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1715-2010 燃用中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运行维护导则.pdf
《DB37 T 1715-2010 燃用中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运行维护导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 T 1715-2010 燃用中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运行维护导则.pdf(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1.040.27 J99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1715 2010 燃用中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运行维护导则 Using medium and low calorific value of coal gas turbine operation maintenance guideline 2010 - 12 - 30 发布 2011 - 01 - 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1715201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
2、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建利、张彦、徐开峰、罗方涛、吴文水、张雷、程建光、李树坤、董正庆、 孙永奎。 DB37/T 17152010 1 燃用中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运行维护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燃用中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运行维护的基本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煤制合成气、 化工生产废气、 焦炉煤气等中低热值煤气作为燃料的燃气轮机系统。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中低热值煤气 是指煤在特定的设备内,在一定的温度及压力下使煤中的有机质与气化剂(如蒸汽/空气或氧气等) 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所制得的煤气,其发热量小于15.07MJ/Nm 3 。 2.2 稳态运行 是指在15
3、min内,燃气轮机轮间温度的变化不超过5F(3)。 3 总则 3.1 燃用中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的运行与维护,应由专职人员进行。专职人员应接受专业技术培训, 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同时应配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3.2 燃气轮机的重要设备、重要部位应设有明显的识别标志。 3.3 燃气轮机的运行与维护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 4 燃气轮机外围系统 4.1 一般要求 4.1.1 中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外围系统通常包括燃油供应系统、煤气供应系统和氮气系统。 4.1.2 操作及管理人员应执行相应的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 4.2 燃油供应系统 4.2.1 运行管理 4.2.1.1 燃油系统运行前应进行如下检查
4、: a) 燃油储罐应储备足够的合格燃油; b) 燃油泵应状态良好,处于备车状态; DB37/T 17152010 2 c) 燃油供应管线所有阀门、仪表状态应正确且良好; d) 燃油系统气密性良好; e) 燃油系统所有装置、管线静电接地、跨接装置良好; f) 各种操作工具准备齐全。 4.2.1.2 启动燃油泵,检查燃油系统无漏油,控制燃油压力至规定的范围。 4.2.1.3 燃气轮机启动点火、燃油升降负荷及燃料切换过程中,燃油压力应严格控制在指标范围之内。 4.2.2 安全操作 4.2.2.1 燃油系统运行操作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 4.2.2.2 开关阀门时,应缓开缓关,阀门及节流元件之间应设
5、置跨接线。 4.2.2.3 燃油储罐区及燃油泵房应严禁烟火,在界区内设置危险源标识牌,并在明显处设置警示标识。 4.2.2.4 燃油泵运行后,应对燃油输送管线、燃油过滤器进行放气处理,直至管线、设备内无空气。 4.2.2.5 应及时清洗或更换滤芯,保证分离系统正常工作。 4.2.3 技术指标 4.2.3.1 进入燃气轮机底盘的燃油入口压力、温度、流量、过滤精度等应符合燃气轮机设备规范的要 求。 4.2.3.2 燃油过滤器进出口压差大于 0.12MPa 时,更换燃油过滤器滤芯。 4.2.4 维护保养 4.2.4.1 燃油泵应定时例检和定期交替运行。 4.2.4.2 对燃油储罐定期排污,排除罐底污
6、水及渣油。 4.2.4.3 及时更换燃油过滤器滤芯。 4.2.4.4 定期检查燃油供应系统静电接地、跨接装置是否正常。 4.3 煤气供应系统 4.3.1 运行管理及安全操作 4.3.1.1 煤气供应系统的运行操作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4.3.1.2 煤气供应前应检查如下内容: a) 煤气供应管线所有阀门、仪表状态正确且良好; b) 煤气系统所有设备、管线氮气置换合格; c) 安全阀已校验合格; d) 做气密性试验,确认无泄漏; e) 界区内无关人员已撤离现场。 4.3.1.3 煤气系统所有放空应引至火炬燃烧后排放。 4.3.1.4 定时巡检煤气系统,巡检人员应携带 CO 报警仪。 4.3.
7、1.5 应除去煤气中的液态物质。 4.3.1.6 进入燃气轮机的煤气压力、温度、流量等应符合燃气轮机设备规范的要求。 4.3.2 维护保养 4.3.2.1 定时对煤气系统进行巡检,确认燃料供应压力稳定、无泄漏,各仪表、阀门符合要求。 4.3.2.2 每年由有资质的单位对煤气系统内所有压力管道、压力容器及安全阀进行检验和校验。 DB37/T 17152010 3 4.3.2.3 煤气系统阀门、压力开关、压力表、温度计定期进行整定、校验。 4.3.2.4 危险气体检测器及 CO 报警仪应定期校验。 4.4 氮气系统 4.4.1 氮压机运行 4.4.1.1 氮压机的运行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4.4.
8、1.2 氮压机启动前的检查主要包括: a) 场地清洁无杂物,无影响安全运行及运行人员工作的任何障碍物; b) 低压氮气已送至氮压机入口阀前; c) 氮压机及出入口管道、阀门、压力表等完好,所有压力表根部阀门打开; d) 对氮压机进行手动盘车,压缩机轴转动灵活,无异音; e) 关闭氮压机进口阀、出口阀,再循环阀全开; f) 关闭氮压机换热器放气阀和放水阀,投入氮压机冷却水系统; g) 氮气储罐安全阀已校验; h) 电机已送电。 4.4.1.3 氮压机的运行操作主要包括: a) 检查准备工作完毕,然后启动电机; b) 检查氮压机运转情况; c) 逐渐打开氮压机入口阀、出口阀及氮气储罐进气阀,关闭回
9、流阀,向氮气储罐充气。 4.4.1.4 运行检查主要包括: a) 定时巡回检查,记录运行数据; b) 发现异常或缺陷,应及时汇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记录; c) 氮气系统是否存在泄漏; d) 各轴承的温度; e) 记录再循环阀和减压阀的阀位; f) 氮气储罐压力值; g) 电动机的电流值; h) 各设备状态灯的指示情况; i) 氮压机轴承振动值; j) 氮气进出口的温度和压力值; k) 冷却器进出口的水温及水压。 4.4.1.5 出现下列情况之者,应紧急停机: a) 各监测参数已达到跳闸定值,而保护不动作; b) 氮压机发生剧烈喘振,并且无法调节; c) 氮压机气系统泄漏严重; d) 氮压
10、机油系统严重泄漏,并危及氮压机安全运行; e) 冷却水系统出现严重故障并危及氮压机安全运行; f) 清晰听到氮压机内部有异常声音,并危及氮压机安全运行。 4.4.2 技术指标 控制进入燃气轮机的氮气压力、温度、流量等应符合燃气轮机设备规范的要求。 4.4.3 维护保养 DB37/T 17152010 4 4.4.3.1 定期对氮压机进行例检并制定详细的检修计划。 4.4.3.2 每年至少对氮气系统的所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阀、压力表等进行一次校验、检查。 5 燃气轮机本体 5.1 一般要求 5.1.1 燃气轮机本体系统的安全运行、维护及管理包括燃气轮机本体各系统开停车、安全操作、工艺 指标
11、控制、正常运行维护及事故处理。 5.1.2 燃气轮机操作、维修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和生产实践,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5.1.3 燃气轮机操作、维修及管理人员应熟悉燃气轮机本体各系统工艺流程、设备结构和工艺指标。 5.2 运行管理 5.2.1 燃气轮机启动点火前的检查 5.2.1.1 转子灵活性,有无异常声音。 5.2.1.2 润滑油系统工作情况。 5.2.1.3 管路有无泄漏。 5.2.1.4 启动控制系统工作情况。 5.2.1.5 检查进气系统空气过滤器,应清洁、完好无损。 5.2.1.6 CO2消防系统应处于自动投入状态,氮气瓶压力与二氧化碳气瓶的称重符合安全运行的要求。 5.2.
12、1.7 循环水系统已投入运行并满足燃气轮机运行的需要。冷却水系统各阀门启动前应处于如下状 态: a) 燃气轮机冷却水系统进出口各阀门开; b) 发电机空气-水热交换器进出口阀门开; c) 运行润滑油冷油器进出口阀门开; d) 备用润滑油冷油器进出口阀门关; e) 各放气阀门打开放气后关闭。 5.2.1.8 确认氮气系统各阀门、仪表状态正常,氮气储罐压力达到要求。 5.2.1.9 确认燃气轮机润滑油指标合格,辅助润滑油泵、应急润滑油泵、各冷油器、滤油器处于良好 备用状态,润滑油箱液位指示器在 1/2 与 1 之间,润滑油温度应在 10以上(油温在 25左右最好), 否则应对润滑油进行加热,并启动
13、辅助交流油泵进行油循环。 5.2.1.10 启动辅助润滑油泵,运行稳定后,观察系统各压力表读数应符合要求,否则应根据情况调整 润滑油压力整定阀,润滑油系统正常无泄漏。 润滑油系统各阀门启动前应处于如下状态: a) 主润滑油泵出口压力表阀门开; b) 辅助润滑油泵出口压力表阀门开,出口管路上的放气阀关; c) 应急润滑油泵出口压力表阀门开,出口管路上的放气阀关; d) 润滑油母管压力表阀门开; e) 润滑油过滤器压差计两端阀门开; f) 润滑油母管低压报警压力开关及润滑油压力低事故滑油泵启动的放油阀关; g) 润滑油冷油器连通阀及泄油阀关; h) 润滑油过滤器连通阀及泄油阀关; i) 润滑油排污
14、阀关。 DB37/T 17152010 5 5.2.1.11 确认各路电源已送电。 5.2.1.12 确认仪表空气入界区阀门打开,仪表空气送至界区。 5.2.1.13 确认煤气前置系统所有阀门、仪表状态正常,温度和压力应符合运行要求。 5.2.1.14 确认液体燃料系统所有阀门、仪表状态正常,温度和压力应符合运行要求。 5.2.1.15 确认液压油系统各阀门启动前处于如下状态: a) 液压油母管压力表阀门开; b) 液压油过滤器切换阀处于工作位置一侧; c) 液压油过滤器连通阀、泄油阀关; d) 液压油差压计两端阀门开; e) 液压油供油压力开关放油阀关; f) 可转导叶系统蓄能器隔离阀开、排
15、放阀关; g) 启动系统离合器油动机液压油切换阀处于指向工作位置。 5.2.1.16 确认遮断油系统各阀门启动前处于如下状态: a) 遮断油压力表阀门开; b) 遮断油过滤器差压计两端阀门开; c) 遮断油压力开关泄油阀关。 5.2.1.17 起动系统离合器油动机液压油切换阀应处于指向工作位置。 5.2.1.18 确认雾化空气系统各阀门启动前处于如下状态: a) 雾化空气系统进气隔离阀开; b) 主雾化空气压缩机出口母管上的隔离阀开、通气阀关; c) 雾化空气系统所有低位排泄阀关,辅助雾化空气压缩机进出口通气阀关; d) 雾化空气系统压力表阀门开,水清洗管路上的电动阀门关; e) 轴承冷却密封
16、空气阀和防喘放气阀开; f) 压气机排气抽气管道上的阀门开,排气压力传感器的压力表阀门开; g) 进气室底部管道排污阀关; h) 启动未成泄油管道排污阀开; i) 排气室底部排污管道上排污阀开。 5.2.1.19 确认的电机和恒温加热器均处于如下状态: a) 辅助润滑油泵开关在自动位置; b) 辅助液压油泵开关在自动位置; c) 应急润滑油泵开关在自动位置; d) 启动电机控制开关在自动位置; e) 所有风机开关在自动位置; f) 需运行恒温加热器在自动位置。 5.2.1.20 确认主燃油泵、启动雾化空气压缩机、主雾化空气压缩机、燃油过滤器、燃油系统各设备处 于良好备用状态,备有足够的合适的燃
17、料油。 5.2.1.21 确认启动电机及液力变扭器系统、盘车系统处于良好备用状态,不得有卡涩现象;首次启动 或燃气轮机经检修后启动应对电机点动试验转向,电机不可长时间运转。 5.2.1.22 确认启动离合器脱开,并手动盘动变扭器输出轴两圈,应转动自如,无卡涩现象。 5.2.1.23 确认直流电系统完好备用。 5.2.1.24 确认危险气体检测报警仪完好,反应灵敏可靠。 5.2.1.25 检查确认液力变扭器泄油阀开启、关闭是否正常,不得渗、漏油。 DB37/T 17152010 6 5.2.1.26 检查确认启动离合器及限位开关是否工作正常,检查油压缸带动离合器爪是否合扣,行程是 否正确。 5.
18、2.1.27 各转动机械及电机地脚螺栓、连接螺栓紧固无松动,手动盘车轻松无卡涩。 5.2.1.28 检查各管路、阀门、窥视窗、孔板等是否齐全、各种表计应齐全,指示准确。 5.2.1.29 防喘放气阀已全部打开。 5.2.1.30 所有泵的进口滤网都应冲洗干净,润滑油过滤器、液压油过滤器应干净,必要时更换滤芯。 5.2.1.31 各种油过滤器的切换阀及冷油器的切换阀均切换到其中一个位置(1#或 2#位),不允许停 留在阀的中间位置。 5.2.1.32 燃气轮机盘车正常。盘车投入时,应检查燃气轮机内部有无异常声响。 5.2.1.33 检查以下各窥窗及就地仪表: a) 滑油过滤器窥窗应有油流,备用组
19、应无油流; b) 燃气轮机各轴承窥窗应有油流; c) 启动雾化空气压缩机滑油油位应在窥窗 1/2 以上; d) 各轴承进口滑油压力表显示油压正常。 5.2.1.34 检查危急遮断油阀应在复位位置。 5.2.1.35 检查燃油流量分配器转子是否可以用手动自由转动,分配器上转速传感器间隙应合适。 5.2.1.36 检查启动未成泄油阀应打开,排气室排水阀关闭,燃油截止阀开关应灵活。 5.2.1.37 检查煤气管路及附件各部分不应有泄漏。 5.2.1.38 检查所有管路及接头是否连接可靠,所有盲盖是否拆除。 5.2.1.39 所有人孔应关紧。 5.2.1.40 检查燃油过滤器、空气过滤器、润滑油过滤器
20、盖子应完好紧固。 5.2.1.41 检查火花塞能否正常打火(不得在易爆环境中进行)。确认燃烧室电火花塞完全进入火焰筒 内,动作应灵活。 5.2.1.42 所有热电偶的读数应接近大气温度。 5.2.1.43 水系统通水检查后应无泄漏。 5.2.1.44 检查油气分离器仪表是否工作正常,风机的运转方向是否正确。 5.2.1.45 将油气分离器进风口管、排风管系上的阀门全部打开。 5.2.1.46 启运油气分离器风机,待风机运转正常后检查设备上各仪表是否工作正常。 5.2.1.47 关闭各仓室仓门。 5.2.1.48 检查轮控盘是否有报警信号,确认应复位的信号已复位,报警故障已清除,开机检查通过。
21、5.2.1.49 做应急润滑油泵低压自投试验。 5.2.2 新装或大修燃气轮机启动前应进行的工作 新装或大修燃气轮机启动前应进行系统调试, 调试内容和步骤按照燃气轮机调试大纲或调试方案进 行。 5.2.3 燃气轮机点火启动 5.2.3.1 在下列情况下严禁启动燃气轮机: a) 润滑油管上的任意一个窥窗未见回油; b) 任一接地故障未排除之前; c) 两支防喘振放气阀不能全部打开时; d) 燃气轮机间燃料泄漏未消除之前。 5.2.3.2 燃气轮机点火启动按燃气轮机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 DB37/T 17152010 7 5.2.3.3 燃气轮机盘车时如发现燃气轮机转子卡住应停止盘车,让转子静止
22、 30h,直到转子恢复自由 才可继续盘车,但要检查是否有碰磨声音。 5.2.3.4 若点火后 1min 内没检测到火焰,即点火失败,燃气轮机将清吹后再次点火,若仍未成功,燃 气轮机将自动发出停止电机运转的信号,燃气轮机将惰走至零转速。 5.2.3.5 燃气轮机停机后,在第二次启动前,燃气轮机应液压盘车至少 20min。 5.2.3.6 燃气轮机启动过程中应进行巡检检查,确认燃气轮机各设备、仪表正常,工艺控制指标合格。 5.2.4 燃气轮机正常运行 5.2.4.1 燃气轮机燃料切换及在设计负荷下的正常运行,应按燃气轮机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 5.2.4.2 燃气轮机油-气切换前,确定氮气系统至阀
23、站前所有手动阀门全开,排污阀全关,阀站仓门关 闭,现场无人员。 5.2.4.3 燃气轮机油-气切换过程中,应确认燃料阀站无泄漏,危险气体检测盘正常投用,且无报警。 5.2.4.4 燃气轮机正常运行后,应按时对燃气轮机进行全面巡检检查。 5.2.4.5 正常运行过程中,值班人员应记录运行参数。 5.2.4.6 燃气轮机运行中出现下列情况,应立即手动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再继续运行: a) 燃气轮机运行中发生紧急故障,而保护不动作时; b) 清晰听到轮机内部有异常声响; c) 燃气轮机喘振; d) 其他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的紧急故障; 5.2.5 燃气轮机停机 5.2.5.1 燃气轮机停机操作应按燃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 1715-2010 燃用中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运行维护导则 1715 2010 燃用中低 热值 煤气 燃气轮机 运行 维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