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南省信阳市中考一模数学.docx
《2016年河南省信阳市中考一模数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河南省信阳市中考一模数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6年河南省信阳市中考一模数学 一、选择题: 1. 下列各组数中,互为倒数的是 ( ) A.2和 -2 B.-2和 12C.-2和 -12D.-12和 2 解析:根据乘积为 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可得一个数的倒数 .2 (12)=1, 故 C正确 . 答案: C. 2. 下列不是三棱柱展开图的是 ( ) A. B. C. D. 解析:三棱柱展开图有 3个四边形, 2个三角形, C选项不是三棱柱展开图 . 答案: C. 3. 据统计,今年春节期间 (除夕到初五 ),微信红包总收发次数达 321 亿次,几乎覆盖了全国 75%的网民,数据“ 321亿”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 A.3.21 1
2、08 B.321 108 C.321 109 D.3.21 1010 解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 a 10n的形式,其中 1 |a| 10, n为整数 .确定 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 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 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 .当原数绝对值 1时, 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 1时, n是负数 . 答案: D. 4. 如图,把等腰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刻度尺的一边上,若 1=60,则 2 的度数为 ( ) A.30 B.40 C.50 D.60 解析:直尺的两边互相平行, 1=60, 3= 1=60 . 3+ 2=90, 2=90 - 3=90 -60 =30 .
3、答案: A. 5. 为了解某社区居民的用电情况,随机对该社区 10户居民进行调查,下表是这 10 户居民2015年 4月份用电量的调查结果: 那么关于这 10户居民月用电量 (单位:度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中位数是 50 B.众数是 51 C.方差是 42 D.极差是 21 解析: 10户居民 2015 年 4月份用电量为 30, 42, 42, 50, 50, 50, 51, 51, 51, 51, 平均数为 110(30+42+42+50+50+50+51+51+51+51)=46.8, 中 位 数 为 50 ; 众 数 为 51 , 极 差 为 51-30=21 , 方 差
4、 为 110(30-46.8)2+2(42-46.8)2+3(50-46.8)2+4(51-46.8)2=42.96. 答案: C. 6. 一次函数 y=kx+b的图象如图,则当 0 x 1时, y的范围是 ( ) A.y 0 B.-2 y 0 C.-2 y 1 D.无法判断 解析:因为一次函数 y=kx+b 的图象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 (1, 0)、 (0, -2), 所以当 0 x 1,函数 y的取值范围是: -2 y 0. 答案: B. 7. 如图, ABCD中, AE平分 BAD,若 CE=3cm, AB=4cm,则 ABCD的周长是 ( ) A.20cm B.21cm C.22cm
5、 D.23cm 解析: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BC=10, AB=DC, AD BC, DAE= BEA, AE平分 BCD, BAE= DAE, BEA= BAE, BE=AB=4cm, BC=BE+CE=7cm, ABCD的周长 =2(DC+BC)=2(4+7)=22cm. 答案: C. 8. 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y=-x+a 与 x、 y 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点 B 和点 A,与反比例函数 y=-3x的图象交于点 C,若 BA: AC=2: 1,则 a的值为 ( ) A.2 B.-2 C.3 D.-3 解析:作 CE x轴于 E, AO CE, BA: AC=2:
6、 1, AO=OB=a, 2= = =3A B B O A OB C E B C E, EB=32a, CE=32a, 点 C坐标 (-12a, 32a), 又点 C在 y=-3x上, -34a2=-3, a 0, a=2. 答案: A. 二、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 21分 . 9. 计算: -14+ 12 -4cos30 =_. 解析: -14+ 12 -4cos30 =-1+2 3 -4 32=-1. 答案: -1. 10. 不等式组 3012xx x的解集为 _. 解析: 3012xx x , 由得: x -3, 由得: x -2, 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3 x -2. 答案: -3
7、 x -2. 11. 某市初中毕业女生体育中招考试项目有四项,其中“立定跳远”、“ 1000 米跑”、“篮球运球”为必测项目,另一项从“掷实心球”、“一分钟跳绳”中选一项测试 .则甲、乙、丙三位女生从“掷实心球”或“一分钟跳绳”中选择一个考试项目的概率是 _. 解析:分别用 A, B代表“掷实心球”、“一分钟跳绳”, 画树状图得: 共有 8种等可能的结果,甲、乙、丙三位女生从“掷实心球”或“一分钟跳绳”中选择一个考试项目的有 2种情况, 其概率是: 28=14. 答案: 14. 12. 如图, ABC中, D是 BC上一点, AC=AD=DB, BAC=102,则 ADC=_度 . 解析: A
8、C=AD=DB, B= BAD, ADC= C, 设 ADC=2, B= BAD=2, BAC=102, DAC=102 -2, 在 ADC中, ADC+ C+ DAC=180, 2 +102 -2=180, 解得: =52 . 答案: 52. 1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2, 3), B(5, -2),以原点 O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 1: 2,把 ABO缩小,则点 B 的对应点 B的坐标是 _. 解析:以原点 O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 1: 2,把 ABO缩小, B(5, -2), 点 B的对应点 B的坐标是: (52, -1)或 (-52, 1). 答案: (52, -1)或 (-5
9、2, 1). 14. 如图,在矩形 ABCD中, AB=4, BC=2,以 A为圆心, AB的长为半径画弧,交 DC于点 E,交 AD延长线于点 F,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_. 解析:在矩形 ABCD 中, AB=4, BC=2, AB=2DA, AB=AE(扇形的半径 ), AE=2DA, AED=30, 1=90 -30 =60, DA=2 AB=2DA=4, AE=4, DE= 22AE DA =2 3 , 阴影 FDE的面积 S1=S 扇形 AEF-S ADE= 260 4360-12 2 2 3 =83 -2 3 . 阴影 ECB的面积 S2=S 矩形 -S ADE-S 扇形 AB
10、E=2 4-12 2 2 3 - 230 4360=8-2 3 -43; .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8-2 3 -43 +83 -2 3 =8-4 3 +43 . 答案: 8-4 3 +43 . 15. 如图,有一张长为 8cm,宽为 7cm的矩形纸片 ABCD,现要剪下一个腰长为 6cm的等腰三角形 (要求: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矩形的一个顶点重合,其余的两个顶点在矩形的边上 ),则剪下的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 _cm2. 解析:分三种情况计算: (1)当 AE=AF=6时,如图: S AEF=12AE AF=12 6 6=18(cm2); (2)当 AE=EF=6时,如图: 则 BE=7-
11、6=1, BF= 2 2 2 26 1 3 5E F B E , S AEF=12 AE BF=12 6 35 =3 35 (cm2); (3)当 AE=EF=6时,如图: 则 DE=8-6=2, DF= 2 2 2 26 2 4 2E F D E , S AEF=12AE DF=12 6 4 2 =12 2 (cm2); 答案: 18或 3 35 或 12 2 . 三、解答题:本大题 8 个小题,共 75分 . 16. 先化简分式: ( 11xx)2222xx ,若该分式的值为 2,求 x的值 . 解析: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由该分式的值为 2,求出 x的值即可 . 答案
12、:原式 = 2 1 1111 1 2xxxxx x x = 42x, 该分式的值为 2, 42x=2,即 2(x+2)=4,解得 x=0,经检验 x=0 是分式方程的解 . 17. 如图, AB 是 O 的直径, C、 D 为半圆 O 上的两点, CD AB,过点 C 作 CE AD,交 AD的延长线于点 E, tanA= 3 . (1)求证: CE 是 O的切线; (2)猜想四边形 AOCD是什么特殊的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猜想 . 解析: (1)连接 OD,由锐角三角函数得出 A=60,证出 OAD 是等边三角形,得出 ADO= AOD=60,再证明 COD是等边三角形,得出 COD=60 =
13、 ADO,证出 OC AE,由已知条件得出 CE OC,即可得出结论; (2)由 (1)得: OAD 和 COD 是等边三角形,得出 OA=AD=OD=CD=OC,即可证出四边形 AOCD是菱形 . 答案: (1)证明:连接 OD,如图所示: tanA= 3 , A=60, OA=OD, OAD是等边三角形, ADO= AOD=60, CD AB, ODC=60, OC=OD, COD是等边三角形, COD=60 = ADO, OC AE, CE AE, CE OC, CE是 O的切线; (2)解:四边形 AOCD是菱形;理由如下: 由 (1)得: OAD和 COD是等边三角形, OA=AD=
14、OD=CD=OC, 四边形 AOCD是菱形 . 18. 手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但也出现了过度使用手机的现象,出现了所谓的“手机控”、“低头族”等,某校九年级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调查了若干名家长对“初中学生带手机上学”这一现象的看法,统计整理并制作了如下的条形与扇形统计图 .依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的学生家长有 _名,“很赞同”初中生带手机上学的家长所对应的圆心角度数是 _; (2)请补全报“无所谓”态度的家长所对应的条形统计图 (标上柱高数值 ); (3)请你对初中生是否应该带手机上学提出一个合理化的建议 . 解析: (1)根据赞同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求出总人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河南省 信阳市 中考 数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