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T 2031-2019 电力移动应用软件测试规范.pdf
《DL T 2031-2019 电力移动应用软件测试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L T 2031-2019 电力移动应用软件测试规范.pdf(3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35.080 L 77 备案号: 63143-2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 / T 2031 2019 电力移动应用软件测试规范 Test specification for power mobile application software 2019-06-04发布 2019-10-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 布 DL / T 2031 2019 I 目 次 前言 . . I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缩略语 . . 3 5 测试环境 . . 3 6 测试方法 . . 4 7 功能测试 . . 4 7.1 功
2、能性测试 . . 4 7.2 交叉事件测试 . . 4 8 非功能测试 . . 5 8.1 性能( 效率)测试 . . 5 8.2 兼容性测试 . . 7 8.3 易用性测试 . . 7 8.4 可靠性测试 . . 8 8.5 可维护性测试 . . 9 8.6 可移植性测试 . . 9 8.7 用户文 档集检查 . . 10 9 安全测试 . . 10 9.1 移动应 用服务端 . . 10 9.2 移动应 用客户端 . . 10 附录 A(资料 性附录) 黑盒测试方法 . 19 附录 B(资料 性附录) 渗透测试方法示例 . 21 附录 C(资料 性附录) 综合评价方法 . 26 附录 D(
3、资料 性附录) 测试工具 . 28 DL / T 2031 2019 II 前 言 为规范电力行业各专业移动互联应用建设,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创新业务模式,提升电力行业生产经 营效率和优质服务水平,同时降低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成本,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 09标准化导则 第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制。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洋、王志英、丁慧霞
4、、汤国龙、程磊、赵莹、颉月平、方帅、王智慧、张庚、 滕玲、李哲、陈相舟、董慧博、董灿、冯国聪、胡牧、蒋厚明、胡昊伟、王勇、邓昊、卢立生、李健。 本标准首次发布。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 (北京市白广路二条 一号, 100761) 。 DL / T 2031 2019 1 电力移动应用软件测试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移动应用软件在系统测试阶段的测试环境、测试方法和测试过程。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行业移动应用软件的系统测试环节,其他软件系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
5、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532 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 GB 1785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T 18336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技术安全评估准则 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50692 010 信息安全技术 术语 GB/T 34975 信息安全技术 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安全技术和测试评价方法 YD/T 2558 基于祖冲之算法的LTE终端和网络设备安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15532、GB/T 18336 、GB/T 25069
6、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移动应用软件 Mobile ap plication 可独立运行在移动终端系统上的应用,拥有系统本身独立的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不借用其 它软件或平台作为入口,可独立发布、安装、运行、卸载等。 3.2 黑盒测试 black box testing 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 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 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 3.3 交叉事件测试 cross event test 一个功能正在执行过程中,同时另外一个事件或操作对该过程进行干扰的测试。 3.4 系统完
7、整性 system integrity 系统能够以不受损害的方式执行其预定功能,避免对系统故意的或意外的未授权操纵的特性。 GB/T 250692010,定义2.1.49 3.5 DL / T 2031 2019 2 数据完整性 data integrity 数据没有遭受以未授权方式所作的更改或破坏的特性 GB/T 250692010,定义2.1.36 3.6 保密性 confide ntiality 使信息不泄露给未授权的个人、实体、进程,或不被其利用的特性。 GB/T 250692010,定义2.1.1 3.7 加密技术 encryption technology 采用数学方法对原始信息进
8、行再组织, 使得加密后在网络上公开传输的内容对于非法接受者来说成 为无意义的文字的安全保密手段。 3.8 组件 component 对数据和方法的简单封装, 本标准中包括组成安卓应用程序的组件, 即Activities (活动) 、 Service (服务)、Content Provider (内容提供器)、Broadcast Recei ver(广播接收器)、Intent(意 图) 等。 3.9 活动组件 acitivities 安卓应用程序的组件之一,提供一个屏幕,负责与用户交互。 3.10 服务组件 service 安卓应用程序的组件之一,通常在后台运行,主要用于在后台处理一些耗时的逻辑
9、,或者执行某些 需要长期运行的任务。 3.11 内容提供器 content provider 安卓应用程序的组件之一,用来管理和共享应用程序的数据库。 3.12 广播接收器 broadcast receiver 安卓应用程序的组件之一,用于接收并响应广播通知。 3.13 意图组件 intent 安卓应用程序的组件之一,简单的消息传递框架。 3.14 网络视图 webview 移动平台提供给移动应用软件使用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DK)封装好的组件,主要作为网络浏览器。 3.15 DL / T 2031 2019 3 代码混淆 code obfu scation 将计算机程序的代码,转换成一种功能上
10、等价,但是难于阅读和理解的形式的行为,意为防止软件 被破解或篡改。 3.16 数字签名 digital signature 一种类似写在纸上的普通的物理签名,但是使用了公钥加密领域的技术实现,用于鉴别数字信息的 方法。一套数字签名通常定义两种互补的运算,一个用于签名,另一个用于验证。 3.17 权限攻击 privilege attack 低权限程序调用高权限程序的攻击行为。 3.18 模拟器 simulator 可以在非移动平台,如windows等环境下通过软件模拟移动平台系统的软件。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NR:应用程序无响应(Applicatio n Not Respon
11、ding) 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 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FPS:画面每秒传输帧数(Frames Per Second) IPsec:Internet 协议安全性(Intern et Protocol Security) SSL:安全套接层(Secure S ockets Layer) TLS:传输层安全(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5 测试环境 测试环境应包括测试运行环境和测试工具环境。 测试的运行环境一般应符合电力移动应用的系统规 格说明书和相关设计文档的要求,通常是开发环境或模拟仿真环境,移动应用软件测试环境一般
12、包括客 户端、服务端、测试通信网络,测试通讯网络应使用适用于测试的安全无线接入设备。电力移动应用的 网络要求应遵循相关电力移动应用设计说明文档,组建相应测试仿真网络环境,并在仿真网络环境下开 展测试,测试使用的通讯网络设备要求见YD/T 2 558。测试工具一般要求是经过认可的工具。测试环境 的要求见GB/T 15532。 6 测试方法 本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种方法: a) 黑盒测试:该方法的说明参见附录 A; b) 渗透测试: 利用攻击工具或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攻击移动应用系统, 验证其是否存在安全漏洞, 参见附录 B。 7 功能测试 DL / T 2031 2019 4 7.1 功能性测试 7
13、.1.1 测试项 功能性测试应对照移动应用设计说明中的功能点,逐项对其进行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用例的设计应 满足: a) 移动应用的每个功能特性应被一个或多个正常测试用例和一个或多个被认可的异常测试用例 所覆盖; b) 测试用例的输入应至少包括有效等价类值、无效等价类值和边界数据值; c) 逐项测试移动应用设计说明规定的功能特性; d) 测试移动应用配置项之间及软件配置项与硬件之间的接口; e) 测试移动应用输出及其格式; f) 测试运行条件在边界状态和异常状态下。 7.1.2 测试过程 下列测试过程适用于功能性测试: a) 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等相关软件设计说明,分析并拆分移动应用功能
14、点; b) 根据拆分的移动应用功能点,采用“黑盒测试”方法逐一设计测试用例,测试用例应覆盖所有 功能点,覆盖率应达到 100%; c) 根据移动应用相关设计说明,编制每条测试用例的执行步骤、测试结果; d) 执行每条测试用例; e) 检验执行结果是否满足测试用例预期结果; f) 根据执行结果填写执行记录和缺陷报告。 7.1.3 测试结果 功能性测试结果,应满足下列要求: a) 通过所有功能性测试用例; b) 移动应用应满足所有经评审后的设计说明规定文档中的功能要求。 7.2 交叉事件测试 7.2.1 测试项 从交叉事件测试方面考虑,应测试: a) 移动应用在填写表单时中断后的恢复情况; b)
15、移动终端操作系统,在多个移动应用同时运行时是否影响被测移动应用正常功能; c) 移动应用运行时前后台切换、拔打接听电话、发送接收信息或邮件是否影响正常功能; d) 移动应用在调用相机、定位功能、语音交互等功能并返回移动应用后的运行情况。 7.2.2 测试过程 下列测试过程适用于交叉事件测试: a) 使用移动应用功能时,移动终端中断移动应用运行,检查中断移动应用运行后,移动应用恢复 操作情况; b) 使用移动应用在调用的相机、定位功能、语音交互等功能后,移动应用恢复的正确性; c) 移动终端操作系统中同时运行多个移动应用(含被测移动应用),检查被测移动应用的运行情 况。 7.2.3 测试结果 D
16、L / T 2031 2019 5 交叉事件测试结果,应满足下列要求: a) 移动应用中断恢复后,应保持移动应用会话; b) 移动应用中断恢复后,操作其它功能正常无误; c) 移动应用调用相机、定位时,应能正确跳转页面,并使用相关调用数据; d) 移动应用调用相机切换回移动应用时,移动应用应正常运行; e) 移动终端操作系统中同时多个移动应用运行时, 被测试移动应用应正常运行, 保证功能完整性。 8 非功能测试 8.1 性能(效率)测试 8.1.1 服务端性能(效率)测试 8.1.1.1 测试项 移动应用运行一段时间内,满足移动应用设计说明规定的测试场景、服务器资源、并发用户数量的 同时,应测
17、试移动应用服务端所能承受压力的强度,包括但不限于: a) 响应时间:服务端响应事务的平均时长; b) 每秒处理事务数(TPS):服务端每秒处理事务的数量; c) 事务通过率:服务端处理事务的成功率; d) CPU 占用率:服务端在处理事务时,服务器 CPU占用情况; e) 内存占用率:服务端在处理事务时,服务器内存占用情况; f) 硬盘 I/O 读写:服务端在处理事务时,服务器硬盘读写情况。 8.1.1.2 测试过程 下列测试过程适用于服务端性能(效率)测试: a) 模拟测试场景操作步骤,与服务建立连接,传输数据,并能得到正确的服务器反馈; b) 回放操作步骤,模拟并发用户操作典型移动应用场景
18、,向服务器施加压力; c) 统计模拟多人操作时,服务端响应能力和服务器资源占用情况。 8.1.1.3 测试结果 在满足最大并发用户数量的同时,服务端性能(效率)测试结果,应满足下列要求: a) 响应时间应在移动应用设计说明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如移动应用设计说明未规定性能指标的, 一般情况下首页访问平均响应时间不应超过 2秒;移动应用登录平均响应时间不得超过 3 秒; 执行简单查询、添加和删除业务时,平均响应时间不应超过 4 秒;执行复杂的综合业务(同 时包括查询、添加、删除等操作请求)时,平均响应时间不应超过 6 秒;在执行统计业务时, 月统计业务的平均响应时间不应超过 10 秒,年统计业务的平
19、均响应时间不应超过 20 秒; b) 每秒处理事务数(TPS)应满足移动应用设计说明规定的相关约束; c) 事务通过率应满足移动应用设计说明规定的相关约束,一般事物失败率应小于 0.1%; d) CPU 占用率、内存占用率、硬盘 IO读写应在移动应用设计说明规定的范围内,一般情况下应 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的 CPU 平均利用率不应超过 60%, 且 CPU 利用率不应连续 30 秒超过 80%;应用服务器的内存平均使用率不应超过 75%,且内存使用率不应连续 60 秒超过 80%。 8.1.2 客户端性能(效率)测试 8.1.2.1 测试项 DL / T 2031 2019 6 移动应用在不
20、同芯片组、分辨率、型号的移动终端上执行安装、卸载、启动、运行操作时,应测试 移动应用在移动终端运行时的各方面性能数据,包括但不限于: a) Android 移动终端: 1) 响应时间:移动应用在移动终端上安装、启动、运行、卸载的响应时长; 2) CPU 占用率:移动应用运行一定时间内占用移动终端的 CPU的平均率; 3) 内存占用率:移动应用运行一定时间内占用移动终端的内存的平均率; 4) FPS 渲染:移动应用在移动终端运行一定时间内平均每秒渲染帧数; 5) 耗电量:移动应用在移动终端运行一定时间内平均耗电量; 6) 电池温度:移动应用在移动终端运行一定时间内的平均电池温度; 7) 发送、接
21、收流量:移动应用在移动终端运行一定时间内发送和接收的平均流量数量。 b) iOS 移动终端: 1) CPU 占用率:移动应用运行一定时间内占用移动终端的 CPU的平均率; 2) 内存占用率:移动应用运行一定时间内占用移动终端的内存的平均率; 3) 发送、接收流量:移动应用在移动终端运行一定时间内发送和接收的平均流量数量。 8.1.2.2 测试过程 下列测试过程适用于客户端性能(效率)测试: a) 移动应用软件安装包下发至各移动终端; b) 通过自动化技术手段,在各移动终端进行安装、启动、运行、卸载操作; c) 查看移动应用在移动终端设备运行进程名称, 根据进程名称分别记录移动应用运行占用的资源
22、 情况。 8.1.2.3 测试结果 客户端性能(效率)测试结果,应满足下列要求: a) 生成客户端性能测试报告,显示移动应用在不同 Android移动终端安装、启动、运行、卸载时 的响应时间、CPU 占用率、内存占用率、FPS 渲染、耗电量、电池温度、发送接收流量; b) 生成客户端性能测试报告,显示移动应用在不同 iOS 移动终端安装、启动、运行、卸载时的 CPU 占用率、内存占用率、发送接收流量; c) 根据生成的客户端性能测试报告,提出建议性缺陷,提高移动应用在移动终端的运行效率。 8.2 兼容性测试 8.2.1 测试项 从兼容性测试方面考虑,应测试: a) 移动应用在不同机型、不同分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L 2031-2019 电力移动应用软件测试规范 2031 2019 电力 移动 应用软件 测试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