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通史)历年真题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通史)历年真题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通史)历年真题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通史)历年真题试卷 3及答案解析(总分:3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8,分数:16.00)1.名词解释 21-28小题。(分数:2.00)_2.长平之战(分数:2.00)_3.度田事件(分数:2.00)_4.大唐西域记(分数:2.00)_5.军机处(分数:2.00)_6.马关条约(分数:2.00)_7.谭嗣同(分数:2.00)_8.七千人大会(分数:2.00)_二、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9.简答题 31-34小题。(分数:2.00)_10.评价韩非的法家思想。(分数:2.00)_11.简述安史之乱的原因和后果。(分数:2.00
2、)_12.简述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13.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稳定市场物价的措施。(分数:2.00)_三、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14.论述明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数:2.00)_15.论述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分数:2.00)_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通史)历年真题试卷 3答案解析(总分:3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8,分数:16.00)1.名词解释 21-28小题。(分数:2.00)_解析:2.长平之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战国后期秦赵之间的一次决定性战役。公元前 260年,秦攻韩,又与赵国争夺
3、韩国的上党郡。秦赵两军在长平展开决战秦将白起击破赵军主力,杀赵将赵括,大败赵军。后坑杀赵军四十万余。从此赵国一蹶不振,无力再与秦国抗衡,秦围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解析:3.度田事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东汉光武帝时期因度田而引发的地方豪强与中央对抗的事变。土地问题是西汉中后期留下来的重要社会问题。汉光武帝于建武十五年下令核查土地,引发了地方豪强叛变。汉光武帝采取分化与镇压相结合的政策,平息了叛乱。度田事件显示出地方豪强势力的强大。)解析:4.大唐西域记(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唐代关于西域的历史地理著作。撰写者为僧人玄
4、奘、辩机。627 年,玄奘西行印度游学,645 年返回长安。为了把这十多年的见闻记录下来,由玄奘口述,辩机笔录,于 646年成书。全书共十二卷,记述了包括今新疆、中亚等国以及印度等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概况。该书是研究中国西北民族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解析:5.军机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清代雍正设立的处理机要的中枢机构。雍正八年(1730 年),为处理西北军务设立军机处,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参与政务的权力。军机处的职官有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军机处成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于 1791年废止,内阁成为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事均归于军机处。但军机处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
5、,军机处也无专官。军机大臣、军机章京以原官兼任,皇帝可以随时令其离开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解析:6.马关条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895 年清政府和日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方代表为李鸿章和李经芳,日方代表为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主要内容是:(1)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2)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3)赔偿军费二万万两白银;(4)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通商口岸,日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岸;(5)允许日本臣民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只按进口货纳税,并准在内地设栈寄存。事后,由于俄、德、法三国的干涉,
6、日本将辽东半岛退还给中国,中国付给日本酬银三千万两。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束。)解析:7.谭嗣同(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近代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1897 年曾协办开矿、筑路等新政,次年办湘报,宣传变法。百日维新中任四品卿衔军机章京,积极推行新法。戊戌政变时不肯出走,与林旭等六人同时遇害。其伦理思想依托中国思想史上关于“仁”的学说,宣传现代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民权说。主要著作是仁学,有谭嗣同全集。)解析:8.七千人大会(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62 年 1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扩大的工作会议。会议初步总结了“大跃进”
7、中的经验教训。会议前后又为“反右倾”运动中被错误批判的大多数同志进行了甄别平反。七千人大会虽然未能彻底克服党内存在的左的指导思想,但是对于纠正“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起了积极的作用,对于动员全党坚决贯彻执行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是一个重要的转折。)解析:二、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9.简答题 31-34小题。(分数:2.00)_解析:10.评价韩非的法家思想。(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法家的代表人物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从不同角度提出加强君权的主张。韩非认为,要建立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法、术、势缺一不可。“法”指成文法令,“
8、术”指国君操纵臣下的手段,“势”指国君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势。他主张把法、术、势结合起来,以加强中央集权制。关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他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的这些主张,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根据。 (2)韩非继承了荀子的性恶论,认为人生来是自私自利的,统治者与人民的关系是建筑在利害矛盾的基础上的,他认为不可能使人民心悦诚服地供统治者剥削,必须用暴力加以强迫,他毫不掩饰自己的剥削阶级立场。如说:“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实行轻罪重判,可以使“小过不生,大罪不至”。“上设重刑者而奸尽止”。他
9、一再强调要用严刑峻法制止人民的反抗。这是地主与农民的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在理论上的表现。)解析:11.简述安史之乱的原因和后果。(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安史之乱发生的主要原因 土地兼并严重;边防节度使权力过大,成为强大的地方势力;中央统治集团日益腐朽。 (二)经过 天宝十四载(755 年),集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于一身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因其密友史思明与其协同叛乱,故史称“安史之乱”。叛军连败唐军,攻入洛阳。天宝十五年(756 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六月,破潼关,进占长安。唐玄宗仓皇出逃。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禁军哗变,杀死杨国忠,又迫唐玄宗
10、缢死杨贵妃。唐玄宗逃往成都。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唐肃宗即位后,依靠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和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的兵力,又调集西北各路军队,积极准备反攻。南面则有张巡和许远坚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南),鲁炅坚守南阳,挡住叛军南下的通道,保障了唐朝江、淮财赋的来源。至德二年(757 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死,庆绪自立为帝。乾元二年(759 年),史思明又杀安庆绪,自立为大燕皇帝,上元二年(761 年),史思明又被其子史朝义所杀。763 年,史朝义兵败自杀。安史之乱至此平息,前后共经历八年(755763 年)。 (三)影响 安史之乱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之后,统一、繁荣、强
11、盛的统治局面成为过去,唐王朝开始走向下坡路。(1)在政治方面,打破了唐王朝的统一局面,中央的权力日益削弱,藩镇割据势力在安史之乱后越来越强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2)在经济方面,黄河流域遭到严重破坏,而江南的经济未遭破坏,日益发展,经济超过北方。(3)在民族关系方面,唐朝日益失掉“天可汗“的优势。为平定安史之乱,唐朝的边防军队多征调至内地,造成了边防空虚,周边少数民族政权趁机对唐进攻,西域、河陇地区相继被吐蕃占领,南方也经常受到南诏的侵扰。在民族斗争中,唐朝不得不由进攻转为防守。)解析:12.简述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859 年 4月,洪仁王于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中国 通史 历年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