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142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14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142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 142 及答案解析(总分:7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在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总题数:20,分数:40.00)1.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是【 】(分数:2.00)A.沈从文B.茅盾C.鲁迅D.巴金2.西厢记是一部【 】(分数:2.00)A.元杂剧B.明杂剧C.说唱文学D.传奇3.下列同属“新月派”的一组作家是【 】(分数:2.00)A.艾青、徐志摩、郭沫若B.闻一多、郭沫若、冰心C.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D.郁达夫、徐志摩、艾青4.在报刘一丈书中,所揭示的权贵者的性格特征是【 】(分数:2.00)A.贪婪虚伪B.奴颜婢膝C.狐假虎威D.趋炎附势5.
2、李将军列传中,李广和李蔡的对比描写,主要是为了表现李广的【 】(分数:2.00)A.骁勇善战B.爱护士卒C.乐观旷达D.白首未封6.种树郭橐驼传的创作意图主要是【 】(分数:2.00)A.赞扬郭橐驼的种树技术B.揭露统治者的政令扰民C.传播郭橐驼的植树经验D.借“养树”之道,喻“养民”之道7.大同出自礼记,下面对其陈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礼记是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一B.礼记中的仪礼、周礼、周官合称“三礼”C.礼记成书是在春秋时代D.礼记的内容主要涉及了上古三代的礼仪制度8.门槛主要运用了(分数:2.00)A.对比手法B.欲扬先抑手法C.比喻手法D.象征手法9.声声慢(
3、寻寻觅觅)中体现家破人亡之痛的词句是【 】(分数:2.00)A.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B.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10.与“古道西风瘦马”构成反衬关系的景象是【 】(分数:2.00)A.枯藤老树昏鸦B.夕阳西下C.小桥流水人家D.断肠人在天涯11.谈时间的语言风格是【 】(分数:2.00)A.典雅平和B.清新秀丽C.幽默机智D.谨严犀利12.风波的时代意义在于【 】(分数:2.00)A.暴露民众的愚昧落后B.揭露帝制余孽的阴谋复辟C.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D.昭示革命难以唤醒民众13.“知识就是力量”这
4、句名言出自【 】(分数:2.00)A.培根B.罗素C.伏尔泰D.马克思14.下列划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是【 】(分数:2.00)A.不可为量 数 。 数:数量B.申 之以孝悌之义。 申:反复教导C.何 以 伐为? 以:介词,表原因D.举 天下之豪杰。 举:列举15.以下诗句中,化用诗经诗句的为【 】(分数:2.00)A.周公吐哺,天下归心。B.对酒当歌,人生几何。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D.呦呦鹿鸣,食野之苹。16.下列句子中,含有使动用法的是【 】(分数:2.00)A.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B.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C.彼以艰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D.孟尝君怪其疾
5、也,衣冠而见之。17.贯穿爱尔克的灯光全文的线索是【 】(分数:2.00)A.故居的变迁B.亡姐的不幸遭遇C.三种灯光的依次闪现D.“我的心灵的灯”的引导18.苦恼中,人与马的对比体现在【 】(分数:2.00)A.人像“幽灵”,马像“蜜糖饼”B.姚纳挨“脖儿拐”,马挨鞭子C.姚纳死了儿子,马死了崽儿D.没有人听姚纳诉说,马却听其诉说19.米龙老爹的中心思想是【 】(分数:2.00)A.颂扬复仇主义B.颂扬机智勇敢C.颂扬视死如归D.颂扬爱国主义20.被人称作具有“含泪的微笑”风格的小说家是【 】(分数:2.00)A.契诃夫B.欧亨利C.屠格涅夫D.莫泊桑二、B古文阅读题/B(总题数:3,分数:
6、18.00)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以下小题。 既而大叔命西 鄙 北鄙 贰 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 庸 ,将自 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暖,厚将崩。”(分数:6.00)(1).解释这段文字中划横线字的含义。鄙:_贰:_庸:_及:_(分数:2.00)_(2).这段话揭示了共叔段怎样的性格特点?体现了郑庄公怎样的性格特征?(分数:2.00)_(3).这段话揭示了什么?(分数:2.00)_阅读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以下小题。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
7、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分数:6.00)(1).“吾”与“子”分别代表了作者的哪两种心理状态?(分数:2.00)_(2).这段文字表达的人生态度是什么?作者谈这种人生态度的作用是什么?(分数:2.00)_(3).这段文字突出的艺术特点是什么?(分数:2.00)_阅读曹操短歌行(其一)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以下题。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分数:6.00)(1).这段文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分数:2.00)_(2).这段文字体现了哪些写作特点?(分数:2.00)_(3).指出文中的典故及用典意义。(分数:2.00)_三、B现代文阅读题/B(总题数:3,分数:18.00)阅读巴金的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义字,然后回答以下小题。 “长宜子孙”,我恨不能削去这四个字!许多可爱的年轻生命被摧残了,许多有为的年轻心灵被囚禁了。许多人在这个小圈子里面憔悴地捱着日子。这就是“家”!“甜蜜的家”!这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分数:6.00)(1).“长宜子孙”本来意味着什么?作者为什么恨不得削去它?(分数:2.00)_(2).从这里可以看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分
9、数:2.00)_(3).“爱尔克的灯光”在文中象征着什么?(分数:2.00)_阅读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以下小题。 我们可以知道文章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所以我们只略谈原理,不像一般文法修辞书籍,在义法上多加剖析。“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知道文章作法,不一定就做出好文章。艺术的基本原则是寓变化于整齐,整齐易说,变化则全靠心灵的妙运,这是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了。(分数:6.00)(1).这一语段论说的中心问题是什么?(分数:2.00)_(2).怎样理解“文章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所蕴涵的意思?(分数:2.00)_(3).选择与安排一文除了讲理与法的关系外,还写了
10、什么?(分数:2.00)_阅读钱钟书论快乐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以下小题。 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小孩初生下来,吃饱了奶就乖乖地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虽然它身体感觉舒服。缘故是小孩子的精神和肉体还没有分化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那时刻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分数:6.00)(1).在这一片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论点?(分数:2.00
11、)_(2).作者从什么角度来论证这一观点?(分数:2.00)_(3).在这一片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说理论事,其作用如何?(分数:2.00)_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 142 答案解析(总分:7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在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总题数:20,分数:40.00)1.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是【 】(分数:2.00)A.沈从文B.茅盾C.鲁迅 D.巴金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现代文学常识。鲁迅于 1918 年 5 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也是中国现代杂文的开创者。2.西厢记是一部【 】(分数:2.00)
12、A.元杂剧 B.明杂剧C.说唱文学D.传奇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作品的体例。西厢记是元代剧作家王实甫的作品,是一部元杂剧。3.下列同属“新月派”的一组作家是【 】(分数:2.00)A.艾青、徐志摩、郭沫若B.闻一多、郭沫若、冰心C.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 D.郁达夫、徐志摩、艾青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作家的流派。郭沫若与郁达夫为“创造社”代表作家,由此,可排除 A、B、D 三项。4.在报刘一丈书中,所揭示的权贵者的性格特征是【 】(分数:2.00)A.贪婪虚伪 B.奴颜婢膝C.狐假虎威D.趋炎附势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报刘一丈书主要揭示了权贵者的贪婪虚伪、干谒者的奴颜婢膝、门
13、者的狐假虎威,以及闻者的趋炎附势。5.李将军列传中,李广和李蔡的对比描写,主要是为了表现李广的【 】(分数:2.00)A.骁勇善战B.爱护士卒C.乐观旷达D.白首未封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作品的主要内容。李将军列传中,李广才气无双,名声远扬,战功显赫却不得封侯;李蔡“为人在下中,名声出广下甚远”,却能官至丞相。作者将李广与李蔡进行对比,主要是为了突出李广终生不遇、白首未封的不幸遭遇。D 项正确。6.种树郭橐驼传的创作意图主要是【 】(分数:2.00)A.赞扬郭橐驼的种树技术B.揭露统治者的政令扰民C.传播郭橐驼的植树经验D.借“养树”之道,喻“养民”之道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作者的创作意图
14、。种树郭橐驼传针对中唐时期政乱令烦、民不聊生的情况借郭橐驼种树的成功经验,指出为政与种树一样。一定要顺其天性,不可人为破坏百姓正常的生活秩序,借“养树”之道喻“养民”之道。7.大同出自礼记,下面对其陈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礼记是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一 B.礼记中的仪礼、周礼、周官合称“三礼”C.礼记成书是在春秋时代D.礼记的内容主要涉及了上古三代的礼仪制度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古代文学常识。B 项中“三礼”应是礼记、仪礼、周礼。C 项中礼记的成书年代应是西汉中期。D 项中礼记的内容不仅包括先秦时代的礼仪制度。还涉及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几乎包罗万象。8.门槛主要运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语文 模拟 试卷 14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