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142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0320       资源大小:59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142及答案解析.doc

    1、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 142 及答案解析(总分:7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在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总题数:20,分数:40.00)1.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是【 】(分数:2.00)A.沈从文B.茅盾C.鲁迅D.巴金2.西厢记是一部【 】(分数:2.00)A.元杂剧B.明杂剧C.说唱文学D.传奇3.下列同属“新月派”的一组作家是【 】(分数:2.00)A.艾青、徐志摩、郭沫若B.闻一多、郭沫若、冰心C.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D.郁达夫、徐志摩、艾青4.在报刘一丈书中,所揭示的权贵者的性格特征是【 】(分数:2.00)A.贪婪虚伪B.奴颜婢膝C.狐假虎威D.趋炎附势5.

    2、李将军列传中,李广和李蔡的对比描写,主要是为了表现李广的【 】(分数:2.00)A.骁勇善战B.爱护士卒C.乐观旷达D.白首未封6.种树郭橐驼传的创作意图主要是【 】(分数:2.00)A.赞扬郭橐驼的种树技术B.揭露统治者的政令扰民C.传播郭橐驼的植树经验D.借“养树”之道,喻“养民”之道7.大同出自礼记,下面对其陈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礼记是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一B.礼记中的仪礼、周礼、周官合称“三礼”C.礼记成书是在春秋时代D.礼记的内容主要涉及了上古三代的礼仪制度8.门槛主要运用了(分数:2.00)A.对比手法B.欲扬先抑手法C.比喻手法D.象征手法9.声声慢(

    3、寻寻觅觅)中体现家破人亡之痛的词句是【 】(分数:2.00)A.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B.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10.与“古道西风瘦马”构成反衬关系的景象是【 】(分数:2.00)A.枯藤老树昏鸦B.夕阳西下C.小桥流水人家D.断肠人在天涯11.谈时间的语言风格是【 】(分数:2.00)A.典雅平和B.清新秀丽C.幽默机智D.谨严犀利12.风波的时代意义在于【 】(分数:2.00)A.暴露民众的愚昧落后B.揭露帝制余孽的阴谋复辟C.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D.昭示革命难以唤醒民众13.“知识就是力量”这

    4、句名言出自【 】(分数:2.00)A.培根B.罗素C.伏尔泰D.马克思14.下列划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是【 】(分数:2.00)A.不可为量 数 。 数:数量B.申 之以孝悌之义。 申:反复教导C.何 以 伐为? 以:介词,表原因D.举 天下之豪杰。 举:列举15.以下诗句中,化用诗经诗句的为【 】(分数:2.00)A.周公吐哺,天下归心。B.对酒当歌,人生几何。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D.呦呦鹿鸣,食野之苹。16.下列句子中,含有使动用法的是【 】(分数:2.00)A.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B.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C.彼以艰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D.孟尝君怪其疾

    5、也,衣冠而见之。17.贯穿爱尔克的灯光全文的线索是【 】(分数:2.00)A.故居的变迁B.亡姐的不幸遭遇C.三种灯光的依次闪现D.“我的心灵的灯”的引导18.苦恼中,人与马的对比体现在【 】(分数:2.00)A.人像“幽灵”,马像“蜜糖饼”B.姚纳挨“脖儿拐”,马挨鞭子C.姚纳死了儿子,马死了崽儿D.没有人听姚纳诉说,马却听其诉说19.米龙老爹的中心思想是【 】(分数:2.00)A.颂扬复仇主义B.颂扬机智勇敢C.颂扬视死如归D.颂扬爱国主义20.被人称作具有“含泪的微笑”风格的小说家是【 】(分数:2.00)A.契诃夫B.欧亨利C.屠格涅夫D.莫泊桑二、B古文阅读题/B(总题数:3,分数:

    6、18.00)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以下小题。 既而大叔命西 鄙 北鄙 贰 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 庸 ,将自 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暖,厚将崩。”(分数:6.00)(1).解释这段文字中划横线字的含义。鄙:_贰:_庸:_及:_(分数:2.00)_(2).这段话揭示了共叔段怎样的性格特点?体现了郑庄公怎样的性格特征?(分数:2.00)_(3).这段话揭示了什么?(分数:2.00)_阅读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以下小题。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

    7、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分数:6.00)(1).“吾”与“子”分别代表了作者的哪两种心理状态?(分数:2.00)_(2).这段文字表达的人生态度是什么?作者谈这种人生态度的作用是什么?(分数:2.00)_(3).这段文字突出的艺术特点是什么?(分数:2.00)_阅读曹操短歌行(其一)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以下题。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分数:6.00)(1).这段文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分数:2.00)_(2).这段文字体现了哪些写作特点?(分数:2.00)_(3).指出文中的典故及用典意义。(分数:2.00)_三、B现代文阅读题/B(总题数:3,分数:18.00)阅读巴金的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义字,然后回答以下小题。 “长宜子孙”,我恨不能削去这四个字!许多可爱的年轻生命被摧残了,许多有为的年轻心灵被囚禁了。许多人在这个小圈子里面憔悴地捱着日子。这就是“家”!“甜蜜的家”!这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分数:6.00)(1).“长宜子孙”本来意味着什么?作者为什么恨不得削去它?(分数:2.00)_(2).从这里可以看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分

    9、数:2.00)_(3).“爱尔克的灯光”在文中象征着什么?(分数:2.00)_阅读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以下小题。 我们可以知道文章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所以我们只略谈原理,不像一般文法修辞书籍,在义法上多加剖析。“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知道文章作法,不一定就做出好文章。艺术的基本原则是寓变化于整齐,整齐易说,变化则全靠心灵的妙运,这是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了。(分数:6.00)(1).这一语段论说的中心问题是什么?(分数:2.00)_(2).怎样理解“文章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所蕴涵的意思?(分数:2.00)_(3).选择与安排一文除了讲理与法的关系外,还写了

    10、什么?(分数:2.00)_阅读钱钟书论快乐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以下小题。 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小孩初生下来,吃饱了奶就乖乖地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虽然它身体感觉舒服。缘故是小孩子的精神和肉体还没有分化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那时刻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分数:6.00)(1).在这一片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论点?(分数:2.00

    11、)_(2).作者从什么角度来论证这一观点?(分数:2.00)_(3).在这一片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说理论事,其作用如何?(分数:2.00)_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 142 答案解析(总分:7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在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总题数:20,分数:40.00)1.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是【 】(分数:2.00)A.沈从文B.茅盾C.鲁迅 D.巴金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现代文学常识。鲁迅于 1918 年 5 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也是中国现代杂文的开创者。2.西厢记是一部【 】(分数:2.00)

    12、A.元杂剧 B.明杂剧C.说唱文学D.传奇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作品的体例。西厢记是元代剧作家王实甫的作品,是一部元杂剧。3.下列同属“新月派”的一组作家是【 】(分数:2.00)A.艾青、徐志摩、郭沫若B.闻一多、郭沫若、冰心C.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 D.郁达夫、徐志摩、艾青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作家的流派。郭沫若与郁达夫为“创造社”代表作家,由此,可排除 A、B、D 三项。4.在报刘一丈书中,所揭示的权贵者的性格特征是【 】(分数:2.00)A.贪婪虚伪 B.奴颜婢膝C.狐假虎威D.趋炎附势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报刘一丈书主要揭示了权贵者的贪婪虚伪、干谒者的奴颜婢膝、门

    13、者的狐假虎威,以及闻者的趋炎附势。5.李将军列传中,李广和李蔡的对比描写,主要是为了表现李广的【 】(分数:2.00)A.骁勇善战B.爱护士卒C.乐观旷达D.白首未封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作品的主要内容。李将军列传中,李广才气无双,名声远扬,战功显赫却不得封侯;李蔡“为人在下中,名声出广下甚远”,却能官至丞相。作者将李广与李蔡进行对比,主要是为了突出李广终生不遇、白首未封的不幸遭遇。D 项正确。6.种树郭橐驼传的创作意图主要是【 】(分数:2.00)A.赞扬郭橐驼的种树技术B.揭露统治者的政令扰民C.传播郭橐驼的植树经验D.借“养树”之道,喻“养民”之道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作者的创作意图

    14、。种树郭橐驼传针对中唐时期政乱令烦、民不聊生的情况借郭橐驼种树的成功经验,指出为政与种树一样。一定要顺其天性,不可人为破坏百姓正常的生活秩序,借“养树”之道喻“养民”之道。7.大同出自礼记,下面对其陈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礼记是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一 B.礼记中的仪礼、周礼、周官合称“三礼”C.礼记成书是在春秋时代D.礼记的内容主要涉及了上古三代的礼仪制度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古代文学常识。B 项中“三礼”应是礼记、仪礼、周礼。C 项中礼记的成书年代应是西汉中期。D 项中礼记的内容不仅包括先秦时代的礼仪制度。还涉及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几乎包罗万象。8.门槛主要运用

    15、了(分数:2.00)A.对比手法B.欲扬先抑手法C.比喻手法D.象征手法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作品的艺术特色。门槛是一篇充满象征意蕴的散文诗,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如“门槛”象征着革命征途上的艰难困苦等。9.声声慢(寻寻觅觅)中体现家破人亡之痛的词句是【 】(分数:2.00)A.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B.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对古诗词的理解。A 项是说用酒消愁不抵事。C 项是表述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和惜花将谢的情怀。D 项是表达作者内心的无限愁思在寂寥凄清的雨滴声中更显孤独悲凉

    16、。10.与“古道西风瘦马”构成反衬关系的景象是【 】(分数:2.00)A.枯藤老树昏鸦B.夕阳西下C.小桥流水人家 D.断肠人在天涯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对作品的全面把握。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秋思图。其中,一位远离故乡的“断肠人”骑着瘦马在荒凉的古道上奔波,一条溪水从小桥下流过,桥那边出现了人家,而这家不是他的家。这两个画面构成反衬,突出强调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11.谈时间的语言风格是【 】(分数:2.00)A.典雅平和 B.清新秀丽C.幽默机智D.谨严犀利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作品的风格。谈时间一文充分体现了梁实秋散文随笔的艺术个性,表现出典雅平和的语言风格。12.风波的时代意义在于【

    17、】(分数:2.00)A.暴露民众的愚昧落后B.揭露帝制余孽的阴谋复辟C.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D.昭示革命难以唤醒民众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作品的主题思想。小说风波通过辫子风波从历史的层面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表明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被摧毁,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封建意识和愚昧落后的精神也没有被消除。13.“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出自【 】(分数:2.00)A.培根 B.罗素C.伏尔泰D.马克思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作家相关知识。英国著名哲学家、散文家培根强调运用实验的方法揭示自然界的奥妙,推崇“知识就是力量”,因此被马克思誉为“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14.下列划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是

    18、【 】(分数:2.00)A.不可为量 数 。 数:数量B.申 之以孝悌之义。 申:反复教导C.何 以 伐为? 以:介词,表原因D.举 天下之豪杰。 举:列举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文言词语的解释。“举天下之豪杰”应译为:普天之下的英雄豪杰。“举”应译为:全部。15.以下诗句中,化用诗经诗句的为【 】(分数:2.00)A.周公吐哺,天下归心。B.对酒当歌,人生几何。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D.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作品对经典诗词的化用。D 项化用诗经小雅鹿鸣首章诗句,意为:鹿得艾蒿而欢快地发出呼叫同伴的呦呦声。曹操以这两句起兴,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慕。16.下列句子中,含有使动

    19、用法的是【 】(分数:2.00)A.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B.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C.彼以艰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D.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文言词语的使动用法。在“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中,“来之”应译为:使他们归顺(来)。故选 B。17.贯穿爱尔克的灯光全文的线索是【 】(分数:2.00)A.故居的变迁B.亡姐的不幸遭遇C.三种灯光的依次闪现 D.“我的心灵的灯”的引导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作品的行文线索。爱尔克的灯光中三种灯光的依次闪现,体现着作者思想和情绪的层层推进,标志着文章内容的不断深化,是贯串全文内容发展的中心线索。

    20、18.苦恼中,人与马的对比体现在【 】(分数:2.00)A.人像“幽灵”,马像“蜜糖饼”B.姚纳挨“脖儿拐”,马挨鞭子C.姚纳死了儿子,马死了崽儿D.没有人听姚纳诉说,马却听其诉说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作品的艺术特色。苦恼讲述了刚刚失去爱子的马车夫姚纳希望找人倾诉丧子之痛而不得,最终只得将内心的痛苦告诉他的老马的故事。文章通过与马的对比,反映出旧俄社会人情的自私、冷漠,揭露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黑暗与冷酷。19.米龙老爹的中心思想是【 】(分数:2.00)A.颂扬复仇主义B.颂扬机智勇敢C.颂扬视死如归D.颂扬爱国主义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作品的主旨。米龙老爹主要通过对米龙老爹形象的塑造,赞颂了

    21、法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20.被人称作具有“含泪的微笑”风格的小说家是【 】(分数:2.00)A.契诃夫B.欧亨利 C.屠格涅夫D.莫泊桑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作家的作墓风格。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构思巧妙,诙谐幽默,寓悲于喜,具有“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这也是其作品一贯的风格。二、B古文阅读题/B(总题数:3,分数:18.00)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以下小题。 既而大叔命西 鄙 北鄙 贰 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 庸 ,将自 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

    22、,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暖,厚将崩。”(分数:6.00)(1).解释这段文字中划横线字的含义。鄙:_贰:_庸:_及:_(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鄙:边界,边邑。贰:两属,属二主。庸:同“用”。及:赶上。)解析:(2).这段话揭示了共叔段怎样的性格特点?体现了郑庄公怎样的性格特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共叔段“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又“收贰以为己邑”,表现出他贪得无厌、狂妄愚蠢的性格特点,和他不断扩大势力范围,图谋与郑庄公分庭抗礼乃至谋取王位的野心。 郑庄公老谋深算、工于心计、阴险毒辣。)解析:(3).这段话揭示了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

    23、案:揭示了春秋时期统治阶级内部权力之争的残酷无情和封建社会仁义道德的虚伪性。)解析:阅读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以下小题。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分数:6.00)(1).“吾”与“子”分别代表了作者的哪两种心理状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吾”与“子”指“苏子”与“客”,实际上代表着苏轼的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子”代表着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吾”代表着作者政治失意的苦闷。)解析:(2).这段文字表达的人生态度是

    24、什么?作者谈这种人生态度的作用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段文字表达了人生短暂、生命无常的消极人生态度。 为后文倡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设置靶标。)解析:(3).这段文字突出的艺术特点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情景交融,情理相生;语言骈散结合,意境悠远。)解析:阅读曹操短歌行(其一)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以下题。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分数:6.00)(1).这段文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是急切企盼贤才云集,二是

    25、决心礼贤下士。)解析:(2).这段文字体现了哪些写作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比喻和典故。)解析:(3).指出文中的典故及用典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借周公为接纳贤才一饭三“吐哺”的典故,寓意自己要向周公那样礼贤下士,才能使天下人诚心归附。)解析:三、B现代文阅读题/B(总题数:3,分数:18.00)阅读巴金的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义字,然后回答以下小题。 “长宜子孙”,我恨不能削去这四个字!许多可爱的年轻生命被摧残了,许多有为的年轻心灵被囚禁了。许多人在这个小圈子里面憔悴地捱着日子。这就是“家”!“甜蜜的家”!这不是我应该来

    26、的地方。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分数:6.00)(1).“长宜子孙”本来意味着什么?作者为什么恨不得削去它?(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长宜子孙”是“祖父们”给后代留下的财产、安排好了的人生道路,在他们看来,它意味着家庭、礼教、财富和幸福。但在作者看来,它却是一条摧残青春、摧残生命、摧残心灵的死路,所以恨不得不把它削去)解析:(2).从这里可以看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从这里可以看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冲破封建家庭的禁锢,否定封建礼教。)解析:(3).“爱尔克的灯光”在文中象征着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27、爱尔克的灯光是亡姐无望漫长的等待,也是生活悲剧和希望破灭的象征。)解析:阅读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以下小题。 我们可以知道文章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所以我们只略谈原理,不像一般文法修辞书籍,在义法上多加剖析。“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知道文章作法,不一定就做出好文章。艺术的基本原则是寓变化于整齐,整齐易说,变化则全靠心灵的妙运,这是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了。(分数:6.00)(1).这一语段论说的中心问题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文章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解析:(2).怎样理解“文章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所蕴涵的意思?(分数:2.00

    28、)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文章写法虽有一定的原理,有章可循,但文章之道是千变万化的,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这是写作的辩证法,人们应该自己不断去摸索,用心去揣摩写作中的真谛,根据不同的情况去灵活掌握。)解析:(3).选择与安排一文除了讲理与法的关系外,还写了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是选择与安排的重要性;二是选择与安排的常见错误,以及原理与方法。)解析:阅读钱钟书论快乐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以下小题。 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小孩初生下来,吃饱了奶就乖乖地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虽然它身体感觉舒服。缘故是小孩子的精神和肉体还没有分化

    29、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那时刻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分数:6.00)(1).在这一片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论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切快乐都是由精神决定的。)解析:(2).作者从什么角度来论证这一观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作者从口常生活的经验和体会出发论证了这一观点。)解析:(3).在这一片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说理论事,其作用如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作者运用了比喻修辞方法来来说理论事,比喻的使用增强了说理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142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ideacase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