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 T 3800-2020 智能手环通用技术条件及测试方法.pdf
《DB32 T 3800-2020 智能手环通用技术条件及测试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2 T 3800-2020 智能手环通用技术条件及测试方法.pdf(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35.240.80 L 09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 3800-2020 智能手环通用技术条件及测试方法 Smart bracelet -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2020-05-25 发布 2020-06-25 实施 发布 DB32/T 3800-2020 I 目 次 前言 .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 和 定义 . 1 4 安全与性能要求 . 2 5 试验方法 . 6 6 检验规则 . 15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 16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计步试验方
2、法 . 17 参考文献 . 21 DB32/T 3800-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国家信息网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省质量和标 准化研究院、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易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舜天全圣特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中科西北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宏恩、夏炎、张超、冯亮、刘维嘉、卞云峰、张书、段雄、周健、任涛、陈 自宝、李峰。 DB32/T 3800-2020 1 智能手环通用技术条件及测试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智能手环的术
3、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非医用智能手环的设计、生产和检验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08-2008/IEC 60529:2001 外壳防护等级 (IP代码 ) GB 4943.1-2011 信息技术设备 安全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 GB/T 8897.1-2013原电池 第 1部分:总则 GB/T 9254-200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176
4、18-2015 信息技术设备 抗扰度限制和测量方法 GB/Z 28828-2012 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 GB/T 30426-2013 含碱性或其他非酸性电解质的蓄电池和蓄电池组 便 携式锂蓄电池和蓄电池组 GB 31241-2014 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 GB/T 32638-2016 移动通信终端电源适配器及充电数据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 SJ/T11363-2006 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 QB/T 4775-2014 表壳体及其附件 人工汗耐腐蚀性能试验方法 IEC 60601-2-47:2012 医用电气设备 第 2-47部
5、分:动态心电图系统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专用要求 ( Med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 - Part 2-47: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the basic safety and essential performance of 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phic systems) IEC 80601-2-59 医用电气设备 第 2-59部分:基本安全和人类发热体温筛查温度计的基本性能的特 殊要求( Med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 Part 2-59. Particular requi
6、rements for basic safety and essential performance of screening thermographs for human febrile temperature screening) IEC 62368-1:2018 音频 /视频、信息和通信设备第 1部分 :安全要求( Audio/video,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 Part 1: Safety requirements) IEEE Std 1708-2014 IEEE可穿戴无袖带 血压测量仪标准( IEEE
7、 Standard for Wearable Cuffless Blood Pressure Measuring Devices) YDC 079-2009 移动用户终端无线局域网技术指标和测试方法 YD/T 1644.2-2011 手持和身体佩戴使用的无线通信设备对人体的电磁照射 人体模型、仪器和规程 第 2部分:靠近身体使用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比吸收率( SAR)评估规程(频率范围 30MHz 6GHz)( IEC 62209-2:2010) 3 术语 和 定义 DB32/T 3800-2020 2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1 智能手环 smart bracelet 一种环状的佩戴
8、于手腕的穿戴式智能设备,可以实现记录时间、步次、心率、定位等一种或多种参 数,一般具有久坐提醒、睡眠监测、同步显示到其他终端等功能。 4 安全与性能要求 4.1 安全性 4.1.1 通用要求 智能手环应符合 GB4943.1-2011的要求。 4.1.2 电池 根据智能手环供电方式的不同,电池应符合以下要求: 使用原电池的产品应符合 GB/T 8897.1-2013 中第 4 章的规定; 使用锂蓄电池和蓄电池组的产品应符合 GB/T 30426 和 GB 31241 的规定; 使用其他电池的产品应符合相应的标准或规范。 4.1.3 电源适配器及充电数据接口 按照 GB/T 32638的规定执行
9、。 4.1.4 电磁兼容 智能手环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应符合 GB/T 9254中 B级要求。 智能手环的抗扰度限值应符合 GB/T 17618的要求。 4.1.5 比吸收率( SAR 值) 智能手环的 SAR值应符合 YD/T 1644.2-2011的要求。 4.1.6 无线传输 如果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应符合 YDC 079-2009的要求。 4.1.7 有毒有害物质 应符合 SJ/T 11363的要求。 4.1.8 数据信息的安全性 身份认证、密码保护、其他信息数据安全保护应符合 GB/Z 28828-2012的要求。 4.2 智能性 4.2.1 性能参数要求 4.2.1.1 时间 DB3
10、2/T 3800-2020 3 具有计时功能的智能手环,在非互联状态下手表连续运走 3 d,智能手环的平均瞬时日差 m 或平均 实走日差 M 应在 10.0 s/d。 4.2.1.2 计步 智能手环的计步数量误差应不大于 10%。 4.2.1.3 心率 静态模式下,心率示值误差应不大于 10或 5 次 /分 (取较大者 )。 4.2.1.4 GPS 定位 误差应不大于 GPS接收机出厂的标称值。 4.2.1.5 其他参数 除以下参数之外的参数,如生物识别、呼吸频率、环境监测、睡眠质量等生命体征和环境数据,厂 商应对其声称的准确度负责。 4.2.1.5.1 心电 心电参数应符合 IEC 6060
11、1-2-47:2012的要求。 4.2.1.5.2 血氧饱和度 在 70 100测量范围内,重复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 4。 4.2.1.5.3 血压 应符合 IEEE Std 1708-2014的要求。 4.2.1.5.4 温度 温度参数应符合 IEC 60601-2-56的要求。 4.2.2 信息输出方式 应有以下一种或几种信息输出方式: a)视觉回馈:各类显示屏幕的信息显示、 LED 灯的信号指示; b)触觉回馈:震动提示; c)听觉回馈:音乐提示、蜂鸣提示、语音提示。 4.3 可穿戴性 4.3.1 结构组成 4.3.1.1 按键 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各操作开关和按键应灵活、可靠、方便
12、,锁紧装置不得自行释放。 4.3.1.2 显示屏 DB32/T 3800-2020 4 表面液晶或 OLED显示正常,说明功能的文字、符号、标志应清晰、端正、牢固。 4.3.1.3 其他部件 其他部件应符合以下要求: 表面不可有明显的凹痕、划伤、裂缝、变形等现象; 表面涂覆层应均匀、不起泡、龟裂和脱落; 金属部件不可锈蚀和损伤,没有肉眼明显可见的尘点附着物; 无刺激性气味。 4.3.2 环境适应性 4.3.2.1 防水等级试验 依据 GB4208-2008/IEC 60529: 2001设置实验条件,测试结果应与产品手册与说明书标注相符,并 满足防水等级大于等于 1。 注: 防水等级包括生活防
13、水、运动防水、压力防水。 4.3.2.2 人工汗环境试验 宜在产品的功能试验、机械试验和电气试验都通过的情况下进行,人工汗环境试验的准备要求应符 合 QB/T 4775-2014 中 6.1.1、 6.1.2和 6.1.3的规定。经过 5.4.2.2所述试验后,手环整体不应有显著变化, 其功能应能保持正常。 4.3.2.3 物理机械测试 物理机械测试要求如下:振动试验按照 GB/T 2423. 10试验 Fc设置实验条件(表 1),冲击试验按 照 GB/T 4857.5设置实验条件(表 2),碰撞试验按照 GB/T 2423. 6试验 Eb设置实验条件(表 3),运输 包装件跌落试验按照 GB
14、/T 2423.2设置实验条件(表 4),自由跌落试验按照 GB/T 2423.2和 GB/T 2423.8 设置实验条件(表 5)。 表 1 振动试验条件 项目 指标 初始和最后振动 响应检查 频率范围 /Hz 10 55 扫频速度 /(oct/min) 1 位移幅值或加速度 0.15 mm 20 m/s2 定频耐久性试验 位移幅值或加速度 75 mm(10 Hz25 Hz) 0.15 mm(25 Hz58 Hz) 20 m/s 2 持续时间 /min 30 1 扫频耐久试验 频率范围 /Hz 105510 驱动振幅或加速度 0.15 mm 20 m/s2 扫频速度 /(oct/min) 1
15、 循环次数 5 注: 表中位移幅值为峰值。 DB32/T 3800-2020 5 表 2 冲击试验条件 峰值加速度 m/s2 脉冲持续时间 ms 冲击波形 150 11 半正弦波形 表 3 碰撞试验条件 峰值加速度 m/s2 脉冲持续时间 ms 碰撞次数 100 16 1000 表 4 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条件 包装件质量 kg 跌落高度 mm 15 1000 1530 800 3040 600 4045 500 4550 400 50 300 表 5 自由跌落试验条件 试验样品 g 跌落高度 mm 300 1000 300500 800 5001500 500 1500 300 4.3.2.4
16、 极端环境下的耐受测试 极端环境下的耐受测试要求如下:高寒条件温度下限试验按照 GB/T 2423.1试验 Ab设置实验条件, 潮热条件温度上限试验按照 GB/T 2423. 2试验 Bb设置实验条件,恒定湿热试验按 GB/T 2423.3 试验 Cab设置实验条件,气候环境试验条件如表 6。 表 6 气候环境试验条件 温度 工作 0 C 40 储存运输 -20 C 55 相对湿度 工作 40% 90% 储存运输 20% 93%(40 ) 大气压 86 kPa 106 kPa 4.3.3 内置电池 DB32/T 3800-2020 6 以下几项测试结果应与产品手册与说明书标注相符: 多种复合工
17、作条件下的续航能力; 充电性能; 充放电状态下的设备温度; 额定充放电循环后的续航能力。 5 试验方法 5.1 通用试验条件 5.1.1 电源 如果设备需要与交流电网电源直接连接或通过充电器间接连接,额定电压的容差为 10%或制造商 规定值,两者取较大者。 5.1.2 温度 应在 5 40 范围内进行试验。若制造商为设备规定了较宽的工作温度范围,则应在制造商规定 的温度范围内试验。 5.1.3 湿度 应在 15%RH 90 RH范围内(无冷凝,但不要求水蒸气分压大于 5kPa)进行试验。若制造商为设 备规定了较宽的工作湿度范围,则应在制造商规定的湿度范围内试验。 5.1.4 大气压 应在 70
18、kPa 106kPa 的大气压力范围内试验。若制造商为设备规定了较宽的大气压力范围,则应 在制造商规定 的大气压力范围内试验。 5.2 安全性 5.2.1 通用要求 按照 GB4943.1-2011中的有关规定进行。通过检查证明文件或进行相关测试来检验是否符合要求。 5.2.2 电池 使用原电池的产品按照 GB/T 8897.1-2013 中第 4 章的有关规定进行,使用锂蓄电池和蓄电池组的 产品按照 GB/T 30426 和 GB 31241 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其他电池的产品按照相应的标准或规范中的有 关规定进行。 5.2.3 电源适配器及充电数据接口 按照 GB/T 32638的有关规定进
19、行。 5.2.4 电磁兼容 无线电骚扰限值按照 GB/T 9254中 B级的有关规定进行。 抗扰度限值按照 GB/T 17618的的有关规定进行。 5.2.5 比吸收率( SAR 值) DB32/T 3800-2020 7 按照 YD/T 1644.2-2011的有关规定进行。 5.2.6 无线传输 5.2.6.1 移动网络连接性能 将具有移动网络连接功能的智能手环,调节处于手动状态或自动状态,检查手环收发信息的性能。 5.2.6.2 蓝牙性能 能按蓝牙协议的规定执行。 5.2.6.3 无线局域网( WiFi) 2.4 GHz频段的工作信道按 YDC 079-2009的 6.2.2.1的方法试
20、验; 5.8 GHz频段的工作信道按 YDC 079-2009的 6.2.3.1的方法试验。 2.4 GHz频段的发射功率按 YDC 079-2009的 6.2.2.2的方法试验; 5.8 GHz频段的发射功率按 YDC 079-2009的 6.2.3.2的方法试验 。 5.2.7 有毒有害物质 智能手环中有毒有害物质的详细检测方法参照 SJ/T 11365 执行或检查 进行 ROHS认证证明 文件。 5.2.8 数据信息的安全性 参照 GB/Z 28828的要求进行检查。 5.3 智能性 5.3.1 性能参数要求 5.3.1.1 时间 具有计时功能的智能手环,在非互联状态下, 平均瞬时日差
21、m ,将手表静置 5 min后,按 GB/T 6044 的方法测试 , 平均实走日差 M 按 GB/T 6044的方法测试 。 5.3.1.2 计步 试验方法见附录 A。 5.3.1.3 心率 5.3.1.3.1 静态心率 通过将被测设备的心率显示值与参考值之间比较来检验是否符合要求。参考值可以通过模拟人体血 流的心率模拟器或光学(透射式 /反射式)心率模拟器获得,这些装置输出心率信号的误差应不超过 1 次 /min,也可以采用除模拟器之外的其它方法获得参考值,此时,需要详细公布测试方法、过程和结果。 若采用心率模拟器来获得参考值,则按下面的方法进行试验: a)将被测设备的传感器与心率模拟器相
22、连,开机且处于测试状态; b)如心率模拟器具有血氧饱和度功能,则将其设为 95。在规定的心率测量范围内,测量点不得 少于 5点,并且均匀分布在全范围内,测量不少于 100次或 10分钟连续测量, 90%以上准确度为合格产品; c)误差按下列公式计算: DB32/T 3800-2020 8 100% o ob b bb 或 ob bb 式中: %b 静态心率相对误差,; b 静态心率绝对误差,次 /min; b 被测设备显示的心率值,次 /min; ob 模拟器输出的心率值,次 /min。 5.3.1.3.2 动态心率 通过采用实际测量的方式来测试智能手环的动态心率准确度,比对的标准为动态心率
23、ECG检测器 (应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 NMPA)标准认证,用做比对的 标准器其输出心率信号的误差应不超过 ( 1读数 +1)次 /分,应可计算每分钟的平均心率、每分钟的 心率标准差、每分钟的最大心率以及每分钟的最低心率等数值) ,动态心率测试时使用的跑步机应可以 调整速度,并符合 GB 17498.6-2008 固定式健身器材 第 6部分 跑步机 附加的特殊安全要求和试验方 法要求,按下面的方法进行试验: a)测试前先确保智能手环与动态心率 ECG检测器已经正确安装在测试者身上,并开启动态心率检 测功能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2 3800-2020 智能手环通用技术条件及测试方法 3800 2020 智能 通用 技术 条件 测试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