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2004年武汉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2004年武汉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2004年武汉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04 年武汉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总分:3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11,分数:22.00)1.名词解释 21-28 小题。(分数:2.00)_2.原道觉世训(分数:2.00)_严复_4.长沙抢米风潮(分数:2.00)_5.钦定宪法大纲(分数:2.00)_6.东南互保(分数:2.00)_7.直皖战争(分数:2.00)_8.西山会议(分数:2.00)_9.新县制(分数:2.00)_10.中国共产党苏区代表会议(分数:2.00)_11.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分数:2.00)_二、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12.简答题 31
2、-34 小题。(分数:2.00)_13.简述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影响。(分数:2.00)_14.简述辛亥革命后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的经济改革措施。(分数:2.00)_15.简述“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强化对内控制的政治措施。(分数:2.00)_16.简要分析抗战胜利后中国内战爆发的基本原因。(分数:2.00)_三、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17.试论述“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社会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交替变化。(分数:2.00)_18.试分析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影响。(分数:2.00)_2004 年武汉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真题试卷答案解析(总分:36.00,做
3、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11,分数:22.00)1.名词解释 21-28 小题。(分数:2.00)_解析:2.原道觉世训(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拜上帝会早期重要文献之一,定都天京后,改称原道觉世诏。在传播拜上帝会的过程中,洪秀全创立了自己的理论,原道觉世训即是其一。在书中,洪秀全把农民与清朝统治者的对立概括为正与邪、神与妖的对立。除宣传上帝创造一切、主宰一切、要人们朝夕敬拜外,还提出同“皇上帝”相对立的“阎罗妖”,作为一切妖神的代表,指出“阎罗妖”即封建皇帝,号召“天下凡间我们兄弟姊妹所当共击灭之惟恐不速者也”。可见他所划分的“皇上帝”及其子女与“阎罗妖”及
4、其妖徒鬼卒之间的对立,已落实到农民阶级与以道光帝为首的清朝封建统治集团的对立,号召人民独拜真神“皇上帝”,击灭“阎罗妖”及其妖徒鬼卒,实际上就是号召农民革命推翻清朝统治者。该书反映了基督教的平等观和儒家的“大同主义”思想以及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具有很强的革命性,其矛头直指清朝统治集团。)解析:严复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清末著名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人。1866 年考入福建船政学堂,后被派到英国留学。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发生兴趣,涉猎了大量西方政治学术理论,尤为赞赏达尔文的进化论。1879 年回国,先后任福州船厂教习和北洋水师
5、学堂总教习。后来,严复转入思想界,积极倡导西方启蒙思想,翻译了天演论。在书中,严复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论阐发其救亡图存观点,提倡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译文明白畅达,首倡“信、达、雅”的译文标准。他的译著还有原富、群学肄言、法意等。他第一次把西方的古典经济学、政治学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较为系统地引入中国,启蒙与教育了一代国人。1912 年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严复晚年专心从事译著工作,思想趋向对传统文化的复归。著有严几道诗文钞、侯官严氏丛刑等。)解析:4.长沙抢米风潮(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10 年长沙人民举行的一次反帝反封建斗争。1909 年湖南发生
6、自然灾害,粮食歉收。官僚、地主、投机商人和外国洋行乘机囤积居奇,把粮食偷运出境,致使粮米短缺,米价上涨。1910年 4 月长沙民众捣毁抬价的碓坊,要求平粜。湖南巡抚岑春下令镇压,逮捕领头捣毁米店的木匠刘永福。为此,数千民众包围巡警局,要求释放刘永福,并与清军搏斗。两日间群众聚集万余人。捣毁米店 100 余家。火焚抚署、税关,并将外国领事住宅、洋行、教堂等尽行捣毁。事件发生后,英、美、法、德等国派军舰配合清军作战,风潮被中外反动派残暴镇压。事后,清政府罢免湖南巡抚岑春,出售平价米,平息了风潮。长沙抢米风潮是长沙人民举行的一次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的尖锐和人民群众斗争情绪的高
7、涨。风潮持续的时间虽然不长,却显示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解析:5.钦定宪法大纲(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08 年清政府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参照日本帝国宪法制定,是其“预备立宪”活动的一个重要步骤。包括“君上大权”14 条,附“臣民权利义务”9 条,共 23 条。前 14 条规定,皇统永远世袭,皇权不可侵犯;皇帝总揽国家立法、行政、司法大权,统率陆海军,亲自裁定对外宣战、议和、签订条约等外交事项;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等。后 9 条为人民“义务”之规定,如纳税、服兵役等,而无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公民权利。大纲确认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改革方
8、向,但由于君权强大、议院立法权和监督权非常有限,臣民的自由权利微不足道并缺乏有效保障。它在结构形式和条文内容上,都充分体现了“大权统于朝廷”的精神。大纲的制定,再次暴露出清朝统治集团的反动与顽固,遭到社会各界的强烈批判和反对。清政府陷入更深的危机之中。)解析:6.东南互保(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义和团运动时期帝国主义勾结东南督抚镇压人民反帝斗争的协议。义和团运动兴起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多次要求清廷镇压义和团。英国为维护在长江流域的利益,阻止义和团向南方蔓延,向刘坤一、张之洞表示支持他们维持南方秩序。列强同东南督抚取得“谅解”,制定了中外互保章程,又称东南保护约
9、款,主要内容是: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由各督抚保护。外国兵舰照常在各口岸停泊,但不可在清军炮台附近操练。外国兵轮未经中国督抚同意进入内地,由此引发的案件,中国不赔偿。后来,两广、闽浙、山东等省也表示参加“互保”。章程虽未正式签字,却在实际中得到执行。协议解除了列强的后顾之忧,使之可全力镇压义和团,同时它又具有约束、限制外国兵轮、水手等侵扰东南各省的作用。“东南互保”表现了东南地区官员与列强合作抵制义和团的意向,促成了清政府迅速向帝国主义投降。)解析:7.直皖战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20 年,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和以吴佩孚、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为争夺
10、北京政府统治权在京津地区进行的战争。袁世凯死后,皖系军阀掌握了北京政府的主要权力,在日本的扶持下,极力扩张其武装力量。段祺瑞提出“武力统一”,企图利用直系军队消灭孙中山的护法军政府,同时削弱直系。在政治上,段祺瑞操纵“安福国会”,选举徐世昌取代直系首领冯国璋为总统;在军事上,于1919 年建立辖有三个师四个混成旅的参战军为其嫡系。直系不甘心皖系的扩张,提出“和平统一”,在英美支持下与段对抗。1920 年 4 月,直、奉两系结成反段联盟。7 月,直皖两军在北京东西两面的京津铁路和京汉铁路线上的涿州、高碑店一带开战。奉系张作霖也派出部队,作为直军的后盾。战争历时五日,皖军大败,段祺瑞被迫辞职,直、
11、奉两系军阀遂控制了北京政权。)解析:8.西山会议(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25 年,部分国民党右派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召开的会议。国民党一大后,国民党同共产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但是,国民党右派反对“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孙中山逝世后这些人活跃起来,1925 年 11 月,谢持、林森、居正等在北京西山碧云寺非法召开“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西山会议通过决议,宣布共产党“非法”,并通过了“取消共产党员在国民党中之党籍”、“开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中的共产党员”、“解雇顾问鲍罗廷”等反苏、反共、反对国共合作的议案。会后,这些人在上海成立“国民党中央党部”,与广州国民党中央相
12、对抗。西山会议派的分裂活动遭到国民党中央及各地方党部的强烈反对。1926 年国民党二大通过了弹劾西山会议派的决议。但他们无视二大决议,仍召开会议,另立中央。1927 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西山会议派与蒋介石集团合流。)解析:9.新县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推行的一种以“县”为基本单位的地方自治制度。这种“分县自治”思想最早由孙中山倡导。随着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国民政府提出了“抗战建国同时并进”的口号,决定对县级基层组织机构加以彻底的调整,一方面是为便利政府各项战时财经政策的推行和筹粮筹款,同时亦欲趁机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于是在 1939 年 9 月颁
13、布县各级组织纲要,正式在国统区实施“新县制”建设。新县制与以前相比有几个不同点:一是按土地面积、人口、经济、文化及交通等状况,把县划分为 1 至 6 等;二是县以下为乡(镇),乡(镇)以下为保、甲,在面积较大或有特殊情形的县还设有区,作为县的派出机构;三是将现政府所属机构改为民政、财政、教育、军事等科。国民政府希望以此来进一步发挥县政权的作用,加强国家对地方的控制。)解析:10.中国共产党苏区代表会议(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37 年,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有苏区、白区和红军代表参加的全国代表会议。会议的主题是为了适应国内和平基本实现的新形势,确定党在新时期的根本任务。毛泽东作
14、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和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的报告,全面分析了当时形势,确定了巩固和平、争取民主、实现抗战三大任务,特别强调坚持无产阶级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领导权的重要性。要求全党向“关门主义”、“冒险主义”和“尾巴主义”作斗争,号召全党重新学习、加强团结、发扬党内民主、广泛动员群众,为实现党在新时期的任务而斗争。博古作了苏区党的组织问题的报告,认为苏区的中心任务是转变与创立特区为抗日民主政治的模范地区。会议通过了,毛泽东的报告,批准了1935 年遵义会议以来党的政治路线。会议统一了全党思想,增强了团结,为抗日战争做了政治上、组织上的准备。)解析:11.国民经济建设
15、运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35 年到全面抗战前。国民政府开展的一个旨在全面发展经济的运动。1929 年至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帝国主义国家加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此时,日本扩大侵华,战争迫在眉睫。在这种形势下,南京政府发起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国民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发展中国的农业、工业、商业、金融和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努力增强国力。此外,国民党政府还推行征工制度,征调大批民工修筑铁路公路,或进行其他工役劳动。在救济灾荒和失业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运动在当时国家经济残破、日寇侵逼、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背景下,确有其积极意义,为抗战奠定了物质
16、基础,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巨大作用。但是,由于国民政府的阶级本质和战时形势以及贪官污吏乘机渔利等原因,这场经济建设运动一部分计划未能兑现或执行得不够彻底。)解析:二、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12.简答题 31-34 小题。(分数:2.00)_解析:13.简述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影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895 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极大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割让辽东半岛直接威胁到京津地区的安全。割让台湾使
17、台湾遭受日本长达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2)赔款白银两亿两。巨额赔款破坏了中国的财政金融,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为偿付赔款。清政府除加紧搜括人民外,只得大借附有苛刻经济政治条件的“洋债”,列强因此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日本把赔款大部分充作军费,迅速发展成军事帝国主义,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掠夺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的财富。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4)条约规定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便利了帝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2004 武汉大学 历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中国 近现代史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