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试卷61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试卷6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试卷61及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 -试卷 61 及答案解析 (总分: 6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30,分数: 60.00) 1.以下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特别严重危害,并且情节特别恶劣的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中,可以适用死刑的是 ( )。(分数: 2.00) A.颠覆国家政权罪 B.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C.分裂国家罪 D.叛逃罪 2.徐某冒充首长与各地党政干部电话联系,高价卖出所谓的“内部资料”,共谋得 50 万元以上的收入。法院应给徐某定罪为 ( )。(分数: 2.00) A.敲诈勒索罪 B.抢劫罪 C.诈骗罪 D.侵犯名誉罪 3.根据我国现行
2、刑法的规定,下列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玩忽职守罪的是 ( )。(分数: 2.00) A.某副县长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领导成员毁灭罪证 B.某副市长擅自挪用扶贫款 55000 元用于偿还个人债务 C.某交通局长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在建道路工程发生多人死伤的事故 D.某税务科长违规向个体户出售发票,致使国家税收损失 15 万元 4.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但其构成要件有明确的规定,关于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必须且只能是为了使国家的利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 B.必须实在不得已情况下所采取 C.不应超过必要的限度 D.这种危险必须是正在发生的
3、 5.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的原则是 ( )。(分数: 2.00)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6.下列关于刑罚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主刑的种类有管制、拘留、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B.管制的期限为 3 个月以上 1 年以下 C.超过 75 周岁的人以及怀孕的妇女均不适用死刑 D.对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7.甲、乙同在某农贸市场卖猪肉,一日,甲因抢了乙的顾客而被乙殴打,后被人拉开。甲极为窝火,回到自己的摊位,拿起切肉刀向乙胸部刺去,致乙死亡。甲的行为属于 ( )。(分数: 2.00) A.正当防卫 B.
4、防卫过当 C.假想防卫 D.事后防卫 8.所谓刑罚体系,是指国家以有利于发挥刑罚的功能、实现刑罚的目的为指导原则,通过刑法的规定而形成的,由一定刑罚种类按其轻重程度而组成的序列。依据我国现行刑法,下列属于我国刑罚种类的是 ( )。(分数: 2.00) A.监视居住 B.没收财产 C.劳动教养 D.罚款 9.下列哪种情形是犯罪未遂 ?( )(分数: 2.00) A.甲原本想打伤乙,欲实施暴力时发现乙身上有巨额现金,便拿走了现金,扬长而去,甲的行为属于故意伤害未遂 B.王某因情场失意,遂决定杀掉情敌张某,于是持刀尾随张某,王某行为属于故意杀人未遂 C.赵某在强奸李某的时候,遭到李某的强烈反抗,反被
5、李某制服,赵某属于强奸未遂 D.丙从行驶的大卡车上盗窃了一箱货物,随后抛在路边,而后返回抛货地点没有找到,丙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 10.下列行为中存在共同犯罪的 是 ( )。(分数: 2.00) A.小张与其妻子于情人节当天在家中进行烛光晚餐,不慎引发火灾,造成自家与邻居家重大财产损失 B.于某杀害了与其素有仇怨的李某,于某父亲知晓后帮助于某逃跑至外地躲避公安机关的追捕 C.甲、乙两人商量后共同潜入某富豪的家中盗窃,在窃得财物后,甲出于仇富心理不听乙的劝阻杀害了该富豪 D.孙某预谋开车撞死自己的“情敌”,尚未实施,其“情敌”就被酒后驾车的钱某撞死 11.王某伙同曹某将位于某市主干道几个价值 50
6、0 元的窨井盖偷走。两天后,该市突降暴雨,女大学生小奚在赶路时不慎跌入未 盖井盖的下水道身亡。下述表述正确的有 ( )。(分数: 2.00) A.王某、曹某构成盗窃罪 B.小奚家人可向王某、曹某提出侵权赔偿之诉 C.王某、曹某对小奚的死亡是故意的 D.小奚家人可向该市市政管理部门提出行政赔偿请求 12.关于刑法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B.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 C.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
7、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 5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D.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13.以下情节依法不以累犯论处的是 ( )。(分数: 2.00) A.甲犯危害国家安全罪,释放出狱后蛰伏十年,再次与境外敌对势力勾结 B.乙犯盗窃罪,刑满释放后第六年,又参与了一起集团盗窃 C.丙参与恐怖主义骚乱,刑满释放八年后被揭露参与极端组织的破坏活动 D.丁因组织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入狱,释放后第七年因相同罪名被指控 14.甲蓄意盗窃,于深夜潜入本单位财务室
8、,但打开保险柜后,发现空无分文即离开,甲的行为是 ( )。(分数: 2.00) A.盗窃既遂 B.盗窃预备 C.手段不能犯未遂 D.对象不能犯未遂 15.万某和王某为情敌,某晚万某在回家的途中,恰巧碰到王某,两人发生打斗,打斗的过程中,王某用拳头打了万某的头部,万某用水果刀捅了王某肚子一刀,致王某死亡。关于万某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分数: 2.00) A.属于正当防卫 B.属 于紧急避险 C.属于防卫过当 D.属于故意杀人 16.甲在公共汽车上扒窃乙的钱包,得手后向车门处走去,乙发现自己的钱包被甲所盗,随即追上去一把抓住甲,甲一拳击中乙的脸部,挣脱欲逃走,乙即随手拿起车上的
9、摇把向甲砸去,正好砸中甲的头部,致甲死亡。乙的行为是 ( )。(分数: 2.00)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防卫过当,构成故意杀人罪 D.事后防卫,构成故意杀人罪 17.下列犯罪行为中,属于纯正不作为犯的是 ( )。(分数: 2.00) A.甲过失致陈某重伤后拒不送医,致其死亡 B.乙对严重残疾的儿子拒绝抚养,致其冻饿身亡 C.丙对自己负责维修的锅炉拒不维修,致锅炉爆炸 D.丁过失引起火灾后,不予扑灭,酿成火灾 18.周某在某旅游区开办了一家旅店。江先生等 10 余人到旅游区旅游,住宿时,江先生要求住有火炕的房间。周某考虑到有火炕的房间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本不想租,
10、但又想到只要开着窗户,不至于发生危险。于是,便将有火炕、但长期没有使用的储藏室租给江先生住宿,并提醒江先生睡觉时不要关窗。次日早晨,他发现江先生因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经核实,储藏室不在周某依法核准的旅店经营范围内,不属 于可出租房屋。周某的行为应属于 ( )。(分数: 2.00) A.不构成犯罪 B.重大责任事故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故意杀人罪 19.某化妆品公司生产出一批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公司让产品负责人王某负责销毁这批化妆品,王某却贪图利益偷偷将部分化妆品以低价售出,结果致使购买者使用后出现皮肤严重过敏现象。根据刑法相关规定,下列对王某的刑事处罚不符合规定的是 ( )。(分数:
11、2.00) A.判处 2 年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罚金 B.单处销售金额等值罚金 C.判处拘役,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 五十罚金 D.判处 4 年有期徒刑 20.下列罪名不属于渎职犯罪的 ( )。(分数: 2.00) A.滥用职权罪 B.枉法裁判罪 C.职务侵占罪 D.环境监督失职罪 21.使罪犯在有关人士帮助、监督、辅导下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自由生活,减少该罪犯再次犯罪的几率。下列选项中较能体现这一观念的制度是 ( )。(分数: 2.00) A.缓刑 B.管制 C.假释 D.减刑 22.罚金刑的适用方式是 ( )。(分数: 2.00) A.只能独立适用 B.只能附加适用 C.既可以独立适用
12、也可以附加适用 D.只能并科 适用 23.故意挑逗、引诱对方实施不法侵害然后以正当防卫为借口,加害对方的行为属于 ( )。(分数: 2.00) A.假想防卫 B.防卫过当 C.防卫挑拨 D.事先防卫 24.根据刑法有关规定,下列情形按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是 ( )。(分数: 2.00) A.甲欺骗某未成年人喝下掺有大量安眠药的饮料,在其失去意识后摘除了其一个肾脏,最终导致该未成年人死亡 B.乙将在公众场合辱骂过自己的王某拘禁在自己家中,并对其使用各种暴力伤害,王某跳窗逃跑时高坠死亡 C.办案人员丙三番两次去李某住处要求其为一起 黑社会组织性质的案件提供证人证言,李某不堪忍受压力自杀身亡 D.丁
13、经常在心情不好时打骂自己的儿子,一次出手过重导致儿子伤势过重死亡 25.负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导致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 (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 ( )年以上 ( )年以下有期徒刑。(分数: 2.00) A.3; 3; 5 B.5; 5; 10 C.7; 7; 10 D.5; 5; 7 26.下列构成共同犯罪的是 ( )。(分数: 2.00) A.甲教唆 13 岁的 乙盗窃,盗窃来的财物二人平分 B.甲教唆乙去杀害丙,乙却强奸了丙 C.甲教乙一种诈骗的方法,乙用该方法,果然骗得大量现金 D.甲教唆
14、乙去放火烧毁一幢房子,乙正欲点火时主人来了,乙迅速逃离 27.甲去商店买东西,将自己的电动车放在了路边且没有拔出车钥匙。乙正好经过,骑上电动车正要离开,甲此时回来将乙抓获。乙 ( )。(分数: 2.00) A.构成抢劫罪未遂 B.构成抢夺罪未遂 C.构成侵占罪未遂 D.构成盗窃罪未遂 28.李某原是某医院的医生,后来受到物质利益的引诱,受聘于敌国情报机构,成为该机构的 专职医生。李某的行为 ( )。(分数: 2.00) A.构成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罪 B.构成间谍罪 C.构成背叛国家罪 D.不构成犯罪 29.下列选项中,不具有从轻或减轻处罚情形的是 ( )。(分数: 2.00) A.盲人甲使用明火
15、时不小心引起火灾,造成自己和邻居家重大财产损失 B.乙在怀孕期间贩卖毒品被抓获 C.17 周岁的丙在实施抢劫后杀害了受害人 D.惯犯丁在被公安机关拘留后如实供述了自己所有的盗窃事实 30.赵某驾车贸然闯红灯,撞上行人钱某,坐在后排座位上的孙某见状,对赵某说:“赶紧走,现在没有人看见。”赵某遂加大油门,狂奔 5 公里。钱某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不幸身亡。赵某因交通肇事罪被依法逮捕。对孙某的处理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交通肇事罪,但不是共同犯罪 C.与赵某构成交通肇事共同犯罪 D.构成故意杀人罪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 -试卷 61 答案解析 (总
16、分: 6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30,分数: 60.00) 1.以下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特别严重危害,并且情节特别恶劣的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中,可以适用死刑的是 ( )。(分数: 2.00) A.颠覆国家政权罪 B.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C.分裂国家罪 D.叛逃罪 解析:解析:根据刑法第 113 条规定:“本章上述危害国家安全罪行为中,除第一百零三条第二款、第一百零五条、第一百零七条、第一百零九条外,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可以判处死刑。犯本章之罪的,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A、 B、 D 三项分别为刑法第 105 条第 1 款、第
17、 107 条、第 109 条规定的犯罪,所以不可以适用死刑。 2.徐某冒充首长与各地党政干部电话联系,高价卖出所谓的“内部资料”, 共谋得 50 万元以上的收入。法院应给徐某定罪为 ( )。(分数: 2.00) A.敲诈勒索罪 B.抢劫罪 C.诈骗罪 D.侵犯名誉罪 解析:解析: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威胁或者要抉的方法,强行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办法,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本题中徐某并没有威胁强制各地干部购买他的资料,而是将其虚构成所谓的“内部资料”,进行诈骗,答案为 C。 3.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下列行为
18、人的行为构成玩忽职守罪的是 ( )。(分 数: 2.00) A.某副县长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领导成员毁灭罪证 B.某副市长擅自挪用扶贫款 55000 元用于偿还个人债务 C.某交通局长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在建道路工程发生多人死伤的事故 D.某税务科长违规向个体户出售发票,致使国家税收损失 15 万元 解析:解析:根据刑法相关规定,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选项 C 中某交通局长的行为与此相符,故选 C。 4.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但其构成要 件有明确的规定,关于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下列
19、表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必须且只能是为了使国家的利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 B.必须实在不得已情况下所采取 C.不应超过必要的限度 D.这种危险必须是正在发生的 解析:解析:刑法第 21 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 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因此, A 项表述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 A。 5.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的原则是 ( )。(分
20、数: 2.00)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解析:解析: 1997 年修订后的刑法规定了从旧兼从轻的溯及力原则。 6.下列关于刑罚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主刑的种类有管制、拘留、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B.管制的期限为 3 个月以上 1 年以下 C.超过 75 周岁的人以及怀孕的妇女均不适用死刑 D.对被判处 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解析:解析:刑法第 33 条规定,主刑的种类如下: (1)管制; (2)拘役; (3)有期徒刑; (4)无期徒刑;(5)死刑。 A 选项错误。该法第 38 条第 1 款规定,管制的期限
21、,为 3 个月以上 2 年以下。 B 选项错误。该法第 49 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 18 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 75 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故 C 选项错误。 D 选项说法正确,故本题选 D。 7.甲、乙同在某农贸市场卖猪肉,一日,甲因抢了乙的顾客而被乙殴打,后被人拉开。 甲极为窝火,回到自己的摊位,拿起切肉刀向乙胸部刺去,致乙死亡。甲的行为属于 ( )。(分数: 2.00)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假想防卫 D.事后防卫 解析:解析:正当防卫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
22、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防卫过当是指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事后防卫是指不法侵害结束之后,即行为人被制服、丧失侵害能力、自动中止、逃离现场等情 形下所进行的防卫。据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D。 8.所谓刑罚体系,是指国家以有利于发挥刑罚的功能、实现刑罚的目的为指导原则,通过刑法的规定而形成的,由一定刑罚种类按其轻重程度而组成的序列。依据我国现行刑法,下列属于我国刑罚种类的是 ( )。(分数: 2.00) A.监视居住 B.没收财产 C.劳动教养 D.罚款 解析:解析:我国刑法第 34 条规定:
23、“附加刑的种类如下: (一 )罚金; (二 )剥夺政治权利; (三 )没收财产。”故没收财产是我国的刑罚种类之一。 B 项正确。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 A 项错误。劳动教养不是刑事处罚,而是为维护社会治安,预防和减少犯罪,对轻微违法犯罪人员实行的一种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 2013 年 12 月 28 日,劳动教养制度被废止, C 项错误。罚款是行政处罚的种类之一, D 项也不属于刑罚种类。故本题答案为 B。 9.下列哪种情形是犯罪未遂 ?(
24、 )(分数: 2.00) A.甲原本想打伤乙,欲实施暴力时发现乙身上有巨额现金,便拿走了现金,扬长而去,甲的行 为属于故意伤害未遂 B.王某因情场失意,遂决定杀掉情敌张某,于是持刀尾随张某,王某行为属于故意杀人未遂 C.赵某在强奸李某的时候,遭到李某的强烈反抗,反被李某制服,赵某属于强奸未遂 D.丙从行驶的大卡车上盗窃了一箱货物,随后抛在路边,而后返回抛货地点没有找到,丙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 解析:解析: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 A 项中的甲是抢劫罪的既遂,故意伤害罪的中止。 B 项中王某的行为属于故意杀人罪的预备。 C 项中赵某的行为是强奸未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事业单位 公共 基础知识 法律知识 试卷 6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