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针灸学(经络总论)-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针灸学(经络总论)-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针灸学(经络总论)-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中医综合针灸学(经络总论)-试卷 1及答案解析(总分:1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下列哪一位不是“金元四大家”(分数:2.00)A.刘守真B.张戴人C.李明之D.张洁古2.首先阐明温热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温病学家是(分数:2.00)A.吴鞠通B.叶香岩C.薛雪D.吴有性3.创“戾气”说的温病学家是(分数:2.00)A.吴鞠通B.叶香岩C.薛雪D.吴有性4.创立了温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指出:“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的温病学家是(分数:2.00)A.吴鞠通B.叶香岩C.薛雪D.吴有性5.开中国医
2、学伦理学之先河的著作是(分数:2.00)A.千金方B.伤寒杂病论C.黄帝内经D.难经6.下列关于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的论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是我国现存的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B.分述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诸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和症状C.重于病源的研究,如指出疥疮是由疥虫所致D.首次提出具有传染性的“乖戾之气”7.下列关于“整体观念”的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人自身是一个统一的整体B.人与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C.自然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D.人与社会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8.“有诸内,必形诸外”反映了“整体观念”中的(分数:2.00)A.五脏一体观B.形神一体观C.
3、病理上的整体性D.诊治上的整体性9.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是(分数:2.00)A.整体观念B.辨证论治C.知常达变D.阴平阳秘10.辨证论治中,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过程的是(分数:2.00)A.病B.证C.症D.主诉11.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尝贵后贱”可致(分数:2.00)A.脱营B.失精C.失神D.痴呆12.提出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原则的经典著作是(分数:2.00)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C.医宗金鉴D.景辱全书13.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内涵(分数:2.00)A.以整体观
4、念为主导思想B.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C.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D.以治病求本为诊治特点14.总结了先秦至西汉学经验和理论,系统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的专著是(分数:2.00)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C.难经D.医宗金鉴15.下列哪项关于刘完素的叙述是不正确的(分数:2.00)A.河间学派创始人B.倡导火热论C.认为“六气皆从火化”D.后人称其为“火热派”16.经外奇穴是指(分数:2.00)A.经脉以外的穴位B.经穴以外的穴位C.经穴以外有定名、有定位的穴位D.十二经脉以外有定名、有定位的穴位17.任
5、督二脉腧穴都可以治疗(分数:2.00)A.热病B.头面病C.前阴病D.妇科病18.腋前纹头至肘横纹的骨度分寸是(分数:2.00)A.9寸B.12寸C.8寸D.16寸19.骨度分寸为 6寸的是(分数:2.00)A.两乳之间B.两肩胛内缘之间C.两肩胛冈之间D.两肩胛下角之间20.臀横纹至胭横纹的骨度分寸是(分数:2.00)A.19寸B.12寸C.14寸D.16寸21.全身经穴数目是(分数:2.00)A.359B.365C.349D.3622.手三阴经腧穴主治病症相同的是(分数:2.00)A.腹部病B.胸部病C.神志病D.肺病23.十二经脉是结合哪些内容来命名的(分数:2.00)A.脏腑、阴阳、五
6、行B.脏腑、手足、阴阳C.脏腑、手足、五行D.手足、五行、阴阳24.足少阴经与手厥阴经交接于(分数:2.00)A.心中B.胸腹C.肺中D.腹中25.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阴心经可以共同主治(分数:2.00)A.神志病B.热病C.目病D.耳病26.手少阳三焦经与手太阳小肠经可以共同主治(分数:2.00)A.神志病B.热病C.目病D.脾胃病27.髌底至髌尖的骨度分寸为(分数:2.00)A.1寸B.15 寸C.2寸D.3寸28.手阳明大肠经一般不治疗(分数:2.00)A.前头病B.口鼻病C.齿病D.胸部病29.手三阴经可以共同主治(分数:2.00)A.神志病B.热病C.眼病D.胸部病30.胫骨内侧髁至内
7、髁尖为(分数:2.00)A.12寸B.13寸C.14寸D.15寸二、B1 型题(总题数:13,分数:52.00)A夜 B昼 C夕 D旦(分数:4.00)(1).根据昼夜对人体病理的影响,病情慧是在(分数:2.00)A.B.C.D.(2).根据昼夜对人体病理的影响,病情甚是在(分数:2.00)A.B.C.D.A“脱卫”病 B“脱营”病 C“失精”病 D“气郁”病(分数:4.00)(1).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尝贵后贱”可致(分数:2.00)A.B.C.D.(2).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尝富后贫”可致(分数:2.00)A.B.C.D.A难经B黄帝内经C本经D伤寒杂病论(分数:4.00)(1).提出“四
8、气五味”药性理论是(分数:2.00)A.B.C.D.(2).明确了“治寒以热药”的是(分数:2.00)A.B.C.D.A刘完素 B朱震亨 C张景岳 D张锡纯(分数:4.00)(1).提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是(分数:2.00)A.B.C.D.(2).相火有“生生不息”功能提出者是(分数:2.00)A.B.C.D.A刘完素 B朱震亨 C张景岳 D张锡纯(分数:4.00)(1).“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结论提出者是(分数:2.00)A.B.C.D.(2).通过医贯提示要重视“命门之火”在养生、老年病、慢性病的作用的是(分数:2.00)A.B.C.D.A其民乐野处而乳 B其民嗜酸而食腐 C民食
9、鱼而嗜咸 D民华食而脂肥(分数:4.00)(1).东方之人易得痈疡是因(分数:2.00)A.B.C.D.(2).南方阳热潮湿之地易生挛痹是因(分数:2.00)A.B.C.D.A18 寸 B12 寸 C14 寸 D16 寸(分数:4.00)(1).腘横纹至外踝尖的骨度分寸是(分数:2.00)A.B.C.D.(2).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分数:2.00)A.B.C.D.A前头痛 B后头痛 C侧头痛 D颠顶痛(分数:4.00)(1).足阳明胃经可以治疗(分数:2.00)A.B.C.D.(2).足少阳胆经可以治疗(分数:2.00)A.B.C.D.A前头痛 B后头痛 C侧头痛 D颠顶痛(分数:4.00
10、)(1).足太阳膀胱经可以治疗(分数:2.00)A.B.C.D.(2).足厥阴肝经可以治疗(分数:2.00)A.B.C.D.A8 寸 B9 寸 C12 寸 D16 寸(分数:4.00)(1).胸剑结合中点(歧骨)至脐中为(分数:2.00)A.B.C.D.(2).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为(分数:2.00)A.B.C.D.A18 寸 B19 寸 C15 寸 D16 寸(分数:4.00)(1).胭横纹至外踝尖为(分数:2.00)A.B.C.D.(2).股骨大转子至胭横纹为(分数:2.00)A.B.C.D.A下齿 B上齿 C舌本 D目(分数:4.00)(1).足阳明胃经入于(分数:2.00)A.B.C
11、.D.(2).手阳明大肠经入于(分数:2.00)A.B.C.D.A8 寸 B9 寸 C10 寸 D12 寸(分数:4.00)(1).胸骨上窝(天突)至胸剑结合中点(歧骨)的骨度分寸为(分数:2.00)A.B.C.D.(2).肩峰缘至后正中线的骨度分寸为(分数:2.00)A.B.C.D.三、X 型题(总题数:23,分数:46.00)31.下列能体现中医学整体观念内涵的是(分数:2.00)A.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B.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观C.人与自然界保持统一D.形神合一的统一观32.中医的“证”包括(分数:2.00)A.病变的过程B.病变的原因C.病变的部位D.病变的性质33.下列体现季节气候变化
12、对人体病理影响的是(分数:2.00)A.春善病鼽衄B.仲夏善病胸胁C.冬善病痹厥D.旦慧昼安34.明代提出“命门学说”的医家是(分数:2.00)A.李中梓B.赵献可C.张介宾D.吴又可35.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体现在(分数:2.00)A.形神一体观B.五脏一体观C.病理上相互影响,传变D.病在上者下取之36.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是(分数:2.00)A.医药知识的积累B.古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C.早期解剖知识D.古代哲学的影响37.刘完素提出的理论有(分数:2.00)A.六气皆从火化B.五志过极皆能生火C.邪去则正安D.阳常有余,阴常不足38.下列属于症状的是(分数:2.00)A.
13、头身痛B.恶寒C.舌淡D.苔白腻39.下列体现中医治疗学的辩证观点是(分数:2.00)A.缓则治其本B.寒者热之C.治病必求其本D.同病异治40.下列著作属于唐代医家所著的是(分数:2.00)A.千金要方B.千金翼方C.外台秘要D.诸病源候论41.以下不属于中医学基本特点的是(分数:2.00)A.扶正于祛邪B.治标与治本C.未病先防D.辨证论治42.足少阴肾经主治病症是(分数:2.00)A.肾病B.肺病C.咽喉病D.前阴病43.临床常用的腧穴定位方法是(分数:2.00)A.骨度分寸法B.解剖标志法C.简便取穴法D.经验取穴法44.下列皆为 3寸的是(分数:2.00)A.眉问(印堂)至前发际正中
14、B.肩胛骨内侧缘至后正中线C.内踝尖至足底D.髌底至髌尖45.下列皆为 8寸的是(分数:2.00)A.胸剑结合中点(歧骨)至脐中B.耳后两乳突(完骨)之间C.肩峰缘至后正中线D.两乳头之间46.下列皆为 9寸的是(分数:2.00)A.耳后两乳突(完骨)之间B.两额角发际(头维)之间C.骨上窝(天突)至胸剑结合中点(歧骨)D.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47.督脉可以治疗(分数:2.00)A.中风B.昏迷C.热病D.头面病48.足少阳胆经可以治疗(分数:2.00)A.侧头痛B.耳病C.热病D.胁肋病49.足阳明胃经可以治疗(分数:2.00)A.前头痛B.口齿C.咽喉病D.胃肠病50.足三阳经可以
15、共同主治(分数:2.00)A.神志病B.热病C.眼病D.脾胃病51.手三阳经可以共同主治(分数:2.00)A.神志病B.热病C.眼病D.咽喉病52.手少阳三焦经可以主治(分数:2.00)A.神志病B.热病C.侧头病D.胁肋病53.任脉和督脉都可以治疗(分数:2.00)A.神志病B.脏腑病C.妇科病D.咽喉病考研中医综合针灸学(经络总论)-试卷 1答案解析(总分:1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下列哪一位不是“金元四大家”(分数:2.00)A.刘守真B.张戴人C.李明之D.张洁古 解析:解析:金元时期的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等人,对中
16、医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后人尊称为“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字守真,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倡导火热论。他认为“六气皆从火化”,内伤病中“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治疗中力主以寒凉清热,后人称其为“寒凉派”。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师从刘完素,提出“邪去正自安”,治病以汗、吐、下三法攻邪为主,后人称其为“攻邪派”。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后人尊称李东垣,师从易水学派的创始人张元素字洁古,倡言“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善用温补脾胃之法,后人称其为“补土派”。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认为相火有“生生不息”功能,“人非此火不能有生”,而相火妄动,即属邪火,能煎熬真阴,从而得出“阳常有余,阴
17、常不足”的结论。治疗上倡导“滋阴降火”,后人称其为“滋阴派”。2.首先阐明温热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温病学家是(分数:2.00)A.吴鞠通B.叶香岩 C.薛雪D.吴有性解析:解析:吴有性字又可着温疫论,创“戾气”说。叶桂字天士,号香岩着温热论,阐明了温热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创建了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薛雪字生白着湿热条辨。吴瑭字鞠通着温病条辨,创立了温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指出:“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3.创“戾气”说的温病学家是(分数:2.00)A.
18、吴鞠通B.叶香岩C.薛雪D.吴有性 解析:4.创立了温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指出:“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的温病学家是(分数:2.00)A.吴鞠通 B.叶香岩C.薛雪D.吴有性解析:5.开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的著作是(分数:2.00)A.千金方 B.伤寒杂病论C.黄帝内经D.难经解析:解析:唐.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详述了唐以前的医学理论、方剂、诊法、治法、食养等,提出的医生在医德方面的要求和所要达到的境界,可谓开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6.下列关于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的论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是我国现存的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 B.分述内、外、
19、妇、儿、五官、皮肤等诸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和症状C.重于病源的研究,如指出疥疮是由疥虫所致D.首次提出具有传染性的“乖戾之气”解析:解析:隋.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着。其内容为:(1)分述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诸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和症状。(2)重于病源的研究,如指出疥疮是由疥虫所致,首次提出具有传染性的“乖戾之气”。7.下列关于“整体观念”的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人自身是一个统一的整体B.人与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C.自然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 D.人与社会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解析:解析:整体观念的内容是:(1)人自身是一个统一的整体。(2)人与自然环
20、境是一个统一整体。(3)人与社会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8.“有诸内,必形诸外”反映了“整体观念”中的(分数:2.00)A.五脏一体观B.形神一体观C.病理上的整体性 D.诊治上的整体性解析:解析:“有诸内,必形诸外”孟子.告子下,局部病变大都是整体生理机能失调在局部的反映。9.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是(分数:2.00)A.整体观念B.辨证论治 C.知常达变D.阴平阳秘解析:解析: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10.辨证论治中,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
21、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过程的是(分数:2.00)A.病 B.证C.症D.主诉解析:11.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尝贵后贱”可致(分数:2.00)A.脱营 B.失精C.失神D.痴呆解析:解析:政治、经济地位的高低,对人的身心机能有重要影响。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尝贵后贱”可致“脱营”病,“尝富后贫”可致“失精”病,并解释说:“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蹙为挛。”12.提出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原则的经典著作是(分数:2.00)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C.医宗金鉴D.景辱全书解析:解析:伤寒杂病论创立了辨证论
22、治的诊治理论。该书为东汉张机字仲景所著,后经王叔和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分:前者以六经辨伤寒,后者以脏腑论杂病。该书提出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原则,使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3.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内涵(分数:2.00)A.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B.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C.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D.以治病求本为诊治特点 解析:解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内涵为:(1)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2)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3)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
23、。(4)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14.总结了先秦至西汉学经验和理论,系统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的专著是(分数:2.00)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 C.难经D.医宗金鉴解析:解析: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的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 18卷,162 篇,是先秦至西汉医学经验和理论的总结,内容丰富。它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其内容包括藏象、经络、病机、诊法、辨证、治则及针灸和汤液治疗等。它在阐述医学理论的同时,还对当时哲学领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诸如阴阳、五行、气、
24、天人关系、形神关系等进行了深人的探讨。15.下列哪项关于刘完素的叙述是不正确的(分数:2.00)A.河间学派创始人B.倡导火热论C.认为“六气皆从火化”D.后人称其为“火热派” 解析:解析:刘完素字守真,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倡导火热论。他认为“六气皆从火化”,化火化热是外感病的主要病机,而内伤病中“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百病皆因火热,故在治疗中力主以寒凉清热,后人称其为“寒凉派”。代表作有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等。16.经外奇穴是指(分数:2.00)A.经脉以外的穴位B.经穴以外的穴位C.经穴以外有定名、有定位的穴位 D.十二经脉以外有定名、有定位的穴位解析:解析:奇穴,指既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中医 综合 针灸 经络 总论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