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3648-2019 印刷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pdf
《DB37 T 3648-2019 印刷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 T 3648-2019 印刷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pdf(2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3.100.50 A 90 DB37 山东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3648 2019 印刷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 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Implementary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of risk and the syetem of screening and elimination of hidden risk for work safety of printing businesses 2019 - 08 - 30 发布 2019 - 09 - 30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2、 DB37/T 3648 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风险识别 . 1 5 风险管控 . 2 6 隐患排查 . 2 7 隐患治理 . 2 8 工作保障 . 2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正确使用说明 . 3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体系建设资料示例 . 5 DB37/T 3648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 应急管理厅 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电力研究院、青岛忠信发印务有限公司、山
3、东省应急管理厅、山东省卫生健 康委员会、青岛市应急管理局、青岛市即墨区应急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坤、张永、江红、张东、郑晓辉、龙国栋、戴相福、咸培智、陈敬国、毛天 森、巩泉泉、窦丹丹、宋杰。 DB37/T 3648 2019 1 印刷企 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印刷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过程中风险识别、风险管 控、隐患排查、隐患治理和工作保障。 本标准适用于印刷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4、。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DB 37/T 2882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 37/T 2883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DB 11/T 1322.16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 16部分:印刷企业 3 术语和定义 DB37/T 2882、 DB37/T 288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印刷企业 printing businesses 采用印刷技术、印刷设备等,从事印刷品生产、加工或相关服务的企业。 3.2
5、风险管控 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 企业针对危险源采取各种风险控制措施, 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类事故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甚 至达到消除事故风险发生可能性的工作过程。 3.3 隐患排查 screening for hidden risk 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岗位作业人员等,对本单位可见的、物的管控措施的状态以及人的行 为管控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的工作过程。 4 风险识别 4.1 危险源辨识 DB37/T 3648 2019 2 企业应整理、分析生产工艺及设备、原辅材料及产品、作业活动、生产管理以及事故案例等资料, 对照 GB 6441、 GB/T 1386
6、1等的规定,辨识企业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及其根源、状态或行为。 4.2 确定重点风险管控 对象 根据事故发生后的严重程度,确定企业应重点管控(或防范)的对象(火灾、爆炸、触电、机械伤 害、中毒和窒息等安全生产事故),不进行事故风险分级。 5 风险管控 5.1 可见的、物的管控 企业针对重点管控对象,参照 DB11/T 1322.16中 3的规定,设置或配置安全防护设施、应急设施、 安全标示、风险告知牌 /栏 /卡、防护用品等可见的、物的管控措施。 5.2 人的行为管控 企业根据生产实际和风险管控需要,参照 DB11/T 1322.16中 3.11的规定,确定一线生产人员的安全 作业要求和安全
7、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或措施。一线生产人员严格 遵守安全作业要求;安全管理人员制定 具有针对性、可行的管理措施,并组织实施。 6 隐患排查 6.1 一线生产人员 一线生产人员在作业前或作业结束后排查相应的安全作业要求。 6.2 安全管理人员 安全管理人员每周排查一次生产人员安全作业要求执行情况,每月排查一次可见的、物的管控措施 的状态。 7 隐患治理 可立即整改的隐患,应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限期整改。对于企业现有能力不能整改的,应 制定整改计划,并落实完善的应急保障措施。 8 工作保障 体系建设应以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为根本目的,企业全员全过程参与。建设成果应切合 实际、突出 重点、
8、简便易行。企业需及时查找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持续改进。 DB37/T 3648 2019 3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正确使用说明 A.1 标准的适用性 本标准规定了印刷企业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主要适 用于省内年主营业务收入 2 000万元以下的印刷企业, 2 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可参照执行。 A.2 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的关系 企业应正确理解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的关系,隐患排查为风险管控的组成部分,是落实安全生产责 任、确保管控措施持续有效的工作形式。本标准将风险管控划分为可见的、物的管控和人的行为管控两 类,隐 患排查应围绕人的行
9、为管控措施实施。在体系建设期,企业应先设置或配置可见的、物的管控措 施,后续可见的、物的管控措施状态(是否缺失、有效等)的检查应列为人的行为管控措施。本标准将 人的行为管控划分为一线生产人员的安全作业行为、安全管理人员的组织管理措施两部分,可见的、物 的管控措施状态的检查主要归于组织管理措施,责任人为安全管理人员;在不影响生产人员生产的前提 下,部分措施的状态检查可转化为一线生产人员作业行为,由生产人员辅助实施,如作业前开启通风实 施、通风设施运行参数的检查和设定等。 A.3 危险源与隐患的关系 危险源为导 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根源、状态或行为。隐患包括可见的、物的管控措施无效、缺失, 人的不
10、安全作业行为以及管理人员的失责行为。企业应区分危险源与隐患,管控措施应针对危险源提出, 管控措施不落实视为隐患,见示例。 示例: 在含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实施动火作业可导致火灾或爆炸,可将易燃易爆物品作为根源(或能量源),易 燃易爆物品在气、固、液状态下超量视为危险状态,动火作业为危险行为;易燃易爆物品的替代、量的控制、执行动火 作业安全规定为管控策略,具体措施应符合相关规定;所有管控措施不执行、状态无效等为隐患,如未针对易燃易爆物 品的贮 存和使用作出安全规定、未设置有效的机械通风设施、未配置或佩戴适用的防护用品、消防设施设置不规范或维 护不及时等。 A.4 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企业应充分地辨
11、识危险源,科学、准确、具体的危险源辨识结果可保障管控措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可行性、可操作性。辨识时,宜以作业岗位或内容为主线,尽可能细致地划分作业步骤,分析各步骤相 应的使用设备、设施、工艺、原辅材料等,逐步查找、确认危险源及其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正常 作业、非正常作业或非周期性作业状态下均应辨识。事故类别可按照 GB 6441的规定进行确定。 A.5 可见的、物的管控措施 DB37/T 3648 2019 4 DB11/T 1322.16中 3.2至 3.10给出了有关的要求,企业应同时对该标准中所引用标准进行学习,结 合企业实际,最终确定管控措施。本标准附录 B中给出部分管控措施,供
12、企业参考。凡相关法律、法规、 标准、规范等的规定为强制执行的,必须列为管控措施。可见的、物的管控措施由企业一并设置或配置, 原则上必须落实到位,不落实则不具备开展隐患排查的条件。对于短期内不能落实的,应制定相应的整 改计划,落实整改期间各项应急保障措施,并作为后续隐患排查治理的重点关注对象。 A.6 人的行为管控措施 一线生产人员安全作业行为可参照 DB11/T 1322.16中 3.11给出的内容,企业需结合实际进一步提 炼、归纳、总结,可按作业前、作业过程中、作业结束后三个阶段予以明确。本标准附录 B中给出部分 安全作业行为管控措施,企业可参考。人的行为管控措施应有对应的责任人,原则上一线
13、生产人员应对 自身的安全作业行为负责,安全管理人员对企业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及其适用性、有效性负责。安全管理 人员的管理措施应满足风险管控的需要,企业应针对以下问题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 a) 生产、储存未分离,原料、成品、半成品随意堆放; b) 易燃易爆物品超量购买,储存、使用不规范; c) 使用明火烘 烤或取暖,乱拉乱接电线; d) 动火作业未执行有关安全规定; e) 特种设备管理、使用不规范; f) 安全生产责任不清晰、不具体; g) 安全教育培训针对性差等。 A.7 隐患排查的形式和内容 企业宜实施两种排查方式,分别为由一线生产人员实施的隐患排查、安全管理人员实施的隐患排查, 具体内容见本标
14、准 6的规定。本标准附录 B中给出了相关内容,供企业参考。涉及消防、电气等的专项检 查,由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检查,并承担相应责任;企业未配置专业技术人员的,可委 托专业机构或人员进行检查,企业负监督实施责任。对于安全管理人员制定的管理措施,不 宜采用固定 形式或频次的排查方式,企业应及时的自查,确保管理措施完善且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并接受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部门的检查。所有隐患排查项目均为可付诸实施的内容,必要时将管控措施的检查予以转化, 见示例 1、示例 2。 示例 1: 如相关标准要求消防通道宽度不小于 4 米,企业应在落实可见的、物的管控措施时保障 4 米及以上消防通 道,隐患
15、排查时排查内容可转化为消防通道是否占用。 示例 2: 如相关标准要求叉车行驶时货叉离地间距为 20 厘米,企业可在落实可见的、物的管控措施时,在叉车适当 的位置设置货叉离地间距为 20 厘米的标示,隐患排查时排查内容可转化为 叉车行驶前应将货叉降至 20 厘米标示处等。 DB37/T 3648 2019 5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体系建设资料示例 B.1 概述 本标准以某印刷企业体系建设资料为示例。企业职工 16人,主要从事包装印刷,涉及裁剪、胶印、 烫金、模切、糊盒等工序。 B.2 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其危险源 B.2.1 裁剪主要风险及危险源为: 机械伤害:切刀动作时发生滑刀、连
16、刀造成手部切伤,切刀换刀时突然滑落造成身体砸伤、切 伤,压纸器工作时手部未撤出造成挤压,未断电情况下检修设备造成手部、上臂或身体挤伤、 绞伤、割伤等; 触电:电力线路连接不牢靠或绝缘破损,切纸机内部连接导线绝缘破损导致外壳带电等 ; 职业病危害:切纸机运转、切刀落刀产生噪声,工人长期接触可造成职业性噪声聋或听力损伤; 切纸产生粉尘,工人长期接触可造成尘肺及其他肺部疾病。 B.2.2 胶印主要风险及危险源为: 火灾:油墨当班存放过量,作业过程中未及时清理地面或工作面油墨、污物,车间有明火或异 常状态下动火作业,纸张、油墨等受到强力挤压、高速摩擦等产生静电(积聚)等; 机械伤害:取纸看样时手部不慎
17、接触牙排造成手部碰撞、绞伤,上纸、落纸托板下落挤压脚部、 托板链条断裂造成砸伤,印版滚筒擦拭时造成手部、上臂绞伤,未断电情况下检修设备造成手 部、上臂或身体挤伤、 绞伤等; 触电:电力线路连接不牢靠或线路绝缘破损,印刷机、润版机等内部连接导线绝缘破损、印刷 产生静电积聚导致设备外壳带电等; 职业病危害:印刷机运转产生噪声,工人长期接触可造成职业性噪声聋或听力损伤;印刷过程 使用油墨、油墨稀释剂、油墨清洗剂等化学物质,润版使用润版液,润版液中含醇类(异丙醇、 乙二醇等),呼吸道吸入或皮肤接触可导致职业性化学中毒或灼伤。 B.2.3 烫金主要风险及危险源为: 机械伤害:放取纸、换版时造成手部挤伤,
18、未断电情况下检修设备造成手部、上臂等挤伤; 触电:电力线路连接不牢靠或绝缘破损,烫金机等内部连 接导线绝缘破损导致外壳带电等; 灼烫:手部不慎接触烫金机加热板( 120 至 140 ); 职业病危害:烫金机运转产生噪声,长期接触造成听力损伤;烫金时产生粉尘(含电化铝), 长期接触可造成尘肺或其他健康损伤。 B.2.4 模切主要风险及危险源为: 机械伤害:放取纸时放纸板造成手部挤伤,换刀时造成手部割伤、砸伤,未断电情况下检修设 备造成手部、上臂或身体挤伤、绞伤等; 触电:电力线路连接不牢靠或绝缘破损,烫金机等内部连接导线绝缘破损导致外壳带电等; 职业病危害:模切机运转产生噪声,长期接触可造成职业
19、性噪声聋或听力损伤;模切 时产生粉 尘,长期接触可造成尘肺或其他肺部疾病。 DB37/T 3648 2019 6 B.2.5 糊盒主要风险及危险源为: 机械伤害:全自动糊盒机成型装置粘纸清理、模版更换时造成手部压伤、碰撞,清理剔纸刀造 成手部割伤、绞伤,未断电情况下检修设备; 触电:电力线路连接不牢靠或绝缘破损,糊盒机等内部连接导线绝缘破损导致外壳带电等; 职业病危害:糊盒机运转产生噪声,长期接触可造成职业性噪声聋或听力损伤。 B.2.6 仓储主要风险及危险源为: 火灾:仓库有明火或动火作业,货物与照明设施未保持安全距离; 机械伤害:叉车误操作、不良操作习惯; 坍塌:货物叠高不齐、过高。 B.
20、2.7 导致火灾 的危险源还包括原料、半成品、成品、生产废料等随意堆放,使用取暖设备(电炉、 火炉等)等大功率电器等。 B.3 可见的、物的管控措施 B.3.1 安全防护设施为: 切纸机的光栅保护装置,传动部位设置的防护罩; 润版作业区域设置的机械排风装置; 印刷车间设置的专用油墨储存室(柜); 印刷车间设置的机械排风装置,调墨、印刷岗位设置的防静电设施; 印刷机的自动限位保护装置,设备转动部位的防护罩,墨柜的保护挡板; 模切机的自动限位保护装置; 全自动糊盒机的手动盘车限位装置; 配电箱设置的漏电保护器,空气开关遮拦,线路非燃硬塑料管或金属管保 护,切纸机、印刷机、 模切机、烫金机、糊盒机等
21、设备的保护接地措施; 叉车设置的防火帽。 B.3.2 应急设施为: 厂区设置的消防水池及水泵、消防通道; 可能发生火灾的区域就近设置的干粉灭火器; 切纸机、印刷机、模切机等设备的紧急制动装置; 安全出口、疏散通道设置的应急照明灯具。 B.3.3 安全标示为: 各生产区域设置的“禁止烟火”禁止标识; 切纸机、印刷机、模切机、糊盒机设置的“当心机械伤人”或“当心伤手”警告标识; 印刷区入口或岗位醒目位置设置的“当心中毒”警告标识,“注意通风”、“戴防毒面具”、 “戴防护手套”、“戴防护眼镜”等 指令标识,各台印刷机设置的“当心机械伤人”或“当心 伤手”警告标识; 印刷区、裁剪区、烫金区、模切区、糊
22、盒区入口或岗位醒目位置设置的“噪声有害”警告标识, “戴防噪耳塞”指令标识; 裁剪区、烫金区、模切区入口或岗位醒目位置设置的“粉尘有害”警告标识,“戴防尘口罩” 指令标识; 电气开关、配电箱等设置的“当心触电”警告标识; 叉车设置的“当心叉车”或“注意叉车”警告标识等。 B.3.4 风险告知牌 /栏 /卡为: DB37/T 3648 2019 7 厂区醒目位置设置的厂区平面布置及风险点示意图、风险及管控措施信息公告栏; 岗位醒目位置设置的作业人员行为管控要素告知牌 ; 印刷区入口或岗位醒目位置设置的甲苯、二甲苯、汽油等的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润版区或岗位醒目位置设置的异丙醇的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 3648-2019 印刷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3648 2019 印刷 企业 安全生产 风险 隐患 排查 治理 体系 建设 实施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