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社会研究方法自考题-43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社会研究方法自考题-4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社会研究方法自考题-43及答案解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社会研究方法自考题-4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48,分数:100.00)1.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选择一组研究对象,人为地改变与控制某些因素,通过观察其后果对社会事实或现象获得认识的一种方法是_ A.问卷法 B.访谈法 C.实验法 D.观察法(分数:3.00)A.B.C.D.2.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的观察与测定是指_ A.因果研究 B.实验检测 C.实验刺激 D.实验反馈(分数:3.00)A.B.C.D.3.在实验中,不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_ A.控制组 B.实验组 C.实验者 D.实验工作人员(分数:3.00)A.B
2、.C.D.4.在实验的自变量中,需要加以控制保持其不变的自变量称控制变量,主动造成其变化的自变量称_ A.常量 B.实验刺激 C.不可控变量 D.倚变量(分数:3.00)A.B.C.D.5.实验研究者以及参与实验过程的实验工作人员被称为_ A.控制组 B.实验者 C.实验对象 D.实验组(分数:2.00)A.B.C.D.6.实验法中,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通常被称为_ A.控制变量 B.实验刺激 C.倚变量 D.干扰变量(分数:2.00)A.B.C.D.7.在实验中,一般需要加以控制或主动施加的可观测变量,是_ A.自变量 B.因变量 C.常量 D.倚变量(分数:2.00)A.B.C.D.
3、8.在实验中,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_ A.控制组 B.实验组 C.实验工作人员 D.实验者(分数:2.00)A.B.C.D.9.实验变量通常可以分为_ A.自变量和倚变量 B.因变量和倚变量 C.自变量和因变量 D.倚变量和控制变量(分数:2.00)A.B.C.D.10.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试图验证如下假设是否成立:一个有犯罪倾向的少年如果能经常得到一个成人友好热心的忠告,他就有可能避免犯罪。这项试验中的因变量是_ A.家庭经济状况 B.忠告 C.犯罪倾 D.年龄(分数:2.00)A.B.C.D.11.实验法一般用于_ A.描述性研究 B.探索性研究 C.检验变量间的因果假设 D.发
4、现新问题(分数:2.00)A.B.C.D.12.要求对研究对象实施某种干预,使其处于不同于先前的状态,在受到干预的非自然情境下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是_ A.自然观察法 B.实验法 C.访谈法 D.文献研究法(分数:2.00)A.B.C.D.13.实验法与访谈、观察等方法最主要的区别是_ A.是否在实验室进行 B.是否有理论假设 C.是否可以进行量化分析 D.是否对情境和变量进行控制(分数:2.00)A.B.C.D.14.实验法的特点是_ A.尽量不干预研究对象 B.实验结果不会受到实验人员的影响 C.人为设定观察情境 D.间接得到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数:2.00)A.B.C.D.15.关
5、于实验人员对实验结论的影响,美国学者罗森塔尔与雅各布森于 1966 年做了一次_实验。 A.“学术成就预测” B.“监狱行为模式研究” C.“权威服从研究” D.“啤酒偷窃案”(分数:2.00)A.B.C.D.16.实验研究的逻辑起点是_ A.调查 B.分析 C.假设 D.整理资料(分数:2.00)A.B.C.D.17.实验研究的目的是_ A.建立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B.协调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 C.避免主观偏见 D.获得更为真实的原始材料(分数:2.00)A.B.C.D.18.实验研究的最本质特征是_ A.控制 B.适应 C.影响 D.刺激(分数:2.00)A.B.C.D.19.建立实验组和控制
6、组时,在理论上最有效的控制影响变量的方法是_ A.随机法 B.配对法 C.排除法 D.纳入法(分数:2.00)A.B.C.D.20.实验环境应该有较高的_ A.随机性 B.特殊性 C.开放性 D.封闭性(分数:2.00)A.B.C.D.21.实验法通过_的变化来确立实验效果。 A.自变量 B.因变量 C.程序 D.条件(分数:2.00)A.B.C.D.22.很少单独使用,常常与随机法相配合使用的是_ A.配对法 B.排除法 C.纳入法 D.排序法(分数:2.00)A.B.C.D.23.把其他主要的影响变量也当做自变量引入试验中,同时对几个自变量进行操作、测量和检验的试验方法是_ A.随机法 B
7、.排除法 C.配对法 D.纳入法(分数:2.00)A.B.C.D.24.在实验中使用较少的方法是_ A.随机法 B.配对法 C.排除法 D.纳入法(分数:2.00)A.B.C.D.25.实验过程中,最核心的部分是_ A.实验准备阶段 B.实验实施阶段 C.资料处理阶段 D.研究结论阶段(分数:2.00)A.B.C.D.26.尤其适用于实验对象样本容量较小或者样本差异性较大的情况的实验设计是_ A.前测设计 B.前测后测设计 C.后测设计 D.拉丁方设计(分数:2.00)A.B.C.D.27.单变量实验设计是假设自变量有_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分数:2.00)A.B.C.D.
8、28.在单变量的实验设计中,最简单的设计方案是_ A.所罗门设计 B.拉丁方设计 C.后测设计 D.前测后测设计(分数:2.00)A.B.C.D.29.又称所罗门设计的是_ A.拉丁方设计 B.后测设计 C.四组设计 D.前测后测设计(分数:2.00)A.B.C.D.30.一般来说,只有当实验变量的个数(因素)与实验刺激水平相同,而且自变量之间相互独立时,才可以采用_ A.所罗门设计 B.完全随机多因实验设计 C.后测设计 D.拉丁方设计(分数:2.00)A.B.C.D.31.以下实验设计不属于单变量实验设计的是_ A.后测设计 B.前测后测设计 C.四组设计 D.拉丁方设计(分数:2.00)
9、A.B.C.D.32.多变量实验设计中一种较为常用的设计方案是_ A.安全随机多因实验设计 B.四组设计 C.前测后测设计 D.拉丁方设计(分数:2.00)A.B.C.D.33.内在效度通过测量实验数据统计值偏离真实值的程度得到。系统误差越大,偏离真实值程度越多,内在效度就_ A.越低 B.越高 C.不变 D.无法确定(分数:2.00)A.B.C.D.34.一般来说,社会领域里的实验,多采用现场实验的方法,这是因为_ A.相对自然的环境使结论有更大的推论价值 B.控制变量较为容易 C.实验室环境单调 D.因果关系更为明显(分数:2.00)A.B.C.D.35.在影响实验的外在效度因素中,会直接
10、影响推论准确性的是_ A.样本的代表性影响 B.实验控制的影响 C.测量工具的影响 D.指标设计有局限性(分数:2.00)A.B.C.D.36.对某种社会理论进行证实或证伪的实验是_ A.应用性实验 B.研究性实验 C.教育实验 D.社会心理实验(分数:2.00)A.B.C.D.37.表明社会结构的要求可以轻易地征服个人偏好,塑造出一种适应于社会结构的群体角色的实验是齐默巴多的_ A.权威服从研究 B.学术成就预测 C.监狱行为模式研究 D.“啤酒偷窃案”(分数:2.00)A.B.C.D.38.关于某项社会政策的实验属于_ A.应用性实验 B.研究性实验 C.教育实验 D.社会心理实验(分数:
11、2.00)A.B.C.D.39.按照调查的目的不同,实验法可分为研究性实验和_ A.应用性实验 B.现场实验 C.社会心理实验 D.单一实验组实验(分数:2.00)A.B.C.D.40.实现了较为典型的人造环境的实验室实验是_ A.齐默巴多的监狱行为模式研究 B.霍桑实验 C.“啤酒偷窃案”实验 D.米尔斯莱姆的权威服从研究(分数:2.00)A.B.C.D.41.社会研究中最常用的实验调查方式是_ A.实验室实验 B.现场调查 C.应用性实验 D.现场实验(分数:2.00)A.B.C.D.42.引起有关社会科学中伦理道德的严肃讨论的实验是米尔斯莱姆的_ A.学术成就预测 B.权威服从研究 C.
12、啤酒偷窃案 D.监狱行为模式研究(分数:2.00)A.B.C.D.43.以下属于现场实验的是_ A.齐默巴多的监狱行为模式研究 B.米尔斯莱姆的权威服从研究 C.霍桑实验 D.班杜拉的模仿学习实验(分数:2.00)A.B.C.D.44.下列属于较典型的严格控制型现场实验的是_ A.“啤酒偷窃案”实验 B.霍桑实验 C.齐默巴多的监狱行为模式研究 D.米尔斯莱姆的权威服从研究(分数:2.00)A.B.C.D.45.下列属于较少控制的现场实验的是_ A.啤酒偷窃案 B.霍桑实验 C.学术成就预测实验 D.齐默巴多的监狱行为模式研究(分数:2.00)A.B.C.D.46.最主要优点是能够区分出自变量
13、与因变量,从而明确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的社会研究方法是_ A.问卷调查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 D.访谈法(分数:2.00)A.B.C.D.47.实验法最大的弱点是_ A.人为干涉 B.实验人员的影响 C.样本选取的缺陷 D.道德和法律的限制(分数:2.00)A.B.C.D.48.在各种社会研究方法中,控制能力最强的是_ A.访谈调查 B.实验研究 C.问卷调查 D.实地研究(分数:2.00)A.B.C.D.社会研究方法自考题-4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48,分数:100.00)1.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选择一组研究对象,人为地改变
14、与控制某些因素,通过观察其后果对社会事实或现象获得认识的一种方法是_ A.问卷法 B.访谈法 C.实验法 D.观察法(分数:3.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了实验法的基本定义,题干所述就是实验法的定义。答案为 C。2.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的观察与测定是指_ A.因果研究 B.实验检测 C.实验刺激 D.实验反馈(分数:3.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实验检测的基本概念,所谓实验检测就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的观察和测定。答案为 B。3.在实验中,不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_ A.控制组 B.实验组 C.实验者 D.实验工作人员(分数:3.00)A.
15、B.C.D.解析:解析 在实验中,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实验组,不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控制组。答案为 A。4.在实验的自变量中,需要加以控制保持其不变的自变量称控制变量,主动造成其变化的自变量称_ A.常量 B.实验刺激 C.不可控变量 D.倚变量(分数:3.00)A.B. C.D.解析:解析 在实验的自变量中主动造成其自身变化的自变量就是实验刺激。答案为 B。5.实验研究者以及参与实验过程的实验工作人员被称为_ A.控制组 B.实验者 C.实验对象 D.实验组(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实验者就是指实验的研究者以及参与实验过程的实验工作人员。答案为 B。6.
16、实验法中,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通常被称为_ A.控制变量 B.实验刺激 C.倚变量 D.干扰变量(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实验法中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通常被称为倚变量。答案为 C。7.在实验中,一般需要加以控制或主动施加的可观测变量,是_ A.自变量 B.因变量 C.常量 D.倚变量(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实验变量通常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其中自变量一般是指在试验中加以控制或者主动施加的可观测变量。答案为 A。8.在实验中,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_ A.控制组 B.实验组 C.实验工作人员 D.实验者(分数:2.00)A.B. C.
17、D.解析:解析 在实验中,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实验组,不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控制组。答案为 B。9.实验变量通常可以分为_ A.自变量和倚变量 B.因变量和倚变量 C.自变量和因变量 D.倚变量和控制变量(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在实验法中,实验变量通常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两种。答案为 C。10.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试图验证如下假设是否成立:一个有犯罪倾向的少年如果能经常得到一个成人友好热心的忠告,他就有可能避免犯罪。这项试验中的因变量是_ A.家庭经济状况 B.忠告 C.犯罪倾 D.年龄(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因变量一般是实验中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社会 研究 方法 考题 4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