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学复习笔记.pdf
《中兽医学复习笔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兽医学复习笔记.pdf(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 兽医 学复 习笔记 绪论 1 、中兽 医学 的基本 特点 : 整体观念 :中兽医学认为 ,动物体本身各组成 部分 之间,在结 构上不可 分割 ,在生理功能上互相 协调 ,在病理 变化上 互相 影响 ,是 一个 有机的 整体 。 辨证论治:辨证 :通过四 诊将所获取的病情 资料进 行分析综合,以判 断为某 种性质证的过程, 即认识 疾病的证 候类型 ,是 决定 治疗 的前 提和依 据。 论治 : 根据 证的 性质 ,制 定相应 治法 和拟 定具 体方 药的过 程, 是解 决疾 病的 手段和 方法 。 黄帝 内经 我 国现 存 最早, 最珍 贵的 一部 医学 典籍, 中兽 医学 最早 基本 理
2、论 原 则导 源书 。 神农 本草经 汉 代出 现 的我国 最早 的一 部人 畜通 用的药 物 学 专著 。 司牧 安骥集 我 国现 存 最早的 较 完 整的 一部 中兽 医学古 籍 。 元亨 疗马集 国 内外 流 传最广 的 中 兽医 学 典 籍。 第 一章 1 、 阴 阳学说 : 阴 阳学 说是 以阴和 阳的 相对 属性 及消 长变化 来认 识自 然 、 解 释 自然 、 探 求自 然规 律的 一 种世界 观 和方法 论。 2 、阴阳 的基 本内容 1. 阴 阳 交感 的相错 : 阴阳 双方在 一定 条件 下的 交合 感应、 互错 相融 的关 系。 2. 阴阳 的对 立制 约 : 阴 阳
3、双方相 互排 斥、 斗争 和制 约的关 系。 3. 阴阳 的互 根互 用 : 阴阳 双方相 互依 存、 互为 根本 的关系 。 4. 阴阳的消长平 : 衡 对立 双方在对立统一、互 根互 用的情况下,不是静 止不 变的,而是处于此消 彼长 的变化过 程中, 即阴 消阳 长或 阳消 阴长 5. 阴阳 的相 互转 化 : 在一 定条 件 下, 阴阳 双方 可向 其相反 方向 转化 ,即 阴转 化为阳 ,或 阳转 化为 阴。 五行学说: 是以木、火、 土、金、水五种物质 的特 性及其“相生”和“ 相克 ”的规律来认识世界 、解 释世界、 和探求 宇宙 规律 的一 种世 界观和 方法 论。 五行的 相
4、互关 系 : 1 、五行 的相 生、相 克和 制 化 a.五行 相生 木 生 火 生土 生 金 生 水 生 木 b.五行 相克 木 克 土 克水 克 火 克 金 克 木 c.五行 制化 是 指五 行之 间相互 生化 相互 制约 以维 持平衡 协调 关系 2 、五行 的 相 乘相侮 和母 子 相及 a.五行 相乘 木 乘 土 乘 水 乘 火 乘 金 乘 木 b.五行 相侮 木 侮 金 侮 火 侮 水 侮 土 侮 木 c.母子 相及 母病 及子 母行异 常影 响子 行, 导致 母 子均异 常。 子病犯 母 子行 异常 影响 母行, 导致 母子 均异 常。 第 二章 脏腑 脏腑学 说: 研 究 动物
5、各 脏 腑器官 的生 理活 动、 病理 变化及 其相 互关 系的 学说 。 心的生 理功能 : 主 血脉;心 藏神 心与窍 液的关 系 : 开窍 于 舌,在 液为 汗;心 包络 肺的生 理功能 : 主 气司 呼 吸;主 宣发 和肃 降;通 调水 道;主 一身 之表 ,外 合皮 毛 肺与窍 液的关 系 : 开窍 于 鼻,在 液为 涕 脾的生 理功能 : 主 运化;主 统血; 主肌 肉四 肢 脾与窍 液的关 系 : 开窍 于 口,外 应于 唇;在 液为 涎 肝的生 理功能 :藏血; 主疏 泄;主筋 肝与窍 液的关 系: 开窍 于 目,在 液为 泪 肾的生 理功能:藏精; 主命 门之火;主水;主 纳
6、气;主 骨 、生髓 、 通 于脑 肾与窍 液的关 系 : 开窍 于 耳,司 二阴;在 液为 唾 第 三章 气 血津液 气的分 类 元气 、宗 气、 营气、 卫气 元气- 原气 或真 气, 源于肾, 是生 命活 动的 原动 力 宗气- 由脾 胃所 运化 的水谷 精微之 气和 肺所 吸入 的自 然界清 气在 肺中 相结 合的 产物 营气- 是水 谷精 微所 化生的 运行于 脉中 的精 气, 是宗 气贯入 血脉 的营 养之 气。 卫气- 由水 谷之 气所 化生( 宗气) 而运 行于 脉外 ,具 有保卫 肌表 ,抗 御外 邪的 作用。 气和血 的关系 : 气 能生 血 、气能 行血 、气 能摄 血、
7、血以载 气 第 四章 经络 经络 是动 物体内经脉和 络 脉的总称,是联络脏 腑、 沟通内外、运行气血 和调 节各部分功能的通路 ,是 动物机体 组织结 构的 重要 组成 部分 。 经络 主 要由 四部 分组 成: 经脉 、络 脉、 内属 脏腑 部 分、外 连体 表部 分 经脉 主 要由 十二 经脉 、十 二经别 和 奇 经八 脉构 成 十二经 脉- 即前 肢三 阳经 和 三阴经 ,后 肢三 阳经 和三 阴经 奇经八 脉- 包括 任脉 、督 脉 、冲脉 、带 脉、 阴维 脉、 阳维脉 、阴 跷脉 、阳 跷脉 。 十二经 脉的循 行路 线: 前 肢三阴 经, 从胸 部开 始, 循行于 前肢 内侧
8、 ,止 于前 肢末端 。 前肢三 阳经 ,从 前肢 末端 开始, 循行 于前 肢外 侧, 抵达头 部。 后肢三 阳经 ,由 头部 开始 ,经背 腰部 ,循 行于 后肢 外侧, 止于 后肢 末端 。 后肢三 阴经 ,由 后肢 末端 开始, 循行 于后 肢内 侧, 经腹达 胸。 头:诸 阳之 会, 胸: 诸阴 之会 十二经 脉的流 注次 序: 1. 气血 由中 焦水 谷精 气化 生,十 二经 脉是 气血 运行 的主要 通道 。 2. 经脉在中焦受气后 ,上 注于肺,自前肢太阴 肺经 开始,逐经依次相传 ,至 后肢厥阴肝经,再复 注于 肺,首尾 相贯, 如环 无端 ,构 成十 二经脉 循环 。 3.
9、 营气 在脉 中运 行的 一条 分支, 由前 肢太 阴肺 经开 始,传 注于 任脉 ,上 行通 连督脉 。 经络在 病理 方面 的作 用: 传导病 邪、 反映 病变 经络在 生理 方面 的作 用: 运行气 血, 温养 全身 、协 调脏腑 ,联 系周 身、 保卫 体表, 抗御 外邪 第 五章 病 因病机 病因, 即 引 起动 物疾 病发 生的原 因, 中兽 医学 称之 为“病 源” 或“ 邪气 ” 外感致 病因素 是 指 来源 与 自然界 ,多 从皮 毛、 口鼻 侵入机 体而 引发 疾病 的致 病因素 ,包 括六 淫和 疫疠 。 六淫致 病, 具 有 下列共 同 特点 外感 性、 季节 性、 兼
10、挟性 、转 化性 风邪的 性质与 致病 特征 : 风为 阳邪 ,其 性开 泄 风性 善行 数变 风性 主动 寒邪的 性质与 致病 特征 : 寒性 阴冷 ,易 伤阳 气 寒性 凝滞 ,易 致疼 痛 寒性 收引(收 缩牵 引) 暑邪的 性质与 致病 特征 : 暑性 炎热 ,易 致发 热 暑性 升散 ,易 耗气 伤津 暑多 挟湿 ,易 伤脾 胃 湿邪的 性质与 致病 特征 : 湿为 阴邪 ,阻 遏气 机, 易损阳 气 湿性 重浊 ,其 性趋 下 湿性 黏滞 ,缠 绵难 退 燥邪的 性质与 致病 特征 : 燥 性干 燥, 易伤 津液 燥易 伤肺 火邪的 性质与 致 病 特征 : 火为 热极 ,其 性炎
11、 上 火邪 易生 风动 血 火邪 易伤 津液 火邪 易致 疮痈 内伤致 病因素 : 饥 、饱 、 劳役、 逸 瘀血: 指 全 身血 液运 行不 畅,或 局部 血液 停滞 ,或 体内存 在离 经之 血。 七情 : 中医 学中 人的 主要 内伤致 病因 素, 人的 喜、 怒、忧 、思 、悲 、恐 、惊 七种情 志的 变化 病机 : 即疾 病发 生、 发展 与变化 的机 理。 邪正 消长 、 升 降失 常 、 阴阳 失调 第 六章 诊法 口色 : 正色 :各 种家 畜正 常的口 色 病色: 在疾 病发 展过 程中 口色的 变化 绝色: 疾病 垂危 时的 口色 表现 正色:舌 质鲜 明光 润, 淡红
12、色 舌 体不 肥不 瘦, 灵活 自如 微有 薄白 苔, 稀疏 均匀 干湿 得中 , 不 滑不 燥 口温 适中 舌如莲 色鲜 明润 ,唇 似桃 花色更 辉 病色:白色 主 虚证 ,为 气血不 足之 兆 赤色 主热 证, 为气 血趋 向于外 的反 映 黑色 主寒 极和 热极 青色 主寒 、痛 、风 证, 多为感 受寒 邪和 疼痛 黄色 主 湿 证, 为肝 、胆 、脾的 湿热 或寒 湿引 起 舌苔 由 胃气 熏蒸 而成. 白苔 主表 证、 寒证 ,是 卫分病 的主 要特 征 黄苔 主里 证、 热证 ,为 气分病 的象 征 灰苔 主热 证、 湿证 的重 症,多 由黄 苔转 化而 来 黑苔 病情 较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兽医 复习 笔记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