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136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136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136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136 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某视频中,一只猫头鹰被人用大手轻轻抚摸,它瞪大了眼睛,显得傻气而乖巧,网友皆呼“萌”。但科学研究表明,它的“萌态”是因恐惧而身体僵硬,动作缓慢。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分数:2.00)A.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要在普遍联系中把握事物C.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D.既要看到现象,更要把握事物的本质3.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2、水汽凝结物: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颗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雾和霾常常相伴而生,但是二者在相对湿度、边界特征、日变化等方面有区别。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分数:2.00)A.雾与霾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B.对雾与霾的分析抓住了矛盾的特殊性C.哲学不关注作为自然现象的雾与霾D.雾与霾定义的差异决定了二者本质的区别4.关于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使用价值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交换价值决定商品交换的比例C.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
3、,商品的价值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社会关系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它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5.某资本家投资 200 万元,每次投资所得的利润是 30 万元,假定其预付资本的有机构成是 4:1,那么该资本家每次投资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率为(分数:2.00)A.25B.75C.125D.1506.小罗在某图书公司用笔记本电脑顺利地完成了考研系列辅导用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书,并成功出版发行,这本书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分数:2.00)A.考研系列辅导用书.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各种功能B.为购买考研系列辅导用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所付出的货币C.小罗在图书公司的电脑D.考研系列辅导用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对消费者的效用或有用性7.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所谓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一定点”指的是(分数:2.00)A.工人用于再生产自己劳动力价值的时间B.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C.转移劳动力价值的过程D.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过程8.某企业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其生产商品的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5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
5、的那部分是(分数:2.00)A.相对剩余价值B.超额剩余价值C.剩余价值D.绝对剩余价值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在不同的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构成也是有区别的B.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在消费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C.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商品,能够获得剩余价值,货币也就转化为资本D.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而不是劳动力10.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家一直注重培养产业工人的科研能力以及利用各种途径提高产业工人的操作能力,并将其应用于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其根本目的是(分数:2.00)A.提高国民素质B.提高企
6、业竞争力C.研发更适合市场的产品D.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11.目前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人越来越多,人们选择网购的一个最主要原因就是价格低廉,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商品大打折扣,成交额突飞猛进。网上购物(分数:2.00)A.违背了等价交换原则B.使得价值规律改变了作用形式C.货币仍然行使其固有职能D.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而非现实的货币12.马克思指出:“在同一时间内,劳动就一种属性来说必然创造价值,就另一种属性来说,必然保存或转移价值。”这说的是(分数:2.00)A.社会必要劳动和个别劳动及其作用B.私人劳动和抽象劳动及其作用C.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及其作用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及其作用13.资本主义在生产
7、和流通领域起支配作用的是自由竞争原则,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调节经济,政府对经济活动基本采取“自由放任”政策。根据以上材料,请判断属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哪个阶段(分数:2.00)A.私人垄断资本主义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垄断资本主义D.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4.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5.古语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有(分数:2.00)A.善与恶相互对立B.善与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成名、灭身各有相应的量变前提D.善、恶的积累必导致相应
8、的质变16.恩格斯指出:“所谓的客观辩证法是在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概念的辩证法本身就变成只是现实世界的辩证法运动的自觉的反映”,这段话表明(分数:2.00)A.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是概念辩证法B.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C.客观辩证法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D.主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的形式17.十几年前,科学家只把几十种基因突变与疾病挂上钩,现在已经把三千种左右基因突变与疾病对上号,但要搞清所有基因突变与疾病的关系尚需时日。这是因为(分数:2.00)A.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暴露与展现有一个
9、过程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8.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这表明(分数:2.00)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19.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生产中的自动化程度加强。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意味着(分数:2.00)A.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了,自动化生产线创造了新价值B.“总体工人”中的脑力劳动的比重不断增大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强度日益提高
10、C.个别资本家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的手段D.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20.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有(分数:2.00)A.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B.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C.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D.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21.恩格斯谈到资本主义国家职能时指出,“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这就是说(分数:2.00)A.国家是一种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
11、能的有组织的力量B.社会管理职能是实现政治统治职能的基础C.社会职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职能D.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职能都是通过社会职能体现的22.关于生产集中、资本集中的说法,正确的有(分数:2.00)A.资本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B.生产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所支配C.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和自由竞争的结果D.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社会化的重要表现23.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
12、成的一种垄断资本。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包括(分数:2.00)A.金融联系B.资本参与C.人事参与D.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24.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的来源包括(分数:2.00)A.对国内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B.通过控制市场占有非垄断企业的利润C.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国外利润D.利用所控制的国家机器,通过财政补贴、减免税收等再分配手段,把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转化为高额垄断利润25.垄断价格的形成,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原因在于(分数:2.00)A.垄
13、断价格不可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垄断组织也不可能任意提高或降低商品的价格,它的变化仍然在不同程度上受竞争和供求关系的制约B.垄断价格没有改变全社会商品价格总额和商品价值总额的一致性:垄断组织通过垄断高价或垄断低价获取的垄断利润,只是其他商品生产者所失去的价值部分C.垄断价格的确定和变化,归根到底仍然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量的多少及其变化。因此,垄断价格只是改变了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只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新变化D.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26.下列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分数:2
14、.00)A.它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矛盾发展的结果B.它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C.它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D.在它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升级和优化。加快了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27.垄断资本在国内建立了垄断统治后,必然要把其统治势力扩展到国外建立国际垄断统治。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经济动因有(分数:2.00)A.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在别国谋求高额利润B.将部分非要害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C.争夺商品销售市场D.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28.下列关
15、于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分数:2.00)A.对于资本输出国来讲,资本输出为其带来了巨额利润,带动和扩大了商品输出,大大改善了国际收支状况B.对于资本输入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来讲,资本输入对其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C.对于资本输入国来说,引进了较先进的机器设备和工艺技术,利用外贸和技术办厂,促进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外贸D.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如付出了较大的经济代价和环境资源代价,冲击本国民族工业,债务加重,对国际资本依赖性增强等29.20 世纪末期,苏联、东欧剧变,很多社会主义国家改弦易帜,尤其东欧的多个原社会主义国家加入了欧盟,甚至是加入了北
16、约,现在的古巴、缅甸、朝鲜发展陷入萎靡不振,唯有社会主义中国一枝独秀,大踏步地向前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分数:2.00)A.社会主义的产生和成长,意味着对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否定要遭到资本主义的拼死反抗B.社会主义开始时比较弱小,注定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过程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C.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D.经济全球化处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之下,对社会主义国家具有消极方面的效应30.人类对美好境界的追求,从广义上讲有两类:一类是具有客观必然性,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理想;一类是完全脱离客观发展规律而陷入
17、虚幻,从而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空想。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理想,其依据是(分数:2.00)A.人类社会发展规律B.自然界的发展规律C.人的思维的发展规律D.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136 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某视频中,一只猫头鹰被人用大手轻轻抚摸,它瞪大了眼睛,显得傻气而乖巧,网友皆呼“萌”。但科学研究表明,它的“萌态”是因恐惧而身体僵硬,动作缓慢。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分数:2
18、.00)A.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要在普遍联系中把握事物C.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D.既要看到现象,更要把握事物的本质 解析:解析:人类抚摸让猫头鹰瞪大眼睛,人们看到的现象是猫头鹰的“萌态”,但实质体现的是猫头鹰的恐惧,所以 D 符合题意。A、B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所以 C 说法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D。3.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颗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雾和霾常常相伴而生,但是二者在相对湿度、边界特征、日变化等方面有区别。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分数:2.00)A.雾与霾都是
19、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B.对雾与霾的分析抓住了矛盾的特殊性 C.哲学不关注作为自然现象的雾与霾D.雾与霾定义的差异决定了二者本质的区别解析:解析:雾和霾常常相伴而生,但是二者存在区别,材料对雾与霾的分析抓住了矛盾的特殊性,B 正确。物质是各种物的总和,雾与霾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的具体形态,A 说法错误;哲学关注的是万事万物,C 说法错误;雾与霾本质的区别决定了二者定义的差异,D 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4.关于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使用价值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
20、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交换价值决定商品交换的比例 C.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商品的价值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社会关系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它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解析:解析: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所以 B 表述错误。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它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
21、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所以 A 正确,不选;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有价值,商品的价值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社会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所以 C 表述正确,不选;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22、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它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所以 D 表述正确,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5.某资本家投资 200 万元,每次投资所得的利润是 30 万元,假定其预付资本的有机构成是 4:1,那么该资本家每次投资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率为(分数:2.00)A.25B.75 C.125D.150解析:解析:预付资本=200 万元=c+v,资本有机构成 c:v=4:1,因而,可变资本 v=40 万元,资本家获得的利润即剩余价值 m=30 万元,那么剩余价值率 m=3040=75。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6.小罗
23、在某图书公司用笔记本电脑顺利地完成了考研系列辅导用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书,并成功出版发行,这本书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分数:2.00)A.考研系列辅导用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各种功能B.为购买考研系列辅导用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所付出的货币C.小罗在图书公司的电脑D.考研系列辅导用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对消费者的效用或有用性 解析:解析: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它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所以
24、D 正确。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有价值,商品的价值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社会关系。因此。作为商品的考研系列辅导用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该书的使用价值,即该书对消费者的效用或有用性。A 是该书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它并不构成对消费者的有用性或效用,不选。B 购买考研系列辅导用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消费者所付出的货币体现的是商品的价值,不合题意,不选。C 用来完成考研系列辅导用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13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