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09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09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09及答案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109及答案解析(总分:11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6,分数:9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源”与“流”的关系问题,“源”是指教育实践,“流”是指( )。(分数:2.00)A.教育问题B.教育理论C.教育现象D.教育规律3.教育可以“简化”文化,吸收其基本内容;教育可以“净化”文化,消除其不良因素。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具有( )功能。(分数:2.00)A.选择B.发展C.传递D.保护4.“教育的根本功能不是提高人的生产能力,而是
2、造成人的不同品质,与现存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等级秩序相适应。”这句话阐述的教育经济学理论是( )。(分数:2.00)A.人力资本理论B.筛选假设理论C.劳动力市场理论D.社会化理论5.“当其可之谓时,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分数:2.00)A.不平衡性B.顺序性C.阶段性D.差异性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教育方针中,首次提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是( )。(分数:2.00)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C.“五七指示”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7.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篇报告中特别强调的两个基本理念是
3、( )。(分数:2.00)A.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B.民主教育和全民教育C.终身教育和民主教育D.全民教育和学习型社会8.作为有关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主要规定学科知识范围、深度及其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上的基本要求,发挥着教学工作“组织者”作用的是( )。(分数:2.00)A.课程目标B.课程标准C.课程实施D.课程计划9.要求评价脱离预定目标,重视课程与教学的所有结果包括非预期结果,属于( )。(分数:2.00)A.目标参照评价B.目标本位评价C.目标游离评价D.目标解释评价10.“教学活动的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将受到教学设计方案的约束和控制”说明教学设计具有( )。(分数:2.00)
4、A.统合性B.操作性C.创造性D.指导性11.“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 )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分数:2.00)A.量力性B.启发性C.巩固性D.因材施教12.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分数:2.00)A.认知发展模式B.价值澄清模式C.体谅模式D.社会学习模式13.学生 A偷了学生 B的钱,老师问:“你知道不知道拿人家东西是不对的?”学生 A:“知道。”老师:“那你知不知道 B丢了钱会很难过?”“知道”“那你为什么还拿?”“我也不想这么做,但是我真的很需要钱。”对于这个案例,分析正确的是( )。(分数:2.00)A.学生 A毫无道德认知B.学生 A有道德认知,但
5、无道德情感C.学生 A有道德认知、情感,但缺乏道德意志D.学生 A做出违背道德的事,关键在于缺乏道德认知14.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是( )。(分数:2.00)A.师范教育B.入职辅导C.在职培训D.自我教育15.在古代历史有关学校萌芽的诸多传说中,( )兼有养老和教育的双重职能。(分数:2.00)A.成均B.庠C.序D.校16.墨子提出的“三表法”是( )的方法。(分数:2.00)A.教学的三种方法B.判断言谈的三条标准C.道德教育的三个层次的要求D.一种数学方法17.下列哪一项不是宋朝科举制度中出现的现象?( )(分数:2.00)A.殿试成为定制B.确定“三年一贡举”C.以
6、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答案D.创立誊录制18.科举生源中,由中央、地方官学经过规定的学业考试合格,选送到尚书省应试的称为( )。(分数:2.00)A.乡贡B.举人C.进士D.生徒19.朱子读书法中的哪种方法体现了客观揣摩的思想?( )(分数:2.00)A.循序渐进B.熟读精思C.虚心涵泳D.居敬持志20.以下几位教育家中,教育思想具有自然主义倾向的是( )。(分数:2.00)A.颜之推B.朱熹C.王守仁D.韩愈21.下列关于我国近代早期教会学校的描述,不正确的有( )。(分数:2.00)A.招生对象以贫苦人家的子女为主B.特点是规模小、程度低C.为吸引学生,实行免收学费和膳食费D.建立起从初等教育
7、到高等教育,并包括各种专门教育的相互衔接的教育系统22.壬子癸丑学制与癸卯学制相比有一些进步之处,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取消毕业奖励出身,消除了科举制度的阴影B.增加了师范和实业两个教育系统C.女子教育取得一定地位,开创了男女同校D.课程上增加了自然科学和生产技能的训练23.下列不属于“抗大”的教学方法的是( )。(分数:2.00)A.启发式B.研究式C.实验式D.问答式24.在国民政府时期,提出解放儿童的手、脑、嘴、眼睛等“六大解放”思想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陶行知B.陈鹤琴C.晏阳初D.梁漱溟25.古罗马共和时期,以十二铜表法为教育内容的学校是(
8、 )。(分数:2.00)A.初等学校B.文法学校C.修辞学校D.古儒学校26.宗教改革中,主张将教会权力置于国家之下,由国家办教育的是( )。(分数:2.00)A.路德派B.加尔文派C.英国国教D.天主教27.19世纪欧美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存在一些共同特征,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教育权基本完成了从教会向政府的过渡B.创立了围民教育制度C.教育心理学化倾向,教育内容从人文走向科学D.普及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8.近代,美国制定的一个能对全国的职业教育提供财政补助的法律是( )。(分数:2.00)A.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B.国防教育法C.史密斯-休斯法D.中
9、小学教育法29.“二战”后,确定日本教育体系实行单轨制的法案是( )。(分数:2.00)A.教育基本法B.学校教育法C.教育敕语D.学校令30.夸美纽斯建立全国统一学制设想的理论基础是( )。(分数:2.00)A.班级授课制B.教育适应自然C.泛智教育论D.直观教学原则31.凯兴斯泰纳提出的“公民教育”和“劳作学校”的关系是( )。(分数:2.00)A.两者互为目的B.前者是目的,后者是途径C.二者毫不相干D.前者是途径,后者是目的32.在杜威看来,教学过程的实质是( )。(分数:2.00)A.将教材上的知识内化为儿童的认知结构B.从儿童的现有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儿童不断前进和发展C.掌握知识、
10、发展能力与培养品格的有机结合D.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矛盾运动33.有的教育家强调:“教育制度必须容许在方法和组织上有更多的差别,使它能够适合无限的各式各样的人性”“如果学校不能够做到这一点,学校应当被撤销。”这种论调,反映出的是下面哪种教育思潮的观点?( )(分数:2.00)A.永恒主义教育B.要素主义教育C.新托马斯主义教育D.存在主义教育34.在法国教育历史上,曾经颁布过这样的法案,其中规定:“对于擅自不送子女上学读书,也不在家中对子女进行教育的家长,届时按违反国家法律处治,情节严重者将受到起诉,甚至被投进监狱。”这部法案是( )。(分数:2.00)A.课程宪章B.阿斯蒂埃法C.费里教育法
11、D.哈比改革35.以下几项中,哪一个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分数:2.00)A.人的头脑是如何学会学习的B.学习动机C.教师的工作压力D.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36.对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一切以自我为中心B.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C.思维具有不可逆性D.已经可以很好地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区分开来37.下列不是学习现象的是( )。(分数:2.00)A.吃到杨梅就流口水B.看到杨梅就流口水C.想到杨梅就流口水D.听到别人谈论杨梅就流口水38.以下几项中属于概念转变的是( )。(分数:2.00)A.对某种知识的举一反三B.原来认为“天圆地方”,经学习
12、知道“地球是圆的”C.从知道“苹果是水果”到知道“苹果是富含维生素的水果”D.从知道“鲸长得很像鱼”到“鲸是一种哺乳动物”39.关于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发展的趋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随着年龄增长,流体智力越来越高B.随着年龄增长,晶体智力越来越高C.年龄越小,流体智力越低D.流体智力、晶体智力都与年龄无必然关系40.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研究、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研究等属于( )。(分数:2.00)A.基础研究B.发展研究C.应用研究D.预测研究41.下列哪一点不符合选择研究对象的基本要求?( )(分数:2.00)A.明确规定总体B.取样的随机性C.取样的代表性D.样本
13、容量要大42.刘某在数学领域研究出最新成果,并撰写论文公开发表,这篇论文属于( )。(分数:2.00)A.零次文献B.一次文献C.二次文献D.三次文献43.研究人员通过隐陛摄像头对实验室中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进行观察,这种观察属于( )。(分数:2.00)A.直接观察B.日常观察C.间接观察D.科学观察44.在教育研究中,通过考察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分数:2.00)A.调查法B.访谈法C.历史法D.实验法45.反映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联系的真实程度的评鉴标准,称为( )。(分数:2.00)A.内在效度B.外在效度C.历史效度D.应用效度46.下列统计量数
14、,哪一项不是定量分析中常用的反映集中趋势的差异量数?( )(分数:2.00)A.中位数B.全C.算数平均数D.众数二、辨析题(总题数:4,分数:8.00)47.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48.德育必须从提高道德认识开始。(分数:2.00)_49.测量工具的信度高,则效度一定高。(分数:2.00)_50.王守仁“随人分限所及”的观点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51.简析学科课程的优缺点。(分数:2.00)_52.简述北宋三次兴学运动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53.简述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思想。(分数:2.0
15、0)_54.大家都有共同的经验:动作技能一旦学会以后,便不易遗忘。简述其原因。(分数:2.00)_55.简述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和意义。(分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5,分数:6.00)56.必答题_5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老师:同学们,端午节快到了,我非常想到你们家去过端午节,哪位同学愿意请我?学生:(都面露喜色,大声喊)到我家!到我家!老师:很高兴大家都愿意请我。但我只能去一家,这样吧,谁会做菜,而且做得好,我就到谁家去做客,怎么样?学生:(面露难色,沉默)老师:这个条件让大家为难了。距离端午节还有好几天,如果大家努力,一定能学会做菜,能请到我。学生:(兴高采烈)好,一言为定
16、。(两天后,作文课上)老师:同学们,学会做菜了吗?学生:(争先喊道)学会了!老师,到我家吃饭吧!老师:感谢你们的一片诚心,那么你们都学会了做什么菜呢?学生:(争先恐后,七嘴八舌地说起了自己学做菜的情况)老师:我很想知道同学们是怎样学做菜的,但是全班这么多同学,不可能每个人都详细地介绍自己做菜的情况。有什么办法让老师知道每个人做菜的过程呢?学生:老师,让我们把做菜的过程和做的什么菜都写出来就知道了!老师:这个主意真好。这样,老师不仅能知道你们做的什么,还能比较一下,谁做的菜最好,我就到他家去做客,好吗?学生:好!老师:那好,那就快写吧!以上是一则作文教学实例,请试从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中
17、的关系的角度对材料进行分析。(分数:2.00)_58.从古至今,我国有许多教育家论述过儿童教育,请任意简述三位教育家的儿童教育思想,并谈谈对当今儿童教育有何启示?(分数:2.00)_59.选答题_60.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只按第题的成绩计入总分。I阅读材料,完成题目。小明以前总认为太阳是绕着地球转的,通过地理老师的讲解,小明懂得了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小红以前总认为重的物体更快落地,通过物理老师的讲解,小红懂得了相同质量的棉花和铁同时落地的道理。(1)从知识学习的角度分析,小明和小红在老师的讲解下完成了怎样的过程?(2)影响该过程的条件和因素有哪些?(3)如何促进该过程的实现?
18、某学校响应斯腾伯格提出的“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的行动研究。其中,张老师拿自己现在教的一个班开展了作文教改实验,一学期后,通过这个班的学生作文成绩的前后对比进行实验有无效果的鉴定。李老师则得到学校支持,随机抽取学生,组建了水平相当的两个班级进行数学教改实验:一个为实验班,一个为对照班。一个学期后,以两个班级前测后测成绩的比较来看实验有无效果。(1)该材料中提到的行动研究有何优点?(2)比较两位教师在实验对象样本选取方面的优劣。(3)这两位老师各自的实验格式是什么?并比较两种实验设计的优劣。(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109答案解析(总分:116
19、.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6,分数:9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源”与“流”的关系问题,“源”是指教育实践,“流”是指( )。(分数:2.00)A.教育问题B.教育理论 C.教育现象D.教育规律解析:3.教育可以“简化”文化,吸收其基本内容;教育可以“净化”文化,消除其不良因素。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具有( )功能。(分数:2.00)A.选择 B.发展C.传递D.保护解析:4.“教育的根本功能不是提高人的生产能力,而是造成人的不同品质,与现存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等级
20、秩序相适应。”这句话阐述的教育经济学理论是( )。(分数:2.00)A.人力资本理论B.筛选假设理论 C.劳动力市场理论D.社会化理论解析:5.“当其可之谓时,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分数:2.00)A.不平衡性 B.顺序性C.阶段性D.差异性解析:解析:“当其可之谓时,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要抓住关键、恰当的时期,一旦错过最佳的学习时机,虽勤学苦练但也难以有所成就。关键信息就是“抓住关键期”。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教育方针中,首次提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是( )。(分数:2.00)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1、共同纲领B.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C.“五七指示”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解析:7.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篇报告中特别强调的两个基本理念是( )。(分数:2.00)A.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 B.民主教育和全民教育C.终身教育和民主教育D.全民教育和学习型社会解析:8.作为有关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主要规定学科知识范围、深度及其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上的基本要求,发挥着教学工作“组织者”作用的是( )。(分数:2.00)A.课程目标B.课程标准 C.课程实施D.课程计划解析:9.要求评价脱离预定目标,重视课程与教学的所有结果包括非预期结果,属于( )。(分数:2.00)A.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模拟 10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