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2.pdf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2.pdf(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0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卷 II 语文试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I卷 (选择题 共 30 分) 本试卷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 ( 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D) A、数落( sh) 多财善贾( g) 传记( zhun) 杳无音信( mio) B、毗邻( b) 前后相属( zh) 侍侯( sh) 洁身自好( ho) C、便笺( qin) 人才济济( j) 静
2、谧( m) 博闻强识( zh) D、混淆( xio) 信手拈来( nin) 徜徉( chng) 稳操胜券( qu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D) A、在这次举行的“当代书法展上” ,各种书体与风格的作品等量齐观,保证了展览的专业性与流派的代表性。 B、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的生态功能间不容发。 C、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 ,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D、听说这家晚报和当地电信部门将联合举办高校招生大型电话咨询会,请有关专家答疑解惑,考生和家长都喜出望外。 3、下列
3、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C) A、这篇文章介绍了传统相声所用的押韵、谐音、摹声等方面的详细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效果,内容丰富,饶有趣味。 B、工作之余,他不仅是一个小提琴爱好者,大家公认的演奏能手,也是个文学爱好者,能写出很好的美妙诗篇。 C、可燃冰是海底极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一千年,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 21 世纪的新能源。 D、挑选合适的培训基地是该市“阳光工程”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也是最容易出现弄虚作假现象,市政府特别重视。 4、下列各句中,必须删去加点的词的一句是 ( C) A、业内人士认为,消费者平均购房面积的下降,一方面是政策作用的显现,一方面也说明了购房人更加
4、趋于理性。 B、对于有 1.28 亿人口的日本来说,这个销售量,相当于每10 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个人购买了这种高热量的食品。 C、日前,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和宿州市文物管理所将联合对宿州市区的一段隋唐大运河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D、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所评估的 55 个经济体中,中国内地的竞争力在前一年度的基础上提高了 3 位,升至第15 位。 二、 (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 7 题。 生物多样性是一定时间、 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的总称。 它是由地球上生命以其环境相互作用并经过几十亿年的演变进化而形成的,是地表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构
5、成成分之一。生物多样性与其物理环境相结合而共同构成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支持系统,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对于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美化和稳定生活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生物多样性在基因、 物种和生态系统等方面对人类的生存所具有的现实和潜在意义难以估量。因此, 1992 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0多个国家的政府首脑签署通过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生物多样性公约 。这是一项全球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战略宣言,目的是为了当代和后代人的利益,为了生物多样性的固有价值,尽最大可能维持、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 生物物种多样性在地球上分布很不均匀,这主要是由水热条件的差异、地形的复
6、杂性和地理隔离程度造成的。 许多热带岛屿和其他一些陆地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地理位置相对孤立,境内地表复杂,使得这里生存的生物种类最多。 自从 35 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生命以来,由于各种自然原因,难以计数的生物已经灭绝, 现存的 5001000 万种生物仅是过去曾经生活过的几十亿种中的少数幸存者。 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被破坏, 由此造成的遗传多样性的损失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弥补的。这不只是直接减少了人类可利用的生物资源,还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一般认为,一种生物物种的灭绝,将给以其为生存条件的其他 1030 种生物的生存带来威胁。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基础, 生物等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是保障社会
7、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人类对生物环境的破坏、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保护不力等原因,生物多样性遭受的损失令人触目惊心。因此,采取有利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5.从原文看,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 生物物种的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面。 B.生物多样性是在漫长的演变进化中,由生命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C.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在几十亿年的漫长过程中形成的生物群体的总称。 D. 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A. 水热
8、条件、地形以及地理的隔离程度等因素,与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分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B. 地球上多数生物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类对生物环境的破坏、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 C.生物资源的利用必然导致物种的灭绝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其造成的遗传多样性的损失是不可逆的。 D. 一种生物物种的灭绝,就会使 10 30 种生物物种灭绝,从而使人类可以利用的生物资源越来越少。 7.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C ) A.只有利用生物遗传变异特点,改造生物基因,才能为人类创造出适宜的生存环境。 B. 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签定,将使现有的生物都得到充分的维持、保护和利用。 C. 由生物物种多样性分布不均
9、的原因得知,沙漠和极地地区的生物物种比较贫乏。 D.目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当务之急是大力培育动植物的新品种,弥补物种的缺失。 三、 (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安重荣,小字铁胡,朔州人也。重荣有力,善骑射,为振武巡边指挥使。虽武夫,而晓吏事,其下不能欺。有夫妇讼其子不孝者,重荣拔剑授其父,使自杀之,其父泣曰: “不忍也! ”其母从傍诟骂,夺其剑而逐之,问之,乃继母也,重荣叱其母出。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而见晋高祖自藩侯得国,尝谓人曰: “天子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虽怀异志,而未有以发也。是时,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重荣
10、愤然,以谓 “屈中国以尊夷狄,困已敝之民,而充无厌之欲,此晋万世耻也! ”数以此非诮高祖。契丹使者往来过镇州,重荣箕踞慢骂,不为之礼,或执杀之。是时,吐浑白氏役属契丹,苦其暴虐,重荣诱之入塞。契丹数遣使责高祖,并求使者,高祖对使者鞠躬俯首,受责愈谨,多为好辞以自解,而姑息重荣不能诘。天福六年夏,契丹使者拽剌过镇,重荣侵辱之,拽剌言不逊,重荣怒,执拽剌;又为书以遗朝廷大臣、四方藩镇,皆以契丹可取为言。 高祖患之,为之幸邺,报重荣曰: “前世与虏和亲,皆所以为天下计,今吾以天下臣之,尔以 一镇抗之,大小不等,无自辱焉! ”重荣谓晋无如我何,反意乃决。重荣虽以契丹为言,反阴遣人与幽州节度使刘 晞 相
11、结。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 欲因以窥中国,故不加怒于重荣。 其冬,安从进反襄阳,重荣闻之,乃亦举兵。是岁,镇州大旱、蝗,重荣聚饥民数万,驱以向邺,声言入觐。高祖遣杜重威逆之,兵已交,其将赵彦之与重荣有隙,临阵卷旗以奔晋军。重荣闻彦之降晋,大惧,重荣以吐浑数百骑守牙城,重威使人擒之,斩首以献,高祖御楼受馘,命漆其首送于契丹。 注:藩镇:指总领一万的军府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C ) A、有夫妇讼其子不孝者。 讼:控告 B、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 暴:突然 C、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 谨:严格 D、姑息重荣不能诘。 诘:追问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
12、别表明安重容“怀异志”和“非诮高祖”的一组是: ( B ) 天子宁有种邪 A、 重荣箕踞慢骂 兵强骊壮者为之尔 B、 屈中国以尊夷狄 重荣诱之入塞 C、 而充无厌之欲 重荣怒,执拽剌 D、 此晋万世耻也!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顶是: ( B ) A、安重荣虽为武官,但也通晓文吏事务。在处理一起家庭纠纷时,生父不忍杀其子,继母则提剑杀逐,重荣不满继母的行径,厉声将她斥退。 B、安重荣愤然于高祖屈尊事夷,每遇契丹使者均极力轻慢侮辱对方,甚至抓捕杀死他们,高祖屈已礼待契丹,而对重荣的一系列做法坚决反对。 C、契丹一直伺机图谋晋朝,本应引起晋朝君臣高度警惕,高祖却表示前朝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7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