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A)公卫执业助理医师-11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A)公卫执业助理医师-1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A)公卫执业助理医师-11及答案解析.doc(3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A)公卫执业助理医师-1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A1 型题/B(总题数:38,分数:76.00)1.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 A.传播途径的特点,传染源是人还是动物 B.传染源数量的多少及其活动范围,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 C.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 D.传染源的数量,人群中易感者的比例,预防措施的效果 E.传染源的数量,传播途径的特点,人群中易感者的比例(分数:2.00)A.B.C.D.E.2.下列哪一项不是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 A.易感人口的迁入 B.免疫人口的死亡 C.新生儿增加 D.预防接种 E.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
2、退(分数:2.00)A.B.C.D.E.3.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有 A.季节性、周期性、短期波动 B.流行、暴发、季节性、短期波动 C.散发、暴发、流行、大流行 D.季节性、周期性、长期趋势 E.暴发、流行、长期趋势(分数:2.00)A.B.C.D.E.4.我国规定的检疫传染病包括 A.鼠疫、霍乱、黄热病 B.疟疾、流感、脊髓灰质炎 C.疟疾、流行性斑疹伤寒、艾滋病 D.脊髓灰质炎、流行性斑疹伤寒、登革热 E.霍乱、黄热病、流感(分数:2.00)A.B.C.D.E.5.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A.经食物传播 B.经接触传播 C.经空气传播 D.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E.医源性传播(分数:2
3、.00)A.B.C.D.E.6.发病率可以表示为 A.(观察期内的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数)1000 B.(观察期内的新病例数同期平均人数)1000 C.(观察期内的旧病例数同期暴露人数)1000 D.(观察期内的新旧病例数同期平均人数)1000 E.(观察期内的新旧病例数同期暴露人数)1000(分数:2.00)A.B.C.D.E.7.死亡专率的定义是 A.某人群中死于某病的人数 B.一定时期内,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数之比 C.按年龄、性别或者病种等计算的某病的所有死亡者占相应人群的比例 D.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 E.实际死亡人数与根据一般人群死亡率计算的预期死亡数
4、之比(分数:2.00)A.B.C.D.E.8.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研究的暴露是人为给予的 B.不适用于罕见病 C.设立对照组 D.因果现象发生的时间顺序合理 E.可以了解疾病的自然史(分数:2.00)A.B.C.D.E.9.在筛检试验中,试验的灵敏度愈高,则 A.阴性预测值愈高 B.阴性预测值愈低 C.阳性预测值愈低 D.阳性预测值愈高 E.特异度愈高(分数:2.00)A.B.C.D.E.10.以下哪一项不是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 A.潜伏期的长短影响流行特征 B.依据潜伏期可以制订疾病的预防措施 C.潜伏期是决定患者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D.依据潜伏期可以评价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
5、E.依据潜伏期可以判断传染源与续发病例的关系(分数:2.00)A.B.C.D.E.11.疾病的流行是指 A.某病在全年各月份都能见到 B.某病的发生频率明显超过该地历年同期的水平 C.某病的发病率虽然较低,但在该地人群中长年存在 D.在局限范围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相同病例的现象 E.某病在一定地区长期存在的现象(分数:2.00)A.B.C.D.E.12.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最常用的分析指标是 A.引入率、患病率、病死率 B.生存率、治愈率、保护率 C.发病率、引入率、病死率 D.发病率、有效率、续发率 E.发病率、流行率、罹患率(分数:2.00)A.B.C.D.E.13.从方法学的角度,队列研究属于
6、A.实验性研究 B.相关性研究 C.描述性研究 D.分析性研究 E.理论性研究(分数:2.00)A.B.C.D.E.14.特异危险度是指 A.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 B.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 C.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积 D.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和 E.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平方和(分数:2.00)A.B.C.D.E.15.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不包括 A.季节性升高,一般多见于夏秋季 B.在未接种人群中,常呈周期性发病 C.如果疾病的潜伏期
7、短,易感人群集中,容易引起暴发 D.受人口密度、居住条件等影响 E.传播途径易于实现,发病率高,传播广泛(分数:2.00)A.B.C.D.E.16.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被称为 A.患者 B.病源携带者 C.易感者 D.传染源 E.感染者(分数:2.00)A.B.C.D.E.17.下列哪一项不是病因推断的标准 A.相对危险度较大 B.因先于果 C.致病因素与疾病的相关性很高 D.致病因素的分布与疾病的分布一致 E.生物学上言之成理(分数:2.00)A.B.C.D.E.18.疾病轮状模型的“轮轴”是 A.生物环境 B.机体 C.社会环境 D.理化环境 E.遗传因子(分数:2
8、.00)A.B.C.D.E.19.下列哪一条不属于判断疫源地被消灭的条件之一 A.患者已经被移走 B.对病家实施了终末消毒 C.对疫源地实施了终末消毒 D.对疫源地连续观察了一个最长潜伏期未发现新患者 E.对所有易感接触者连续观察了一个最长潜伏期未发现新患者(分数:2.00)A.B.C.D.E.20.下列哪类人群适合作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研究对象 A.依从性较低的人群 B.对疾病不易感的人群 C.脆弱人群 D.发病率较低的人群 E.可从研究中受益的人群(分数:2.00)A.B.C.D.E.21.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A.性接触传播 B.血液传播 C.母婴传播 D.由污染的注射器引起的传播 E.
9、蚊虫叮咬(分数:2.00)A.B.C.D.E.22.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 A.患者 B.非患者 C.人群 D.人体 E.病原携带者(分数:2.00)A.B.C.D.E.23.在对病因不明疾病的研究中,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用途是 A.早期发现患者 B.早期诊断患者 C.筛检各种高危患者 D.概括和检验病因假说 E.描述分布,提出病因假说(分数:2.00)A.B.C.D.E.24.水厂对自来水进行的消毒属于 A.疫源地消毒 B.预防性消毒 C.随时消毒 D.终末消毒 E.生物消毒(分数:2.00)A.B.C.D.E.25.衡量某因素与某疾病的关联强度的最好指标是 A.总人群中疾病的发生率 B.暴露者中
10、疾病的发生率 C.病因分值 D.相对危险度 E.特异危险度(分数:2.00)A.B.C.D.E.26.有关地面水的卫生学特征,以下哪一条是错误的 A.水量有季节之分,夏季为丰水期,冬季为枯水期 B.水易受污染,但自净能力也强 C.水的浑浊度大,细菌含量高 D.硬度低,水质软 E.如用作饮用水水源,只需消毒即可(分数:2.00)A.B.C.D.E.27.影剧院在换场时间,必须进行的卫生工作是 A.通风换气 B.打扫地面 C.增大照明 D.降低噪声 E.测试室内温湿度(分数:2.00)A.B.C.D.E.28.住宅设计卫生审查时,通常审查的图纸中不包括 A.住宅所在地段的总平面图 B.住宅的平面设
11、计图、立面图、剖面图 C.卫生技术设备的设计图 D.门窗、通风口设计图 E.各种施工图(分数:2.00)A.B.C.D.E.29.当前农村井主要使用大口井取水,以下是今后改水方向,除外 A.密封井 B.小口井 C.插管井 D.水窖 E.土自来水(分数:2.00)A.B.C.D.E.30.饮用水质的净化处理和消毒,通常的步骤是 A.消毒沉淀过滤 B.沉淀消毒过滤 C.过滤沉淀消毒 D.沉淀过滤消毒 E.过滤消毒沉淀(分数:2.00)A.B.C.D.E.31.飘尘的粒径在 A.100m 以下 B.10m 以下 C.5m 以下 D.2.5m 以下 E.0.4m 以下(分数:2.00)A.B.C.D.
12、E.32.以下有关大气采样时间的确定,哪一条可以不考虑 A.每次采样要连续 5 天 B.最好是 24 小时连续采样 C.一天内至少采样 38 次 D.应包括污染程度最严重、中等污染和最轻污染的时间段 E.时间确定后,必须按时采样,风雨无阻(分数:2.00)A.B.C.D.E.33.城镇功能分区至少应划分有 A.生活区、生产区、交通运输区 B.生活居住区、工业区、交通运输区、郊区 C.生活居住区、文教区、工业区、交通运输区 D.生活居住区、工农生产区、文教区 E.生活居住区、工农生产区、交通运输区(分数:2.00)A.B.C.D.E.34.冬季集中式供暖的居室内室中央的气温舒适范围是 A.131
13、8 B.1620 C.1822 D.2024 E.24(分数:2.00)A.B.C.D.E.35.环境污染的概念不包括以下哪项 A.污染物质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了变化 B.污染物质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 C.污染物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条件 D.污染物危害了人体健康 E.污染物可不危害人体健康(分数:2.00)A.B.C.D.E.36.下列哪一条不是紫外线的作用 A.防治佝偻病 B.杀菌 C.给人温热感,促进代谢 D.过度照射能引起光照性皮炎 E.可引起雪盲(分数:2.00)A.B.C.D.E.37.我国防治水体污染的基本法是 A.地面水水质卫生标准 B.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C.医院污水排放标准
14、 D.工业废水排放试行标准 E.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分数:2.00)A.B.C.D.E.38.以下是粪便无害化处理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其中错误的是 A.杀灭全部血吸虫卵和钩虫卵,蛔虫卵减少 95% B.大肠菌群值应在 10-410 -3g 以上 C.防止苍蝇孳生和繁殖 D.避免污染居民区的环境 E.可以不考虑肥效(分数:2.00)A.B.C.D.E.二、BA2 型题/B(总题数:12,分数:24.00)39.某患者,13 岁,在生活中养成不良的抽烟习惯,父母非常恼火,心理医生建议其采取的较有效的行为治疗是 A.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相结合 B.环境因素和操作动作相结合 C.厌恶刺激与不良
15、行为相结合 D.通过对不良行为的认识来矫正 E.用转变注意力的方法来矫正(分数:2.00)A.B.C.D.E.40.某甲在医学院获得了专科毕业证书,此时他可以 A.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B.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C.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半年,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D.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一年,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E.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分数:2.00)A.B.C.D.E.41.患儿于某,因发热
16、 3 日到县医院就诊,接诊医生林某检查后拟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因县医院不具备隔离治疗条件,林某遂嘱患儿的家长带于某去市传染病医院就诊。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林某应当 A.请上级医生会诊,确诊后再转诊 B.请上级医生会诊,确诊后隔离治疗 C.向医院领导报告,确诊后对于某就地进行隔离 D.向当地疾病控制机构报告,并复印病历资料转诊 E.向当地疾病控制机构报告,由疾病控制机构转诊(分数:2.00)A.B.C.D.E.42.李某为甲省 B 设区市某皮鞋厂工人,2007 年 10 月因牙龈出血等症状疑自己苯中毒。经与厂方协商,厂方同意李某到李曾打工的乙省 F 设区市的职业病防治院进行职业病检查和诊断。
17、该职业病防治院诊断李为慢性苯中毒,但与李原打工的 F 市某工厂无关。对此,李某表示异议,要求对李的所患职业病进行鉴定。按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向其申请鉴定的单位是 A.甲省的卫生厅 B.甲省 B 市的卫生局 C.乙省 F 市的卫生局 D.乙省 F 市的职业病防治院 E.乙省的卫生厅(分数:2.00)A.B.C.D.E.43.男,70 岁,2 周来反复胸痛,发作与劳累及情绪有关,休息可以缓解。3 小时前出现持续性疼痛,进行性加剧,并有气促,不能平卧,血压 110/70mmHg,心率 120 次/分,律齐,心尖部可闻及级收缩期杂音,双肺散在哮鸣音及湿哕音。该患者的诊断最可能是 A.风心病二尖瓣关闭不全
18、 B.扩张型心肌病 C.支气管哮喘 D.支气管肺炎 E.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竭(分数:2.00)A.B.C.D.E.44.男,30 岁,急性阑尾炎发病已 4 天,腹痛稍减轻,但仍有发热,右下腹可触及有压痛的肿块,应 A.立即手术,切除阑尾 B.立即手术,切除肿块 C.立即手术,腹腔引流 D.暂不手术,用广谱抗生素治疗 E.用广谱抗生素治疗,不需手术(分数:2.00)A.B.C.D.E.45.男性,40 岁,发热伴鼻出血 1 周。检查牙龈肿胀,肝、脾轻度肿大;血红蛋白 40g/L,白细胞6.0109/L,血小板 15109/L,骨髓象原始细胞占 60%,过氧化酶染色阳性,非特异性酯酶阳性,阳性
19、反应可被氟化钠抑制,应诊断为 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D.急性红白血病 E.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分数:2.00)A.B.C.D.E.46.45 岁女性,不规则阴道流血 3 个月,阴道穹窿及宫颈均硬、脆、易出血,宫体前位,大小正常,欠活动,宫旁软,双附件正常,宫颈活检为鳞状上皮癌,其最适合的治疗是 A.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清扫术 B.次广泛性子宫切除术 C.化疗+放疗 D.放疗 E.化疗后子宫全切除术(分数:2.00)A.B.C.D.E.47.女,22 岁,近半年来因紧张复习准备考研究生,渐出现脑力迟钝,头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心情紧张
20、,常无故发脾气。近 1 个月上述症状加重,伴有疲乏无力,不想活动,对事情不感兴趣,对将来没有信心,准备放弃考试。还有明显早醒,醒后不能再次入睡,此时心情尤其烦躁不安,思想悲观。食欲下降,体重减轻。最可能的诊断是 A.神经衰弱 B.焦虑症 C.强迫症 D.抑郁症 E.精神分裂症(分数:2.00)A.B.C.D.E.48.某地流感暴发,经调查当地 3789 人中 837 人患有流感,患者中有 14 人一个月前曾患过感冒,计算得837/3798100%=22.1%,这个率应该是 A.阳转率 B.患病率 C.罹患率 D.续发率 E.感染率(分数:2.00)A.B.C.D.E.49.某孕妇 26 岁,化
21、验结果为:HBsAg(+),HBeAg(+),抗-HBc IgG(+)。妊娠足月生一男婴,对该婴儿接种乙肝疫苗,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这一免疫措施属于 A.人工自动免疫 B.人工被动免疫 C.人工被动自动免疫 D.自然自动免疫 E.自然被动免疫(分数:2.00)A.B.C.D.E.50.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把研究对象曾经接触过某种因素或具备某种特征的情况称为 A.危险因素 B.病因 C.露 D.高危人群 E.病例组(分数:2.00)A.B.C.D.E.(A)公卫执业助理医师-1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A1 型题/B(总题数:38,分数:76.00)1.疫源地范
22、围的大小取决于 A.传播途径的特点,传染源是人还是动物 B.传染源数量的多少及其活动范围,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 C.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 D.传染源的数量,人群中易感者的比例,预防措施的效果 E.传染源的数量,传播途径的特点,人群中易感者的比例(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疫源地是指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环境所能波及的地区。形成疫源地的第一个条件是要有传染源存在,第二个条件是病原体能够继续传播。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可因病而异,主要取决于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以及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2.下列哪一项不是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 A.易感
23、人口的迁入 B.免疫人口的死亡 C.新生儿增加 D.预防接种 E.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预防接种使易感者获得特异性免疫,对特定传染病不再易感。本题其余备选答案项皆为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3.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有 A.季节性、周期性、短期波动 B.流行、暴发、季节性、短期波动 C.散发、暴发、流行、大流行 D.季节性、周期性、长期趋势 E.暴发、流行、长期趋势(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散发、暴发、流行和大流行是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流行强度反映的是疾病在特定地区特定人群中发病数量的变化及其特征。散发:散发是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执业 助理 医师 1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