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发展规划编制与管理(二)及答案解析.doc
《【工程类职业资格】发展规划编制与管理(二)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职业资格】发展规划编制与管理(二)及答案解析.doc(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发展规划编制与管理(二)及答案解析(总分:101.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8,分数:56.00)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的各类规划之间相互重叠,互相支撑使得规划具有_的特征。 A.层次性 B.衔接性 C.导向性 D.协调性(分数:2.00)A.B.C.D.2.下列规划中,_由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编制。 A.区域规划 B.专项规划 C.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规划 D.总体规划(分数:2.00)A.B.C.D.3.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功能的是_。 A.国家级规划 B.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规划 C.市级规划 D.县级规划(分数:
2、2.00)A.B.C.D.4.规划编制采用的现代经济计划方法主要是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和_。 A.经济计量方法 B.系统动力学方法 C.速度比例法 D.因素分析法(分数:2.00)A.B.C.D.5.国家总体规划、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总体规划和区域规划的规划期一般为 5 年,可以展望到_年以上。 A.10 B.15 C.20 D.25(分数:2.00)A.B.C.D.6.规划编制活动的工作环节不包括_。 A.前期工作 B.申报 C.论证 D.评估(分数:2.00)A.B.C.D.7.规划评估的步骤不包括_。 A.明确评估目标,熟悉评估对象 B.确定评估指标体系 C.制定评估结构和评估准则 D.对
3、规划期间可能面临的矛盾等开展课题研究(分数:2.00)A.B.C.D.8.总体规划的_体现在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代表国家和人民的基本利益,代表政府的施政方针和政策框架。 A.权威性 B.公正性 C.战略性 D.纲领性(分数:2.00)A.B.C.D.9.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应该重点考虑的内容不包括_。 A.微观经济运行情况 B.结构调整情况 C.政府职能履行程度评估 D.规划对发展环境的适应程度(分数:2.00)A.B.C.D.10.规划的评估方法不包括_。 A.综合评估法 B.德尔菲法 C.模糊综合评估法 D.主成分分析法(分数:2.00)A.B.C.D.11.从国际经验看,_是政府进行区域管
4、理的关键环节。 A.区域发展战略 B.区域政策 C.区域经济结构调整 D.区域规划(分数:2.00)A.B.C.D.12.下列关于专项规划的表述,错误的是_。 A.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 B.专项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细化 C.在我国的规划体系中,专项规划是比较薄弱的环节 D.专项规划必须符合总体规划的总体要求,并与总体规划相衔接(分数:2.00)A.B.C.D.13.编制规划的前期工作,一般从新规划期的前_年时间开始。 A.1 B.2 C.3 D.5(分数:2.00)A.B.C.D.14.关于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衔接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 A.总体规划指导专
5、项规划编制,专项规划必须与总体规划相衔接,并服务于总体规划 B.专项规划在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具体任务和政策措施等不得与总体规划相矛盾,其内容必须是总体规划在某一特定发展领域的具体化和延伸 C.承担衔接工作的责任主体应严格按照要求,做到责任明确,衔接环节符合程序要求 D.在总体规划涉及的各行政区政府制订的各类规划均应与专项规划的基本要求相一致(分数:2.00)A.B.C.D.15.国家级专项规划要突出_。 A.权威性、预测性、宏观性 B.指导性、权威性、宏观性 C.指导性、预测性、宏观性 D.指导性、预测性、权威性(分数:2.00)A.B.C.D.16.规划编制部门向规划批准机关提交规划草案时
6、应当报送的材料不包括_。 A.规划编制说明 B.环境影响报告书 C.论证报告 D.规划编制过程书(分数:2.00)A.B.C.D.17.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下级规划与上级规划在主要内容上存在明显矛盾的,可以提请_审查并作出适当处理。 A.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 B.省级人民政府 C.市级人民政府 D.县级人民政府(分数:2.00)A.B.C.D.18.专项规划内容要达到的要求不包括_。 A.符合国家区域规划 B.发展目标尽可能量化 C.发展任务具体明确、重点突出 D.政策措施具有可操作性(分数:2.00)A.B.C.D.19.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不包括_。 A.发展轴、中心区等区域空间布局框架
7、B.重点任务、主要建设项目及其布局 C.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D.发展方针和目标(分数:2.00)A.B.C.D.20.下列关于专项规划衔接的表述,错误的是_。 A.专项规划草案送同级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由发展改革部门负责与总体规划进行衔接 B.下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编制的专项规划草案送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由有关部门负责与其编制的专项规划进行衔接 C.涉及其他领域的专项规划,应当送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由有关部门负责与其编制的专项规划进行衔接 D.有关部门自收到规划草案之日起 20 个工作日内反馈衔接意见(分数:2.00)A.B.C.D.21.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总体规划地位的捕述,错
8、误的是_。 A.总体规划是国家进行宏观管理的主要依据和行动纲领 B.总体规划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C.总体规划是进行中短期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D.总体规划在整个国家中长期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中居主导地位(分数:2.00)A.B.C.D.22.我国规定,需由国务院批准的专项规划,要拟订_。 A.年度计划 B.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C.年度节能计划 D.中长期专项规划(分数:2.00)A.B.C.D.23.编制_,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立项申请,经规划咨询委员会组织论证后,报请国务院批准。 A.国家区域规划 B.省级区域规划 C.国家总体规划
9、 D.市县级规划(分数:2.00)A.B.C.D.24.下列规划方法中,_的本质是根据过去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某种比较固定的比例,确定计划期相应的计划指标。 A.速度比例法 B.因素分析法 C.定额法 D.系数法(分数:2.00)A.B.C.D.25.下列规划方法中,_不是一种独立的计算方法,而是其他各种计算方法的基础和工具。 A.速度比例法 B.因素分析法 C.定额法 D.系数法(分数:2.00)A.B.C.D.26.下列规划方法中,_具有极强的综合平衡功能,而且既适用于宏观经济,又适用于微观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 A.因素分析法 B.投入产出分析法 C.经济计量法 D.速
10、度比例法(分数:2.00)A.B.C.D.27.主要提供系统发展变化趋势,对制定中、长期规划具有较大参考价值的规划方法是_。 A.灰色预测模型 B.人工神经网络预测 C.系统动力学方法 D.经济计量学(分数:2.00)A.B.C.D.28.所谓_,就是国家期望的发展目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来实现。 A.约束性指标 B.预期性指标 C.强制性指标 D.指导性指标(分数:2.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8,分数:45.00)29.规划实施的评估应重点考虑结构调整的情况。结构涮整一般包括_。 A.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的比重 B.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 C.就业人口的比重 D
11、.地区发展差距 E.社会城镇化水平(分数:2.50)A.B.C.D.E.30.总体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_规划,是编制本级和下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有关政策和年度计划的依据。 A.全局性 B.协作性 C.纲领性 D.战略性 E.预测性(分数:2.50)A.B.C.D.E.31.规划编制工作所需经费,应按照_的原则,由编制规划的部门商同级财政部门后列入部门预算。 A.系统性 B.综合考虑 C.层次性 D.统筹安排 E.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分数:2.50)A.B.C.D.E.32.市县级总体规划可以委托_进行论证。 A.县级规划咨询委员会 B.省级人民代表大会 C.省级规划咨询委员
12、会 D.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 E.省级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分数:2.50)A.B.C.D.E.33.各级各类规划衔接整合的内容包括_。 A.方针政策的衔接 B.发展目标的衔接 C.措施手段的衔接 D.相同层次规划对象的衔接 E.重大建设项目的衔接(分数:2.50)A.B.C.D.E.34.下列关于总体规划的表述,正确的是_。 A.总体规划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编制对象 B.总体规划是综合性和纲领性的规划 C.总体规划是编制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依据 D.国家总体规划的规划期一般为 10 年 E.省级总体规划的规划期一般为 5 年(分数:2.50)A.B.C.D.E.35.总体规划的特点是
13、具有_。 A.战略性 B.预测性 C.权威性 D.宏观性 E.纲领性(分数:2.50)A.B.C.D.E.36.下列不属于区域规划主要内容的是_。 A.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B.各类功能区的划分及其定位 C.发展方针和目标 D.城镇体系及主要城市的功能定位 E.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及其他统筹建设的重大工程(分数:2.50)A.B.C.D.E.37.专项规划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由国务院审批或授权有关部门批准的规划,包括_等。 A.专题规划 B.行业规划 C.发展建设规划 D.重大工程建设规划 E.一般工程建设规划(分数:2.50)A.B.C.D
14、.E.38.关于对基础设施类专项规划编制要求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 A.明确规划期内资源供需情况 B.分析规划期内供给的可能 C.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出规划期内建设重点、建设时序和布局要求 D.要有与国家、省总体布局及与周边地区有关规划相对接的内容,形成规划期内的建设方案 E.测算规划期内需求情况(分数:2.50)A.B.C.D.E.39.下列关于专项规划实施的表述,正确的是_。 A.国家级专项规划经批准后,编制部门要及时对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保障规划的实施落到实处 B.国家级专项规划实施过程中,编制部门要加强跟踪监测,应适时对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向审批机关提交评
15、估报告 C.国家级专项规划经评估或者因其他原因需要进行修订的,编制部门应将修订后的规划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D.规划期 5 年及以上的,应进行定期滚动修订 E.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国家级专项规划,应加强内部管理,确保规划编制质量(分数:2.50)A.B.C.D.E.40.编制国家级区域规划的范围包括_。 A.经济联系紧密的城镇密集地区 B.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都市经济圈地区 C.总体规划确定的重点开发或者保护地区 D.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地区 E.资源富集地区(分数:2.50)A.B.C.D.E.41.规划编制部门应当在专项规划编制前拟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明确规划编制的_
16、等内容。 A.规划期 B.必要性 C.论证方式 D.衔接单位 E.起草方案(分数:2.50)A.B.C.D.E.42.编制区域规划的原则有_。 A.在坚持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的基础上,充分重视和运用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来协调区域发展 B.坚持因地制宜,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建立各具特色的区域分工和合作格局 C.要鼓励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带动发展中部地区,着力帮助落后地区,彼此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促进地区间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 D.要坚持实施统筹兼顾的战略,逐步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E.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分数:2.50)A.B.C.D.E.43
17、.在报批国家级专项规划时,应提供的材料包括_。 A.规划文本 B.编制说明 C.证明文件 D.论证报告 E.征求意见书(分数:2.50)A.B.C.D.E.44.规划编制的传统经济计划方法包括_。 A.投入产出分析法 B.经济计量法 C.定额法 D.速度比例法 E.系数法(分数:2.50)A.B.C.D.E.45.规划编制部门起草区域规划时,应当征求_的意见。 A.区域外相邻地区人民政府 B.有关军事机关 C.上一级人民政府 D.有关方面的专家 E.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区域内下一级人民政府(分数:2.50)A.B.C.D.E.46.核算性规划指标主要包括_。 A.反映宏观经济总量的预测性指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职业资格 发展规划 编制 管理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