占用带宽测试 设置被测RSU发射速率为256 KHz的连续PN9调制信号,使用手持式频谱仪应在ETC车道RSU的有效通 信区域内进行测试,占用带宽应不超过5 MHz。 7.1.4 线圈测试 在车道关闭状态下应用铁板或者车辆分别压各个线圈,观察车检器及收费界面线圈的状态变化。车 压线圈时,收费界面相对应的线圈图标应变红;车离开线圈时,收费界面相对应的线圈图标应变白。 7.1.5 栏杆机测试 通过ETC设备测试界面向栏杆机发升杆和落杆指令,观察车道栏杆
15、机状态是否正常。 7.1.6 顶棚指示灯测试 通过ETC设备测试界面向顶棚指示灯发变红灯和变绿灯指令,观察顶棚指示灯状态是否正常。 7.1.7 车道通行灯测试 通过ETC设备测试界面向通行灯发变红灯和变绿灯指令,观察通行灯状态是否正常。 7.1.8 报警器测试 通过ETC设备测试界面启动或关闭报警器,观察报警器是否工作正常。 7.1.9 费额显示屏测试 在ETC系统测试界面下,测试人员应站在ETC车道RSU有效通信区域内手持OBU与RSU进行交易测试, 观察费显显示的信息是否正确。 7.1.10 RSU 天线测试 在ETC车道RSU有效通信区域内应手持OBU并按压OBU防拆开关,OBU天线面应
16、朝向RSU,在测试界面右 边信息框内应显示OBU交易成功等相关信息。 7.1.11 车牌识别器测试 车辆驶入ETC车道时,测试界面右边信息框应显示车牌识别结果。 7.1.12 RSU 通信区域测试 DB45/T 21222020 6 7.1.12.1 测试 RSU 通信区域前应做好以下工作:检测人员以 RSU 在地面的垂直投影点为坐标原点,面 向来车方向宜为纵轴正向,左方向应为横轴正向,以 1 m 为间隔在地面用粉笔画线。其中,纵轴与车道 的中心线应重合,纵轴正向画 8 m20 m,负向画 2 m,横轴正负双向各画 4 m,如下图 2 所示。 -4 -3 -2 -1 0 1 2 3 4 -2
17、-1 0 1 2 3 4 5 6 7 车道中轴线 RSU地面垂直投 影点 图2 测量 RSU 通信区域前 7.1.12.2 标定 RSU 通信区域方法如下: 采用手持 OBU 方式进行通信区域标定,按压测试 OBU 的防拆开关并使用胶纸等方法进行固定; 单手或双手握持 OBU,应将 OBU 置于胸前,与身体保持一定距离,手握 OBU 侧面应不遮挡 OBU 天线; OBU 距离地面高度宜为 1.3 m,OBU 背面(天线面)朝向前方与地面应成 45夹角; 应始终朝向车辆行进方向,保持 OBU 握持位置相对固定。 7.1.12.3 进行通信区域标定时,应分别标定通信区域远端、近端、左侧及右侧四个边
18、界点。测试点的 定义应参照图 3,其中 1 点为远端,7 点为近端,10 点为左端,4 点为右端。通讯区域的标定时应首先 标定 1、7 两点,确定交易区域中心后应测量 4、10 两点。 -4 -3 -2 -1 0 1 2 3 4 -2 -1 0 1 2 3 4 5 6 7 车道中轴线 ETC天线地面投 影点 通信区域最近点 通信区域最远点 7 6 5 4 3 2 1 8 9 10 11 12 1m 1m 1m 1m 1m 1m 1m 1m L L2 图3 RSU 通信区域标定 DB45/T 21222020 7 7.1.12.4 RSU 通信区域的测试步骤如下: a) 启动 RSU 和车道控制
19、机,应将 RSU 信道设置为信道 1 或信道 2,RSU 与车道控制机信号正常后 应进行后续操作; b) 测试人员应在工程规定通讯区域远端外 2 m 处,手持 OBU 应以 0.5 m 步长沿纵坐标轴、面向坐 标原点方向(车辆行进方向)前进,每前进一个步长应静止 4 s 以上,OBU 背面应朝向 RSU 正 面方向; c) 待 OBU 初次正常稳定交易(蜂鸣或 LCD 显示)时,应立即停止移动,在原地观察 OBU 是否能 连续稳定交易 3 次(3 次交易时的蜂鸣或 LCD 显示时间间隔均匀); d) 该点 OBU 应能够连续稳定交易 3 次,则手持 OBU 以 10 cm 为步长按照原测试路线
20、往回返,同时 按照上述方法观察在回返过程中是否有可使 OBU 能够连续稳定交易 3 次的交易点,直到确定 出最外端的宜使 OBU 能够连续稳定交易 3 次的交易点。否则,从 OBU 初次正常稳定交易点继 续匀速前进,按照上述方法直到找出最外端的可使 OBU 能够连续稳定交易 3 次的交易点; e) 确定出最外端的可使 OBU 能够连续稳定交易 3 次的交易点后,测试人员应手持 OBU 继续匀速 前进 2 m; f) 在前进过程中,观察是否有 OBU 终止交易的中断点或中断区域。没有出现 OBU 交易的中断点 或中断区域,则将该点记录下来作为通信区域最远点。相反,应手持 OBU 通过交易的中断点
21、 或中断区域,重复步骤 c)、d)直到找出通信区域最远点; g) 按照上述方法找出全部的用于确定 RSU 通信区域的 4 个有效点,应做好记录,在各个点标定 过程中测试人员行进方向应由区域外向区域中心移动,OBU 天线面应朝向车辆行进方向,并与 路面(或水平面)成 45夹角; h) 实际测量出的 RSU 通信区域的长度和宽度与技术要求不符合,应调整 RSU 发射功率和安装角 度,按照上述步骤重新测量出满足本标准的 RSU 通信区域的长度和宽度。 7.1.12.5 RSU 通信区域测量过程中应注意:每个有效点应重复测量 3 次,每点的三次测试结果应取平 均值进行记录;应至少使用 3 个测试 OB
22、U 分别进行标定,两个以上 OBU 同时达到通信区域要求时应认为 通信区域标定完成。此项测试应安排 3 人,1 人应负责查看 ETC 系统交易情况,1 人应负责手持 OBU 在 ETC 车道内移动,1 人应负责标定测试点。 7.1.13 干扰源测试 手持OBU与RSU在车道内连续出现多次交易失败且可以排除通信协议上的故障后宜进行此项测试。在 ETC车道RSU有效通信区域内应利用带有射频接收功能的手持式频谱仪检测车道附近的干扰源,通过手持 式频谱仪记录各个干扰源的干扰频率和干扰功率。此项测试需要2人,1人应用手持式频谱仪在车道RSU 有效通信区域内测量干扰源,1人应负责数据记录。 7.1.14
23、跟车距离测试 跟车距离测试应为实际过车测试共需要3人,其中两人应负责驾驶车辆,另一人应负责观察交易情 况并做测试记录,还需要两辆测试车辆,两个OBU及CPU卡。测试步骤如下: a) 应分别采用硬纸片和胶带绑住 OBU 防拆开关用胶带固定在两辆测试车辆的挡风玻璃内侧靠中 间的位置,OBU 天线面应紧贴挡风玻璃; b) 启动一体机,等 RSU 天线与一体机通信正常后,应以测试员工号上班; c) 甲乙分别驾驶测试车辆开始相距 20 m 并同时以 10 km/h 到 20 km/h 的相同速度,应匀速通过 ETC 车道,丙在 ETC 系统显示器前观察 OBU 与 RSU 交易情况。前后车交易均成功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5 2122-2020 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车道检测技术规范 2122 2020 高速公路 电子 停车 收费 系统 车道 检测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