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
《2014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 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真题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 ( 45 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 12 分 ) 项羽,面对滔滔激流,破 f( ) 沉舟,勇往直前,百二秦关,终属西楚;司马迁,在屈辱嘲讽下,不言放弃,发愤图强,终著成“史家之绝唱, _”。信念如同一把宝剑,能激发人的豪气;信念如同一盏明灯,能照亮人的心灵。只要你有坚定的信念, 不管你是何等渺小、卑微,使你同样可以谱写生活的童话,创造生命的奇迹 。不要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_,便只顾风雨兼程;不要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_,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不要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 ) , _,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带着
2、信念展翅 o( ) 翔吧,不要用顾虑和烦恼束缚自己,羁 ( ) 绊了前进的脚步,要勇敢地对自己说:“我很棒,我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 1) 将文段中与前句内容贯通的名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下面。 ( 2 分 )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识记。 答案: 无韵之离骚 ( 2)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 4 分 ) 泥 泞 ( ) 羁 绊 ( ) 破 f沉舟 ( ) 展翅 o 翔 ( )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和 字形的识记。 答案: nng j 釜 翱 ( 3) 文段中划波浪线句子有语病,请改正。 ( 2 分 ) 解析: 划线句属于结构混乱。 答案: 把“使”字去掉 ( 4) 文段中
3、三横线上依次填入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2 分 )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只要热爱生命;既然选择了远方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 句子的衔接 ,根据语境意思理解,读书文段,选择最恰当的选项。 答案: D ( 5) 仿写句子。要求使用比喻修辞手法,句式与例句基本一致,语意连贯。 ( 2 分 ) 例句:信念如同一把宝剑,能激发人的豪气;信念如同一盏明灯,能照亮人的心灵。 仿句: 解析: 本题考查句式的仿写。 答案: 信念如同一轮红日,能燃烧人的热情 2.古诗文默写。 ( 12 分,每空 1 分 ) ( 1) 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 诗经 蒹葭 ) 答案: 白露
4、未晞 ( 2)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李清照醉花阴 ) 答案: 莫道不消魂 ( 3) 共看明月应垂泪, 。 ( 白居易望月有感 ) 答案: 一夜乡心五处同 ( 4) 晴川历历汉阳树, 。 ( 崔颢黄鹤楼 ) 答案: 芳草萋萋鹦鹉洲 ( 5) ,坐看云起时。 ( 王维终南别业 ) 答案: 行到水穷处 ( 6) ,各领风骚数百年。 ( 赵翼论诗 ) 答案: 江山代有才人出 ( 7) 长风破浪会有时, 。 ( 李白行路难 ) 答案: 直挂云帆济沧海 ( 8) 了却君王天下事, 。 (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答案: 赢得生前身后名 ( 9) 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论语中的“
5、学而不思则罔, 。”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孟子中的“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说明了困境出人才的道理。 答案: 思而不学则殆 入则无法家拂士 ( 10) 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清明、中秋、重阳、春节等节日的诗 ( 词 ) 句,请你写出前后相连的任意两句 。 答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的背诵与默写。 3.综合性学习及口语交际。 ( 11 分 )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三年的时光已悄然逝去。相聚犹在昨 天,分别即在眼前。今天,朝夕相处的九年级一班的同学、老师,相聚在离别的路口,为再次回顾那些共同奋斗过的难忘岁月,重温那份永存于心的浓浓情谊
6、,畅想绚丽多彩的未来,特举办师生联欢晚会。请你为告别晚会完成下面的任务。 ( 1) 请你为这次晚会取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 ( 2 分 ) 解析: 本题考查 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写出举办晚会的主题,语言简练即可。 答案: 难忘激情岁月 ( 2) 请你为这次晚会预设两个活动项目,语言简要。 ( 2 分 ) 解析: 本题考查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简单的写出举办晚会的步骤。 答案: 写留言 ; 吐真情 ; 泯恩仇 。 ( 3) 毕业晚会上,小明同学准备献唱朋友,别哭,可当音乐响起时,他却紧张得忘了词。如果你是主持人,会说什么为他解围呢 ? ( 2 分 ) 解析: 本题考查临场反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给小
7、明解除尴尬,还能活跃现场气氛,语言富有感染力。 答案: 你看,小明因为离别的激动,无法正常的给大家唱朋友,别哭,让我们一起给他鼓励 。 ( 4) 毕业之际,你最想写给老师的赠言是什么 ? ( 2 分 )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写出对老师的感激,语言富有感染力即可。 答案: 有些人会一直刻在记忆里的 , 即使忘记了他的声音 , 忘记了他的笑容 , 忘记了他的脸 ,但是每当想起他时的那种感受 , 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 至我一生的老师 。 ( 5) 晚会在热闹的气氛中即将结束,请你设计一则 50 字左右的结束语,宣告晚会结束。 ( 3分 )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流畅,语句
8、优美,富有感染力。 答案: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明天我们就要离开这美丽的校园,有着不舍带着依恋,怀着憧憬,走向我们更美好的明天 !就让我们把这份热情撒向大地,把这份激情带给每个人 ! 4.名著阅读 。( 6 分) 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当我们对德与恶的庸俗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此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 ( 1) 上文选段选自文学名著 _ ( 书名 ) ,文中的“他”是 _(
9、人名 ) 。( 2 分 ) 答案: 名人传 贝多芬 ( 2) 文中“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中“最大”“最好”暗 示了他的伟大,他的伟大之处在于 _( 2 分 ) 答案: 他的作品是为苦难的人们而写的。他隐忍自己的痛苦,却用他以痛苦换来的欢乐来安慰人们,给人们勇气和力量。 ( 3) 课外文学名著中,有许多人物的经历可以印证“痛苦和磨难造就人”的道理,请写出表现这一道理的其它一部作品及作者。 ( 2 分 ) 答案: 作品名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的内容与理解。 5.文学常识及诗词赏析。 ( 4 分 )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渔家傲 秋思 塞下秋来
10、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1) 渔家傲 秋思的作者是 _代的 _( 人名 ) ,其中“渔家傲”是 _,“秋思”是 _。 ( 2 分 ) 答案: 宋 范仲淹 词牌名 题目 ( 2) 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边塞秋景,以一个 _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下片的“家万里”表达了作者 _的思想感情。 ( 2 分 ) 答案: 异 思念家乡 解析: 本题考查诗词鉴赏,要求我们在课下对诗词的文学文化常识牢记,并能够简单地分析一些诗词的主题思想。 二、阅读理解 ( 55 分 ) ( 一 ) 阅读下面的文
11、章,完成第 6-10 题。 ( 18 分 ) 桑葚熟了 多年前,朋友赠了我一瓶自酿的美酒,醇香扑鼻,饮后唇齿留香,回味无穷,经请教后方知是由桑葚酿造而成。 于是,每到桑葚成熟的季节,偶见街中有叫卖桑葚的村姑,便会买一小盆尝尝鲜,重圆一回 儿时的梦 。心底下总想着有一天能加入到采摘桑葚的队伍中去。 今年五月外出开会,回来时在朋友的指引下,特意到农家乐山庄停留,在这个处处飘散着桑葚味道的庄园,我终于圆了我的采桑梦。 跨过一条小溪,进入到一片原生态的桑林后,我一时惊呆了,只见翠绿的桑叶层层叠叠,衬着紫红的桑葚,迎风摇曳。 熟透了的桑葚,紫紫的丰满着挂满了枝条,如玛瑙,晶莹剔透,非常诱人 。大家一齐兴
12、奋地扎入桑林,一边采摘,一边品尝,专挑那个大、肉厚、色紫的下手,来个先尝为快。熟透的桑葚浑身透着光亮,充满水分,稍不小心就会把它捏破,挤出紫汁来。我轻轻地摘下一颗放入嘴里嚼去,果汁四溢,顿觉满口生香,通过味蕾透 出一种桑科特有的清甜,丝丝滋润到心田。就这样,我们一边尽情地采摘,一边忘情地海吃,那是一种绝美的享受。 桑林中鸟雀成群,叽叽喳喳,它们也在分享着这难得的美味,受惊吓飞离时,弹起树枝,那熟透的桑葚如同一阵紫雨,纷纷坠落,砸到人身上,落入泥土中,立刻留下 一个个紫黑的印记,大家只能叹惜一回,继续有说有笑,挑肥拣瘦,边摘边往前走,不一会儿竹篮中已平添了许多桑果。 看着这微微颤动的桑葚,听着那
13、啾啾鸟鸣,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悄然远逝却忆之犹甜的童年时光。那时物资匮乏、零食奇缺,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最盼望的就是老桑树结满 了紫红的桑葚,给我们带来了解馋的机会。放学后,大家迫不及待地扔下书包,三五成群地来到了村边桑田,个个身手敏捷,猴子似的爬上桑树,低矮枝头的桑葚早已寥寥无几,高枝处的桑葚往往可望而不可即,于是找根竹竿去敲打,桑葚娇嫩,落地即惨不忍睹,但大家都不管那血肉模糊的样子,也不管其是否沾上 了泥土,一时间大家满地找葚,经过一顿猛吃后,每个人的手上、嘴上和衣服上无一例外地都沾满了紫黑的桑汁,有的更成了大花脸了,伙伴们你看我、我看你,相互对笑。自己吃够了以后,有时也不忘给父母兜带一些回去,
14、虽然没能做到古人那样的“拾葚供亲” “以异器盛之,黑者奉母,赤者自食”,但母亲也每每被我的孝心所感动,那满身的脏相自然也就逃过一劫,不再追究了 一晃数十年过去了,今天的小孩都已过着衣食无虑的生活,没有了我们儿时的那副馋样,恐怕也已很少见到桑葚了,都市里没有桑树,也没有人养 蚕,更不会有采摘桑葚的乐趣了。 面对这成片的桑林,我一时思绪万千,在食品安全问题屡屡曝光的今日,桑葚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当年的那分清纯,那份天然,实属不易。 6.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 围绕此线索文章写了哪两件事 ? ( 4 分 )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线索的把握,找出文章是围绕“什么”写的,然后概括总结。 答案: 采桑葚,两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四川省 巴中市 中考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