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 T 3794-2020 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pdf
《DB32 T 3794-2020 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2 T 3794-2020 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pdf(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江 苏 省 地 方 标 准 DB32/T 3794 2020 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 Guidelines for industrial parks to assess environmental accident risk 2020-05-25 发布 2020-06-25 实施 发 布 ICS 13.020.99 Z 00 DB32/T 3794 2020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适用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环境风险评估程序 . 2 5 基础资料调查 . 3 6 环境风险识别 . 3 7 环境风险分析 . 3 8 环境风险分
2、级 . 3 9 评估报告编制 . 10 参考文献 . 11 DB32/T 3794 2020 II 前 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 急预案,规范和指导工业园区 环境 风险评估, 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 发环境事件的危害, 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 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提出并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以飞、殷琨、唐征、付丽洋、华娟、焦涛、谢白、贝越、秦继华
3、、庄园、姚 琪、刘训华。 DB32/T 3794 2020 1 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指南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的程序、方法和内容。 本标准 适用于 对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 工业园区 开展 环境风险评估。适用对象为涉及生产、加工、 使用、存储或释放环境风险物质的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批准 设立的工业园区。 本标准 不适用于 工业园区发生的 核 与辐射 、 生物物种安全 、海洋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 评估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最
4、新 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 GB 36600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 50137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HJ 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 2.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 HJ 169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 192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HJ 61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HJ 941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 HJ 96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标准 。 3.1 工业园区边界 boundary of industrial
5、 park 指工业园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界线,可依据人民政府设立文件的四至范围、规划批准建设 范围或者有管理权限的政府部门认定的管辖范围来确定。 3.2 突发环境事件 environmental accidents 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因素,导致污染物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 土壤等环境介质,突然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或者造成生态环 境破坏,或者造成重大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 注: 本术语引自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本标准不包含放射 性物质 。 3.3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 environmental
6、accident risk 指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简称为“环境风险” 。 3.4 突发环境事件 风险物质 environmental accident risk materials 指具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易扩散等特性,在意外释放条件下可能对 工业园区 内部及 周边 人群 和环境造成伤害、污染的物质。 简称为“ 环境 风险物质”。 3.5 突发环境事件 风险源 environmental accident risk sources 指存在物质或能量意外释放,并可产生环境危害的源 。 简称为“环境风险源”。 DB32/T 3794 2020 2 3.6 突发环境事
7、件 风险受体 environmental accident risk receptors 指在突发环境事件中可能受到 环境 危害的 企业外部 人群、 企业内部人群集中生活区、 具有一定社会 价值或生态环境功能的单位或区域等。 简称为“环境风险受体”。 4 环境风险评估程序 工业园区环境风险评估 可 按照 基础 资料 调查 、 环境 风险识别、 环境风险 分析 、 环境风险分级 、 评估 报告编制五 个步骤实施。 图 1 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程序 DB32/T 3794 2020 3 5 基础 资料 调查 5.1 资料调查内容 通过资料收集、现场 踏勘、问卷调查、 专家 访谈、座谈会等方
8、式方法,开展 环境 风险评估基础资料 调查 准备工作, 调查内容应 包括 工业园区概况 、 环境风险源 情况 、 区内及周边 环境 风险受体 情况 、 环境 风险控制能力 等 。 5.2 资料 调查范围 5.2.1 大气环境 风险受体 调查 范围包括工业园区边界外延 5 公里半径范围。 5.2.2 水环境 风险受体 调查 范围包括工业园区雨水排口、清净废水排口、污水排口上游 5 公里,下游 24 小时流经范围(按受纳河流最大日均 流速计,原则上不低于 10 公里范围)。 5.2.3 土壤环境风险受体 调查 范围包括工业园区边界外延 1 公里半径范围。 5.2.4 调查时可根据区域 自然 环境概
9、况、 河流感潮情况、 环境风险受体分布情况、突发环境事件后果预 测等实际情况适当扩大 或增加 调查 范围 。 6 环境风险识别 6.1 对工业园区可能涉及 HJ 941 附录 A 中 环境风险 物质 的固定源、移动源进行识别,形成环境风险源 清单,宜包括环境风险源类别、名称、地理位置、规模、主要环境风险物质名称 及数量 等。 6.2 通过 列表法、矩阵法、地理信息系统( GIS)支持下 的叠图法 等方 法 识别 环境风险受体, 宜 包括环 境风险受体类别、名称、地理 位置、 规模 、保护要求 等 。 6.3 识别过程应突出工业园区自身特点, 综合考虑 社会 高 关注度、历史突发环境 事件 及同
10、类 园区多发 频发 事件 等因素。 7 环境风险 分析 7.1 典型突发环境事件 案例分析 收集 本工业园区及 国内外 同类 工业园区近五年 以来 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典型案例 , 案例内容宜包括 发生事件 、 地点 、 引发原因 、 物料泄漏量 、 采取的应急措施 、 事件影响情况等 。 7.2 突发环境事件情景 设置及影响分析 7.2.1 突发环境事件 情景内容应包括 环境风险单元、 环境风险类型、环境风险源、环境风险物质和影响 途径等。 7.2.2 突发环境事件情景的选取应 在环境风险识别及典型突发环境事件案例分析的基础上,选择 有代表 性的事件类型 , 并 开展后果分析。 后果分析可参照
11、 HJ 169 中相关技术要求,也可引用现有资料的 有效 分析结果 。 7.3 环境风险 管理 与应急 能力 差距分析 从 环境风险防控和监控预警措施、 环境应急管理制度、环境应急预案管理、 环境应急队伍建设、 环 境应急资源 储备 、 环境 应急监测能力 等方面 对工业园区 及区内企业 现有环境风险管理与应急能力进行分 析,找出差距和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整改计划、目标、时限、责任人等。 8 环境风险分级 8.1 工业园区环境风险分级程序 通过 对工业园区环境风险源强度( S)、环境风险受体脆弱性( V)、环境风险防控能力( M)进 行评估,分别确定 大气环境风险 等级 ( R 气 )、 水环境
12、风险 等级 ( R 水 )、 综合 环境风险 等级 ( R 综 ) 。 8.2 大气环境风险 评估 8.2.1 大气 环境风险源强度( S 气 )评估 DB32/T 3794 2020 4 采用评分法对工业园区固定源、移动源的环境风险源强度进行评估,将各项指标分值累加,确定工 业园区大气环境风险源强度( S 气 )评估指标数值,最高为 100 分。 表 1 工业园区 大气 环境风险源强度( S 气 )评估 类别 评估指标 指标说明 评估依据 分值 固定源 单位面积环境风险物 质存量与临界量 a的比 值 工业园区内涉气环境风险物质 b的数量 与临界量的比值除以评估区域面积(面 积单位:平方公里)
13、 100 20 (10,100 14 (1,10 8 1 1 较大及以上环境风险 企业 c所占百分比 依据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相关文件, 大气环境风险等级为较大及以上的企业 数量占工业园区所有环境风险企业数量 的百分数( %) 50 20 (30,50 14 (10,30 8 10 1 单位企业危险废物产 生情况 工业园区内危险废物年产生量除以企业 数量(吨 /个) 100 20 (50,100 14 (10,50 8 10 1 移动源 道路年运输环境风险 物质数量 工业园区内每年以道路运输方式运输的 涉气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万吨) 300 20 (30,300 14 (10,30 8 10 1
14、 跨企业边界环境风险 物质公共管线 运输 涉气 环境风险物质的地上、地下管 线长度( 千 米) 每千米 0.5 分,最高 20 分 20 注: a 临界量根据 HJ 941 附录 A 中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临界量确定 ; b 涉气环境风险物质指 HJ 941 中 6.1 章节规定 的 相应环境风险物质; c 环境风险企业指 HJ 941 中 1 章节所规定的企业。 8.2.2 大气 环境风险受体脆弱性( V 气 )评估 采用评分法对工业园区大气环境风险受体数量及周边人口密度进行评估,将各项指标分值累加,确 定工业园区大气环境风险受体脆弱性( V 气 )评估指标数值,最高为 100 分。 表 2
15、 工业园区 大气 环境风险受体脆弱性( V 气 )评估 评估指标 指标说明 评估依据 分值 环境风险受体 数量 工业园区内部及外部 5 公里半径区域内大气环境风险受体中人 口数量(万人) ,包括居住区、医疗卫生机构、文化教育机构、 科研机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场、公园和涉及军事禁 区、军事管理区、国家保密相关区域 25 50 (20,25 40 (10,20 30 (5,10 20 5 10 周边人口密度 工业园区内部及外部 5 公里半径区域内可能受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影响的人口密度(人 /平方公里) 2000 50 (1500,2000 40 (1000,1500 30 (500,10
16、00 20 500 10 8.2.3 大气 环境风险防控能力( M 气 )评估 采用评分法对 工业园区及区内 企业 大气 环境风险防控 能力 进行评估,将各项指标分值累加,确定工 业园区大气环境风险防控能力( M 气 )评估指标数值,最高为 100 分。 DB32/T 3794 2020 5 表 3 工业园区 大气 环境风险防控能力( M 气 )评估 评估指标 指标说明 评估依据 分值 预警装置安装 情况 工业园区内涉及有毒有害气体 a环境风 险企业的厂界预警装置安装率( %) 50 20 50,100) 10 100 0 在线监控设施 安装情况 废气连续在线监控设施安装 且信息已 接入环境监
17、管平台的比 例 ( %) 50 20 50,100) 10 100 0 生产工艺过程 与大气环境风 险控制水平 依据 HJ 941 确定的生产工艺过程与大 气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为 M3、 M4 的企业 个数 占比( %) 50 20 25,50) 10 25 0 大气预防预警 监控点 工业园区大气预防预警监控点建设情 况 未建设 20 园区配套建设大气预防预警监控点,但未完全覆盖园区 内、园区边界、重点企业厂界、周边环境敏感目标处 10 园区配套建设大气预防预警监控点,且覆盖园区内、园区 边界、重点企业厂界、周边环境敏感目标处 0 污染物监测能 力 工业园区涉及的有毒有害气体 b的自行 监测能
18、力 不具备 20 具备但不完善 10 完善 0 注: a 有毒有害气体指硫化氢、氰化氢、氯化氢、光气、氯气、氨气、苯等; b 指 HJ 941 附录 A 中的有毒有害气体。 8.3 水环境 风险评估 8.3.1 水 环境风险源强度( S 水 )评估 采用评分法对工业园区水环境固定源、移动源的环境风险源强度进行评估,将各项指标分值累加, 确定工业园区水环境风险源强度( S 水 )评估指标数值,最高为 100 分。 表 4 工业园区 水 环境风险源强度( S 水 )评估 类别 评估指标 指标说明 评估依据 分值 固定源 单位面积环境风险 物质存量与临界量 的比值 工业园区内涉水环境风险物质 a的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2 3794-2020 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 3794 2020 工业园区 突发 环境 事件 风险 评估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