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21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2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21及答案解析.doc(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2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最佳选择题/B(总题数:40,分数:100.00)1.“同病异治”的依据是 A.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B.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C.相同的疾病出现不同的舌象、脉象 D.相同的疾病出现不同的证候 E.相同的疾病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分数:2.50)A.B.C.D.E.2.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是 A.交合感应 B.对立制约 C.消长平衡 D.互根互用 E.无限可分(分数:2.50)A.B.C.D.E.3.根据五行理论,肝病传肺的病机是 A.相克 B.相乘 C.相侮 D.母病及子 E.子病犯母(分数:2.50)
2、A.B.C.D.E.4.肺主气的含义之一是 A.主一身之气 B.主气向上向外 C.主调节腠理开合 D.主调节宣发卫气 E.主调节汗液排泄(分数:2.50)A.B.C.D.E.5.肝能调畅情志,其理论依据是 A.疏通气机 B.调节血量 C.贮藏血液 D.疏泄胆汁 E.调节脾胃升降(分数:2.50)A.B.C.D.E.6.被称为“血海”的经脉是 A.冲脉 B.带脉 C.任脉 D.督脉 E.阴维脉(分数:2.50)A.B.C.D.E.7.最易伤人阴位的六淫邪气是 A.风邪 B.暑邪 C.燥邪 D.湿邪 E.寒邪(分数:2.50)A.B.C.D.E.8.营血亏损常见的面部表现是 A淡白而消瘦 B暗黄而
3、消瘦 C (分数:2.50)A.B.C.D.E.9.胃气阴两伤常见的舌苔是 A.无根苔 B.焦黄苔 C.花剥苔 D.黑燥苔 E.积粉苔(分数:2.50)A.B.C.D.E.10.咳嗽痰多、色白而黏、容易咳出,舌苔白腻,脉滑,证属 A.肺气虚 B.肺阴虚 C.脾肺两虚 D.痰热郁肺 E.痰浊阻肺(分数:2.50)A.B.C.D.E.11.阴盛格阳应采用的治法是 A.以寒治热 B.以热治热 C.以热治寒 D.以寒治寒 E.用热远热(分数:2.50)A.B.C.D.E.12.阴虚不能制阳应采用的治法是 A.阴病治阳 B.阳病治阴 C.阳中求阴 D.阴中求阳 E.阴阳双补(分数:2.50)A.B.C.
4、D.E.13.大便秘结,胸胁痞满,多见于 A.肝脾气郁 B.热结肠胃 C.津亏血燥 D.阳虚寒凝 E.气血两虚(分数:2.50)A.B.C.D.E.14.风寒闭肺作喘的主要症状是 A.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黏色黄,脉滑数 B.喘咳气逆,恶寒发热,痰稀无汗,脉浮紧 C.喘咳气逆,倚息难卧,痰稀声微,脉沉细 D.喘息胸痛,咽喉发紧,喉中痰鸣,脉弦 E.喘咳胸闷,咳嗽痰多,呕恶纳呆,脉滑(分数:2.50)A.B.C.D.E.15.根据藏医理论,赤巴为 A.水 B.火 C.土 D.空 E.风(分数:2.50)A.B.C.D.E.16.成人末梢血白细胞计数正常值的参考范围是 A.(3.510.0)10
5、9/L B.(4.010.0)10 9/L C.(3.511.0)10 9/L D.(4.011.0)10 9/L E.(5.012.0)10 9/L(分数:2.50)A.B.C.D.E.17.执业药师应主动提示患者的特殊情形是 A.当患者购买非处方药时 B.当患者购买贵重药品时 C.当患者购买超剂量使用的药品时 D.当患者购买长期维持治疗的药品时 E.当患者购买既往安全使用的药品时(分数:2.50)A.B.C.D.E.18.能表示药材品质的药名是 A.炒山药 B.煨木香 C.焦山楂 D.苦杏仁 E.明天麻(分数:2.50)A.B.C.D.E.19.处方中写焦四仙,应付 A.焦山楂、焦麦芽、焦
6、谷芽、焦槟榔 B.焦神曲、焦白术、焦麦芽、焦槟榔 C.焦麦芽、焦谷芽、焦白术、焦山楂 D.焦神曲、焦山楂、焦麦芽、焦槟榔 E.焦白术、焦麦芽、焦神曲、焦山楂(分数:2.50)A.B.C.D.E.20.应放在药斗架中上层的是 A.黄芩炭、黄柏炭、大黄炭 B.月季花、白梅花、佛手花 C.牡蛎、龙骨、石决明 D.防风、荆芥、白芷 E.薄荷、桑叶、荷叶(分数:2.50)A.B.C.D.E.21.中药一煎的时间一般为煮沸后再煎 A.10min B.20min C.40min D.60min E.90min(分数:2.50)A.B.C.D.E.22.极易吸湿粘连的饮片是 A.炙当归 B.炙黄连 C.炙黄芪
7、 D.炙川芎 E.炙泽泻(分数:2.50)A.B.C.D.E.23.中国药典“凡例”贮藏项下,将阴凉处的环境温度定为 A.不超过 4 B.不超过 10 C.不超过 20 D.不超过 25 E.不超过 30(分数:2.50)A.B.C.D.E.24.某患者,昨患风热感冒,症见头痛、咳嗽、口干、咽痛,宜选用 A.参苏丸 B.荆防颗粒 C.正柴胡饮颗粒 D.桑菊感冒片 E.感冒清热颗粒(分数:2.50)A.B.C.D.E.25.内含罂粟壳而不能过量或长期服用的中成药是 A.急支糖浆 B.咳喘宁口服液 C.止咳平喘糖浆 D.止咳宁嗽胶囊 E.桂龙咳喘宁胶囊(分数:2.50)A.B.C.D.E.26.胃
8、康胶囊除健胃止痛、行瘀止血外,又能 A.清热 B.疏肝 C.制酸 D.养阴 E.止呕(分数:2.50)A.B.C.D.E.27.治肝胆火旺之心烦不宁、头晕目眩、大便秘结,宜选用 A.清火片 B.芩连片 C.一清胶囊 D.当归龙荟丸 E.黄连上清丸(分数:2.50)A.B.C.D.E.28.清眩丸主治 A.肝火上炎之头痛眩晕 B.痰浊上蒙之头痛眩晕 C.精血亏虚之头晕目眩 D.风热上攻之头晕目眩 E.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分数:2.50)A.B.C.D.E.29.女金丸不具有的功能是 A.益气 B.养血 C.止痛 D.理气活血 E.疏肝解郁(分数:2.50)A.B.C.D.E.30.肥儿疳积颗粒的
9、功能是 A.健脾止泻,凉肝杀虫 B.健脾和胃,平肝杀虫 C.健脾养血,开胃驱虫 D.健脾消积,利胆杀虫 E.健脾养血,平肝杀虫(分数:2.50)A.B.C.D.E.31.既滋阴补肾,又清肝明目的中成药是 A.黄连养肝丸 B.拨云退翳丸 C.知柏地黄丸 D.明目蒺藜丸 E.石斛夜光丸(分数:2.50)A.B.C.D.E.32.合理用药基本原则中的简便原则是指 A.临床疗效明确 B.不需医师辨证和检查 C.治疗期间不需调节药量 D.使用者易于掌握用药方法 E.药品有效期和生产批号标识清晰(分数:2.50)A.B.C.D.E.33.属合理联用的药组是 A.胆宁片与六应丸 B.更衣丸与双红抗喘丸 C.
10、脑立清丸与六味地黄丸 D.朱砂安神丸与天王补心丸 E.牛黄降压丸与复方川贝精片(分数:2.50)A.B.C.D.E.34.能协同增效的中西药联用药组是 A.双黄连片与乳酶生 B.四逆汤与地高辛 C.山楂颗粒与氨茶碱 D.五味子糖浆与磺胺甲噁唑 E.牛黄清心丸与三溴合剂(分数:2.50)A.B.C.D.E.35.含氢氯噻嗪的中成药是 A.冠通片 B.心血宝胶囊 C.脉络通颗粒 D.珍菊降压片 E.强力康颗粒(分数:2.50)A.B.C.D.E.36.肝功能不全者应忌用的药是 A.莱菔子 B.决明子 C.枸杞子 D.牛蒡子 E.黄药子(分数:2.50)A.B.C.D.E.37.与用药剂量、药理作用
11、无关的不良反应是 A.副作用 B.毒性作用 C.后遗效应 D.过敏反应 E.继发反应(分数:2.50)A.B.C.D.E.38.含马钱子的中成药是 A.木瓜丸 B.跌打丸 C.疏风定痛丸 D.三七伤药片 E.祛风止痛片(分数:2.50)A.B.C.D.E.39.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医学典籍是 A.伤寒论 B.黄帝内经 C.金匮要略 D.诸病源候论 E.神农本草经(分数:2.50)A.B.C.D.E.40.创可贴包装上应有 A.无细胞毒性字样 B.无菌字样 C.无皮肤刺激字样 D.不致敏字样 E.洁净不渗膏字样(分数:2.50)A.B.C.D.E.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21 答案解
12、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最佳选择题/B(总题数:40,分数:100.00)1.“同病异治”的依据是 A.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B.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C.相同的疾病出现不同的舌象、脉象 D.相同的疾病出现不同的证候 E.相同的疾病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分数:2.50)A.B.C.D. E.解析:考点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依据:中医临床辨证认为一种病可以包括几种不同的证,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相同的证,即所谓的“同病异证”和“异病同证”。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往往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方法。“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
13、发病的时间、地区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各异。所谓“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即是“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依据。2.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是 A.交合感应 B.对立制约 C.消长平衡 D.互根互用 E.无限可分(分数:2.50)A.B.C.D. E.解析:考点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 阴阳互根互用,是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又称阴阳相成。阴阳互根,是指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这种阴阳相互依存的关系,称为“互根”。
14、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某些范畴的阴阳关系还体现为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过程。此外,阴阳的互根互用,又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这是由于阴和阳,是指相关事物的对立双方,或本是一个事物内部的对立双方,因而阴和阳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各自向着与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3.根据五行理论,肝病传肺的病机是 A.相克 B.相乘 C.相侮 D.母病及子 E.子病犯母(分数:2.50)A.B.C. D.E.解析:考点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 五行相侮的含义和原因:五行中的相侮:是指由于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侮,所以反侮亦称反克。例如:木本受金克,但在木特别强盛时,不仅不受
15、金的克制,反而对金进行反侮(即反克),称作“木侮金”,这是发生反侮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也可因金本身十分虚弱,不仅不能对木进行克制,反而受到木的反侮,称作“金虚木侮”。肝病影响肺,为“木侮金”。根据五行学说人体在病理情况下脏腑间可以互相影响的理论,在治疗时,除了对病变的本脏进行处理外,还应考虑到其他相关的脏腑,并调整其关系,控制其传变,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佐金平木法:又称滋肺清肝法,是以滋肺阴清肝火来治疗肝火犯肺病证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肺阴不足、肝火上逆犯肺之证。若为肝火太盛、耗伤肺阴的肝火犯肺之证,又当以清肝火为主,兼以滋肺降气为辅。4.肺主气的含义之一是 A.主一身之气 B.主气向上向外 C
16、.主调节腠理开合 D.主调节宣发卫气 E.主调节汗液排泄(分数:2.50)A. B.C.D.E.解析:考点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 主气,指肺具有主一身之气的作用。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人体通过肺,从自然界吸入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吐故纳新,使体内外的气体不断交换,从而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在肺相合生成宗气,贯心脉以行心血。肺主气不仅能辅心行血,而且主持和调节了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之气,对全身的气机具有调节作用。5.肝能调畅情志,其理论依据是 A.疏通气机 B.调节血量 C.贮藏血液 D.疏泄胆汁 E.调节脾胃升降(分数:2.50)A. B.C.D.E.解析
17、:考点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 调畅情志活动,是神的表现之一。除了为心所主外,还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这是因为正常精神情志活动依赖于气机的调达,而肝能疏通气机,所以具有调节情志活动的功能。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气血和平,则心情舒畅,情志活动才能正常,反之,若肝的疏泄功能障碍,气机失于调畅,则会导致精神情志活动的异常。所以又有“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及“暴怒伤肝”等理论。6.被称为“血海”的经脉是 A.冲脉 B.带脉 C.任脉 D.督脉 E.阴维脉(分数:2.50)A. B.C.D.E.解析:考点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 冲脉的基本功能:调节十二经气血,冲脉上行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通受十二经之气血
18、,为总领诸经气血之要冲。故又称其为“十二经脉之海”。冲为血海,冲脉起于胞中,有促进生殖之功能,并同妇女的月经有着密切的联系,故又称其为“血海”。7.最易伤人阴位的六淫邪气是 A.风邪 B.暑邪 C.燥邪 D.湿邪 E.寒邪(分数:2.50)A.B.C.D. E.解析:考点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 湿性趋下,易伤阴位。湿邪伤人,其病多见于下部,如下肢水肿明显。此外,淋浊、带下、泻痢等症,亦多由湿邪下注所致。8.营血亏损常见的面部表现是 A淡白而消瘦 B暗黄而消瘦 C (分数:2.50)A. B.C.D.E.解析:考点 中医诊断基础望诊 白色主虚寒证、失血证。白为气血不荣之候。凡阳气虚衰,气血运行无力,
19、或耗气失血,致使气血不充者,颜面俱呈白色。淡白而消瘦,多为营血亏损。若*白而虚浮,多属阳气不足。9.胃气阴两伤常见的舌苔是 A.无根苔 B.焦黄苔 C.花剥苔 D.黑燥苔 E.积粉苔(分数:2.50)A.B.C. D.E.解析:考点 中医诊断基础望诊 剥落苔:苔的有无与消长变化是正邪斗争互为消长的表现。若舌苔骤然退去,不再复生,以致舌面光洁如镜,即为光剥舌,又叫“镜面舌”,是胃阴枯竭、胃气大伤的表现。若舌苔剥落不全,剥脱处光滑无苔,则称为“花剥苔”,是胃气阴两伤之候。若花剥而兼有腻苔,则说明痰浊未化,正气已伤,病情较为复杂。10.咳嗽痰多、色白而黏、容易咳出,舌苔白腻,脉滑,证属 A.肺气虚
20、B.肺阴虚 C.脾肺两虚 D.痰热郁肺 E.痰浊阻肺(分数:2.50)A.B.C.D.E. 解析:考点 中医诊断基础辨证 痰色白而清稀,多为寒证;痰色黄或白而黏稠者,多属热证。痰少极黏,难以排出者,多属燥痰;痰白易咳而量多者,为湿痰。咳吐脓血如米粥状,为热毒阻肺,多是肺痈证;痰中带血,或咳吐鲜血,多为热伤肺络。痰浊阻肺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常见咳嗽痰多、色白而黏,容易咳出,或见气喘、胸满、呕恶等症;舌苔白腻,脉象多滑。一般以咳嗽痰多质黏、色白易咳为辨证要点。11.阴盛格阳应采用的治法是 A.以寒治热 B.以热治热 C.以热治寒 D.以寒治寒 E.用热远热(分数:2.50)A.B. C.D.E.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中药 执业 药师 中药学 综合 知识 技能 12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