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 41-2019 职业性中暑的诊断.pdf
《GBZ 41-2019 职业性中暑的诊断.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Z 41-2019 职业性中暑的诊断.pdf(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13.100 C 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 41 2019 代替 GBZ 41-2002 职业性中暑的诊断 Diagnosis of occupational heat illness 2019 - 01 - 30 发布 2019 - 07 - 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 布 GBZ 41 2019 I 前 言 本标准的第 4 章、 5 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GBZ 41-2002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 与 GBZ 41-
2、2002 相比,主要修改 内容 如下: 修改了诊断原则; 删除了诊断分级; 修改了中暑先兆、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的描述; 调整了处理原则的内容; 修改了附录 A 的内容。 本标准 起 草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业病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市职业病防治院。 本标准起草人:李婷、阮艳君、吴冬梅、杨成新、王刚、张静波、魏桃英、易桂林、王永义、梅良英。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 情况为: GB 11508-1989; GBZ 41-2002。 GBZ 41 2019 1 职业性中暑的诊断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中暑
3、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中暑的诊断和处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180 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 等级 3 诊断原则 根据 高温作业的 职业 史,出现 以 体温升高、肌痉挛、晕厥、低血压、少尿、意识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 ,结合辅助 检查结果, 参考工作场所 职业卫生学调查资料,综合分析 , 排除其 他 原因引起的类似疾病,方可诊断。 4 中暑先兆 在高温作业环境下工作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晕、头痛、乏力、
4、口渴、多汗、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 或略有升高但低于 38.0 ,可伴有 面色潮红、皮肤灼热 等, 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 5 诊断 5.1 热痉挛 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体力活动,大量出汗后出现短暂、间歇发作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多见于四肢肌肉、咀嚼肌及腹肌,尤以腓肠肌为著,呈对称性;体温一般正常。 5.2 热衰竭 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体力活动,出现以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如多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恶心、头晕、心率明显增加、低血压、少尿,体温常升高但不超过 40 ,可伴有眩晕、晕厥, 部分患者早期仅出现体温升高。 实验室检查可见血细
5、胞比容增高、高钠血症、氮质血症。 GBZ 41 2019 2 5.3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 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从事体力劳 动或体力活动,出现以体温明显增高及意识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表现为皮肤干热,无汗,体温高达 40 及以上,谵妄、昏迷等;可伴有全身性癫痫样发作、横纹肌溶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6 处理原则 6.1 治疗原则 6.1.1 中暑先兆: 立即脱离高温环境,到通风阴凉处休息、平卧。 予含盐清凉饮料及对症处理 ,并密切观察。 6.1.2 热痉挛: 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 及 对症治疗。 6.1.3 热衰竭:予物理降温和 (或 )药物降温, 并注意监测体温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扩充血容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Z412019 职业性 中暑 诊断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