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医师-30-1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医师-30-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医师-30-1及答案解析.doc(3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公卫执业医师-30-1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在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选择适当的抽样方法 B确定调查对象范围 C样本越大越好 D杜绝调查的重复、遗漏问题 E制定质量控制的标准(分数:1.00)A.B.C.D.E.2.收益是评价筛检效果的主要指标之一,以下哪种方法不能改善筛检试验的收益 A采用全人群普查的方法 B选择患病率高的人群开展筛检试验 C采用联合试验 D选择高危人群开展筛检试验 E选择灵敏度高的筛检试验方法(分数:1.00)A.B.C.D.E.3.以下关于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的说法中不正确
2、的是 A吸毒人群增加 B卖淫妇女有增无减 C同性恋人群处于地下,难以接近 D人群中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很低 E吸毒人群减少(分数:1.00)A.B.C.D.E.4.影响筛检试验阳性预测值的是 A发病率 B患病率 C罹患率 D死亡率 E治愈率(分数:1.00)A.B.C.D.E.5.以下哪一项不是经间接接触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A加强传染源管理、严格消毒制度、注意个人卫生可以减少传播 B病例一般呈散发和有家庭聚集性 C流行过程缓慢,全年均可发病,无明显季节性高峰 D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和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发病较多 E急性发病有季节性和地区性特点(分数:1.00)A.B.C.D.E.6.下列各种化学
3、物质中,不属于外来化合物的是 A农用化学品、工业化学品 B药物 C食品添加剂、日用化学品 D激素和神经递质 E环境污染物、化学致癌物(分数:1.00)A.B.C.D.E.7.流行病学实验不具备以下哪个特征 A将同一批研究人群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两个组 B人为地给予实验组以干预措施 C实验中运用盲法 D运用 OR 进行分析 E评价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分数:1.00)A.B.C.D.E.8.关于人年的说法哪种是正确的 A一个人暴露于研究因素不满一年的为 1 人年 B两个人暴露于研究因素半年为 1 人年 C一些人暴露于研究因素一年为 1 人年 D用人年无法计算发病率 E人年只能每个人单独计算,无可加性(
4、分数:1.00)A.B.C.D.E.9.关于我国预防控制策略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策略是指导全局的总体方针 B疾病预防要贯彻以现代医学模式为指导的策略 C要从医学预防走向社会预防 D为人民健康服务 E以治疗为主(分数:1.00)A.B.C.D.E.10.WHO 规定的国际监测的传染病为疟疾、流行性感冒、脊髓灰质炎、回归热、流行性斑疹伤寒,我国根据情况又增加了 A登革热 B乙型肝炎 C结核病 DHIV ESARS(分数:1.00)A.B.C.D.E.11.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单位是 A家庭 B社区 C疫点 D疫源地 E疫区(分数:1.00)A.B.C.D.E.12.对儿童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
5、的实验研究,为评价其流行病学预防效果,应选用的指标是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效果指数 D病死率 E感染率(分数:1.00)A.B.C.D.E.13.某病的流行曲线只有一个高峰,所有病例都集中在该病的常见潜伏期内,据此可判定此暴发属于 A连续传播型 B同源传播型 C混合型 D既可以是同源型,又可以是连续型 E不可识别的流行,无法定型(分数:1.00)A.B.C.D.E.14.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特征是 A群体特征 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C对比的特征 D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特征 E社会医学和预防为主的特征(分数:1.00)A.B.C.D.E.15.发病率通常不适用于 A描述疾病的分布 B寻找病因线
6、索 C评价防治效果 D衡量疾病危险程度 E患者数量的描述(分数:1.00)A.B.C.D.E.16.筛检试验的目的是 A对可疑病人进行确诊 B为了评价筛检试验的特异度 C为了评价筛检试验的灵敏度 D防止筛检人群出现漏诊 E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者或某病的高危人群(分数:1.00)A.B.C.D.E.17.误诊率是指 A试验检出阴性的人数占有病者总数的比例 B试验检出阳性的人数占无病者总数的比例 C筛检阳性者中真正成为患者的可能性 D试验检出阴性的人数占无病者总数的比例 E试验检出阳性的人数占有病者总数的比例(分数:1.00)A.B.C.D.E.18.可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早期诊断的实
7、验室检查是 A补体结合试验 B血凝抑制试验 C中和试验 D特异性 IgM 抗体检测 E病毒分离(分数:1.00)A.B.C.D.E.19.在现场调查时,当问及某个敏感问题时,很多被调查对象倾向于夸大或掩盖真实情况,此时可能引起的偏倚是 A暴露怀疑偏倚 B报告偏倚 C无应答偏倚 D诊断怀疑偏倚 E测量偏倚(分数:1.00)A.B.C.D.E.20.以下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研究的范围 A疾病的流行特征 B疾病的病因 C疾病的防制措施 D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E疾病的临床诊治(分数:1.00)A.B.C.D.E.21.下列哪项不是病因推断的标准 A相对危险度较大 B因先于果 C暴露与疾病的非特异性联系 D致
8、病因素的分布与疾病的分布一致 E生物学上言之成理(分数:1.00)A.B.C.D.E.22.未观察到损害作用水平(NOAEL)是指 A不引起亚临床改变或某项检测指标出现异常的最高剂量 B引起 DNA 损伤的最低剂量 C引起免疫功能降低的最低剂量 D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学物质不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 E引起畸形的最低剂量(分数:1.00)A.B.C.D.E.23.研究一种疾病在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单位内的传播能力时用 A引入率 B续发率 C感染率 D罹患率 E发病率(分数:1.00)A.B.C.D.E.24.消毒并不是为了 A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外环境中 B切断传播途径 C阻断传染病播散 D杀灭所有微生物
9、 E控制医院感染(分数:1.00)A.B.C.D.E.25.某病的病死率指的是 A每十万人口的粗死亡率 B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C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某人群所有死亡者中死于某病的比例 D某特殊原因引起某病的死亡率 E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的频率(分数:1.00)A.B.C.D.E.26.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报告的法定传染病有 A二类 27 种 B二类 30 种 C二类 37 种 D三类 27 种 E三类 37 种(分数:1.00)A.B.C.D.E.2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多为突然发生,且具有不确定性 B
10、一般情况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切发生时间和地点具有不可预见性 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能预见 D人为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间分布多无规律 E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特征为:突发性、时间分布各异、地点分布各异、群体性、社会危害严重、应急处理的综合性(分数:1.00)A.B.C.D.E.28.以下哪个因素不是产生偏倚的因素 A调查员 B调查对象 C调查内容 D调查环境 E调查样本大小(分数:1.00)A.B.C.D.E.29.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偏倚 A在调查过去的暴露史时由于记忆不清导致研究结果出现错误 B在测量结局时由于标准不统一导致研究结果出现错误 C在选择研究对象时由于抽样引
11、起的误差 D由于入选的研究对象与未入选者在某些特征上存在差异导致结果出现错误 E随访对象流失(分数:1.00)A.B.C.D.E.30.如果 A 病的特异危险度大于 B 病的特异危险度,那么可以认为 A暴露与 A 病的联系比之与 B 病的联系更可能是因果联系 B去除暴露因素后,减少的 A 病病例数将会多于减少的 B 病病例数 C患 A 病者暴露的概率大于患 B 病者 DA 病的相对危险度大于 B 病的相对危险度 EA 病的相对危险度不可能与 B 病相等(分数:1.00)A.B.C.D.E.31.评价预防接种效果的流行病学指标最主要的是 A抗体水平 B接种后反应率 C安全性 D保护率 E发病率(
12、分数:1.00)A.B.C.D.E.32.粗死亡率的定义是 A按性别计算的所有死亡者占全人群的比例 B一定时期内,所有患者中死于某病的频率 C在所有死亡者中死于某病的比例 D一定时期内,总死亡人数占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的比例 E按病种计算的某病的所有死亡者占全人群的比例(分数:1.00)A.B.C.D.E.33.下列措施中,属于针对非传染病的一级预防措施的是 A定期体检 B对症治疗 C康复治疗 D社区疾病普查 E健康教育(分数:1.00)A.B.C.D.E.34.下列哪项不是控制混杂偏倚的手段 A选择研究对象时采用限制的方法 B选择研究对象时注意其代表性 C选择研究对象时采用匹配的方法 D抽样
13、或分组时利用随机化的方法 E分析时采用分层分析的方法(分数:1.00)A.B.C.D.E.35.人群中疾病负担测量的一个直接指标是 A发病率 B潜在减寿年数 C患病率 D生存率 E病死率(分数:1.00)A.B.C.D.E.36.病例对照研究之所以需要对照是因为 A某些研究因素在两组可比 B可追踪观察以确定是否发生所研究的疾病 C可增加样本量,以达到统计学要求 D可以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某因素暴露率的差别,从而有助于进一步研究 E以对照组的暴露作为人群暴露的估计(分数:1.00)A.B.C.D.E.37.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的临床试验和现场试验的主要区别是 A临床试验的研究对象是以个体为单位,现场
14、试验的研究对象是以群体为单位 B临床试验是以病人为研究对象,现场试验是以尚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人为研究对象 C临床试验因医德问题可不设对照组,现场试验一定要设对照组 D临床试验一定要在住院病人中进行,现场试验一定在现场的疑似病人中进行 E临床试验不可能进行双盲法试验,而现场试验可进行双盲法试验(分数:1.00)A.B.C.D.E.38.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相比,其优点是 A更容易避免系统误差 B更容易确定暴露与疾病的先后顺序 C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 D更容易验证病因假设 E设立了比较组(分数:1.00)A.B.C.D.E.39.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包括 A病毒性肝炎、痢疾 B艾滋病、
15、狂犬病 C风疹、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D鼠疫、天花 E天花、霍乱(分数:1.00)A.B.C.D.E.40.因果推断中的必要条件是 A因先于果 B关联强度大 C关联可重复出现 D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E病因和疾病分布一致(分数:1.00)A.B.C.D.E.41.下列哪项不是传染源 A病原携带者 B传染病患者 C受感染的动物 D隐性感染者 E有血吸虫尾蚴的钉螺(分数:1.00)A.B.C.D.E.42.杂环胺致癌的主要靶器官为 A食管 B口腔 C胃 D肝 E肾(分数:1.00)A.B.C.D.E.43.关于病例对照研究的下列论述,哪项是正确的 A可直接研究疾病的发病率 B可直接计算相对危险度 C特别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执业 医师 30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