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防治原则)-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防治原则)-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防治原则)-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防治原则)-试卷 2及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先安未受邪之地”是指(分数:2.00)A.未病先防B.既病防变C.急则治其标D.标本兼治2.临床上治疗肝病,常配合健脾和胃的方法,这属于(分数:2.00)A.未病先防B.既病防变C.急则治其标D.标本兼治3.正治是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分数:2.00)A.逆其证候性质,逆治B.顺其证候性质,顺治C.逆其证候性质,顺治D.逆其证候性质,逆治4.下列哪项不属于“正治”(分数:2.00)A.“寒者热之”B.“通因通用”C.“虚则补之”D.“热
2、者寒之”5.“损其阴盛,治寒以热”适用于(分数:2.00)A.阳盛而阴相对未虚B.阴盛而阳相对未虚C.阴阳俱盛D.阴阳俱虚6.“泻其阳盛,治热以寒”适用于(分数:2.00)A.实热证B.实寒证C.虚热证D.虚寒证7.滋阴以制阳适用于(分数:2.00)A.实热证B.实寒证C.虚热证D.虚寒证8.扶阳以制阴适用于(分数:2.00)A.实热证B.实寒证C.虚热证D.虚寒证9.阴中求阳适用于(分数:2.00)A.阳偏衰B.阴偏衰C.阴阳两虚D.阴阳亡失10.阳中求阴适用于(分数:2.00)A.阳偏衰B.阴偏衰C.阴阳两虚D.阴阳亡失11.下列对“阳病治阴”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王冰谓“壮
3、水之主,以制阳光”B.这里的“阳病”指的是阳虚C.“治阴”即治疗阴盛D.以上都不正确12.下列对“阴病治阳”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王冰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B.这里的“阴病”指的是阴虚C.“治阳”即治疗阳盛D.以上都不正确13.“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的依据是(分数:2.00)A.阴阳互根互用B.阴阳对立制约C.阴阳相互转化D.阴阳消长平衡14.“用寒远寒,用凉远凉。”属于(分数:2.00)A.因时制宜B.因地制宜C.因人制宜D.阴阳亡失15.痨病肺肾阴虚之咳嗽,治以滋养肺肾,属于(分数:2.00)A.缓则治本B.急则治标C.标本兼治D.未病先防二、B1
4、型题(总题数:4,分数:16.00)A气候寒冷慎用寒药 B病多湿热,治宜苦寒 C人体肌肤疏松而多汗,慎用辛温 D病多风寒,治宜辛温(分数:4.00)(1).春天治疗时要注意(分数:2.00)A.B.C.D.(2).东南地区治疗特点(分数:2.00)A.B.C.D.A早上 B晚上 C气候寒冷慎用寒药 D人体肌肤疏松而多汗,慎用辛温(分数:4.00)(1).“用寒远寒”是什么的用药提醒(分数:2.00)A.B.C.D.(2).补中益气汤最好在什么时间服(分数:2.00)A.B.C.D.A扶正兼祛邪 B祛邪兼扶正 C祛邪 D扶正(分数:4.00)(1).老人治疗时要注意的原则是(分数:2.00)A.
5、B.C.D.(2).真实似虚证治则(分数:2.00)A.B.C.D.A缓则治本 B标本兼治 C急则治标 D防未病(分数:4.00)(1).气脱大汗选药原则(分数:2.00)A.B.C.D.(2).气虚自汗选药原则(分数:2.00)A.B.C.D.三、X 型题(总题数:9,分数:18.00)16.以热治热适用于(分数:2.00)A.阳气虚极,浮越于外B.阳热偏盛C.里热盛极,格阴于外D.真寒假热证17.克服饮食偏嗜包括(分数:2.00)A.防止饮食不沽B.食能以时C.克服饮食偏热偏寒D.避免五味偏嗜18.动形养生可达到(分数:2.00)A.促进血液流畅B.舒筋活络C.调节情志变化D.怡神、静神1
6、9.凋补何脏是药物养生的中心环节(分数:2.00)A.肝B.脾C.心D.肾20.下列情况应先补后攻的是(分数:2.00)A.真实假虚证B.虚实夹杂而正虚不耐攻之证C.真虚假实之证D.虚实皆甚而病邪胶痼不易扩散之证21.移情易性的内容应包括(分数:2.00)A.排遣情思B.改变其错误认识C.改变内心虚恋的指向性D.改变不良情绪和生活习惯22.养静藏神之机制与下列何项有关(分数:2.00)A.心的生理特性B.真气状态C.肝的生理特性D.宗气的状态23.下列宜先治其标的病证是(分数:2.00)A.抽搐B.大出血不止者C.慢性病又伴外感者D.尿闭24.从治适应于(分数:2.00)A.脾虚腹胀B.肾虚癃
7、闭C.肺虚多汗D.格阳证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防治原则)-试卷 2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先安未受邪之地”是指(分数:2.00)A.未病先防B.既病防变 C.急则治其标D.标本兼治解析:解析:疾病预防包括:(1)未病先防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防止病邪侵害。(2)既病防变:早期诊治,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2.临床上治疗肝病,常配合健脾和胃的方法,这属于(分数:2.00)A.未病先防B.既病防变 C.急则治其标D.标本兼治解析:解析:外邪侵袭人体,如果不及时诊治,病邪就有可能由表传里,步步深入,以
8、致侵犯内脏,使病情愈来愈复杂、深重,治疗也就愈加困难。因此,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传变途径。肝属木,脾属土,肝木能乘克脾土,故临床上治疗肝病,常配合健脾和胃的方法,这是既病防变法则的具体应用。3.正治是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分数:2.00)A.逆其证候性质,逆治 B.顺其证候性质,顺治C.逆其证候性质,顺治D.逆其证候性质,逆治解析:解析:正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逆,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的性质相反,即通过分析疾病的临床证候,辨明疾病性质的寒热虚实,然后分别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不同方法去治
9、疗。正治法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相一致的病证。由于临床上大多数疾病的征象与疾病的性质是相符的,如寒病即见寒象,热病即见热象,虚病即见虚象,实病即见实象等等,所以,正治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4.下列哪项不属于“正治”(分数:2.00)A.“寒者热之”B.“通因通用” C.“虚则补之”D.“热者寒之”解析:解析:正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逆,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的性质相反,即通过分析疾病的临床证候,辨明疾病性质的寒热虚实,然后分别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不同方法去治疗。5.“损其阴盛,治寒以热”适用于(分数:2.00)A.
10、阳盛而阴相对未虚B.阴盛而阳相对未虚 C.阴阳俱盛D.阴阳俱虚解析:解析: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适用于人体阴阳任何一方偏盛有余的实证。泻其阳盛,治热以寒:适用于阳盛而阴相对未虚的实热证,兼阴虚佐以滋阴。损其阴盛,治寒以热:适用于阴盛而阳相对未虚的实寒证,兼阳虚佐以扶阳。6.“泻其阳盛,治热以寒”适用于(分数:2.00)A.实热证 B.实寒证C.虚热证D.虚寒证解析:解析: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适用于人体阴阳任何一方偏盛有余的实证。泻其阳盛,治热以寒:适用于阳盛而阴相对未虚的实热证,兼阴虚佐以滋阴。损其阴盛,治寒以热:适用于阴盛而阳相对未虚的实寒证,兼阳虚佐以扶阳。7.滋阴以制阳适用于(分数:2
11、.00)A.实热证B.实寒证C.虚热证 D.虚寒证解析:解析:阴阳互制之调补阴阳:(1)滋阴以制阳适用于阴虚阳亢的虚热证阳病治阴。(2)扶阳以制阴适用于阳虚阴盛的虚寒证阴病治阳。8.扶阳以制阴适用于(分数:2.00)A.实热证B.实寒证C.虚热证D.虚寒证 解析:9.阴中求阳适用于(分数:2.00)A.阳偏衰 B.阴偏衰C.阴阳两虚D.阴阳亡失解析:解析:阴阳互济之调补阴阳:(1)阴中求阳治疗阳偏衰时,在扶阳剂中适当佐用滋阴药。(2)阳中求阴治疗阴偏衰时,在滋阴剂中适当佐用扶阳药。(3)阴阳并补适用于阴阳两虚证。须分清主次来治疗。(4)回阳救阴适用于阴阳亡失者,其中亡阳者宜益气回阳固脱,亡阴者
12、宜益气救阴固脱。10.阳中求阴适用于(分数:2.00)A.阳偏衰B.阴偏衰 C.阴阳两虚D.阴阳亡失解析:11.下列对“阳病治阴”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王冰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B.这里的“阳病”指的是阳虚C.“治阴”即治疗阴盛D.以上都不正确解析:解析:唐.王冰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称之为“阳病治阴”。这里的“阳病”指的是阴虚则阳气相对偏亢,治阴即补阴之意。12.下列对“阴病治阳”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王冰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B.这里的“阴病”指的是阴虚C.“治阳”即治疗阳盛D.以上都不正确 解析:解析:阴病治阳:因阳虚不能制阴而致
13、阴寒偏盛者,应补阳以制阴,即王冰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素问.至真要大论注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称之为“阴病治阳”。这里的“阴病”指的是阳虚则阴气相对偏盛,治阳即补阳之意。13.“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的依据是(分数:2.00)A.阴阳互根互用 B.阴阳对立制约C.阴阳相互转化D.阴阳消长平衡解析:解析:阴阳是互根互用的,故阴阳偏衰亦可互损,因此在治疗阴阳偏衰的病证时,还应注意“阳中求阴”或“阴中求阳”;即在补阴时适当配用补阳药,补阳时适当配用补阴药。故景岳全书.新方八略中说:“此又阴阳相济之妙用也。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中医 综合 基础理论 防治 原则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