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 T 3192-2020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诊断及防治技术规程.pdf
《DB22 T 3192-2020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诊断及防治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2 T 3192-2020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诊断及防治技术规程.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 B 16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31922020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诊断及防治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diagnosis and integerated control bacterial fruit blotch disease of watermelon 2020 - 11 - 23 发布 2020 - 12 - 30 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 3192 2020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吉林
2、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大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双 辽县园艺特产局、长岭县园艺特产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白庆荣、杨玉文、赵廷昌、王雪、高洁、杨丽娜、李红艳、付国、许景光、陈 悦、孙东晗、孙于淼、吴佳鸿、常哈拿。 DB22/T 3192 2020 1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诊断及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症状观察、 田间快速检测、病原菌分离培养检测、PCR检测及病 害综合防治。 本文件适用于西瓜噬酸菌引起的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诊断及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
3、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2919-2016 瓜类果斑病防控技术规程 3 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 bacterial fruit blotch of watermelon 由西瓜噬酸菌(Acidovora x citrulli)侵染西瓜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病菌在西瓜整个生育期 内均可侵染,主要为害子叶、真叶、茎蔓和果实。 4 病害诊断
4、 4.1 病原和病害症状 病害典型症状及病原相关信息见附录A。 4.2 症状观察 4.2.1 幼苗期 幼苗期子叶发病,初期出现水浸状褪绿斑,后渐变为暗棕色,常沿主脉逐渐发展为不规则的暗绿色 至褐色、黑褐色坏死病斑。高温高湿情况下,病斑处有菌脓溢出,干后形成白色发亮的菌膜。 4.2.2 成株期 DB22/T 3192 2020 2 真叶发病,初期形成水渍状暗棕色小斑点,病斑较小,周围有黄色晕圈,病斑通常沿叶脉发展,叶 片正面形成褐色多角形、条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在高湿的环境下,叶片背面病斑处可溢出菌脓,干后呈 白色膜状。此病亦危及叶柄和茎蔓,病叶很少脱落。 4.2.3 果实 4.2.3.1 果实发
5、病初期为水渍状斑点,病斑迅速扩展,边缘不规则,颜色加深呈暗橄榄绿色,并向果 肉腐烂蔓延;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透明黏稠状物,干燥后呈白色膜状或粉状物。 4.2.3.2 早期形成的病斑老化后表皮龟裂,常溢出黏稠、透明的琥珀色菌脓,果实很快腐烂。 4.3 田间快速检测 对疑似果斑病症状的幼苗、叶片、果实等发病部位可直接利用商品化胶体金试纸条进行快速检测, 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及结果判定。结果为阳性则初步判定为西瓜细菌性果斑病。 4.4 病原菌实验室检测 4.4.1 显微镜检测 在显微镜下观察新鲜病害样品病健交界处组织有无喷菌现象,若有喷菌现象,则认定为细菌病害。 4.4.2 病菌分离培养 选取具有喷菌现
6、象的病健交界处组织,切成 3 mm3 mm 左 右的小块,用 75% 的乙醇表面消毒40 s 60 s,用无菌水清洗 3 次,然后将其移至装有 1 mL无菌水的灭菌培养皿,用灭菌剪刀将其剪碎, 制成细菌悬浮液。用灭菌接种环蘸取细菌悬浮液在含有 50 g/mL氨苄青霉素的营养琼脂培养基(NA) 半选择平板培养基上划线分离,28 恒温培养 48 h,长出的菌落初步认定为西瓜噬酸菌。 4.5 PCR 检测 4.5.1 DNA 模板制备 将 4.3.2 中分离培养的细菌菌株用无菌水稀释成10 5 cfu/mL 的菌悬液做模板。 4.5.2 PCR 凝胶电泳检测 4.5.2.1 特异性 PCR 引物 W
7、FB1/WFB2 (5-GACCAGCCACACTGGGAC-3/5-CTGCCGTACTCCAGCGAT-3)。 4.5.2.2 PCR 反应体系 10PCR 缓冲液 2.5 L,dNTP 2.0 L,上游引物 1.0 L,下游引物 1.0 L, Taq DNA聚合酶0.4 L,细菌悬浮液 1.0 L ,重蒸水 17.1 L。 4.5.2.3 PCR 反应循环参数 94 预变性 5 min;94 变性 30 s、55 退火 30 s、72 延伸 30 s,35 个循环;72 延 伸 7 min;4 保存。不同仪器可根据仪器要求将反应参数做适当调整。 4.5.3 PCR 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22 3192-2020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诊断及防治技术规程 3192 2020 西瓜 细菌性 果斑病 诊断 防治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