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基础知识-结构设计(一)及答案解析.doc
《【工程类职业资格】基础知识-结构设计(一)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职业资格】基础知识-结构设计(一)及答案解析.doc(8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基础知识-结构设计(一)及答案解析(总分:193.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3,分数:193.00)1.钢筋与混凝土这两种性质不同的材料能有效共同工作的主要原因是( )。(A) 混凝土硬化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产生了良好的粘结力,且两者温度线膨系数接近(B) 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C) 两者温度线膨胀系数接近(D) 混凝土能够承受压力,钢筋能够承受拉力(分数:1.00)A.B.C.D.2.对于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其强度标准值取值的依据是( )。(A) 最大应变对应的应力 (B) 极限抗拉强度(C) 0.9 倍极限强度 (D) 条件屈服强度(分数:1.00)A.B.C.
2、D.3.建筑用钢筋有(1) 热轧钢筋;(2) 冷拉钢筋;(3) 热处理钢筋;(4) 钢丝、钢绞线及冷轧带肋钢筋,对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采用( )。(A) (1)类 (B) 类及部分(2)类(C) (2)类和(3)类 (D) (4)类(分数:1.00)A.B.C.D.4.规范中,混凝土各种强度指标的基本代表值是( )。(A)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B) 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C) 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D) 抗拉强度标准值(分数:1.00)A.B.C.D.5.同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它的各种力学指标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 fcuf cf t (B) fcf cuf t(C) fcuf
3、 tt c (D) fcuf cf t(分数:1.00)A.B.C.D.6.混凝土在复杂应力状态下,下列( )强度提高最多。(A) 双向受拉 (B) 两向受压 (C) 三向受压 (D) 一拉一压(分数:1.00)A.B.C.D.7.线性徐变是指( )。(A) 徐变与荷载持续时间 t 为非线性关系(B) 徐变系数与初应变(力)呈线性关系(C) 瞬时变形与徐变变形之和与初应力呈线性关系(D) 长期荷载作用应力 0.5f c时,徐变与应力呈线性关系(分数:1.00)A.B.C.D.8.混凝土中叙述为正确的是( )。(A) 水灰比愈大徐变愈小 (B) 水泥用量愈多徐变小(C) 骨料愈坚硬徐变愈小 (D
4、) 养护环境湿度愈大徐变愈大(分数:1.00)A.B.C.D.9.就混凝土在一次短期加荷时受压应力一应变曲线而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上升段是一条直线(B) 下降段只能在刚度不大的试验机上测出(C) 混凝土强度高时,曲线的峰部曲率较小(D) 混凝土压应力达到最大时,并不立即破坏(分数:1.00)A.B.C.D.10.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 C30,则它的( ),(A) 抗压强度设计值 fc=30N/mm2(B) 抗压强度标准值 fck=30N/mm2(C)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fcuk=30N/mm2(D) 抗压强度设计值 fc=30/1.2=25N/mm2(分数:1.00)A.B
5、.C.D.11.混凝土强度等级 C 是由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值按( )原则确定的。(A) 取平均值 f cu确定,超值保证率 50%(B) 取 f cu-1.645f uc确定,超值保证率 95%(C) 取 f cu-2f uc确定,超值保证率 97.72%(D) 取 f cu-f uc确定,超值保证率 84.13%(分数:1.00)A.B.C.D.12.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采用( )。(A)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B) 以单一安全系数表达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C) 容许应力法(D) 以概率理沦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分数:1.00)A.B.C.D.13.当结构或构件出现( )时,我们认为其超过了
6、正常使用极限状态。(A) 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B) 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倾覆等)(C) 结构或构件丧失稳定(D) 构件裂缝宽度超过了允许的最大裂缝宽度(分数:1.00)A.B.C.D.14.所谓( )是结构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承受正常施工、正常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变形等的作用。(A) 安全性 (B) 适用性(C) 耐久性 (D) 可靠性(分数:1.00)A.B.C.D.15.材料强度设计值( )其标准值,荷载设计值( )其标准值。(A) 大于;小于 (B) 等于;等于(C) 小于;大于 (D) 大于;大于(分数:1.00)A.B.C.D.16.结构使用年限超过设
7、计基准期后,( )。(A) 结构即丧失其功能 (B) 可靠度不变(C) 可靠度减小 (D) 可靠度增加(分数:1.00)A.B.C.D.17.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是指( )。(A) 指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时期(B) 为确定可变作用及与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等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C) 结构安全使用年限(D) 结构最小使用年限(分数:1.00)A.B.C.D.18.结构的设计基准期是指( )。(A) 为确定可变作用及与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等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B) 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时期(C) 结构的使用年限(D) 结构标准
8、使用期(分数:1.00)A.B.C.D.19.结构的功能概括为( )三方面。(A) 强度、变形、稳定 (B) 实用、经济、美观(C) 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 (D) 承载力和,正常使用,经济性(分数:1.00)A.B.C.D.20.规范规定普通房屋和构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为( )。(A) 100 年 (B) 50 年 (C) 80 年 (D) 70 年(分数:1.00)A.B.C.D.2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规定的结构的设计基准期为( )。(A) 70 年 (B) 100 年 (C) 80 年 (D) 50 年(分数:1.00)A.B.C.D.22.安全等级为二级的建筑,属脆性破坏的构件
9、,其口值为( )。(A) 2.7 (B) 3.2 (C) 4.2 (D) 3.7(分数:1.00)A.B.C.D.23.仅配筋不同的梁(1. 少筋;2. 适筋;3. 超筋)的相对受压区高度 满足( )。(A) 3 2= 1 (B) 3= 2 1 (C) 2 3 1 (D) 3 2 1(分数:1.00)A.B.C.D.24.受弯构件计算中,当配筋率 min(最小配筋率)时发生( )。(A) 少筋破坏 (B) 适筋破坏 (C) 超筋破坏 (D) 界限破坏(分数:1.00)A.B.C.D.25.适筋梁破坏时,受拉钢筋应变 s和受压区边缘混凝土应变 c为( )。(A) s y, c= cu (B) s
10、 y, c= cu(C) s y, c cu (D) s y, c cu(分数:1.00)A.B.C.D.26.某矩形截面简支梁,bh=200mm500n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0,受拉区配置 4 (分数:1.00)A.B.C.D.27.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 )。(A) 纵向受力钢筋的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B) 箍筋外表面至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C) 受力钢筋形心至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D) 受力钢筋合力点至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分数:1.00)A.B.C.D.28.某 T 形梁截面尺寸如图 15-3 所示,因外荷较小,仅需要按最小配筋率 min=0.2%配纵筋 As,截面有效高
11、度 h0=465mm,则 As为( )。(分数:1.00)A.B.C.D.29.四个适筋梁截面形式不同:1. 矩形,2. 倒 T 形,3. T 形,4. 工字形。它们的肋宽 b 相等、梁高 h相等,且 bf=bf(bf为受压翼缘宽度,b f为受拉翼缘宽度),在相同的弯矩 M 作用下,配筋量 A,为( )。(A) As1=As2A s3=As4 (B) As1A s2A s3A s4(C) As1A s2=As3A s4 (D) As2A s1A s3A s4(分数:1.00)A.B.C.D.30.只要接受剪承载力计算并配置梁内箍筋后,则( )。(A) 肯定不会发生剪切破坏 (B) 斜裂缝宽度能
12、满足要求(C) 不发生纵筋锚固破坏 (D) 只发生受弯破坏(分数:1.00)A.B.C.D.31.梁进行斜截面抗剪设计时,应满足 V0.25 cfcbh0,目的是( )。(A) 防止发生斜压破坏 (B) 防止发生斜拉破坏(C) 防止发生剪压破坏 (D) 防止发生剪切破坏(分数:1.00)A.B.C.D.32.某矩形截面简支梁。bh=200min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0,箍筋采用双肢直径为 8mm,间距为200mm 的 HPB235 级钢筋,该梁斜截面破坏时为( )。(A) 斜拉破坏 (B) 剪压破坏 (C) 斜压破坏 (D) 界限破坏(分数:1.00)A.B.C.D.33.钢筋混凝
13、土大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特征是( )。(A) 远离轴向力一侧的钢筋先受拉屈服,随后另一侧钢筋屈服,混凝土压碎(B) 远离轴向力一侧的钢筋应力不定,随后另一侧钢筋压屈,混凝土压碎(C) 靠近轴向力一侧的钢筋和混凝土应力不定,而另一侧钢筋受压屈服,混凝土压碎(D) 靠近轴向力一侧的钢筋和混凝土先屈服和压碎,而远离纵向力一侧钢筋随后受压屈服(分数:1.00)A.B.C.D.34.大偏心受压构件随 N 和 M 的变化,会发生( )。(A) M 不变时,N 越大越危险 (B) M 不变时,N 越小越危险(C) N 不变时,M 越小越危险 (D) () 和()(分数:1.00)A.B.C.D.35.受扭纵筋
14、、箍筋的配筋强度比 在 0.61.7 之间时,构件破坏时( )。(A) 抗扭纵筋、箍筋部分屈服 (B) 抗扭纵筋、箍筋均屈服(C) 抗扭箍筋屈服 (D) 抗扭纵筋、箍筋均不屈服(分数:1.00)A.B.C.D.36.钢筋混凝土受压短柱在持续不变的轴向压力 N 的作用下,经一段时间后,量测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力情况,会发现与加载时相比,( )。(A) 钢筋的应力增加,混凝土的应力减小(B) 钢筋的应力减小,混凝土的应力增大(C) 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力均未变化(D) 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力均增大(分数:1.00)A.B.C.D.37.在大偏心受压构件中,要求受压区高度 x2a是为了( )。(A) 保证受压钢
15、筋在构件破坏时能达到其抗压强度设计值(B) 防止受压钢筋屈服(C) 避免保护层剥落(D) 保证受压钢筋在构件破坏时能达到极限抗压强度(分数:1.00)A.B.C.D.38.轴心受拉构件的承载力只与( )有关。(A) 构件的截面尺寸 (B) 纵向受力钢筋(C)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D) 力的大小(分数:1.00)A.B.C.D.39.偏心受拉构件的抗弯承载力( )。(A) 随轴向力的增加而增加(B) 随轴向力的增加而减小(C) 小偏心受拉时随轴向力的增加而增加(D) 大偏心受拉时随轴向力的增加而增加(分数:1.00)A.B.C.D.40.关于受拉钢筋锚固长度 s说法正确的( )。(A) 随混凝土
16、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增大(B) 钢筋直径的增大而减小(C) 条件相同,光面钢筋的锚固长度小于变形钢筋(D) 随钢筋等级提高而提高(分数:1.00)A.B.C.D.41.当 V0.25 cfcbh0时,应采取的措施( )。(A) 加粗箍筋直径或减小箍筋间距(B) 增加截面尺寸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C) 提高箍筋的强度等级(D) 增加受压区翼缘,形成 T 形截面(分数:1.00)A.B.C.D.42.在配置螺旋箍筋的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中,螺旋箍筋的作用是( )。(A) 对混凝土提供侧向约束,提高构件的承载力(B) 减少构件的侧向挠曲(C) 防止混凝土保护层过早剥落(D) 承担由于初始偏心或偶然因素引起
17、的附加弯矩在构件中产生的拉力(分数:1.00)A.B.C.D.43.偏心受压柱设计成对称配筋是为了( )。(A) 方便施工 (B) 降低造价(C) 节省计算工作量 (D) 节省钢筋(分数:1.00)A.B.C.D.44.进行抗裂和裂缝宽度验算时,荷载与材料强度按( )取值。(A) 荷载用设计值,材料强度用标准值(B) 荷载用标准值,材料强度用设计值(C) 荷载和材料强度均用标准(D) 荷载和材料强度均用设计值(分数:1.00)A.B.C.D.45.钢筋混凝土梁的受拉区边缘达到( )时,受拉区开始出现裂缝。(A) 达到混凝土实际的抗拉强度(B) 达到混凝土的抗拉标准强度(C) 达到混凝土的抗拉设
18、计强度(D) 达到混凝土弯曲时的极限拉应变值(分数:1.00)A.B.C.D.46.控制混凝土构件因碳化引起的沿钢筋走向的裂缝的最有效措施是( )。(A) 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B) 减小钢筋直径(C) 增加钢筋截面面积 (D) 选用足够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分数:1.00)A.B.C.D.47.受弯构件减小受力裂缝宽度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是( )。(A) 增加受拉钢筋面面积,减小裂缝截面的钢筋应力(B) 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C) 增加截面尺寸(D) 增加钢筋的直径(分数:1.00)A.B.C.D.48.减少钢筋混凝土梁(简支)跨中挠度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是( )。(A) 配置较粗的钢筋 (B) 减小箍
19、筋的间距(C) 增加截面的高度 (D) 使用高强度受拉钢筋(分数:1.00)A.B.C.D.49.下列表达错误的是( )。(A) 规范验算的裂缝宽度是指钢筋水平处构件侧表面的裂缝宽度(B) 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愈大,表明混凝土参加工作程度愈小(C) 钢筋混凝土等截面受弯构件,其截面剐度不随荷载变化,但沿构件长度变化(D) 钢筋混凝土梁采用高等级混凝土时,承载力提高有限,对裂缝宽度和刚度的影响也很有限(分数:1.00)A.B.C.D.50.为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采用下列措施错误的是( )。(A) 选用粗骨料 (B) 选用快硬水泥(C) 掺加缓凝剂 (D) 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分数:1
20、.00)A.B.C.D.51.控制混凝土的碱含世,其作用是( )。(A) 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B) 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C) 减小混凝土的徐变 (D) 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分数:1.00)A.B.C.D.52.对构件施加预应力主要目的为( )。(A) 提高承载力 (B) 提高抗裂度,充分利用高强材料(C) 检验材料 (D) 节省材料(分数:1.00)A.B.C.D.53.先张法和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其传递预应力方法的区别是( )。(A) 先张法靠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力来传递预应力,而后张法则靠工作锚具来保持预应力(B) 后张法是靠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力来传递预应力,而先张法则靠工作锚具来
21、保持预应力(C) 先张法依靠传力架保持预应力,而后张法则靠千斤顶来保持预应力(D) 先张法和后张法均靠工作锚具来保持预应力,仅在张拉顺序上不同而已(分数:1.00)A.B.C.D.54.对先张法和后张法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如果采用相同的张拉控制应力 con值,则( )。(A) 后张法所建立的钢筋有效预应力比先张法小(B) 后张法所建立的钢筋有效预应力和先张法相同(C) 先张法所建立的钢筋有效预应力比后张法小(D) 先张法和后张法的预应力损失相同(分数:1.00)A.B.C.D.55.两个轴心受拉构件,其截面形状、大小、配筋数量及材料强度完全相同,但一个为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另一个为普通钢筋混凝土
22、构件,则( )。(A)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相等,但抗裂度提高(B)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比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大,且抗裂度提高(C)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比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小,但抗裂度提高(D)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和抗裂度均相同(分数:1.00)A.B.C.D.56.次梁与主梁相交处,在主梁上设附加箍筋或吊筋,因为( )。(A) 构造要求,起架立作用 (B) 次梁受剪承载力不足(C) 间接加载于主梁腹部将引起斜裂缝 (D) 主梁受剪承载力不足(分数:1.00)A.B.C.D.57.混凝土梁板按塑性理论计算方法的基本假定,与弹性理论的不
23、同点是( )。(A) 假定钢筋混凝土是各向同性的匀质体(B) 考虑钢筋混凝土的坦性变形,假定构件中存在塑性铰或塑性铰线(C) 不考虑钢筋混凝土的弹性变形(D) 考虑钢筋混凝土有裂缝出现(分数:1.00)A.B.C.D.58.混凝土平面楼盖按结构形式主要可分为( )。(A) 盖预应力楼盏、非预应力楼盖、部分预应力楼盖(B) 钢筋混凝土楼盖、钢和钢筋混凝土组合楼盖、木楼盖(C) 单(双)向板肋形楼盖、井式楼盖、密肋楼盖和无梁楼盖(D) 现浇楼盖、装配式楼盖、装配整体式楼盖(分数:1.00)A.B.C.D.59.板内分布钢筋不仅可以固定主筋,分散局部荷载,还可以( )。(A) 承受收缩及温度应力 (
24、B) 增加主筋与混凝土的粘结(C) 减小板的挠度 (D) 承担负弯矩(分数:1.00)A.B.C.D.60.厂房常用柱子截面形式一般参照柱子截面高度确定,当 h=9001200mm 时,应选用( )。(A) 矩形截面 (B) 工字形截面或矩形截面(C) 工字形截面 (D) 双肢柱(分数:1.00)A.B.C.D.61.确定单独柱基础高度时,用净土反力由( )。(A) 由抗冲切承载力确定 (B) 由受弯承载力确定(C) 由埋深确定 (D) 由地基承载力确定(分数:1.00)A.B.C.D.62.单独柱基础底板配筋时,采用扣除基础自重及回填土的净反力计算,是因为( )。(A) 基础自重不产生内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职业资格 基础知识 结构设计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