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十)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十)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十)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单元检测(十)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时间:45 分钟 满分:85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9青州模拟)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老子主张以“一”为本,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由此可知( )A他们主张恢复原有统治秩序B孔子主张维护天子的权威C中国的大一统思想由来已久D他们都探索世界本原为道解析:选 C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以“一”为本等字眼体现的是大一统思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这样的思想,也就说明了中国的大一统思想的确由来已久,C 项符合题意的,正确;A、
2、B 两项仅仅适合孔子,所以不符合题意,排除;探索世界本原为道仅仅适合老子,所以 D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2在我国古代儒家思想中,反对“率兽食人”的暴政、强调“民为贵”的民本主义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等级观念和“牧民”思想共存共生。这种共生意味着:儒家思想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是一种思想体系中相互呼应、彼此补充的两种特质。其特定价值内涵根源于( )A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B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自然经济为主的经济基础解析:选 D 一定思想文化是一定经济的反映,儒家思想的这种特定价值内涵根源于当时的自然经济,即根源于自然经济为主的经济基础,
3、D 项符合题意;礼乐制度是等级制度,并不包括民本主义,A 项不符合题意;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属于儒家思想的发展,B 项不符合题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属于政治方面的内容,C 项不符合题意。3 “这一派别对宇宙论、认识论或者个人伦理道德不感兴趣,这些谋略家只专注于对无序的状态提出政治解决的办法,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 ”以下观点中与该派别的思想主张一致的是( )A厉行赏罚 崇尚法治 B奖励耕战 与民休息C仁者爱人 尊君爱民 D崇尚贤能 厉行节俭解析:选 A 结合题干信息“对无序的状态提出政治解决的办法”可知该派别主张国家的大一统,结合“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可知该派别主张加强君主和中央的权力,据此可
4、知该派别为法家学派,故 A 项正确。24 汉书循吏传记载了太守黄霸的事迹,(宣帝)下诏称颂曰:“颍川太守霸,宣布诏令,百姓向化,孝子弟弟贞妇顺孙日以众多吏民向于教化,兴于行谊,可谓贤人君子矣。 ”汉宣帝旨在( )A利用道德教化来匡正民心 B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C确立以德为先的选官制度 D树立廉洁官员的典范解析:选 A 从材料“百姓向化,孝子弟弟贞妇顺孙日以众多吏民向于教化,兴于行谊,可谓贤人君子矣”中可以分析出,汉宣帝通过道德来教化百姓,故 A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君权神授,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选官制度的变化,故 C 项错误;树立官员典范的目的是匡正民心,故 D 项错误。5唐朝法
5、律规定:“诸告祖父母父母者,绞。 ”疏义又说:“父为子天,有隐无犯。如有违失,理须谏诤,起敬起孝,无令陷罪;若有忘情弃礼而故告者,绞。 ”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显示了百姓温顺敦厚的个性B法家思想渗透到法律中C强调以孝治天下的核心价值D传统法制具有理性精神解析:选 C 根据材料“诸告祖父母父母者,绞” “父为子天,有隐无犯” “若有忘情弃礼而故告者,绞”等信息可知,唐朝法律规定告发祖父母、父母犯罪的会受到极刑,主张应以孝治天下,故 C 项正确。材料信息与百姓的个性无关,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儒家伦理道德渗透到法律中,而不是法家思想渗透到法律中,故 B 项错误。材料强调唐朝法律规定告发祖父
6、母、父母犯罪的会受到极刑,这不是法制具有理性精神的体现,故 D 项错误。6 西游记中王母娘娘开蟠桃大会,请的宾客是“西天佛老、菩萨、圣僧、罗汉、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各宫各殿大小尊神,俱一齐赴蟠桃嘉会” 。材料反映了当时( )A魔幻小说创作已经兴起 B佛道两家屈从于儒家C三教合流得到官方认可 D三教呈现交融的状态解析:选 D 根据材料可知,蟠桃会宴请的有佛道各家,反映了三教合一的迹象,故D 项正确;材料的侧重点在蟠桃会宴请的宾朋,故 A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佛道两家与儒家的关系,故 B 项错误;C 项不符合史实,故 C 项错误。7北宋儒学大师周敦
7、颐在太极图说中把“阳变阴合”这个根本矛盾作为引起事物发展的原因,在万物变化发展中使用了阴阳、动静、刚柔、始终、生死、善恶等一系列用语。据此,对太极图说评述正确的是( )A属于唯物主义哲学 B带有封建迷信色彩3C汲取了佛道的思想 D完成儒学重建任务解析:选 C 材料信息“把阳变阴合这个根本矛盾作为引起事物发展的原因” ,说明太极图说具有一定的唯物主义色彩,但并不能认定它属于唯物主义哲学,毕竟它吸收了道家和佛教的东西,包含了更多的唯心主义元素,故排除 A 项;材料说的是万物的发展变化,不能得出具有封建迷信色彩,故排除 B 项;太极图说中“阴阳、动静、刚柔、始终、生死、善恶”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用语,
8、体现了道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始终”“生死” “善恶”等用语则说明其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故 C 项正确;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完成,故 D 项排除。8(2019西宁模拟)有学者如此评论理学的某一观点:“一个人也许能够天马行空、细致入微地漫谈孝道,但是,只有他具体的行动,才能真正展现他对于这一思想理解的深度。 ”与该观点相契合的是(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B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C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D知致则意无所欺,而可诚矣;意诚则心无所放,而可正矣解析:选 C 由“只有他具体的行动,才能真正展现他
9、对于这一思想理解的深度”可知,材料强调的是知行合一的思想,分析选项,C 项符合题意;A、B、D 三项皆不符合题意,排除。9(2019扬州模拟)南宋思想家陈亮曾言:“为士者耻言文章行义,而曰尽心知性;居官者耻言政事书判,而曰学道爱人,相蒙相欺,以尽废天下之实,则亦终于百事不理而已。 ”作者批评的是( )A道学空谈心性无益于世 B士人耻于修养世风日下C阳明心学尽废天下之实 D官者以实践理学为风尚解析:选 A “而曰尽心知性而曰学道爱人以尽废天下之实,则亦终于百事不理而已”说明作者讲究务实的学风,反对道学空谈心性无益于世,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道德低下风气,故 B 项错误;王阳明是明朝时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单元 检测 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 思想 演变 解析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