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描述统计)-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描述统计)-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描述统计)-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描述统计)-试卷 2 及答案解析(总分:4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3,分数:36.00)1.单项选择题_(分数:14.00)(1).每一组的( )相等(分数:2.00)A.NB.平均数C.中数D.众数(2).B 组次数分布的中数位于( )分组(分数:2.00)A.12B.23C.34D.45(3).A 组次数分布的中数位于( )分组(分数:2.00)A.23B.34C.45D.56(4).C 组次数分布的中数位于( )分组(分数:2.00)A.23B.34C.45D.56(5).B 组数据呈( )(分数:2.00)A.正态分布B.
2、正偏态分布C.负偏态分布D.双峰分布(6).假设按照大小顺序排列的数列包含 n 个数(n 为奇数),则此数列的中数是( )(分数:2.00)A.出现次数最多的数B.位于数列最中间的数C.位于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D.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数(7).假设按照大小顺序排列的数列包含 n 个数(n 为偶数),则此数列的中数是( )(分数:2.00)A.出现次数最多的数B.位于数列最中间的数C.位于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D.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数2.下列分布中,平均数可能位于第 60 个百分位数的是( )(分数:2.00)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D.“U”形分布3.负偏态分布中,平均数为
3、 57,众数为 65,则下列数值更可能是此分布的中数的是( )(分数:2.00)A.40B.47C.60D.654.如果从一个正态分布中,将上端的少数极端值去掉,下列统计量不会受到影响的是( )(分数:2.00)A.平均数B.中数C.众数D.标准差5.研究者决定通过每一个分数除以 10 来对原始分数进行转换。原始分数分布的平均数为 40,标准差为15。那么转换以后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将会是( )(分数:2.00)A.4,15B.04,015C.40,15D.04,156.某班 200 人的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其平均数是 72,方差是 16。成绩在 80 分以上的人数可能有( )人(分数:2.00)
4、A.62B.32C.14D.57.积差相关是英国统计学家( )于 20 世纪初提出的一种计算相关的方法(分数:2.00)A.斯皮尔曼B.皮尔逊C.高斯D.高尔登8.假设两变量线性相关,两变量是等距或等比的数据,且呈正态分布。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时应选用( )(分数:2.00)A.积差相关B.斯皮尔曼等级相关C.二列相关D.点二列相关9.在统计学上,相关系数 r=0 表示两个变量之间( )(分数:2.00)A.零相关B.正相关C.负相关D.无相关10.两列正态变量,其中一列是等距或等比数据,另一列被人为地划分为两类。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应采用( )(分数:2.00)A.积差相关B.多列相关C.斯皮尔
5、曼等级相关D.二列相关11.有四个评委对八位歌手两两配对进行等级比较,要表示这些评价的一致性程度,应选用( )(分数:2.00)A.肯德尔 W 系数B.肯德尔 U 系数C.斯支尔曼等级相关D.点二列相关12.下列几个点二列相关系数的值,相关程度最高的是( )(分数:2.00)A.0.8B.0.1C.-0.9D.-0.5二、多选题(总题数:3,分数:6.00)13.累加曲线的形状大约有( )(分数:2.00)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常态分布D.正态分布14.计算和应用平均数的原则是( )(分数:2.00)A.同质性原则B.平均数与个体数值相结合原则C.平均数与标准差、方差相结合原则D.方
6、差一致性原则15.相关的分类为( )(分数:2.00)A.正相关B.负相关C.零相关D.常相关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16.简述编制分组次数分布表的步骤。(分数:2.00)_17.线形图适合哪种资料?绘制线形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分数:2.00)_18.简述平均差的优缺点。(分数:2.00)_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描述统计)-试卷 2 答案解析(总分:4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3,分数:36.00)1.单项选择题_解析:(分数:14.00)(1).每一组的( )相等(分数:2.00)A.NB.平均数C.中数D.众数 解析:解析:根据上表
7、可知,A、B、C 三个组的总人数 N 不相等,他们的平均数和中数也各不相等。但是三组的众数相等,都为 45。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2).B 组次数分布的中数位于( )分组(分数:2.00)A.12B.23C.34D.45 解析:解析:计算分组次数的中数,首先需要求出 B 组总的次数(12+14+6+2+1=35),然后求出 N2 的值175,接着求出各分组所在组的累加次数,最后求出 N2 所在的累加次数组,即 45 这一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3).A 组次数分布的中数位于( )分组(分数:2.00)A.23B.34 C.45D.56解析:解析:计算分组次数的中数,首先需要求 A 组
8、出总的次数(6+13+11+7+2=39),然后求出 N2 的值195,接着求出各分组所在组的累加次数,最后求出 N2 所在的累加次数组,即 34 这一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4).C 组次数分布的中数位于( )分组(分数:2.00)A.23B.34 C.45D.56解析:解析:计算分组次数的中数,首先需要求 A 组出总的次数(7+9+7+3+6=32),然后求出 N2 的值16,接着求出各分组所在组的累加次数,最后求出 N2 所在的累加次数组,即 34 这一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5).B 组数据呈( )(分数:2.00)A.正态分布B.正偏态分布 C.负偏态分布D.双峰分布解析
9、:解析:在正态分布中,平均数、中数和众数相等。在正偏态中,平均数大于中数;负偏态中,中数大于平均数。在所有的分布中,中数总时位于众数和平均数的中间,众数总是位于分布的峰值部分。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6).假设按照大小顺序排列的数列包含 n 个数(n 为奇数),则此数列的中数是( )(分数:2.00)A.出现次数最多的数B.位于数列最中间的数 C.位于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D.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数解析:解析:求未分组的数据的中数时,当数据个数 n 为奇数时,此数列的中数为位于数列的最中间的数。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7).假设按照大小顺序排列的数列包含 n 个数(n 为偶数),则此数列的
10、中数是( )(分数:2.00)A.出现次数最多的数B.位于数列最中间的数C.位于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 D.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数解析:解析:求未分组的数据的中数时,当数据个数 n 为偶数时,此数列的中数为位于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2.下列分布中,平均数可能位于第 60 个百分位数的是( )(分数:2.00)A.正偏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D.“U”形分布解析:解析:此题中平均数位于第 60 个百分位数,因此平均数大于中数(即第 50 个百分位数)。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3.负偏态分布中,平均数为 57,众数为 65,则下列数值更可能是此分布的中数的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心理学 统考 专业 基础 综合 描述 统计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