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
《2014年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 年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图腾与社会制度的产生 从历史上各民族的图腾崇拜来看,图腾是某种社会组织或个人的象征物。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图腾制度,是规范人行为层次的社会组织系统。正如英国学者里弗斯所说,图腾制度是一种社会组织制度。拉德克利夫也认为图腾制度为有关社会提供了一种基本的组织原则。 图腾制度是图腾文化的一个方面,它不仅是一种社会组织制度,而且是最早的社会组织制度。 图腾产生之前的原始群尚处在自然状态中,各群体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因此也就不可能有什么组织原则。图腾产生之后,每一个群体以一种图腾作为名
2、称和标志,而且同一部落的各群体的图腾互相不重复。这是当 时约定俗成的社会组织原则。法国学者倍松说,图腾制度 “ 把各个 个人 都区分属类,造成一种 图腾的户籍制 ,所以这种制度是一种真正的社会组织制度,而且以母亲的血缘关系的维持为基础 ” 。所以,图腾制度可以说是最早的社会组织制度。 斯库耳克拉夫特用 “ 图腾制度 ” 来表示氏族制度。对此,摩尔根认为: “ 倘若我们在拉丁语和希腊语中都找不到一个术语来表达这种历史上已经出现过的制度的一切特征和性质,那么, 图腾制度 这一术语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而且使用这个术语亦自有其便利之处。 ”在这里,斯库耳克拉夫特和摩尔根都认为图腾制度就是氏族 组织制度
3、。其实,两者之间是不能画等号的。图腾制度产生于氏族之前,而氏族形成后,继续沿用过去形成的图腾制度。所以在氏族社会,尤其是母系氏族社会,普遍实行图腾制度。 图腾制度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每一个社会组织都以图腾 动物、植物、无生命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 作为名称和标志。第二,同一部落的各个群体,图腾互相不重复。如印第安人波塔瓦塔米部落有十五个氏族,其图腾分别为十五种不同的动物。第三,同图腾者皆为亲属。根据图腾组织制度,一个部落内各群体的图腾各不相同,但不同部落的群体,图腾允许重复。在约四十个印第安部落中 ,以熊和狼为图腾的氏族分别有三十多个。这些部落不同而图腾相同的氏族,不管是否有血缘关系,彼此都视为
4、亲属,认为同出于一个图腾祖先,相互间是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我国白族虎氏族成员也认为同图腾者皆为亲属,如出门在外,虽素不相识,但只要是以虎为图腾的,便亲如兄弟,生死与共。 图腾制度在形成之后,随着图腾文化的发展而日臻完善,并随着图腾文化的衰亡而为其他社会组织制度所代替。 1.本文认为图腾制度是最早的社会组织制度,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 A.拉德克利夫认为图腾制度为有关社会提供了一种基本的组织原则。 B.图腾产生之后,处在自然状态中的原始群的每一个群体以一种图腾作为名称和标志,形成了当时的社会组织原则。 C.图腾制度把处于自然状态的原始群中的各个 “ 个人 ” 都区分属类,造成一种 “ 图
5、腾的户籍制 ” 。 D.图腾制度以母亲的血缘关系的维持为基础,是一种真正的社会组织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 筛选文中的信息。 A 中所述虽是原话,但不是 “ 图腾制度是最早的社会组织制度 ” 的依据。 答案 : A 2.下列对图腾制度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制度,图腾制度产生于氏族制度之前,是当时用来规范人行为层次的社会组织系统。 B.每一个社会组织都以动物、植物、无生命的自然物等实物为图腾作为自己的名称和标志。 C.同一氏族的各个部落的图腾不能互相重复,是图腾制度约定俗成的社会组织原则。 D.部落不同而图腾相同的群体,同出于一个祖先,彼此都视为亲属,相互间是兄弟姐妹之间
6、的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B 中所言是图腾制度中的图腾标志,其他内涵没有涉及。 C 是对图腾制度的补充,没有触及 “ 图腾制度 ” 的根本。 D 的错误同 C。 答案 : A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图腾制度是图腾文化的一个方面,整个图腾体系就是一种社会组织制度。 B.摩尔根认为,倘若在拉丁语和希腊语中都找不到一个术语来表达氏族组织制度的一切特征和性质,用 “ 图腾制度 ” 这一术语也是可以的。 C.氏族形成后,继续沿用图腾制度,所以在氏族社会全都实行图腾制度。 D.图腾制度形成之后,随着图腾文化的发展而日臻完善,但随即为其他社会组织制度所代替。
7、解析:本题考查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A 中 “ 整个图腾体系就是一种社会组织制度错了。它还包括其他内容。 C 原文 ” 在氏族 社会,尤其是母系社会,普遍这实行图腾制度 ” ,而 C 说 “ 全都 ” 显然错误。 D 尾节说的是 “ 随着图腾文化的衰亡而为其他社会组织制度代替 ” ,而 D 中说 “ 但随即 ” ,表述不一致。 答案 : B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世吏二千石,至祜九世,并以清德闻。 郡将夏侯威异之 ,以兄霸之子妻之 。 武帝受禅,以佐命之勋,进号中军将军。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
8、都督荆州诸军事、假节。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时长吏丧官,后人恶之,多毁坏旧府,祜以死生有命,非由居室,书下征镇,普加禁断。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祜之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诏罢江北都督,置南中郎将,以所统诸军在汉东江夏者皆以益祜。 吴将邓香掠夏口,祜募生缚香,既至,宥之。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 降。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 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 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 。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
9、疑心。人多谏抗,抗曰: “ 羊祜岂鸩人者! ” 抗每告其戍曰: “ 彼专为德,我专为暴,是不战而自服也。各保分界而已,无求细利。 ” 孙皓闻二境交和,以诘抗。抗曰:“ 一邑一乡,不可以无信义,况大国乎!臣不如此,正是彰其德,于祜无伤也。 ” 祜女夫尝劝祜: “ 有所营置,令有归戴者,可不美乎? ” 祜默然不应,退告诸子曰: “ 此可谓知其一不知其二。 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汝宜识吾此意。 ” 祜寝疾, 求入朝。命乘辇入殿,无下拜,甚见优礼。寻卒,时年五十八。帝素服哭之,甚哀。是日大寒,帝涕泪沾须鬓,皆为冰焉。南州人征市日闻祜丧,莫不号恸,罢市。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其仁德所感如此。 (选自晋
10、书 羊祜传,有删节。) 4.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开设庠序,绥怀远近 怀:安抚。 B.以所统诸军在汉东江夏者皆以益祜 益:好处。 C.既至,宥之 宥:宽恕。 D.皆计所侵,送绢偿之 偿:补偿。 解析:本题考查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益:增长,加多,补助。 答案 : B 5.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以 佐命之勋 焉用亡郑 以 陪邻 B. 祜 之 始至也 此天 之 亡我,非战之罪也 C. 率部曲 而 降 冰,水为之, 而 寒于水 D. 皆计 所 侵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 所 劫哉 解析:本题考查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11、A 介词,因、凭 /连词,来; C 连词,表承接 /连词,表转折; D 代词,放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短语 /“ 所 ” 与 “ 为 ” 构成固定结构,表被动。 答案 : B 6.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能表现羊祜 “ 有德量 ” 的一组是 ( ) 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 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 祜以死生有命,非由居室,书下征镇,普加禁断 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 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 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 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 筛选文中的信息。 属于破除陋习; 属于有计谋。 答案 : A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12、是 ( ) A.羊祜在荆州任职期间,针对当时前任官吏死于任上而继任者因忌讳而毁坏旧府的迷信陋习,下令禁止。 B.羊祜设计令吴罢石城守,这不仅使边境得以安宁,而且让军队有精力进行农业生产,使军队有了充足的粮食储备。 C.陆抗与羊祜是战场上的对手,但在生病时,不顾众人劝说,服用羊祜送给他的药,后来因真心佩服羊祜而与他和解,结成朋友。 D.羊祜颇有仁德,深受皇帝看重和百姓爱戴。因此,他去世时,皇帝不顾寒冷,素服痛哭,普通百姓和戍边将士也都十分悲伤。 解析:本题考查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 后来因真心佩服羊祜而与他和解,结成朋友 ” 错。 答案 : C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
13、成现代汉语。( 7 分) ( 1) 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 2 分) ( 2) 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 2 分) ( 3) 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汝宜识吾此意。( 3 分) 解析:本题考查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注意重要的文言现象:( 1)异:认为 不同寻常。以:把。妻:嫁给 做妻子。( 2)德量:品行气量。虽:即使。过:超过。( 3)树:树立。是:这。惑:糊涂。识:懂得。 答案 : ( 1)郡将夏侯威认为他不同寻常,把哥哥百般夏侯霸的女儿嫁给了羊祜做妻子。 ( 2)陆抗称赞羊祜的品行气量,即使乐毅、诸葛孔明也不能超过他。 ( 3)臣子树立私心就会违背公正,
14、这是非常糊涂的。你们应该懂得我的心愿。 (二)古代诗歌阅读( 10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岁暮 ( 唐 ) 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 【 注 】 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 ( 763) 末,时杜甫客居阆州 ( 今四川阆中 ) 。 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 ( 今四川成都 ) 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 ( 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 ) ,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9.诗人为什么会发出 “ 寂寞壮心惊 ” 的感慨 ?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 5 分 ) _ 解析:本题考查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
15、心意思。本诗大意为:岁暮之时,边地战事又起,但没有谁能主动请缨,为国分忧,壮士有心报国,却又无人能识。最后一句 “ 寂寞壮士心 ” 是对全诗的总结。 答案 : ( 1)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 2)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 3)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10.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 5 分 ) _ 解析:本题考查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 烟尘 ”“ 鼓角 ” 都是借代的手法;“ 请缨 ” 是用典,学生学过 “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 ; “ 谁请缨
16、” 与 “ 敢爱死 ” 形成对比。结合各种手法的基本用法与诗句内容就可归纳出答案要点。 答案 : 借代,如 “ 烟尘 ” 代边境战争;与后文 “ 鼓角 ” 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 “ 请缨 ” ,典出汉书 .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0 分) ( 1)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 ,士贰其行。 ,二三其德。(诗经 氓 答案: 女也不爽 士也罔极 ( 2) 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前赤壁赋 答案: 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 ( 3) ,池鱼思故渊。
17、 (陶渊明归园田居) 答案: 羁鸟恋旧林 ( 4) 亦余心之所善兮, 。 (屈原离骚) 答案: 虽九死其犹未悔 ( 5) 明明如月 , ?越陌度阡, 。(曹操短歌行) 答案: 何时可掇 枉用相存 ( 6) 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 (王羲之兰亭集序) 答案: 悟言一室之内 放浪形骸之外 解析 : 本题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注意易错字:罔、极、羁、犹、掇、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 陈峻峰 不是一棵,也不是两棵,而是一排水杉。在我居住的城市的东南,向天空高高地一排直立着,高过了那些栗树、梧桐、刺槐和雪松。 两只鸟,我们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甘肃省 武威市 第六 中学 高三上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