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省合肥市第二次模拟试卷语文.docx
《2017年安徽省合肥市第二次模拟试卷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安徽省合肥市第二次模拟试卷语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7 年安徽省合肥市第二次模拟试卷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雅的产生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雅的观念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礼为衡量的标准。而只有雅的观念产生,雅乐与俗乐之间才开始真正有了区分。在雅乐的生产过程中, “ 艺术加工 ” 有着重要的作用。 雅乐有些是专业艺人的创作,有些却是对俗乐进行艺术加工的结果。 “ 俗乐 ” 的概念,是依 “ 俗 ” 的原始含义经过漫长的发展衍变而自然形成的,期间没有经过刻意的艺术加工,因而保留的原始的、民间的东西多一些。如果俗乐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与改造,能够遵从礼的规范,就变成了雅乐。如诗经中的国风,很
2、多都是乡间的俗乐,但它们经过乐官的加工后,就成为能在正式场合演奏的雅乐了。对俗乐的艺术加工,实际上涉及材料选择、金属铸造、丝竹加工、协调音律、乐曲创作、舞蹈编排,以及最后的审查、修订等诸多生产领域与环节。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条 件与社会分工程度,加工才能顺利进行。可以说,只有社会分工的出现,才使得从事精神生产的人脱离了物质生产,从而有更多的时间、精力进行专业的精神生产,并因此而具有了很高的专业文化修养。如 “ 大师 ”“ 乐师 ” 等专职乐官的出现,就使得音乐的生产有了比较明确的分工,同时也为雅乐的艺术加工活动提供了专业的人才保障。而札记 乐记: “ 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
3、 ” 荀子王制: “ 修宪命,审诛赏,禁淫声,以时顺修,使夷俗邪音不敢乱雅,大师之事也。 ” 更是从制度上为社会分工和艺术分工找到了依据。因此,在由俗到雅的音乐 生产过程中,艺术加工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雅乐的生产过程中,由俗向雅的艺术加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的艺术加工,一是间接的艺术加工。直接的艺术加工,就是针对音声、曲调、节奏、辞句等等所作的直接修改。如周代的乐官所进行的剔除邪音的工作,就是直接的艺术加工。间接的艺术加工主要表现在对不同方言的诗歌进行翻译过程中的加工。原来的作品,所用的语言可能是极为通俗的方言。但由于翻译者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在翻译作品时,会自觉地根据自己的修养,将通
4、俗的言辞雅化,再呈现给贵族统治者。这种加工,更多是依靠文人的自觉意识来雅化 作品。如钱穆在中国民族之文字与文学一文中说: “ 鄂君子皙泛舟新波,越人拥楫而歌,鄂君不知越歌,乃召译使楚说之。此所谓越歌而楚说之者,其实即俗歌而雅说之者也。 ” 可见,在雅乐的生产过程中,艺术加工是无时不在的,它是由俗向雅转变的关键因素。由于它的存在,俗乐可以转为雅乐。同时,雅乐中也可能会包括着俗乐。雅乐与俗乐之间这种复杂的相互包容关系,正是艺术加工得以产生并长久存在的原因。 综上所述,由俗到雅的艺术加工在雅乐产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经过了艺术加工的音乐不一定就是雅乐,但雅乐的产生,却一定是经过了艺术 加工的
5、。 (摘编自何涛 “ 艺术加工 ” 在雅乐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雅乐与俗乐真正开始有所区分,是在雅的观念产生之后,而雅的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又以符合礼的规范作为衡量标准。 B.只有一部分雅乐来源于对俗乐的艺术加工,其他的雅乐则出自专业艺人之手,这些艺人在创作之初就已经考虑到礼的要求。 C.俗乐之所以能够较多地保留一些原始的、民间的东西,是因为它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并没有经过刻意的艺术加工。 D.大师、乐师等乐官的主要职责,是遵循艺术的规律,将采集到的乡 间俗乐加工为能在正式场合演奏的雅乐。 解析: “ 是遵循艺术的规律 ” 错,原文第二段
6、为 “ 能够遵从礼的规范 ” 。 答案: D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对俗乐的加工涉及诸多生产领域与环节,这表明雅乐产生时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分工程度已经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平。 B.只有脱离物质生产,有更多的时间、精力进行专业的精神生产,从事音乐生产的人才能创作或者加工出雅乐。 C.雅乐的艺术加工活动需要那些具备专业文化修养的人才,而专职乐官的设立就为此提供了专业的人才保障。 D.如果要从制度上为社会分工和艺术分工寻找依据,可以参考礼记荀子等先秦时期留下的一些文献资料。 解析: 前提条件错,原文第二段为 “ 只有社会分工的出现,才使得从事精神生产的人脱离了物质生产,从而
7、有更多的时间、精力进行专业的精神生产,并因此而具有了很高的专业文化修养 ” 。 答案: 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中的大雅小雅都是雅乐,就是一些原本源于俗乐的国风篇章,也通过乐官的加工成为了雅乐。 B.在周代乐官对俗乐进行的艺术加工之中,直接修政包括了剔除邪音的工作,这 里的 “ 邪 ”是相对于 “ 礼 ” 而言。 C.钱穆所谈论的 “ 越歌而楚说之 ” 从艺术加工的角度看属于间接修改,是指俗乐经由诗歌翻译的过程转变成了雅乐,即所谓 “ 俗歌而雅说之 ” 。 D.雅乐和俗乐并非泾渭分明,雅乐之中可能存在俗乐,俗乐可以转变为雅乐,艺术加工使得二者之间产生了一种复
8、杂的相互包容关系。 解析: “ 艺术加工使得二者之间产生了一种复杂的相互包容关系 ” 因果颠倒,原文最后一段为 “ 雅乐与俗乐之间这种复杂的相互包容关系,正是艺术加工得以产生并长久存在的原因 ” 。 答案: 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大荒见葱茏 路大荒是蒲松龄的同乡。他 7 岁入邻家私塾,拜在蒲松龄后裔蒲国政门下,后又转投名儒王东生。这两位老师都对蒲松龄存有极深的敬仰之心,蒲国政多讲聊斋渊源,王东生则藏有许多蒲松龄的手稿。少年路大荒浸润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不自觉间就奠定了他一生的追求方向。 青年时期,路大荒便立志潜心于聊斋文集诗稿的搜集和研究工作。只要获悉哪里有聊
9、斋文稿,他必定积极谋求。为了搜集到遗稿,他常常奔波于淄川城乡,远访章丘、济南,求亲问友,辗转反复。他节衣缩食,不惜重金购买蒲松龄手稿,因此家中拥有的蒲氏著作越来越多。这其中,以 蒲松龄手抄的祭文最为珍贵。路大荒初见此书,不由欣喜若狂,立即将所有积蓄取出购买。后来他在文章中回忆道: “ 然在闻号令角声之中,资斧告罄之时,尚恋之一书,人间尚有我之痴耶乎?然能聊慰自痴,何顾后人之讪笑也! ” 一九三六年,由路大荒注释、编辑的聊斋志异外书 磨难曲 和聊斋全集(四册)先后在日本和国内出版,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1937 年 12 月,济南、淄川相继沦陷。路大荒南下杭州学习航空技术,后又返乡参加了抗日
10、游击队。日军得知路大荒藏有大量珍贵的蒲氏书稿,欲行抢夺。事先得到消息的路大荒背起手稿躲进了深 山。日军一怒之下,放火烧掉了他家的房屋,并在淄川城四处张贴捉拿他的告示。路大荒辗转来到济南,隐居在大明湖边的秋柳园街。秋柳园街比邻曲水亭街,他安寄于此,乐在访书。 1938 年的一天,他在曲水亭街上的聚古斋书肆发现了一套聊斋文集(六册),大喜过望,但因囊中羞涩无力购买,只好设法将书借回家中,连夜在灯下抄录。治学拓荒,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正是这种几十年不改初衷的执着毅力,成就了路大荒 “ 网罗三百载,集聊斋之大成 ” 的美名。 新中国成立了,先生欣喜万分。政府十分注重文物与文化遗产的整理、抢救和保护工作
11、,这更加激发了 路大荒的研究热情。 1953 年,山东省整理蒲松龄著作编辑委员会成立,路大荒担任副主任。他亲自带领研究人员,或深入淄川在乡间广泛征集蒲松龄的著作版本、手稿、佚文和遗物,修葺整理蒲氏故居;或远赴北京、上海、广州、沈阳等地,查询点滴资料,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1962 年,在中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多年支持下,一部更大规模的蒲松龄集终于问世。这本由中华书局出版的蒲松龄集,凝聚了路大荒的毕生心血,总共收集了聊斋文稿 120余万字,奠定了路大荒 “ 聊斋学 ” 研究第一人的学术地位。学界认为,蒲松龄集是聊斋学的基石, 在聊斋学发展史上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是承前启后的里程碑。喜爱蒲
12、松龄小说的人,饰演聊斋剧目的人,还有 “ 聊斋学 ” 研究的后来者,都十分感念路大荒,正是由于他艰苦卓绝地收集、研究、整理蒲松龄的著作,读者得以捧卷饱赏,学者得以利用钻研。与此同时,路大荒把最心爱的聊斋文集手稿一并捐献给了国家,其后又出版了蒲松龄年谱和聊斋俚曲选等著作,在东岳论坛上发表了 “ 聊斋遗文 ”12 篇,实现了他的 “ 聊斋学 ” 人生。 路大荒天资聪颖,悟性极高,在聊斋学以外的诸多领域也有很深造诣。如绘画,曾赢得张大千、黄宾虹、陈半丁等名 家的赞许。尽管博学,但他始终清醒地知道,该深挖哪口井。他从不认为自己是天才,深知真正厚实博大的学问,必然要经过极大的努力才可获得。为此,他读书、
13、治学、从艺从不敢懈怠,无论是默存自守,还是荣名加身,他都宠辱不惊,专心于学术。在他人生的最后五年,由于患有脑中风后遗症,身体活动受限,经常卧床,但仍然不忘 “ 聊斋学 ” 研究。他曾让孙女打开事先藏好的蒲松龄集,告诉她某页某段还有些必须修正的问题要记下来,并叮嘱她,此书以后如能再版,一定要把这些问题改过来。学问做到完全忘我的境界,令读书人叹服。 路大荒是中国文化熏陶出来的纯正的人文学者,他的身上闪烁着令我们亲近的精神气质和思想光芒。 (摘编自徐忠志大荒见葱茏、陈明超 “ 蒲学 ” 研究第一人 路大荒等) 【相关链接】 爷爷青年时期,正值国内军阀混战。当时邓恩铭的叔父邓国瑾是淄川县长,他劝告爷爷
14、说:“ 人生行为如黄河流水奔泻千里,决之东则东流,决之西则西流,若受制约可流入大海,希望你对事业有所抉择,好自为之。 ” 爷爷深有感悟,从此潜心于聊斋文集诗稿的搜集研究中去。 (路应和怀念我的爷爷路大荒)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路大荒对聊斋作品的最初接触,始于幼年时期就教的两位老师,蒲国政多讲聊斋渊源,王东生则藏有许多蒲松龄的手稿。 B.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省非常重视蒲松龄著作的整理、抢救和保护工作,路大荒为此欣喜万分,并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工作之中。 C.蒲松龄集在中外众多专家学者多年的支持下得以问世,路大荒凭借此书确立了自己 “ 聊斋学 ” 研究第一人的
15、学术地位。 D.路大荒在绘画领域也有很深造诣,无论是默存自守,还是荣名加身,他都宠辱不惊,因而赢得了张大干、黄宾虹、陈半丁等名家的赞许。 解析: 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的能力 。 A“ 路大荒对聊斋作品的最初接触 ” 并不是说的这个时期,这个时期的路大荒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接触过这些作品; B“ 山东省非常重视蒲松龄著作的整理、抢救和保护工作 ” 不符合文意,原文表述为的为 “ 政府十分注重文物与文化遗产的整理、抢救和保护工作 ” ; D 强加因果,原文表述为 “ 如绘画,曾赢得张大千、黄宾虹、陈半丁等名家的赞许 。 尽管博学,但他始终清醒地知道,该深挖哪口井 。 他从不认为自己是天才,深
16、知真正厚实博大的学问,必然要经过极大的努力才可获得 。 为此,他读书、治学、从艺从不敢懈怠,无论是默存自守,还是荣名加身,他都宠辱不惊 ,专心于学术 ” 。故选 C。 答案: C 5.文章以 “ 大荒见葱茏 ” 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解析: 此题考查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的基本能力 。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尤其是需要理清文章与传主人物的基本关系,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一定要突出这些内容 .文章标题 “ 大荒见葱茏 ” 中的 “ 大荒 ” 与传主名字构成双关的手法,是文章题目蕴含深意,这种将标题名称与传主名称相结合,使读者更感兴趣; “ 荒
17、”也彰显出路大荒同志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的坚信不易 。 答案: 运用双关、比喻等手法,使文题寓意丰 厚 。 形象生动地将传主姓名、生平及其事业追求结合起来,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 既概括了路大荒历经坎坷实现学术梦想的人生之路,又指聊斋学得以发展和兴盛的过程,还指路大荒所处社会环境由黑暗到光明的时代变迁 。 6.路大荒为什么能成就 “ 网罗三百载,集聊斋之大成 ” 的美名?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解析: 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 这是一道文意的概括题目,要立足全文,找到文中的主要事件,答题时要尽量运用文中词语分条作答 。 原文第一段 “ 这两位老师都对蒲松龄存有极深的敬仰之心,蒲国政多讲聊
18、斋渊源,王东生则藏有许多蒲松龄的手稿 。 少年路大荒浸润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不自觉间就奠定了他一生的追求方向 ” 可以看出,市长的艺术熏陶奠定其研究方向;从材料链接可以看出青年时期贵人指点,增加其创作信仰 。 同时路大荒先生自身严谨细致、潜心治学的品质也是其成名的重要原因 。 答案: 少年时期,师长的熏陶渐染激发了路大荒对聊斋的兴趣,奠定了他事业追求的方向; 青年时期,邓国瑾的指点迷津让路大荒豁然开朗,坚定了他研究聊斋学的信念; 路大荒是蒲松龄的同乡,具备 搜集整理聊斋文献的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 路大荒对事业成功需要付出的艰巨努力有着清醒的主观认识; 路大荒默守自存、不计功名、博学多才、执着坚毅
19、,这种德行修养有助于他潜心治学 ; 政府及中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帮助与支持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撤标 技术楼建成,要进行室内装修,按照工程管理规定,得招标。三百万左右的标的,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工程了。这一块正好归布小朋管,他坚持严格招标,不看关系。师党委会上,他说: “ 我来得罪人,你们不用怕,都推我身上。 ” 前来投标的公司共有十六家,布小朋把 标书拿来看,一家名叫文新经贸装饰有限公司的标书吸引了他 吸引他目光的,是其法人代表的名字 康文定。 布小朋脑袋嗡地响了一下,他揉揉眼睛,确认没有看错。会不会是重名?这世上叫康文定的,不止他一个。但是直觉告诉他,不会是别
20、人,就是这个康文定,这个与他的命运,与姐姐布花一家的命运密切相关的人。 现在基地能想起康文定这个名字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偶尔听到关于他的消息,有的说他发了大财,有的说他负债累累,家庭婚姻生活似乎更是一团槽。大家一致的看法是: “ 康司令的这个儿子是好人,就是管不住自己,他这辈子,坏就坏在这上头了。 ” 布小朋目光抚摸着标书上康文定的名字,居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真希望他打个电话过来。没有康文定,自己不可能入伍,也不可能现在还能留在军队中。如果康文定提出来,照顾一下他的公司,布小朋也许会的,哪怕自己打自己嘴巴,违犯一次规定,他也能豁出去。 到了快下班的时候,桌上电话响了。布小朋拿起电话, 是个十分
21、陌生的声音,对方问: “ 您是布师长吗? ” 布小朋说: “ 我是副师长布小朋。 ” 时方说: “ 布师长,您有个老朋友,晚上想请您坐坐,他在布谷鸟酒家等您,从你们师部大院北门往西走,过一个路口就是。 ” 对方不等他回答,就把电话放了。 布小朋一下子猜到,这个所谓的老朋友,就是康文定。看来他真打自己的主意了。他没有犹豫,下了班,换上便装,径直走了过去。刚才打电话的是康文定司机小辉,此刻小辉就坐在酒店门口的一辆奔驰车里,多年前他在康司令家见过布小朋一次。见布小朋过来,小辉从车里出来,打个招呼,就在前面带路。布小朋一把 拉住他,说: “ 我自己进去。 ” 到了三号包间门口,布小朋停顿一下,平静一下
22、内心,缓缓推开门。沙发上,一个中年男人蜷缩着,似乎睡着了。此刻,布小朋眼里的康文定,头发白了一半,眼角皱纹深刻,看上去感觉背也有些驼了,留在他印象中的那个身形挺拔、相貌英俊的小伙子,成了眼下这个几乎完全认不出来的老男人,岁月给出的答案就是这样残酷。 康文定突然醒了,猛地一下站起来,然后又愣在那里。二人都愣着,不知第一句话该说什么。还是布小朋打破沉默,他伸出手,两个人的手握到一起。 布小明说: “ 康参谋,你还好吧? ” “ 还好。小朋,你都当副 师长了 我早想到会有这一天,祝贺你 ” “ 谢谢。 ” 二人落了座。服务员端上来四个菜,启开一瓶红酒,过来倒酒。康文定抓过酒瓶,给自己倒上,说: “
23、我知道你不喝酒,你就以茶代酒吧。 ” 其实如果康文定给他倒一杯,他是不会拒绝的,不知为什么,今晚他特别想喝一点,以前可是从来没有这样的欲望。喝了两杯酒,康文定放开了一些,忽然问了一句: “ 你姐 她还好吗? ” 布小朋心中一阵剧痛,愣了好久才说: “ 她去世了 都六年多了。 ” 咣的一声,康文定手中的杯子倒了,酒洒了出来,他慌忙地扶起杯子。他喘着粗气,抬拳捶了下脑袋,摇头 不语,许久才说: “ 怎么会呢?怎么会呢? 你姐她是个好人 ” 布小朋此刻心中充满了愤怒,他攥紧了拳头,真想一拳把对面的人打倒在地。但是他不能打,他打不出去,他把拳头张开,又是许久才说: “ 我姐说,你也是个好人 ” 康文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安徽省 合肥市 第二次 模拟 试卷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