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1378-2011 Shezhou inkstone《歙砚》.pdf
《DB34 T 1378-2011 Shezhou inkstone《歙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4 T 1378-2011 Shezhou inkstone《歙砚》.pdf(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Y 50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13782011 歙砚 Shezhou inkstone 2011 - 04 - 21 发布 2011 - 05 - 21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34/T 13782011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歙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歙县新安歙砚艺术博物馆、歙县歙砚协会、安徽省歙县工艺厂、歙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歙县科技局、歙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凌红军、曹阶铭、王祖伟、王宏俊、吴国水、李利宾、张永鸿、孙小勇、鲍丽仙、黄德耀、凌睿、夏南生。
2、DB34/T 13782011 1 歙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歙砚的术语与定义、原材料、制作工艺流程、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古徽州地域范围内出产的砚石为原材料,经特定工艺或艺术创作雕刻而成的砚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9966.3 天然饰面石材试验方法 第3部分:体积密度、真密度、真气孔率、吸水率试验方法 GB/T 17924 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 QB/T 175
3、1-1993 石砚 3 术语与定义 GB/T 17924 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歙砚 指以古徽州地域范围内的砚石为原材料,按照歙砚制作技艺加工而成的砚台,其特点是“石质坚润、纹理缜密、涩不留笔、滑不拒墨、贮水不涸”。 3.2 古徽州 是一个特定历史地理概念,指清末的徽州府行政区域及其相关地域,俗称“一府六县”。与其相对应的现今行政区划范围是:安徽省黄山市的全境,安徽省宣城市的绩溪县,江西省上饶市的婺源县。 4 原材料 4.1 砚石地域 应产自古徽州地域范围内。 4.2 砚石特性 应石质优良,适宜雕琢,莹润细密,有“坚、润、柔、健、细、腻、洁、美“八德。其中,用于加工书
4、画用砚的砚石还应具备坚、润之质,扣之有声,抚之若肤,发墨益毫。 DB34/T 13782011 2 4.3 砚石坑口 4.3.1 婺源县砚坑。主要有砚山(龙尾山)砚坑和大畈(济溪)砚坑。其中砚山(龙尾山)砚坑包括:眉子坑、罗纹坑、水舷坑、金星坑、罗纹里山坑、紧足坑、水蕨坑、庄基坑、叶九坑、溪头坑、外庄坑、桥头坑以及芙蓉溪子石、武溪子石、柴林石等。大畈(济溪)砚坑包括:济溪坑、碧里坑以及大畈绿石、鱼子金晕石等。 4.3.2 歙县砚坑。主要有溪头坑(龙潭石)、岩源坑、紫云坑、庙前坑、洽河坑、苏川坑、渔岸坑以及豹斑石、歙红石、歙青石等。 4.3.3 休宁县砚坑。主要有大连砚坑、岭南砚坑、冯村砚坑等。
5、 4.3.4 祁门县砚坑(主要分布在上洲和胥岭一带)。 4.3.5 黟县砚坑(主要分布在方家岭一带)。 4.3.6 绩溪县砚坑(主要分布在洪坑、洪川一带)。 4.4 砚石石品 4.4.1 按地质(岩石)学分类,砚石纹饰主要分为沉积构造纹饰、变成构造纹饰以及复成构造纹饰混合纹饰三大类。其中:沉积构造纹饰可细分为层理纹饰、金属纹饰和沉积复型纹饰三类;变成构造纹饰可细分为叶理纹饰、斑点纹饰、变成复型纹饰三类。 4.4.2 砚石纹饰按天然纹理划分,主要有:眉纹、罗纹、金星、金晕、鱼子纹、带状纹、歙红、歙青、紫云玉斑等几大类石品。在上述几大类别中,还可再细分更多的石品名称,比如:眉纹金晕、水波罗纹、玉带
6、金星等。 4.4.3 确定砚石石品的主要天然纹理图片参见附录 A。 5 制作工艺流程 按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所确定的歙砚制作技艺要求,歙砚完整的制作工艺流程如图 1 所示。 选坑 采石 选料 设计 粗加工 精雕刻 打磨 上光养护 配盒 检验 包装 图1 歙砚制作工艺流程图 6 产品分类 6.1 按外形可划分为:规格歙砚和随形歙砚。 注1:规格歙砚是指经过工艺加工并呈现出一定几何形状的歙砚,主要包括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菱形、椭圆形等规格砚。一般长方形、正方形规格砚其长度范围在 76 mm305 mm 之间;圆形规格歙砚其直径范围在102 mm254 mm 之间;菱形、椭圆形规格砚其
7、长度范围在 76 mm254 mm 之间。 注2:随形歙砚是指规格歙砚以外的,按作品呈现所需要的形状或自然石料形状,经过工艺加工的各种造型歙砚。 6.2 按用途可划分为:书画用歙砚和工艺收藏品歙砚。 7 要求 7.1 感官 DB34/T 13782011 3 7.1.1 一般要求 7.1.1.1 砚池和砚堂外观 手感平滑,无明显的划痕,无影响美观和使用功能的裂痕。 7.1.1.2 造型和布局 美观大方、因材施艺、布局合理。 7.1.1.3 图饰 优美、具有民族风格、富显徽州文化特色。 7.1.1.4 雕刻 线条准确流畅、物像清晰,层次分明、雕琢精美。 7.1.2 书画用砚特殊要求 7.1.2.
8、1 观砚 温润细腻,纹饰(或天然纹理)清晰。 7.1.2.2 抚砚 如孩儿面,似美人肤,呵气生云。 7.1.2.3 扣砚 玉德金声,铿锵玲珑。 7.1.2.4 用砚 石滑不涩,发墨益毫,储墨不涸,久磨不损。 7.2 物理特性 歙砚的物理特性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1 物理特性 项 目 要 求 莫氏硬度 35 体积密度/(g/cm3) 2.53.0 吸水率/() 0.10.2 发墨量/(mm3/min) 6 注:发墨量仅适用于书画用砚。 7.3 尺寸 7.3.1 规格歙砚 DB34/T 13782011 4 尺寸允许公差:204 mm305 mm 为 2.5 mm;103 mm203 mm 为
9、 2.0 mm,102 mm 以 下为 1.5 mm。 7.3.2 随形歙砚 尺寸允许公差不作要求。 7.4 砚盒 底、盖吻合。砚盒印附的文字图案、标识应清晰。 8 试验方法 8.1 感官指标和砚盒 手感目测。 8.2 物理性能 8.2.1 硬度 采用方解石和磷灰石两种标准矿物分别与歙砚石相互刻划,判定。 8.2.2 体积密度 按 GB/T 9966.3 规定的方法进行。 8.2.3 吸水率 将试样在(202) 的温度条件下,放置 60 min 后称重 M 1,然后浸入水中 60 min 取出,用干布擦净试样表面的水,在以上温度条件下放置 10 min,再用分析天平称重试样 M 2,按公式(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4T13782011SHEZHOUINKSTONE 歙砚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