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在职攻读硕士联考教育学-2-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在职攻读硕士联考教育学-2-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在职攻读硕士联考教育学-2-1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在职攻读硕士联考教育学-2-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10.00)1.个体在不同的年龄表现出不同的身心发展总体特征,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矛盾,指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U /U。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差异性(分数:1.00)A.B.C.D.2.社会学习论研究儿童道德教育问题,采用的主要方法是U /U。 A.实验法 B.案例法 C.观察法 D.调查法(分数:1.00)A.B.C.D.3.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的场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或其他实践活动,以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技
2、巧的方法。U /U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实习作业法(分数:1.00)A.B.C.D.4.在教学过程学生认识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U /U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分数:1.00)A.B.C.D.5.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的思想家是U /U。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康德 D.卢梭(分数:1.00)A.B.C.D.6.决定公民受教育权利的根本因素是U /U。 A.科学技术状况 B.社会生产力水平 C.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价值观念(分数:1.00)A.B.C.D.7.中国古代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家是U /U。 A.
3、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董仲舒(分数:1.00)A.B.C.D.8.下列教育家中,U /U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这也成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 A.亚里士多德 B.裴斯泰洛齐 C.夸美纽斯 D.杜威(分数:1.00)A.B.C.D.9.我国古代的“六艺”可看作是最早的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综合课程 D.核心课程(分数:1.00)A.B.C.D.10.社会政治经济度决定着 A.教育的性质 B.教育的结构 C.教育的内容 D.教育的方法(分数:1.00)A.B.C.D.二、B填空题/B(总题数:5,分数:5
4、.00)11.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1。(分数:1.00)填空项 1:_12.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均等、 1 教育结果的均等。(分数:1.00)填空项 1:_13.教师备课的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 1。(分数:1.00)填空项 1:_14.制定教育目的的中心问题,是要解决 1 之间的矛盾。(分数:1.00)填空项 1:_15.教科书编写需要处理好知识的逻辑顺序和 1 的关系。(分数:1.00)填空项 1:_三、B名词解释/B(总题数:5,分数:15.00)16.发展关键期(分数:3.00)_17.广义教育(分数:3.00)_18.榜样示范法(分数:3.00)_体育_20.课的
5、结构(分数:3.00)_四、B判断题/B(总题数:5,分数:25.00)21.作为教师,不一定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但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分数:5.00)A.正确B.错误22.班级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分数:5.00)A.正确B.错误23.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分数:5.00)A.正确B.错误24.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分数:5.00)A.正确B.错误25.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分数:5.00)A.正确B.错误五、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30.00)26.联系实际分析学校内部环境对学生品德的影响。(分数:15.00)_27.试述教
6、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内涵及意义。(分数:15.00)_六、B案例分析题/B(总题数:1,分数:15.00)28.我提前一星期,在班里宣布将进行班干部改选。由于已往的小干部竞选也是采用类似的方式,但最终入选却由老师决定,所以学生对这一消息并不感兴趣。于是我宣布:“本次改选当场唱票,决定权掌握在你们手里。”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在改选过程中,教室里的情景不亚于一场激烈的辩论赛,有的振振有辞,有的急不可耐,有的抢着上台,有的甚至情绪激动热泪盈眶。许多平时调皮、颇为令人头疼的男生也自信地跑上讲台,并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紧张的唱票结束后,我审视着黑板上的结果。票数相对集中在几位佼佼者身上,他们各方面发展
7、比较突出,但人数不多。接下来的却是一个相当大的群体;足有十几个,他们票数接近,多为有特长、有个性的男生。如果按原有的设想,从中选出 8 位学生作为小干部的话,一方面,产生的新班委与原来的相差无几;另一方面,这个大群体的绝大部分要落选。回想刚才他们演讲时的自信和期待,再想想他们可能出现的失落与灰心,我久久不语。忽然,一个大胆的念头从脑际闪过:如果增设一个班委会,变成两个班委会,那么就有 16 位学生当选,那些有个性、有特长、长期游离于“管理层”外的学生就有机会进入他们神往的“组织”,一展他们的才干,实现他们演讲中的设想与承诺,可谓一举两得。于是,我当即宣布: “组建两个班委会,选出 16 位小干
8、部”。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沸腾了 竞选选出的 16 位小干部,组成两个班委会。再各增加一个宣传小组(4 人),一个策划小组(4 人),分别由各班委会自己组建,小干部不能兼职。这样每个班委会有 16 人组成,全班共有 32 位小干部。所选的两个班委会按月轮流管理班级,互相竞争,互相协商。每月的月尾召开一次小干部会议(两个班委会同时召开),对自己的工作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试就该案例中的“学生观”和“班级管理方式”进行分析和评价。(分数:15.00)_在职攻读硕士联考教育学-2-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10.00)
9、1.个体在不同的年龄表现出不同的身心发展总体特征,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矛盾,指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U /U。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差异性(分数:1.00)A.B.C. D.解析:2.社会学习论研究儿童道德教育问题,采用的主要方法是U /U。 A.实验法 B.案例法 C.观察法 D.调查法(分数:1.00)A. B.C.D.解析:3.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的场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或其他实践活动,以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方法。U /U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实习作业法(分数:1.00)A.B.C.D. 解析:4.在教学过
10、程学生认识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U /U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分数:1.00)A.B. C.D.解析:5.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的思想家是U /U。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康德 D.卢梭(分数:1.00)A.B.C. D.解析:6.决定公民受教育权利的根本因素是U /U。 A.科学技术状况 B.社会生产力水平 C.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价值观念(分数:1.00)A.B.C. D.解析:7.中国古代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家是U /U。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董仲舒(分数:1.00)A. B.C.D.解析:8.下列教育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在职 攻读 硕士 联考 教育学 2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