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 519-2009 Eat sunflower seeds breeding breeding technology procedures《食葵种子繁育制种技术规程》.pdf
《DB14 519-2009 Eat sunflower seeds breeding breeding technology procedures《食葵种子繁育制种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4 519-2009 Eat sunflower seeds breeding breeding technology procedures《食葵种子繁育制种技术规程》.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01 B 21 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14/T 519 2009 食葵种子繁育制种技术规程 Rules of operation for the breeding technology of edible sunflower seed 2009-04-01 发布 2009-05-01 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4 DB14/T 519 2009 I 目 录 前言 .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繁殖用亲本种子生产 1 5 制种用亲本种子生产 3 6 杂交种生产 4 7 病、虫、草害防治 4 8 种子包装与贮
2、藏 5 9 种子质量检验 6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田间调查及室内考种项目及标准 7 DB14/T 519 2009 II 前 言 为规范食葵种子生产技术,保持品种的纯度和优良种性,使其在生产上能较长时间发挥增产作用,特制定 食葵种子繁育制种技术规程 。 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的附录 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起草单 位: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山西省良种引繁中心、山西省农科院棉花所、临汾市农业种子管理站、古交市种子管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苏菊萍、赵玉山、梁宗栋、黄增强、刘志宏、单志杰、 田肉虎。 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负责解释。 DB14/T 519 2009 1 食
3、葵种子繁育制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用向日葵 种子的术语和定义、繁殖用亲本种子生产、制种用亲本种子生产、杂交种生产、病虫草害防治、种子包装与贮藏、种子质量检验技术要求 。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境内的食用向日葵各类种子的生产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 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3543.1 3543.7 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 4407.
4、2 经济作物种子 油料类 GB 7414 主要农作物种子包装 GB 7415 主要农作物种子贮藏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 则 NY/T 496 肥料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原种 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3.2 不育系 雌蕊发育正常而雄蕊花粉败育,不能自交结实,育性受遗传基因控制,通常用 A表示。 3.3 保持系 雌雄蕊发育正常,能自交结实,给不育系授粉后能够结实,但其后代仍然具有雄性不育特性。通常用 B表示。 3.4 恢复系 雌雄蕊
5、发育正常,给不育系授粉所产生的杂交种一代育性恢复正常,能自交结实。通常用 R表示。 4 繁殖用亲本种子生产 4.1 生产方法 混杂程度严重的 亲本种子繁殖采用“测交法”,混杂程度不严重的亲本种子繁殖采用“株行法”生产原种。 4.2 不育系、保持系“测交法” 4.2.1 第一年:选择单株,成对授粉 4.2.1.1 播种 不育系、保持系相邻对应种植。一般采用错期播种,待不育系发芽后播种保持系。 4.2.1.2 套袋 授粉 DB14/T 519 2009 2 开花前根据原系特征选择典型不育系、保持系盘面相对合套一袋,选套数量不少于 500对,编号挂牌。花期 相互轻 擦 花盘即可 ,隔 1d1次, 共
6、进行 3 5次, 时间 在 上午 9 00 12 00或下午 3 00 6 00。 4.2.1.3 复选和收获 生育期间在幼苗期、花期和成熟期分别进行鉴定选择。田间鉴定项目及标准详见附录 A(规范性附录)。 a)幼苗期:鉴定幼苗出苗期、三对真叶期、对生叶数、整齐度、胚轴色; b)开花期:现蕾期、开花期、舌状花色、柱头色、花药期。 c)成熟期:植株整齐度、成熟期、生育日数、茎粗、花盘形状、花盘直径、收获期、全生育日期。对不同的时期发生的病虫害要记录程度和原因。 成熟后,在田间根据不育系和保持系各自的特征及抗性对初选株进行复选。然后分别收 获, 单独脱粒,分开包装。 4.2.2 第二年: 株 行鉴
7、定、测交制种 4.2.2.1 播种 上年入选的不育系、保持系按序号成对相邻对应种植,错期播种。每一株行行长、种植面积及留苗密度相等。并在 附近种植若干行原定组合恢复系原种,供测交用,注意调节好花期。 4.2.2.2 株 行鉴定 同 4.2.1.3,选择典型株行 不少于 150 对 ,在入选株行中选择优良单株成对套袋留种,每株行不少于 10对,并编号挂牌。同时,入选不育系株行每行套袋 3 5株,进行雄性不育性能鉴定 。 4.2.2.3 测交制种 在入选不育系株行内,再选套株,同时选 套 恢复系。在盛花期,采集花粉,混合均匀,给不育系授粉,并编号挂牌。 4.2.2.4 复选和收获 成熟后,对选 套
8、 留种的不育系、保持系,根据特征特性及雄性不育性能鉴定结果,选留 20对 株行 ,分别脱粒留种,测交株按株行收获,混合脱粒,妥 善保管。 4.2.3 第三年: 株 系比较,测交种产量鉴定 4.2.3.1 播种 上年入选的不育系、保持系按序号成对相邻对应种植,错期播种,各株系播种面积和留苗密度相等。 4.2.3.2 株 系比较 开花前根据不育系和保持系原系特征特性和生长整齐度进一步鉴定,如发现杂株、可疑株或生长不整齐的全系淘汰,入选株系成对套袋授粉,并做标记,套袋数量根据繁殖面积而定。 4.2.3.3 测交种产量鉴定 将上年测交种,按品种比较试验要求种植,选用纯度较高的相同组合的种子作对照,进行
9、产量鉴定,开花前,在每个供试种内套 9 15株,进行恢复力鉴定。 4.2.3.4 收获和决选 成熟后,不育系、保持系套袋株分 株系混收,根据测交种比较试验的产量结果和恢复力鉴定结果,综合考察,决定取舍。入选的不育系、保持系的株系即为原种。成对保存。在考种过程中,有一项不合格即行淘汰。决选的入选株在剔除病虫粒后分别脱粒、考种、装袋编号保存。室内考种项目及标准详见附录 A(规范性附录)。 4.3 恢复系“测交法” 4.3.1 第一年:选择单株套袋自交,成熟后进行复选 250株,单株脱粒留种。 4.3.2 第二年:将上年入选 株 种植 株 行,并在附近种植同一来源的原组合不育系,根据原系特征特性选择
10、典型 株 行 150 个 ,在入选 株 行内选株套 袋自交,同时与不育系测交制种,每株行不少于 10对,编号挂牌,成熟后进行复选,恢复系、测交种按株系分别脱粒留种。 DB14/T 519 2009 3 4.3.3 第三年:将上年入选 株 行的自交 株 ,按编号种植 株 系,每系选套 50 株 。 测交种要选用质量符合GB4407.2 1996 标准的相同组合的种子作对照,进行产量鉴定。同时在每个供试种内套袋 3 5株,测定恢复力,成熟后,根据测交种产量和恢复力鉴定结果进行选择,将入选株系的套袋株混合脱粒,即为原种。 4.4 不育系、保持系“株行法 ” 4.4.1 第一年:选择单株,成对授粉 同
11、 4.2.1。 4.4.2 第二年 :株 行鉴定 ,加速繁殖 4.4.2.1 播种 在隔离区内 ,将上年入选的不育系、保持系按序号成对相邻对应 种植,错期播种,每个株行行长、种植面积及留苗密度相等。 4.4.2.2 株 行鉴定 同 4.2.1.3,开花期根据原系特征和整齐度进行鉴定, 性状不典型、生长不整齐的株行全行连根拔除,其他株行自由授粉所获得的种子即为原种。 4.5 恢复系株行法 4.5.1 第一年:选择单株套袋 ,自花授粉,决选 250 株,同时与相应组合的不育系测交制种,编号挂牌,分别脱粒,成对留种。 4.5.2 第二年:将上年套袋自交的种子按编号种成 株 行,选择典型 株 行 15
12、0 个 ,在每一入选 株 行中选套 50 株 ,并将测交种按编号种植,套袋观察恢复力。将恢复能力衰退的 株 行淘汰后,其他 株 行的套袋株 混合脱粒即 为原种。 5 制种用亲本种子生产 5.1 隔离 采用空间隔离,时间隔离,或网室繁殖。空间隔离的繁殖田与相邻同作物不同系的花粉源距离不得小于 4000m。 5.2 选地 选择 地力均匀、土质肥沃、排灌方便、通风透光、旱涝保收的地块, 避开有检疫对象的地区。 5.3 施肥 每公顷施优质有机肥 12500kg、硫酸钾 150kg、磷酸二铵 200kg、尿素 37.5kg。如果夏播时间较紧,来不及施底肥的可在现蕾期 每公顷 施磷酸二铵和尿素各 150
13、200kg。施用肥料的具体要求按 NY/T 496肥料使用准则 通则 规定执行。 5.4 播种 5.4.1 土层 5cm左右的地温连续 3 5d稳定在 8 10时开始播种。 5.4.2 为使不育系和保持系花期相遇, 一般在良好 不育系发芽后播种保持系。 5.4.3 根据地力和亲本特性,合理确定密度,每公顷一般留苗 37000 45000株。 5.4.4 不育系繁殖田母本 行不应超过父本行数的 3倍 ,父母本间隔种植。 5.4.5 可 在保持系行内种植标志作物以分辨不育系和保持系。 5.4.6 直行播种,不种横头 。 5.5 浇水 在 现蕾和开花期及时浇水,保证植株有充足的水分, 每次务必 浇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45192009EATSUNFLOWERSEEDSBREEDINGBREEDINGTECHNOLOGYPROCEDURES 种子 繁育 制种 技术规程 PDF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30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