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试卷19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试卷19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试卷19及答案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 -试卷 19 及答案解析 (总分: 58.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19,分数: 38.00) 1.在认识过程中具有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 ( )。(分数: 2.00) A.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本质的飞跃 B.从个性认识到共性认识的飞跃 C.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的飞跃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2.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认识的是 ( )。(分数: 2.00) A.感觉 B.直觉 C.表象 D.概念 3.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的论断是 ( )。 (分数: 2.00)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诡辩
2、论的观点 D.经验论的观点 4.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 ( )。(分数: 2.00) A.互相割裂的 B.两种真理 C.同一真理的两重属性 D.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5.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 )。(分数: 2.00) A.它是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B.它的内容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主体 C.它是社会发展规律 D.它是自然界规律 6.真理的具体性体现在 ( )。(分数: 2.00) A.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 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B.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C.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D.真理是否符合事物
3、客观事实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 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 ( )。(分数: 2.00) A.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性 B.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C.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8.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 )。(分数: 2.00) A.实践主体的素质的差异 B.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C.社会实践总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D.实践受到实践主体的认识水平的制约 9.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关系问题。(分数: 2.00) A.物质与意识 B.认识与实践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D.真理与实践
4、10.上层建筑是指 ( )。(分数: 2.00) A.社会的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社会生产关系 D.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设施 11.社会政治结构或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 )。(分数: 2.00) A.哲学 B.宗教 C.政治法律思想 D.国家政权 12.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社会意识形式中的非意识形态部分的是 ( )。(分数: 2.00) A.政治思想、语言学、道德 B.技术科学、哲学、艺术 C.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 D.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13.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 )。(分数: 2.0
5、0) A.社会形态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生产方式 14.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 总和,是 ( )。(分数: 2.00) A.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统一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15.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体现的关系是 ( )。(分数: 2.00)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B.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C.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D.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16.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分数: 2.00)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物质资料的生
6、产方式 D.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 17.有人说:“有时失去是一种拥有,有时跌倒是一种站起”,这蕴含的哲理是 ( )。(分数: 2.00) A.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C.有失就有得,有得就有失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促进物质发展 1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诗人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的哲理是 ( )。(分数: 2.00)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C.创新源于人们想象 D.认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19.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是 ( )。(分数: 2.00) A.唯 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唯物主义辩证法 D.辩证法 二
7、、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8,分数: 16.00) 20.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一致的是 ( )。(分数: 2.00)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物是感觉的集合 C.天地万物皆在我心中 D.绝对观念是世界本原 21.越来越多的城郊农民发现,脚下的土地不仅能生产农产品,还能生产田园风光,生产农家情趣等,“种这种那,不如综合开发”,这一观念更新,农民们在原有土地上创造出了更多财富,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分数: 2.00) A.掌握系统化方法 有利于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B.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2.历史唯物主义
8、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 ( )。(分数: 2.00) A.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 B.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 D.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23.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民群众,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有个人和集体之分 B.个人是有自觉能动性的、具有独特的肉体 生命的社会存在 C.个人是社会的一员,分属于大大小小的群众集体 D.集体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并不是单个人的简单相加 24.“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有 ( )。(分数: 2.00) A.
9、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C.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D.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25.“原因和结果是我们思维的创造物”,“在自然界中,既没有原因,也没有结果”,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 )。(分数: 2.00) A.符合唯物辩证法 的基本观点 B.是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 C.否定了原因和结果的客观性 D.否认了科学认识的客观依据 26.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柏拉图认为:“所有的研究,所有的学习不过是回忆而已。”对他的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否认了认识的客观来源 B.是一种典型的唯心主义先验论 C.使认识神秘化从而歪曲了认识的本质 D.
10、取消了认识能否通过主观反映客观的问题 27.下列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具体运用的有 ( )。(分数: 2.00)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三、判断题 (总题数: 2,分数: 4.00) 28.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重要特征。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9.真理的相对性通常也称作相对真理,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都不能获得真正的真理,真理是不可知的。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 -试卷 19 答案解析 (总分: 58.00,做题时间:
11、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19,分数: 38.00) 1.在认识过程 中具有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 ( )。(分数: 2.00) A.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本质的飞跃 B.从个性认识到共性认识的飞跃 C.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的飞跃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解析:解析:认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第二阶段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是因为: (1)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2)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2
12、.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认识的是 ( )。(分数: 2.00) A.感觉 B.直觉 C.表象 D.概念 解析:解析: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包括感性认识 (感觉、直觉、表象 )和理性认识 (概念、判断、推理 )。所以答案为 D 选项。 3.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的论断是 ( )。(分数: 2.00)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经验论的观点 解析:解析:真理与谬误是人类认识中一对普遍存在的矛盾,二者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 ,真理与谬误是人类认识中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认识,真理标志着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
13、特征,谬误则标志着主观与客观的违背。主观性是谬误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真理与谬误又是人类认识中一对永恒的矛盾,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情况。属于典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故选 A。 4.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 ( )。(分数: 2.00) A.互相割裂的 B.两种真理 C.同一真理的两重属性 D.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解析: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 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5.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 )。(分数: 2.00) A.它是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B.它的内容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主体 C.它是社会发展规律 D.它是
14、自然界规律 解析:解析:真理的客观性表现在: (1)真理的内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真理所研究的对象 客观事物是客观的; (3)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本题 B 项是对“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曲解。真理不等同于客观规律 CD 也是错误的。 6.真理的具体性体现在 ( )。(分数: 2.00) A.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B.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C.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D.真理是否符合事物客观事实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 解析:解析: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
15、、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 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 ( )。(分数: 2.00) A.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性 B.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C.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解析:解析:实践是把人们的主观意识作用于客观事物的过程,人们的主观意识是否符合客观事实需要通过真正的实践来检验。 8.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 )。(分数: 2.00) A.实践主体的素质的差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事业单位 公共 基础知识 政治 知识 试卷 1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