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16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16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16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16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25.00)1.与英文 culture对译的汉语是_(分数:1.00)A.文化B.文章C.文学D.艺术2.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_(分数:1.00)A.高原气候B.热带气候C.温带气候D.地中海气候3.黄河泛滥、海运兴起而使京杭大运河走向衰落的时期是_(分数:1.00)A.明朝中期B.明朝末期C.清朝中期D.清朝后期4.从夏代开始,形成了族群相处的一种新的关系模式是_(分数:1.00)A.礼仪定邦B.战争征服C.宗教传播D.王位禅让5.
2、儒学的文化背景是_(分数:1.00)A.秦国的礼乐文明B.齐国的礼乐文明C.晋国的礼乐文明D.鲁国的礼乐文明6.西汉初期,南方的南越国一直与汉朝保持关市贸易,互通有无。最早的南越王是_(分数:1.00)A.赵佗B.无诸C.刘渊D摇7.在唐代形成的中国化佛教宗派中,影响最大的是_(分数:1.00)A.华严宗B.律宗C.唯识宗D.禅宗8.中国占代市井文化兴起于_(分数:1.00)A.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唐宋之际D.宋元之际9.在神话传说中,创制渔网的神祇是_(分数:1.00)A.黄帝B.后稷C.神农D.伏羲10.中国古代开始普遍使用铁器是在_(分数:1.00)A.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
3、汉时期D.魏晋南北朝时期11.我国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是_(分数:1.00)A.金銮殿B.宗庙C.天坛D.明堂12.中国所采用的历法属于_(分数:1.00)A.阳历B.阴历C.阴阳合历D.公历13.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_(分数:1.00)A.鲁班B.蔡伦C.毕昇D.葛洪14.秦汉时期,郡县制全面取代_(分数:1.00)A.分封制B.宗法制C.井田制D.采邑制15.科举制以考试为主要标准,其考试的主要形式是_(分数:1.00)A.口试B.策问C.笔试D.殿试16.礼记曲礼说:“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这反映了古代丧葬礼仪的_(分数:1.00)A.规范性B.调和性
4、C.等差性D.延续性17.传统社会,女子行笄礼的人生仪礼属于_(分数:1.00)A.诞生礼B.成年礼C.婚礼D.丧礼18.“中庸”这一价值原则的提出者是_(分数:1.00)A.孔子B.荀子C.孟子D.董仲舒19.古代,巫祝将其垄断的天文知识用于前兆迷信上,进而发展成为_(分数:1.00)A.鸟占B.筮占C.梦占D.星占20.“教学相长”作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命题最早见于_(分数:1.00)A.礼记大学B.礼记学记C.荀子劝学D.论语学而21.宋代出现了以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为描写对象的风俗画,代表作是_(分数:1.00)A.步辇图B.历代帝王图C.清明上河图D.簪花仕女图22.在构成民族
5、的诸特征中,最重要的是_(分数:1.00)A.文字B.语言C.服饰D.饮食23.三字经的作者是_(分数:1.00)A.王应麟B.周兴嗣C.孔颖达D.李斯24.首次阐述“新儒家”概念的是_(分数:1.00)A.熊十力B.贺麟C.冯友兰D.钱穆25.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于_(分数:1.00)A.1998年B.1999年C.2000年D.2001年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6.司马迁把当时的“天下”划分出基本经济区,论述各地的地域文化习俗。这几大基本经济区主要有_(分数:2.00)A.山西B.山东C.陕西D.龙门碣石E.江南27.明末清初“三先生”是指_(分数:2.
6、00)A.王夫之B.顾炎武C.黄宗羲D.李贽E.王阳明28.下列属于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的有_(分数:2.00)A.信仰标志B.阶层标志C.礼仪标志D.政治标志E.职业标志29.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观念主要有_(分数:2.00)A.“乐以教化”B.“以文载道”C.“尊崇自然”D.“尚意追求”E.“中和之美”30.汉民族利用汉语汉字的特点形成了一些具有本民族特点的修辞格有_(分数:2.00)A.对偶B.顶真C.回文D.析字E.复叠四、第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五、名词解释题(总题数:5,分数:15.00)31.阿房宫赋 (分数:3.00)_32.重农主义 (分数:3.00)
7、_33.本草之学 (分数:3.00)_34.“春秋决狱” (分数:3.00)_35.谚文 (分数:3.00)_六、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36.简述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 (分数:6.00)_37.简述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文明成就。 (分数:6.00)_38.简述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心理。 (分数:6.00)_39.简述中国古代的避讳及其主要方式。 (分数:6.00)_40.简述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士在沟通中西文化方面所做的贡献。 (分数:6.00)_七、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1.试述人生礼俗的家族特征。 (分数:10.00)_42.试述孔子和孟子对儒家伦理道
8、德规范建设的贡献。 (分数:10.00)_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16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25.00)1.与英文 culture对译的汉语是_(分数:1.00)A.文化 B.文章C.文学D.艺术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一词的含义。 解析 culture 的原义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由于物质创造包含人的智慧,与精神文明难以截然划分开,因而与“文化”一词成为同义语。2.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_(分数:1.00)A.高原气候B.热带气候C.温带气候 D.地中海气候解析:考点
9、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的气候特征。 解析 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中低纬度的位置,背靠欧亚大陆,东临太平洋,因此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气候。3.黄河泛滥、海运兴起而使京杭大运河走向衰落的时期是_(分数:1.00)A.明朝中期B.明朝末期C.清朝中期D.清朝后期 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京杭大运河的衰落。 解析 自秦汉以来,运河的开凿在保证农田水利灌溉的同时,也促进了南北经济的沟通和一批新兴城市的繁荣。但到了清朝后期,由于黄河的泛滥和海运的兴起,京杭大运河开始走向衰落。4.从夏代开始,形成了族群相处的一种新的关系模式是_(分数:1.00)A.礼仪定邦B.战争征服 C.宗教传播D.王位禅让解析:
10、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夏代族群相处的关系模式。 解析 夏代将五帝以来由宗教文化亲和力所促进的人群辐辏的历史趋势暂时中断,开始了战争征服的关系模式。5.儒学的文化背景是_(分数:1.00)A.秦国的礼乐文明B.齐国的礼乐文明C.晋国的礼乐文明D.鲁国的礼乐文明 解析:6.西汉初期,南方的南越国一直与汉朝保持关市贸易,互通有无。最早的南越王是_(分数:1.00)A.赵佗 B.无诸C.刘渊D摇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两汉时期经略南方的表现。 解析 西汉建国后,加强同南方的联系。在南越地区,原秦朝南海郡尉、中山人赵佗割据南海、桂林、象郡,自立为王,建立南越国。7.在唐代形成的中国化佛教宗派中,
11、影响最大的是_(分数:1.00)A.华严宗B.律宗C.唯识宗D.禅宗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唐代佛教的发展情况。 解析 唐代是一个宗教文化的时代,佛教更是在唐代发展到了极盛的时期。佛教的诸多宗派如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等各呈异彩,分流并进,但最终形成了禅宗独占天下的局面。8.中国占代市井文化兴起于_(分数:1.00)A.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唐宋之际 D.宋元之际解析:9.在神话传说中,创制渔网的神祇是_(分数:1.00)A.黄帝B.后稷C.神农D.伏羲 解析:10.中国古代开始普遍使用铁器是在_(分数:1.00)A.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D.魏晋南北朝时期解析
12、:11.我国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是_(分数:1.00)A.金銮殿B.宗庙C.天坛D.明堂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传统住宅格局的文化含义。 解析 在住宅格局中,正房是最有中国特色的地方,其作用犹如中国古代的明堂。明堂是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教学等国家大典,都在明堂举行。12.中国所采用的历法属于_(分数:1.00)A.阳历B.阴历C.阴阳合历 D.公历解析:13.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_(分数:1.00)A.鲁班B.蔡伦C.毕昇 D.葛洪解析:14.秦汉时期,郡县制全面取代_(分数:1.00)A.分封制 B.宗法制C.井田制D.采邑制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中国文化 概论 考题 1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