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心电学技术专业实践能力-1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心电学技术专业实践能力-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心电学技术专业实践能力-1及答案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心电学技术专业实践能力-1 及答案解析(总分:32.5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17,分数:17.00)1.心律失常分析的内容不包括A基本节律分析 B心房波分析C心室波分析D分析 P 波与 QRS 波群的关系E分析 U 波(分数:1.00)A.B.C.D.E.2.梯形图如图 4-5-1 所示,该梯形图支持的诊断是(分数:1.00)A.B.C.D.E.3.梯形图如图 4-5-3 所示,该梯形图显示的心律失常为(分数:1.00)A.B.C.D.E.4.绘制梯形图时应将 A 行中的竖线对准AP 波顶峰 BP 波起点CQRS 波群起点 DT 波顶峰EU 波终点(分数:1.00)
2、A.B.C.D.E.5.梯形图如图 4-5-5 所示,该梯形图显示的心律失常为(分数:1.00)A.B.C.D.E.6.绘制梯形图时应将 V 行中的竖线对准AP 波 BPR 间期CQRS 波群起点 DT 波EQRS 波群的 R 峰(分数:1.00)A.B.C.D.E.7.梯形图如图 4-5-2 所示,该梯形图显示的心律失常为(分数:1.00)A.B.C.D.E.8.梯形图中 V 行中的螺旋样竖线表示A心房内差异性传导B心室融合波 C交界区激动D束支激动 E室内差异性传导(分数:1.00)A.B.C.D.E.9.梯形图中 A 代表A心房区 B心室区C窦房区 D交界区E窦房结(分数:1.00)A.
3、B.C.D.E.10.关于梯形图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用于解释心律失常的机制B形象化表明激动起源于何处及如何传导C心律失常的正确诊断是建立在梯形图的基础上D帮助理解复杂的心律失常E圆点表示起搏激动,竖线或斜线表示激动的传导过程(分数:1.00)A.B.C.D.E.11.梯形图如图 4-5-4 所示,该梯形图显示的心律失常为(分数:1.00)A.B.C.D.E.12.梯形图中 SA 代表A心房区 B心室区C窦房区 D交界区E窦房结(分数:1.00)A.B.C.D.E.13.心律失常是指A心率过快或过慢 B心脏节律不整齐C心脏起搏点位置异常D激动起源和(或)激动传导异常E患者反复发作心悸(分数:
4、1.00)A.B.C.D.E.14.梯形图中 AV 代表A心房区 B心室区C窦房区 D交界区E窦房结(分数:1.00)A.B.C.D.E.15.梯形图中 V 行的垂直竖线代表A心房激动 B心室激动C交界区激动 D束支激动E室内差异性传导(分数:1.00)A.B.C.D.E.16.梯形图如图 4-5-6 所示,该梯形图显示的心律失常为(分数:1.00)A.B.C.D.E.17.梯形图主要用于A心肌梗死的分析B电解质紊乱的判断C心律失常的分析 D房室肥大的研究E流行病学调查(分数:1.00)A.B.C.D.E.二、A2 型题(总题数:6,分数:6.00)18.患者女性,42 岁,风湿性心脏病。长期
5、服用地高辛,近 1 周因头晕伴胸闷不适就诊。查心电图并绘制梯形图如图 4-5-10 所示,心室率为 40 次/分(RR 间距为 1.5s),该梯形图显示的心律失常是(分数:1.00)A.B.C.D.E.19.患者男性,9 岁。因行斜视手术检查心电图。心电图及梯形图如图 4-5-11 所示,应诊断为(分数:1.00)A.B.C.D.E.20.患者男性,48 岁。胸痛 3 天,查心电图并绘制梯形图如图 4-5-9 所示,心房率为 84 次/分,该梯形图显示的心律失常是(分数:1.00)A.B.C.D.E.21.患者女性,34 岁。心慌 1 月余。心电图及梯形图如图 4-5-12 所示,应诊断为(分
6、数:1.00)A.B.C.D.E.22.患者男性,82 岁,冠心病。因头昏、乏力 1 月余就诊,查心电图并绘制梯形图如图 4-5-8 所示,该梯形图显示的心律失常是(分数:1.00)A.B.C.D.E.23.患者男性,65 岁,冠心病。因心慌 3 天就诊,根据心电图绘制梯形图如图 4-5-7 所示,心房率约 240次/分,该梯形图显示的心律失常是(分数:1.00)A.B.C.D.E.三、A3 型题(总题数:4,分数:4.50)患者男性,80 岁,高血压病史 20 年。查心电图并绘制梯形图,梯形图如图 4-5-13 所示,窦性心率为 60次/分。(分数:1.00)(1).梯形图显示的心律失常为A
7、完全性左束支阻滞B完全性右束支阻滞C预激综合征 D室内阻滞E房室结双径路现象(分数:0.50)A.B.C.D.E.(2).梯形图中第 3 至第 6 个心搏用 A 行中的黑圆点表示,心率为 105 次/分,说明存在A窦性心动过速B交界性心动过速 C房性心动过速D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E窦性心律不齐(分数:0.50)A.B.C.D.E.患者男性,18 岁,发作性心悸 2 年,突发突止。记录到心慌发作时心电图并绘制梯形图,梯形图如图 4-5-14 所示,心动过速时心率为 180 次/分。(分数:1.00)(1).该梯形图显示的心律失常为A阵发性窦房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B阵发性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C阵发性自
8、律性增高的房性心动过速D阵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E阵发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分数:0.50)A.B.C.D.E.(2).心动过速发作前后的梯形图符号表示还存在A右束支阻滞 B左束支阻滞C室内阻滞 D房室旁路E室内差异性传导(分数:0.50)A.B.C.D.E.患者女性,58 岁,发作性心悸 10 天。查心电图并绘制梯形图如图 4-5-15 所示。(分数:1.00)(1).该梯形图显示的心律失常为A窦性心律不齐B窦性期前收缩二联律C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D交界性期前收缩二联律E二度型窦房阻滞(分数:0.50)A.B.C.D.E.(2).梯形图 V 行中的螺旋样竖线代表A完全性右束支阻滞B室内阻滞
9、C室内传导延缓D室内差异性传导E存在交流电干扰(分数:0.50)A.B.C.D.E.患者女性,65 岁,冠心病,下壁心肌梗死。10 年前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置入 VVI 起搏器,起搏频率设置在 72 次/分。(分数:1.50)(1).近日因胸闷、头晕查心电图并绘制梯形图,梯形图如图 4-5-16 所示,心房率为 92 次/分,心室率为40 次/分。梯形图显示的诊断应为(分数:0.50)A.B.C.D.E.(2).患者起搏频率由初始 72 次/分下降至目前的 40 次/分,应考虑A起搏器功能障碍 B起搏器电池耗竭C起搏器感知障碍 D起搏器功能正常E起搏器频率降低(分数:0.50)A.B.C.D.E
10、.(3).下一步的治疗措施是A更换电池 B立即更换起搏器C更换起搏电极 D给起搏器充电E提高窦房结频率(分数:0.50)A.B.C.D.E.四、B 型题(总题数:2,分数:5.00)A房性期前收缩B室性期前收缩C室内差异性传导D室性融合波E室性逸搏(分数:2.50)(1).VE 通常表示(分数:0.50)A.B.C.D.E.(2).PVC 通常表示(分数:0.50)A.B.C.D.E.(3).PAC 通常表示(分数:0.50)A.B.C.D.E.(4).VFB 通常表示(分数:0.50)A.B.C.D.E.(5).AVC 通常表示(分数:0.50)A.B.C.D.E.A激动起源点在心室B激动起
11、源点在心房C激动起源点在窦房结D室内差异性传导E激动起源点在房室交界区(分数:2.50)(1).黑圆点在 A 行中代表(分数:0.50)A.B.C.D.E.(2).黑圆点在 V 行中代表(分数:0.50)A.B.C.D.E.(3).黑圆点在 A-V 行中代表(分数:0.50)A.B.C.D.E.(4).黑圆点在 S 行中代表(分数:0.50)A.B.C.D.E.(5).V 行中的线段绘制成螺旋样代表(分数:0.50)A.B.C.D.E.心电学技术专业实践能力-1 答案解析(总分:32.5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17,分数:17.00)1.心律失常分析的内容不包括A基本
12、节律分析 B心房波分析C心室波分析D分析 P 波与 QRS 波群的关系E分析 U 波(分数:1.00)A.B.C.D.E. 解析:2.梯形图如图 4-5-1 所示,该梯形图支持的诊断是(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梯形图显示各间距整齐,PR 间期固定,未绘制激动起源和传导异常,表明为正常心电图。3.梯形图如图 4-5-3 所示,该梯形图显示的心律失常为(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梯形图显示 PR 间期固定,PP(RR)间距明显不齐,无明显规律可寻,表示窦性心律显著不齐。4.绘制梯形图时应将 A 行中的竖线对准AP 波顶峰 BP 波起点CQRS 波群
13、起点 DT 波顶峰EU 波终点(分数:1.00)A.B. C.D.E.解析:5.梯形图如图 4-5-5 所示,该梯形图显示的心律失常为(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梯形图显示第 4 个心搏激动(黑圆点)起源于 A-V 行,且提前出现,并上传心房及下传心室,逆传激动心房晚于激动心室,代偿间歇完全,此图用来解释交界性期前收缩。6.绘制梯形图时应将 V 行中的竖线对准AP 波 BPR 间期CQRS 波群起点 DT 波EQRS 波群的 R 峰(分数:1.00)A.B.C. D.E.解析:7.梯形图如图 4-5-2 所示,该梯形图显示的心律失常为(分数:1.00)A.B.C.D.
14、E.解析:解析 梯形图显示,前 3 个心搏的 PP 间距规则,突然出现 P 波消失,长间距后出现连续 2 次激动起源于交界区(AV 区),且 RR 间距长于 PP 间距,为交界性逸搏。8.梯形图中 V 行中的螺旋样竖线表示A心房内差异性传导B心室融合波 C交界区激动D束支激动 E室内差异性传导(分数:1.00)A.B.C.D.E. 解析:9.梯形图中 A 代表A心房区 B心室区C窦房区 D交界区E窦房结(分数:1.00)A. B.C.D.E.解析:10.关于梯形图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用于解释心律失常的机制B形象化表明激动起源于何处及如何传导C心律失常的正确诊断是建立在梯形图的基础上D帮助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电学 技术 专业 实践 能力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