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6543-2011 活体动物航空运输包装通用要求.pdf
《GB T 26543-2011 活体动物航空运输包装通用要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6543-2011 活体动物航空运输包装通用要求.pdf(4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55.020 A 80 GB 国家标准国不日11: ./、中华人民GB/T 26543-20门活体动物航空运输包装通用要求General requirements of live animals package for air transportation (lA T A , Li ve animals regula tions ,NEQ) 2011-06-16发布数码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夜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2-01-01实施发布G/T 26543-2011 目次前言.1 l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活体动物的分类-5 容器制作的一般要
2、求6 宠物类动物容器27 家畜类动物容器48 鸟类动物容器9 幼禽类动物容器1410 灵长类动物容器11 爬行、两栖类动物容器1712 水生物种容器2713 昆虫类动物容器UH 未经驯化的哺乳类动物容器MG/T 26543-2011 目lJ1=1 本标准对应于IATA(活体动物规则)34版,与IATA(活体动物规则第34版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包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9)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民用航空局运输司、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中国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中国航空运输协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英、徐青、李洪涛、李建平、同世昌、
3、李瑞林。I G/T 26543-2011 活体动物航空运输包装通用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频次运输的部分活体动物航空运输包装容器(以下简称为容器)的结构、规格、材料和包装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活体动物航空运输包装容器的设计、制作和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8041 民用航空货物运输术语集装器技术手册(IATA)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
4、公约(Convention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 CITES) (联合国环境计划署)3 术语和定义GB/T 1804l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 活体动物的分类4. 1 宠物、家畜类z人工饲养和驯养的动物,如猫、狗、猪、牛和马等。4.2 鸟、禽类:身上有羽毛、能飞行、体温恒定的脊椎动物,如鸥、雀、燕、鸽、鸡、鸭和鹅等。4.3 除人类以外的灵长类:具有五指(趾)手、脚以及更多的专门化的神经系统的动物,如猴、孤猴、猿和狸猩等。4.4 爬行、两栖类。4.5 爬行类:身体表面具有鳞
5、或甲、体温随气温高低而变化、呼吸空气的脊椎动物,如蛇、蝴踢、龟、鳖和珉南等。4.6 两栖类:通常没有鳞或甲,也没有毛,四肢有趾,没有爪,体温随气温高低而变化,能在水中和陆地生活的动物,如青蛙和瞻蛤等。4. 7 水生物种:生活在水里,用跑呼吸、用鳝游动的脊椎动物,海洋哺乳类动物,如淡水鱼、海鱼、金鱼、热带鱼、鲤鱼、白鲸和海豚等。4.8 昆虫类:身体分头、胸、腹的节肢动物,如蜜蜂、蝠子和蚕等。4.9 未经驯化的哺乳动物类:野生脊椎动物,如虎、豹、狮和熊等。5 睿器制作的一般要求5. 1 容器所使用材料应坚固、轻便,对所装运的活体动物无害。塑料应采用阻燃塑料。如使用木制包装,应检查此类包装容器是否符
6、合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及有关国家的法律法规及规定。5.2 容器的结构应合理而坚固,应根据动物的种类和生活习性设计出保证其健康和安全及人道待遇的包装容器,使用时应根据各物种的体长、体重等不同因素对其大小进行适当调整,应保证动物以自然状态站立、转身或躺下,容器的尺寸应充分考虑飞机货舱舱门的限制。5.3 容器内应光滑,不应有尖锐的边缘或突出物。1 GB/T 26543一-20115.4 根据一些动物的特性,容器内应有足够的空间使动物呼吸畅通,其大小以不致使动物身体的任何部分伸出容器为宜,通气孔处应安装金属网。5.5 容器的门应充分考虑动物的特性设计,以便于方便动物的进出和防止动物逃逸。5.
7、6 对于猫、犬等宠物类陆生活体动物,应在其包装容器外附加布或麻布类纤维绳网套。以防容器意外破损时,造成动物的逃逸。网套的网格孔径大小应以动物头部钻不过去为准。5. 7 动物一般在封闭的容器内载运。对于开放式的容器(牛栏等),应在承运人的特殊安排下进行。5.8 容器两端应安装搬运把手以便于操作及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当与其他货物码放在一起时,此把手还应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保证空气流通。5.9 对于在运输中会产生排泄物的动物,其容器应是防漏的,且应由托运人提供吸湿物作垫料。稻草不应作为吸湿物的垫料。5.10 对于需要进食、饮水的动物,其容器应安装食具、水具或类似设施,不应将食物撒在底板上。所提供的食
8、物不应违反有关的国家法律规定g5. 11 对于元特定病原体的实验用动物的容器,当其使用过滤性通风设施时,应保证其有足够的通风量。6 宠物类动物容器6. 1 适用范围适用于装戴人工饲养的猫、狗。6.2 材料采用玻璃纤维、金属、硬塑、焊网、硬质木板和胶合板等。6.3 尺寸确保容器内的每个动物都拥有足够的空间,且能够正常地站立、转身或以自然姿态趴卧。其结构见图1。应依据最大的动物确定容器尺寸的A、B、C和D的值并按1只动物为CX2,2只动物为CX3,3只动物为CX4计算容器宽度。容器高度和长度按同一单只动物确定。容器长度为A十B/2o(注p搬运隔离杆通风孔A一一动物鼻端到尾底的长度;B 地面至肘关节
9、的高度;C一一肩宽;D一一容器高度(顶板或拱板)/动物自然站立时头顶或耳端的高度(两者取其高者)。图1宠物类动物容器2 GB/T 26543-20门6.4 制作要求6.4.1 一般要求除满足第5章要求外,容器不应全部由金属焊网或铁丝网制作。6.4.2 边框应根据动物的质量决定使用硬塑边框或由螺丝固定连接的硬质木边框。在运输质量超过40kg的犬类动物时,应使用带有斜拉结构的硬质木外框。6.4.3 器壁容器四壁内面应坚实,内部应平滑,不应有动物通过咬或抓可破坏容器完整性的突出物。在运输体重超过40kg的犬类时,应使用厚度至少为6mm胶合板或其他同等材料作为容器外框的衬里。容器的一端应完全开放,用木
10、条、焊网或平滑的延展性金属,安全覆盖在容器之外,防止动物从中逃逸。6.4.4 通风通风孔应设在容器包装箱除门以外的另外三面箱壁上端三分之一处,孔径最小为25mm,孔与孔之间的中心距离为100mmo 运输大型犬类的容器,开放的一端应覆以间隔密集的金属栏杆和网格,间距为10mm的双层焊网。通风孔总面积至少应占容器四壁总面积的16%,所有开口处应能防止动物的鼻子或爪子伸出,如果容器装运的是猫和小狗等,开口处应用网覆盖,保证动物没有可抓搔或啃咬的表面或边缘。6.4.5 顶板使用整块板制作,在保证顶板的完整性和强度的情况下,整个表面都可设有通风孔。6.4.6 底板使用整块板制作且应防渗漏。6.4.7门门
11、应设计在容器的侧端并构成容器的一个侧面。应采用滑链或镜链形式作为门的锁定装置。较大的门需要增加镜链或加二、三道门插固定,确保安全。6.4.8 食具和水具如果容器是密闭的,食具和水具应设置在容器之内并且可以从外面加水。如果容器不是密封的,食具和水具也可以附在容器之外,以备延误时用。6.4.9 搬运隔离杆或把手在容器门边两长侧的外壁中部应装有隔离杆或把手。6.5 硬塑容器6.5. 1 硬塑包装容器(可折叠类型的除外)适合运输大多数犬类动物,大型硬塑容器应当至少有两个安全门插。如容器有轮子应当将其拿掉或使其不能转动。硬塑犬类包装容器见图2所示。隔离栏固定的食其及水具通风孔, 000 I , 000
12、I 后视图食具和水具的添加口图2犬类动物容器通风孔箱背面3 GB/T 26543-2011 6.5.2 运输体重超过40kg或具有攻击性的狗时,不应使用硬塑容器,金属或类似材料制成的特殊结构的容器,而且应使用嵌入式的门。6.5.3 最多2只大小相仿,每只体重低于14kg且能够共处的成体动物可使用同一容器运输。体重超过14kg的动物应单独运输。同窝6月龄以下的动物,最多3只可装在同一容器或分隔室内运输。7 家畜类动物容器7. 1 适用范围适用批量装载牛、鹿、山羊、猪、绵羊、辫羊等。7.2 材料采用金属、硬质木材、玻璃纤维或聚乙烯板等。7.3 尺寸底部尺寸不应超过所使用货物集装板的大小。容器尺寸应
13、适合于所装载的飞机。保证动物能够自然站立,且按动物自然站立时的最高部位核算,距顶板留有一定空间。装载小型家畜时留出100mm, 装载大型家畜时留出200mmo猪或牛应从其肩或腰部(选择最高部位)起向上分别留出100mm或200 mm空间。其结构见图3、图4。窗叶结构示例内部外部图3家畜动物多层容器(航空集装器)金属板条箱*制板条箱通风口图4家畜类动物容器7.4 制作要求7.4.1 一般要求容器设计应满足第5章要求。7.4.2 边框边框强度应确保容器能够固定在集装板上。如果是结构性容器,应符合集装器技术手册的规定。硬质木材或金属材料应用螺丝紧固。木结构容器应坚固,多层容器应使用斜拉结构及角箍,单
14、层容器可依据装运动物的质量而定。多层容器下部的外框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承担上层的质量且不发生弯曲。4 GB/T 26543-2011 7.4.3 器壁应根据承运动物的种类及雌雄确定防止动物尿液溢出的壁板高度。壁板的上部应是适合的窗叶或板条结构,但此类结构不应引起动物自伤,且应防止动物排泄物外泄。多层容器下部的器壁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承担上层的质量。7.4.4 通风容器应设有通风口,并均匀分布在四壁及各层隔板之间,通风面积不应少于每层地板面积的20%。运输猪与羊时,所需通风比其他动物多,通风面积不应少于地板面积的40%。当使用通风孔或槽时,为保证能够排除如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应在四壁的下半部设有
15、开口,在高处每层隔板上也应设有相应开口。7.4.5 顶板顶板通常为板条或网状结构,但对于一些物种如辫羊等动物,顶板应是带有通风孔的整块木板。7.4.6 底植底板应为所运动物提供适当的立足点及橡胶护垫,且应坚固防渗漏。7.4.7门容器的每层应设计有在运输途中能够接近动物的门。门上应设有安全扣拴,以防止被意外打开。7.4.8 食具和水具每个容器或容器的每层都应当设有方便加添食物和水的食具和水具。7.4.9 叉车垫木当容器与内装物质量合计超过60kg时应有叉车垫木。8 鸟类动物容器8. 1 普通鸟类容器8. 1. 1 材料采用金属网、木料、塑料、玻璃纤维、合成物或细布和其他轻质材料等。8. 1. 2
16、 尺寸应考虑动物的正常习性,根据所装载鸟的种类,在容器内为其留出自由活动的空间。其结构见图5、图60后隔离栏带通风孔的入口金属网食具和水具(带海绵)300 mm 可选择斜度230 mm 后隔离栏四根栖水10mm 图5鸟类动物单室睿器5 GB/T 26543-20门把手/隔离栏金属网把手/隔离栏通风孔图6鸟类动物复式容器8. 1.3 制作要求8. 1.3. 1 一般要求容器设计应满足第5章要求。8.1.3.2边框使用20mmX40 mm的硬质木材制作并应用螺丝、钉子及元害胶蒙古剂进行加固。8. 1. 3. 3 器壁使用胶合板或其他强度相仿的材料制作,容器两侧的器壁厚度最小为6mm。容器的内壁不应
17、有可能导致鸟类自伤的尖锐边缘或突出物。容器的前部应做成斜面以增加通风面,斜面上覆盖3mm的金属网且其面积最少为前端总面积的75%。为降低容器内的亮度,金属网上应加盖细布帘。8.1.3.4 通凤通风孔的直径应为25mm并盖有网状物,应以50mm的间隔距离散布在容器的三面器壁上。当使用丝网覆盖通风孔时,在容器内不应有尖锐的边缘或突起物,任何边缘及突起物都应使用光滑的材料覆盖。8. 1.3.5 顶板顶板应坚固。根据所运某些鸟类的特性,顶板还应覆有无法破坏的辅助性材料。8. 1. 3. 6 栖木8.1.3.6.1 应为所有栖木性鸟类提供栖木。8. 1. 3. 6. 2 栖木直径应使鸟类舒适握牢。8.
18、1. 3. 6. 3 栖木安放的位置应使鸟类的粪便等掉落物不致落入食具、水具和其他鸟类的身上。8. 1. 3. 6. 4 栖木安放的高度应保证鸟类栖息时头部不会触及顶板,尾部不会接触底板,栖木不应安放过高,以免鸟类在运输途中感觉不安。8. 1. 3. 6. 5 栖木的数量应能供所有鸟类同时栖息。8. 1.3.6.6 应根据栖木的长度,计算容器内可装载鸟类的数量。8. 1.3.7 装载密度每个容器或每个分隔室内装载小型鸟的数量不应超过50只,以避免窒息。装载大型鸟时,其数量应相应减少。8. 1. 3. 8 底板使用整板制作且防渗漏并应设有与容器等长供非树栖性鸟类休息的平滑的凸起板条。8. 1.
19、3. 9门每个容器内或复式容器内的每一分隔室,都应有可滑动或装有钱链的门,门上均应设有拴紧箱门的安全设施。8. 1. 3.10 食具、水具容器内应装有分开的,可向其内加放食物和水的食具及水具。水具的边侧应有凸缘,以防水溢出。6 GB/T 26543-2011 运输小鸟时,应当在水面上浮海绵或其他适当物品,以防溺死鸟类。食具和水具不应使用焊接马口铁。8. 1.3. 11 搬运隔离杆或把手应在容器的三侧安装搬运隔离杆或把手。8.2 食籽鸟类容器8.2.1 小型食籽鸟(包括其他小型食籽雀形目树栖鸟类泛指J)容器8.2. 1. 1 适用范围适用于装载梅花雀、金丝雀、雀类(燕雀、金翅雀等)、锡嘴雀、麻雀
20、类、梅花雀类、纺织鸟(小型)、维达鸟、双点雀、保儒鸟、蜡嘴雀、寡妇鸟、各种文鸟等。8.2. 1. 2 一般要求容器设计按8.1的相关要求。8.2. 1.3 顶板应覆有耐破坏的松软衬垫。8.2. 1. 4 栖木栖木应平行摆放,数量不超过四根,直径约为10mmo其结构见图5、图608.2. 1. 5 装载密度人工养殖的鸟,每只鸟的栖息间隔不小于30mm;野外捕获的鸟,间隔应不小于50mmo每个容器或隔箱内最多装载50只鸟。8.2. 1. 6 底板底板上应覆盖有吸附材料。8. 2. 2 中型食籽鸟(包括其他中型食籽雀形目树栖鸟类泛指J)窑器8.2.2.1 适用范围适用于装载颊白鸟类、雀类(大型)、织
21、布鸟、主红雀类、马利布鸟类、鸦雀类等。8.2.2.2 一般要求容器设计按8.1的相关要求。8.2.2.3 栖木栖木平行摆放,不应超过三根。直径约为13mmo其结构见图5、图60超大容器可以摆放四根栖木,其大小应符合8.1的要求。8.2.2.4 装载密度人工养殖的鸟,每只鸟的栖息间隔不小于50mm;野外捕获的鸟,间隔应不小于70mm。每个容器或隔箱内最多装载50只鸟。8.2.2.5 顶板应覆有耐破坏的松软衬垫。8.3 类鹦鹉鸟容器8.3. 1 小型类鹦鹉鸟(包括小型鹦形目类黯鹉鸟鸟类泛指J)窑器8. 3. 1. 1 适用范围适用于装载相思鹦鹉类、鹦哥、澳洲鹦鹉、双眼元华果鹦鹉、短尾鹦鹉、吸蜜鹦鹉
22、、情侣鹦鹉类、长尾小鹦鹉类、鹦鹉(小型)、玫瑰鹦鹉等。8.3. 1. 2 一般要求容器设计按8.1的相关要求。8.3. 1. 3 边握使用20mmX40 mm的实心木制作。7 GB/T 26543-20门8.3. 1. 4 器壁使用厚度大于6mm的胶合板或实心木制作。前端三分之二处部分应由金属丝网或金属条构成。8.3. 1. 5 底板使用厚度为12mm的实心木制作。装载吸蜜鹦鹉时,可增加辅助丝网以便排泄物掉落到丝网下面的底板上。8.3. 1. 6 栖木对于树栖鸟类,栖木平行摆放,不应超过三根;对于非树栖鸟类,应在底板上放置木条。其结构见图5、图6。8.3. 1. 7 装载密度人工养殖的鸟,每只
23、鸟的栖息间隔不小于70mm;野外捕获的鸟,间隔应不小于80mm。非树栖鸟类,每只鸟在底板板条上所占间隙不小于100mmo每个容器或隔箱内最多装载35只鸟。玫瑰鹦鹉应按颜色分别装载,此类鸟具有攻击性。8.3. 1.8门使用厚度为12mm的实心木制作。8.3.1.9 通凤所有带网通风孔应使用轻质材料覆盖,以保证空气流通。8.3.2 大型鹦鹉鸟(长度超过230mm)类包括其他大型鹦形目类鹦鹉鸟鸟类泛指窑器8.3.2.1 适用范围适用于装载亚马逊鹦鹉类、葵花鹦鹉类、锥尾鹦哥类、玫瑰鹦鹉类、灰鹦鹉、鹦鹉、刁羊鹦鹉、金刚鹦鹉、鹦鹉等。8.3.2.2 一般要求容器设计按8.1的相关要求。8.3.2.3 边框
24、使用最小厚度为6mm的胶合板或实心木制作。鹦鹉类鸟具有较强的暖,内部不应有任何鸟类能抓握的突起物。8.3.2.4 牺木此种群大部分为树栖鸟类,每个容器内应提供圆形栖木。栖木的直径应以所装载的鸟的种类而定,其大小应能使所有的鸟舒服地抓握牢固、栖息。栖木放置的位置应能够避免鸟的排泄物不致掉落到食具、水具内。其结构见图5、图6。对于非树栖的此类鸟,在底板上固定大小适中且光滑的横杆,使鸟类感到安全。8.3.2.5 装载密度较小的鹦鹉,每一容器或分隔室内最多装25只鸟。所有的鸟能够舒适且和平共处。较大鸟,按上述原则减少相应数量。容器内,鸟的数量密度控制为防止因过度拥挤而造成窒息。葵花鹦鹉宜以不超过6只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6543 2011 活体 动物 航空运输 包装 通用 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