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一中第二次模拟语文.docx
《2017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一中第二次模拟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一中第二次模拟语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7 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一中第二次模拟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 。 ( 28 分) 1.下列词语中的 划线 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 3 分) A.黄 晕 /头 晕 目眩 屹 立 /迄 今为止 伺 候 /伺 机 B.循 环往复 /徇 私 提 心吊胆 /提 携 狼 藉 /慰 藉 C.差 强人意 /差 别 催 眠 /摧 枯拉朽 风声鹤 唳 /乖 戾 D.亘 古 /断壁残 垣 凫 水 /袅 袅烟云 模 样 /模 范 解析: A.yn /yn; y/q; c/s。 B.xn/xn; t/t; j/ji; C.ch/ch; cu/cu; l/l。 D.gn/yun; f/nio; m/m。
2、答案 : 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3 分) A.闲遐 石榴树 重蹈覆辙 截然不同 B.国籍 大雁塔 浩瀚无垠 通宵达旦 C.取缔 一骨碌 大庭广众 周道如底 D.题纲 蓝布衫 语无伦次 张皇失措 解析: A.“闲遐”应为“闲暇”; B.正确; C.“周道如底”应为“周道如砥”; D.“题纲”应为“提纲” 。 故选: B 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3 分) A.体育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球拍、球衣、球鞋和衣柜等乒乓器材 . B.同学们应端正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 . C.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 . D.能否保持一颗平常
3、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 解析: A.不合事理,“球拍、球衣、球鞋和衣柜”不都是乒乓器材,所以应该把“乒乓器材”改为“器材” 。 B.搭配不当,把“目的”改为“态度” 。 C.正确 。 D.不合事理,应该把“是否”去掉 。 答案 : C 4.古诗文默写。 ( 6 分) ( 1) _,下见小潭, _。(柳宗元小石潭记) ( 2)感动中国人物中河南的老艺术家王宽在退休后陆续收养 6 名孤儿,古稀高龄在卖唱,含辛茹苦十六年,他的无私奉献精神,让人想起“ _, _”。(龚自珍己亥杂诗) ( 3)历代文人都有着“心系万民苍生”的济世情怀; _, _是杜甫饱览人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真情呐喊(茅屋为秋风
4、所破歌); _, _是范仲淹忧国忧民的责任担当(岳阳楼记) 。 解析: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能力。 答案:( 1)伐竹取道,水尤清洌(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名著阅读。 ( 5 分) ( 1)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通过 _、 _等情节内容,塑造了祥子这一悲剧性人物形象,反映当时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和无奈。 (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名著骆驼祥子内容的把握,根据原著内容的理解,明确骆驼祥子通过攒钱买车被抢、妻子难产死亡等情节内容,塑造了祥子这一 悲剧性人物形象,反映当时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和无奈 。 答案: 攒
5、钱买车被抢 妻子难产死亡(或钱被骗走或小福子上吊自杀等) ( 2)请简述祥子第三次买车卖车的经历。 ( 3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名著骆驼祥子内容的把握,根据原著内容的理解,明确祥子第三次买车卖车的经历:祥子和虎妞结婚后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车,可是好景不长,因为虎妞难产而死,他为了安葬虎妞被迫卖掉了车 。 答案: 示例:祥子和虎妞结婚后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车,可是好景不长,因为虎妞难产而死,他为了安葬虎妞被迫卖掉了车 。 6.简要概括德国求援车辆极少因堵车而 误事的原因。(不超过 20 字) ( 3 分) 德国交通法规定,如果遇到正在执行任务的消防车或急救车,“所有道路使用者必须立即让路”。在实际
6、执行中,如果是双车道,则里道车尽量往里靠,外道车尽量往外靠,在中间给急救车让出一条路;如果是三车道或多车道,则紧急通道位于最里车道与紧靠其右侧的车道之间,最里车道的车辆往里靠,其右侧所有车道的车辆依次向右靠。德国人开车不随意并线、不加塞、不抢行。因此,极少发生因堵车致救援车辆无法及时到达救护现场或医院而误事的情况。 _。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提取与概括的能力 。 解答时,要抓住材料关键词句,分清材料层次,结合题干所给要求分析概括,不超过 20 字 。 题干中原因有两条,要整合成一句话,同时要注意表述准确,简要概括即可 。 答案:规定所有车辆为救援车让路以及国人文明驾驶 7.综合性学习。
7、( 5 分) 某初中学校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 【材料一 课外阅读】 【材料二 语文学困生】 阅读能力: 10%的学生基本读不懂作品, 55%对作品的内容写法似懂非懂, 35%看不出作品好在哪里。 写作水平:情感积累欠缺, 矫揉造作;知识面狭窄,素材贫乏;立意肤浅,认识能力偏低;写法粗陋,语言枯燥。 研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 2 分) 解析: 涂过阅读分析材料一,我们不难得出几个数据对比:对读书没有兴趣的同学占很大比例;没有计划读书的同学占很大比例;关注书中写了什么而不关注写作手法的同学占很大比例;从不做读书笔记的同学占很大比例; 材料二
8、从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写作水平两个方面来分析,数据和结论让人匪人所思 。 综合这两段材料,不难得出结论:当前绝大多数初中学生对读书缺乏深厚兴趣和整体性计划,缺少正确的读书目的和读书方 法(或积累思考的习惯),因此导致了部分学生尤其是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低下状态 。 答案: 当前绝大多数初中学生对读书缺乏深厚兴趣和整体性计划,缺少正确的读书目的和读书方法(或积累思考的习惯),因此导致了部分学生尤其是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低下状态 。 该校某班拟于“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爱读书、会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有针对性地设计一项活动;仿照示例写一句话,以表达你对读书的感悟。
9、( 3 分) 活动: _ 仿写示例:读书犹如揽胜,山川之神木,江河之绮丽,林木之神秀,尽收眼底。 仿写: _。 解析: 中学生开展某一主题活动,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主题演讲、主题故事会、书籍推介会、方法交流、办一期手抄报、开展一次征文活动、开一次主题班会、写一篇主题报告、进行一次主题研究等形式 。 只要 围绕这几个主题来开展活动就行 。 仿写题要先研究例句,根据例句的结构来写相应内容,要求句式相同、意思相近、相同为主的词语词性尽量相同、修辞手法要统一 。 答案 :活动:开展“成长离不开阅读”主题演讲活动 .举办“名人与书”故事会 .开展“被一本书感动”好书推介活动 .举办“学会阅读”读书经验与
10、方法交流会 仿写:读书犹如探宝,高山之灵芝,深海之珍珠,地下之金石,尽归囊中 。 二、现代文阅读(共 28 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 16 分) 河流往事 吴佳骏 流是船的路,船在动,时间也在动。静止的,只有水,以及水下面的石头和沙泥。我站在河岸边,看见树的影子和我的影子,倒映在水面上,仿佛它们都来自水底世界。 我在河水的流动中长大。 每天傍晚,我和村里的小伙伴,都要跑去河边玩耍。在沙滩上拾贝壳,捉躲在水草里的鱼虾。或者,赤裸着身体,在河水里游泳。溅起的水花,惊动了不远处浮动的野鸭。有时,我们会一个猛子,潜入到打鱼人的小舟底下,用背脊使劲拱动船底,把小舟弄得左右颠簸。打鱼人以为捕获了
11、大鱼,迅速收网查看,却发现我们已在船的前方,露出乌黑的头,笑声朗朗地向远处游去。打鱼人知道上当,骂一句:混蛋!重新将网撒向河面。 春天像一只候鸟,从山那边飞来,从岁月深处飞来,停在河岸边的松树、柏树上。 树上的鸟窝,是季节的另一个家。那些树有些年头了,枝杆粗壮,叶子翠绿,一看,就是得到了水的滋养。生长在水边的植物,比生长在旱地的植物,多了几分灵气。河滩上的青草,一个劲儿地疯长。远远看去,像铺了一层嫩绿的地毯让野草的苦香,弥漫鼻孔和肺叶,弥漫童年和记忆。 我蹲在河边,仿佛另一条河流。 河流是无声的,舒缓的,它以表面的平静,掩藏了流动的喧响。我也是无声的,我以我的沉默,埋藏了内心的波涛。也许,唯有
12、在河岸上织鱼网的那个老人,知晓我心中的秘密,但他没有说。凭他的阅历,他一定是理解我生活的孤苦和人生冷暖的。老 人一辈子都在风浪中漂泊,以捕鱼为生。一条陈旧的木船,就是他的家。他那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上,落满了阳光和风雨,也沾满了鱼腥和水渍。 我最喜欢的,是看老人坐在河边织网。黄昏时分,夕阳似碗里搅拌的蛋黄,总能勾起人的幻想。我和小伙伴站成一个圈,将老人围住。看他手拿竹针,在网眼里麻利地串来串去。动作的娴熟,表明了他经验的老道。老人边织网,边跟我们讲他的往事。他越讲越玄乎,我们越听越觉得深奥。他说:人啊,其实也是一条鱼,时时被生活这张无形的大网罩着。即使你侥幸挣破网,逃脱了,又会被另一张更结实的网罩
13、住。很多人,都是在这 种可怕的挣扎中慢慢老去的。说完,老人停下手中的活,擦掉眼角挂着的泪花。这时,夕阳唤来夜幕,覆盖了老人的身影,也覆盖了我们的身影。 在我割草累了的时候,或者,牵着牛在河边饮水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个老人和一条船的画面来。我不明白,那个老人,一生都守着一条船,到底有什么意思。而且,那条木船,早已破旧,船底开始渗水。我担心,它还能否承载得起一个老人的重量。只要一个不大的旋风,船就会被打翻,随老人一道葬身河底。 我这样想着的时候,其实更多的,是在想我自己。 老人到底是活得精明了,他一眼就识破了我的心 机。他说:孩子,别以为我不晓得,你每天都来看我织网,其目的,是想借我的
14、船渡河。 那天,老人从我背篓里装着的青草下面,翻出了我藏着的一包衣服和裤子 那是我在昨晚等父母睡着后,半夜里爬起来偷偷收拾好的。那几条裤子,是被我父亲穿烂后,母亲给我改做的。包裹中,还有一件毛衣,是母亲去年卖了家里那头羊,从镇上买回毛线熬夜给我织的。我舍不得它们,就统统带上了。况且,我还不知道,在未来的路上,将会遇到怎样的冰雪和风暴。我还没有习惯一个人上路。 老人最终没有送我过河。他重新将我的包裹装进背篓,上面用青草遮盖密实。他极力在用他的衰老,保护我的自尊。 我远远地凝视着那条破船,风吹来, 船身倾斜,要散架的样子。我突然看穿了那条船的命运:那条船,即使能渡我过河,却无法承载我的父母和故乡,
15、无法承载故乡的贫穷和苦难。 我不过是河岸上一个光着屁股的孩童,还不知道水的深浅。 (选自 2015 年 11 月 13光明日报,有删改) 8.根据第 段,概括我和老人之间发生的几件具体事情。 ( 3 分) 解析: 筛选文中有用的信息。 答案: 看老人在河边织网,听老人讲故事,被老人发现偷渡 ( 老人翻我背篓 ) 。 9.第段划线句“春天像一只候鸟,从山那边飞来,从岁月深处飞来,停在河岸边的松树、柏树上”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表达效果。 ( 3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运用和理解。 答案: 比喻 。 把春天比成候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时节性 ( 变迁 ) 的特点。化抽象的春为具体的鸟
16、,更容易让读者理解突出在河水滋养下松树、柏树枝叶青翠的特点。 10.第段中“我也是无声的,我以我的沉默,埋藏了内心的波涛。”联系全文,揣摩“内心的波涛”包含了哪些内容。 ( 3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能力。 答案: 迫切想借老人的船渡河,离开贫穷和苦难的家乡;但对马上要走进的外面世界却不了解、不习惯。 11.第段再次提到那条破船,有何目的? ( 3 分) 解析:找出与“那条破船”相对应的内容,然后作答。 答案: 与第段“那条木船,早已破旧,船底开始渗水”相照应;指明了贫穷、苦难故乡和破船的命运相似;暗示了故乡旧有生活方式已经无法改变故乡的贫穷、落后。 12.“我不过是河岸上一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河南省 周口市 项城 一中 第二次 模拟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