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华南师范大学2011年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华南师范大学2011年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华南师范大学2011年及答案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华南师范大学 2011 年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4,分数:30.00)1.广义教育 (分数:5.00)_2.教学 (分数:5.00)_3.校长负责制 (分数:10.00)_4.多元智能理论 (分数:10.00)_二、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40.00)5.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分数:10.00)_6.简述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价值。 (分数:10.00)_7.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原则? (分数:10.00)_8.简述斯巴达教育的特点。 (分数:10.00)_三、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0)9.试论述
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及其意义。 (分数:20.00)_10.试论述中体西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分数:20.00)_11.试论述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分数:20.00)_12.分析论述如何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分数:20.00)_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华南师范大学 2011 年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4,分数:30.00)1.广义教育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教育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
3、。它包括人们在家庭中、学校里、亲友间、社会上所受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影响。2.教学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教学是在一定的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有计划地组织与引导下,能动地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的智能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行与美感,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3.校长负责制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校长负责制是中国学校管理的一种领导体制,其含义为:校长是学校行政的最高负责人,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对外代
4、表学校,对内全面领导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工作,包括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掌管学校的人事工作,加强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队伍建设,合理安排教职工的工作等。校长对学校工作有决策权和指挥权,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是审议机构,协助校长进行决策;学校党委对学校行政工作实行保证监督;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对学校工作进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校长负责制必须建立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上,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党组织必须发挥监督保证作用。4.多元智能理论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在 1983 年提出。加
5、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人类至少存在八种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每一种智能代表着一种区别于其他智能的独特思考模式,但这些智能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受遗传和环境的影响,这些智能在不同个体身上的体现是有差异的。加德纳也指出,多元智能理论所包含的八种智能模式是暂时性的,除上述八项智能之外,仍可能有其他智能存在。二、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40.00)5.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我国教育目的表述虽几经变化,但其基本精神却是一致的,包含一个总的精神,就是培养学生成
6、为未来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主人。其基本精神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教育目的的这个规定,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也指出了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这就要求:要坚持培养劳动者的观念;要坚持全面的人才观念;要坚持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相结合的观念。 (2)坚持全面发展 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一般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生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身体的发育、机能的成熟和体力、体质的增强;心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的智、德、美等方面的发展。 (3)培养独立个性 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
7、,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这种独立个性是全面发展的独立个性,是与社会同向的个性化,自由发展是与社会同向的自由发展。独立个性的发展是受教育者的高层次的需要,也是他们使命感、事业心、创造性的源泉。 总之,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6.简述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价值。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有教无类思想的含义 有教无类是孔子对于教育对象的经典论述。教是教育,类是类别,有教无类就是说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而被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并
8、把它作为办学方针。这个方针对孔家私学的教育对象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对其教育实践活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2)有教无类思想的意义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是顺应社会历史进步潮流,符合教育事业发展趋势的。实行开放性的有教无类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孔子的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给予肯定的。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它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3)有教无类思想的局限性 “平民”只是相对于贵
9、族而言的,孔子一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另一方面又宣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认为下等民众不必受教育,或不能受同等的教育。事实上,在孔子生活的时代,是不可能达到普及教育的程度的。从这一角度看,孔子招收学生并非真的“无类”。对孔子的有教无类亦不宜过分拔高,而必须作客观公正的评价。7.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原则?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原理,它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贯彻于教学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教学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 (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
10、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遵循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和学以致用的程度。 (3)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让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4)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
11、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以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又称系统性原则。 (6)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并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便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7)可接受性原则 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
12、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8)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8.简述斯巴达教育的特点。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斯巴达教育是古希腊奴隶制国家斯巴达对公民子女所实施的教育,其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具有阶级性,完全被国家控制并被视为国家的事业 斯巴达以农立国,实行贵族奴隶主寡头专制政体,并实行全民皆兵,以尚武为国家的灵魂。其教育目的是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把斯巴达子弟培养成国家需要的武士,也就是对奴隶残酷暴虐,对氏族贵族服贴恭顺,能死心塌地为
13、维护军事农业贵族的利益而效力的人。作为一个武士,首要条件是身强力壮。斯巴达的儿童一出世,就受到严格挑选,只有被认为体质合乎健壮标准的,才准许留下来,身体虚弱的,便弃之荒野,任其死去。斯巴达的儿童属于整个国家,母亲只对七岁前的孩子有养育的职责。 (2)以军事体育训练和道德教育为主,对文化知识不重视 不同的年龄阶段教育内容不同。教育内容包括忍耐劳苦训练、军事体育训练、道德教育等。 7 岁以前的儿童以养护身体为主,稍懂事即讲授英雄故事、希腊神话等以培养其爱国敬神思想。 男孩满 7 岁入兵营式的国立教育场接受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教育。教育场生活艰苦,训练严格,缺少文字教育,但十分重视政治道德的灌输。
14、 年满 18 岁经拷打而不哭叫者即可升入埃弗比接受 2 年正规军事训练,参加军事演习,学习战术和使用武器,还要参加“秘密服役”。 年满 20 岁驻扎边境,开始实战训练。 到 30 岁获得公民身份,成为现役军人。 斯巴达教育只重视军事体育训练,轻视知识学术,鄙视思考和言辞,生活方式狭隘,除了军事作战,不知其他。这种片面的以国家目的为教育目的的教育实践严重阻碍了斯巴达人的才能发展。 (3)重视女子教育 斯巴达的妇女也要接受军事训练,这是由于当男子外出征战时,妇女具有防守城池的责任。妇女在家庭中接受与男青年大致相同的教育,亦学五项竞技、跳舞、唱歌等。斯巴达人认为,只有健壮的妇女才能生育健壮的婴儿,才
15、能在男子远征时守卫国土。三、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0)9.试论述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及其意义。 (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1)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和变动,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智慧才能,实现其人生抱负。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对个人、社会以及教育自身都有着重要意义。 (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重要意义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对个人的意义 通过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可以充分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个人找到更好的工作地点、单位、岗位与境遇,在职务、薪酬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 硕士 入学考试 综合 华南师范大学 201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