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 T 1696-2018 实验用喜马拉雅旱獭 饲养管理.pdf
《DB63 T 1696-2018 实验用喜马拉雅旱獭 饲养管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3 T 1696-2018 实验用喜马拉雅旱獭 饲养管理.pdf(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30 B41 备案号:60860-2018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16962018 实验用喜马拉雅旱獭 饲养管理 2018 - 09 - 25发布 2018 - 12 - 01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63/T 16962018 I 前 言 本规程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规程由青海省科学技术厅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青海喜马拉雅动物实验中心有限公司、青海央宗药业有限公司、青海省野生动植 物保护协会。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吴天一、范微、徐楠、张玲、周国华、张评浒、张毓。 DB63/T 1696201
2、8 1 实验用喜马拉雅旱獭 饲养管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实验用喜马拉雅旱獭人工繁育、生产及环境条件和设施的技术要求,同时规定了喜马 拉雅旱獭的饲养管理检验和检疫方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8978 污水排放综合标准 GB 14923 实验动物 哺乳类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控制 GB 14925 实验动物 环境及设施 GB/T 18773 医疗废弃物焚烧环境卫生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
3、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实验用喜马拉雅旱獭 Experimental Himalayana Marmot 指经人工饲育适应青藏高原低氧环境,对其携带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 者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和检定等其他科学研究的青藏高原特有种鼠喜马拉雅旱獭。 3.2 普通级实验用喜马拉雅旱獭 Conventional Himalayana Marmot 不携带所规定的人与喜马拉雅旱獭共患病病原和喜马拉雅旱獭烈性传染病病原的实验用喜马拉雅 旱獭。 3.3 封闭群或远交群 Closed Colony or Outbred Stock 以非近亲方式进行繁殖的实验用喜马拉雅旱
4、獭群体,在不从外部引入新的个体的条件下,至少繁殖 4代以上,封闭群亦称远交群。 3.4 单笼型饲养 Single-cage Breeding DB63/T 16962018 2 特指检疫、繁殖等某些特殊需要期间的饲养方式,每个笼具中放入1只动物进行饲养。 3.5 群养型饲养 Colony Breeding 特指小群繁殖饲养,只允许1只雄旱獭与一定比例的雌旱獭同居于一个繁殖舍。 4 基本条件 4.1 资质 实验用喜马拉雅旱獭养殖单位必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持有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4.2 饲养规模 建立喜马拉雅旱獭养殖场地设施须具备养殖单种500只动物的种群规模。 4.3 组织管理体系 4.3
5、.1 饲养繁育单位必须具备完善的质量管理、饲养管理、后勤保障体系并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4.3.2 饲养繁育单位人员应具有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资格证书。 4.3.3 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从事相关工作2年以上经验。 4.3.4 饲养单位应配备1名以上的专职兽医技术人员(兽医人员应具有相关的资质或是相关学历),其 他技术人员应具有动物学、动物医学、畜牧兽医学等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具有一定的动物疾病防治工作 经验。 4.3.5 饲养员应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熟悉、掌握操作规程。 5 环境及设施 5.1 饲养场选址 5.1.1 繁育、生产设施应避开自然疫源地、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水源地,并远离可能产
6、生交叉感 染的动物饲养场所。 5.1.2 应选在环境空气质量及自然环境条件较好的区域。 5.1.3 场址应与主要交通干线联网,距公路1 km1.5 km、距铁路5 km10 km。远离畜禽饲养场、 居民区1 km以上。 5.2 饲养场布局 5.2.1 行政生活区 包括办公室、员工宿舍及配套设施,场区建设应取得当地政府消防管理部门的认可。 5.2.2 辅助功能区 包括维修室、饲料加工室、仓库、洗消间、废弃物品存放处理间(设备)、密闭式实验动物尸体冷 藏存放间(设备)、机械设备室、淋浴间、工作人员休息室。 5.2.3 生产区 DB63/T 16962018 3 包括仔獭育幼室、生产饲育室、育成室、
7、兽医室。 5.2.4 隔离检疫区 包括更衣室、缓冲间、隔离检疫室、临床检查室。 5.2.5 污水(含排泄物)处理区 包括化粪池、垃圾堆放区、污水处理区。 5.2.6 布局 行政生活区、辅助功能区、生产区、隔离检疫区、污水(含排泄物)处理区按地势由高到低依次布 局。生产区与行政生活区必须严格分开,并保持一定距离。 5.2.7 其它设施 根据环境状况宜建造围墙、壕沟或其它生物防患设施。 5.3 饲养环境条件分类及技术指标要求 开放饲养环境设施符合动物居住的基本要求,非冬眠期室温保持16 28 ,出蛰前室温10 15 ,冬眠期温度保持0 5 ;相对湿度30%50%。 5.4 建筑设施要求 5.4.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63 1696-2018 实验用喜马拉雅旱獭 饲养管理 1696 2018 实验 喜马拉雅 旱獭 饲养 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