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四川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16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四川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16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四川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16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四川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16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常识判断(总题数:41,分数:100.00)1._是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根本原则,是在社会经济活动的一定(或全部)范围内,人们普遍承认,并且实际共同遵守着的一种行为规范。(分数:2.00)A.经济制度B.经济体制C.经济形式D.经济机制2.下列不属于市场经济产生的条件和根源的是_。(分数:2.00)A.社会分工B.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C.社会分工中的个别劳动、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差别D.劳动产品公有化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_。(分数:2.00)A.社会主义公有制B.社会化大生产C.社会
2、协作D.国家的宏观调控4.政府采取_的目的主要是出于公平的考虑,限制某些行业的发展,防止一些垄断行业索取高额利润。(分数:2.00)A.最低限价B.市场价格C.最高限价D.中间价格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分数:2.00)A.加强宏观经济调控B.国有企业改革C.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_。(分数:2.50)A.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非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均衡发展7.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所包含的诸方面经济关系中,决定生产资料所有
3、制性质的最基本的经济关系是生产资料的_。(分数:2.50)A.归属关系B.占有关系C.支配关系D.使用关系8.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在其运行过程中采取的_。(分数:2.50)A.具体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B.国家干预方式C.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方式D.国家税费征缴方式9.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配置资源的核心机制是_。(分数:2.50)A.利益机制B.供求机制C.价格机制D.竞争机制1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后,国家对企业的管理应以_为主。(分数:2.50)A.间接方式B.直接方式C.统一管理D.风险控制11.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共同构成一个社会的_。(分数:2.50
4、)A.经济体制B.经济制度C.正式的制度安排D.非正式的制度安排12.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区分不同经济体制的根本标志是_。(分数:2.50)A.降低交易费用B.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之间达到平衡C.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D.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3.公平目标的实现可以通过_实现。(分数:2.50)A.政府干预B.市场自动调节C.价格政策D.货币贬值14.生产要素市场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利用的各种经济资源的统称,下列不属于生产要素市场的是_。(分数:2.50)A.消费品市场B.劳动力市场C.土地市场D.技术市场15.若咖啡和茶叶互为替代品,当咖啡价格上升时,茶叶需求量的变化趋势是_。(分数:2.5
5、0)A.减少B.保持不变C.增加D.无法确定16.在集贸市场上买东西,讨价还价是普遍的现象。商品的卖者总是抬高卖价,买者总是压低买价,而商品最后的成交价格,则往往是买卖双方协商的结果。这种现象表明市场价格的形成_。(分数:2.50)A.取决于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B.取决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C.受当时供求关系的影响D.具有偶然性,无规律可循17.技术创新的主体是_。(分数:2.50)A.企业B.政府C.公民个人D.市场18.在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对商品经济的三方面调节作用,可以归结为一点是_。(分数:2.50)A.促进社会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B.逐步放开价格,
6、形成以市场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调节生产和供求C.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通过竞争实现优胜劣汰D.增强国有企业活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19.市场决定企业该进入什么行业并生产什么产品,这是市场经济的_功能。(分数:2.50)A.导向功能B.优化配置资源功能C.调节供求功能D.利益刺激功能20.所谓“派生需求”是指_。(分数:2.50)A.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由对消费物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B.对消费物品的需求是由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派生出来的C.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与对消费物品的需求互相派生D.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与对消费物品的需求共同派生出新的需求21._是市场经济运行的第一推动力。(分数:2.50)A.企业B.家庭C.
7、政府D.事业单位22.当市场价格发生变化时,生活必需品的需求_。(分数:2.50)A.弹性为零B.很有弹性C.较缺乏弹性D.短期内缺乏弹性而长期内弹性较大23.一般的日用工业品市场和副食品市场接近_。(分数:2.50)A.完全竞争市场B.完全垄断市场C.垄断竞争市场D.寡头垄断市场24.完全垄断企业可以以_方法定价,以获得最大垄断利润。(分数:2.50)A.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定价B.成本加成法C.单一定价与歧视定价相结合的策略定价D.价格领先制25.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它体现着_分配领域中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关系。(分数:2.50)A.全国生产资料B.个人消费品C.全部社会产品D.全部劳
8、动产品26.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_。(分数:2.50)A.社会分工发达B.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C.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D.市场化水平较高2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主体是_。(分数:2.50)A.国家B.企业C.个人D.市场28.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是按照_来进行的。(分数:2.50)A.追求最大收入的动机B.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大小C.价格规律D.按劳分配原则29.理性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理论的逻辑基础,这一理论假设的核心是认为人_。(分数:2.50)A.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B.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C.没有利他心D.追求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30.经济学领域所谓的“看不
9、见的手”的最初提出者是_。(分数:2.50)A.亚当斯密B.凯恩斯C.大卫李嘉图D.萨缪尔森31.寡头垄断企业的定价方法不包括_。(分数:2.50)A.卡特尔B.价格领先制C.成本加成法D.歧视定价3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_。(分数:2.50)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B.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C.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D.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33.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_。(分数:2.50)A.挤出效应B.替代效应C.收入效应D.外部效应3
10、4.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变动。在日常生活中,价格变动对需求量影响较小的一组商品是_。(分数:2.50)A.电视机 食用油 禽蛋B.蔬菜 米面 日用调味品C.金银首饰 液化气 家用摄像机D.海鲜产品 电脑 轿车35.“曲高和寡”出自战国宋玉的对楚王问,这一成语的本义是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多指知音难得。引申义是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它所体现出的道理是_。(分数:2.50)A.价格应定在边际成本上B.价格应定在消费者的需求线上C.价格应该由政府整合调控好D.价格应定在社会实际需求上36.统一的市场就是在全国_。(分数:2.50)A.实现地区内部的紧密结合
11、B.打破地区、部门间的分割和封锁C.实现部门内部的紧密结合D.打破地区、部门内部的分割和封锁37.下列有关需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分数:2.50)A.对消费者需求量影响最大的是消费者的偏好B.奢侈品的需求较富有弹性,而低档商品的需求较缺乏弹性C.替代商品的价格越高,数量越少,消费者对本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大D.互补商品的价格越高,数量越少,消费者购买本商品的数量就越少38.在农业部门中所存在的“肥田出瘪稻”现象体现的是经济学中的_。(分数:2.50)A.边际效用递减规律B.边际产量递减规律C.规模报酬递减D.机会成本原理39.下列属于市场机制构成要素的是_。(分数:2.50)A.竞争B.技术C
12、.资本D.企业40.在我国现阶段,关于股份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2.50)A.股份制是一种集体所有制B.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C.股份制是一种混合所有制D.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41.下列不属于市场管理组织的机构是_。(分数:2.50)A.审计B.环保机构C.消费者协会D.银行等金融机构四川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16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常识判断(总题数:41,分数:100.00)1._是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根本原则,是在社会经济活动的一定(或全部)范围内,人们普遍承认,并且实际共同遵守着的一种行为规范。(分数:2.00)A.经
13、济制度 B.经济体制C.经济形式D.经济机制解析:解析 经济制度是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根本原则,是在社会经济活动的一定(或全部)范围内,人们普遍承认,并且实际共同遵守着的一种行为规范。2.下列不属于市场经济产生的条件和根源的是_。(分数:2.00)A.社会分工B.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C.社会分工中的个别劳动、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差别D.劳动产品公有化 解析:解析 市场经济产生的条件和根源是:社会分工;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社会分工中的个别劳动、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差别。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
14、目标模式。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_。(分数:2.00)A.社会主义公有制 B.社会化大生产C.社会协作D.国家的宏观调控解析:解析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整个国民经济的主体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需要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保证它的正常运行。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物质技术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4.政府采取_的目的主要是出于公平的考虑,限制某些行业的发展,防止一些垄断行业索取高额利润。(分数:2.00)A.最低限价B.市场价格C.最高限价 D.中间价格解析:解析 最高价格又称最高限价,是政府制定的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限制价格,政府不允许市场价格涨至该限价。政府采取最高价格的目的主
15、要是出于公平的考虑,限制某些行业的发展,防止一些垄断行业索取高额利润。如在战争或饥荒时,政府会为生活必需品制定最高限价,使大部分人能够负担得起,以利于社会稳定。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分数:2.00)A.加强宏观经济调控B.国有企业改革 C.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解析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经济基础。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_。(分数:2.50)A.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非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16、共同发展D.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均衡发展解析:解析 党的十五大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用“制度”固定下来,反映了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7.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所包含的诸方面经济关系中,决定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最基本的经济关系是生产资料的_。(分数:2.50)A.归属关系 B.占有关系C.支配关系D.使用关系解析:解析 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所有”是一个归属问题。作为所有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归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占有”是一种有条件的归属关系,即占有者不能任意处置占有的生产资料,但
17、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期限内他实际上占有生产资料,并且具有排他性;“支配”是指生产资料的处置和管理,它由所有和占有决定;“使用”是指人的劳动对生产资料的直接作用,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其中“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基础。8.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在其运行过程中采取的_。(分数:2.50)A.具体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B.国家干预方式C.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方式D.国家税费征缴方式解析:解析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所采取的经营方式或资本组织形式。9.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配置资源的核心机制是_。(分数:2.50)A.利益机制B.供求机制C.价格机制 D.竞争机制解析:解析 市场机制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四川省 行政职业能力 测验 11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