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程训练计划课练18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含解析).doc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程训练计划课练18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程训练计划课练18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小题狂练 小题是基础 练小题 提分快1.2018全国卷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 K 和 Na 的分布特征是( )A细胞外 K 和 Na 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 K 和 Na 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 K 浓度高于细胞内,Na 相反D细胞外 K 浓度低于细胞内,Na 相反答案:D解析:神经细胞内 K 浓度明显高于细胞外,而 Na 浓度比细胞外低。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主要对 K 有通透性,造成 K 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这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22019辽宁凌源实验中学、凌源二中联考如图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
2、分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 X 处,可引起 a 发生反应并使大脑皮层产生痛觉B刺激 Y 处,电流表指针将发生 2 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兴奋在 Z 处完成的信号转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DZ 处的组织液中含有神经递质、离子、激素和呼吸酶等答案:B解析:分析图示可知,a 为效应器,X 为传出神经,b 为神经中枢,Y 为传入神经,c为感受器,刺激 X 处产生的兴奋不能反向传至大脑皮层产生痛觉,但可传到 a,A 错误;刺激 Y 处产生的兴奋,先到达电流表的右电极,后到达电流表的左电极,因此电流表的指针将发生 2 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 正确;Z 处为突触,兴奋在突触处完成的信号转化是电信号化学信
3、号电信号,C 错误;Z 处的组织液中含有神经递质、离子、激素等,但不含有呼吸酶,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D 错误。32019成都质检细胞膜对离子进行跨膜运输的载体蛋白有两种,通过离子通道运输的为被动运输,通过离子泵运输的为主动运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2B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 Na 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内C缺氧引起神经细胞兴奋性降低,由于影响了动作电位产生时 Na 的内流D离子通道与离子泵都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的答案:C解析:通过离子泵的运输为主动运输,因此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A 正确;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 Na 通过离子通道进
4、入细胞内,导致动作电位产生,B 正确;动作电位产生是 Na 的内流形成的,Na 通过离子通道的运输是被动运输,不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因此缺氧引起神经细胞兴奋性降低,不影响动作电位产生时 Na 的内流,C 错误;离子通道与离子泵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都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的,D 正确。42019安徽江淮十校联考据美国中文网报道,一名中国留学生因吸食“笑气”而引发身体机能多方面紊乱。 “笑气”即 N2O,医疗上曾用作可吸入性麻醉剂,其麻醉机制与位于突触后膜的一种名为“NMDA”的受体的阻断有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神经元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进而与其他神经元形成多个突触B神经元
5、中的线粒体可以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能量C吸食“笑气”使人产生愉悦、快乐的感觉属于条件反射DN 2O 引起麻醉的原因可能是影响了突触后膜上有关阳离子的内流答案:C解析:神经元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进而与其他神经元形成多个突触,A 正确;神经元中的线粒体可以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能量,B 正确;吸食“笑气”使人产生愉悦、快乐的感觉未经完整反射弧,不属于反射,C 错误;N 2O 引起麻醉的原因可能是影响了突触后膜上有关阳离子的内流,D 正确。52019黑龙江哈尔滨六中模拟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为实验材料,测定其受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图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 a 点左侧
6、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 4、2、4、3、4B在 b 点右侧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 4、3、4、2、4C在 a、b 两点中央偏左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 4、3、4、2、4D在 a、b 两点中央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 4、1、4答案:C解析:在 a 点左侧刺激,兴奋先传到 a 点,a 点的膜外电位变为负,a 点与 b 点形成局部电流,电流方向如图 2 所示;当兴奋传到 a 点和 b 点之间时,a 点与 b 点不形成局部电3流,如图 4 所示;当兴奋传到 b 点时,b 点膜外电位为负,a 点与 b 点形成局部电流,电流方向如图 3 所示;在 a 点左侧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
7、序是 4、2、4、3、4,A 正确;在b 点右侧刺激,与在 a 点左侧刺激看到的现象相反,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3、4、2、4,B 正确;在 a、b 两点中央偏左刺激,兴奋先传到 a 点,后传到 b 点,指针先向左偏转,后向右偏转,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 4、2、4、3、4,C 错误;在 a、b两点中央刺激,兴奋同时传到 a 点和 b 点,指针不发生偏转,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1、4,D 正确。62019河北名校模拟如图是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 2 通道开放,使 Ca2 内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8、A乙酰胆碱和 5羟色胺与受体结合后,都能引起突触后膜 Na 通道开放B乙酰胆碱和 5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同C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D若甲神经元上的 Ca2 通道被抑制,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由图示信息可知,乙酰胆碱是兴奋性递质,能够改变突触后膜对 Na 的通透性,而 5羟色胺是抑制性递质,不会引起 Na 通道开放,两者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不相同,A、B 错误;由题图可知,乙酰胆碱的受体位于乙神经元膜上,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会影响乙神经元膜电位变化,不会影响甲神经元,C 正确;若甲神经元上的 Ca2 通道被抑制,会影响其释放兴
9、奋性递质,因而不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变化,D 错误。72019临川二中考试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言语区的 H 区受损,不能听见别人讲话的声音B位于下丘脑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C短期记忆的形成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过程中,都存在分级调节答案:D解析:H 区受损的人听不懂讲话,但能听到声音,A 错误;呼吸中枢位于脑干,B 错误;长期记忆的形成可能与新突触的形成有关,短期记忆与大脑海马区有关,C 错误;神经调4节中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调控,激素调节中下丘脑可通过调控垂体进而调控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二者都存在分级调节,D 正确。82019浙江五校第一次联
10、考膝反射进行时,伸肌收缩的同时屈肌舒张。如图为膝反射示意图,其中表示结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注:“”表示兴奋 “”表示抑制A用适宜电流刺激 A,可产生膝反射B膝反射的反射弧为二元反射弧,其反射中枢是C膝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位于伸肌中D用适宜强度的电流刺激 B 处,仅结构上电表指针会偏转,结构上不偏转答案:A解析:刺激 A,虽然有应答,但未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能称为膝反射,A 错误;从图中看,膝反射的反射弧中无中间神经元,为二元反射弧,其反射中枢是,B 正确;膝反射进行时,伸肌收缩的同时屈肌舒张,所在神经元并不兴奋,C、D 正确。92019广东肇庆五校联考研究人员用狗做了三个实验,实验:狗
11、吃食物能自然的分泌唾液;实验:在发出铃声的同时给狗提供食物,狗也能分泌唾液;实验:在发出铃声的同时给狗提供食物,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即使在只有上述铃声的情况下狗也能分泌唾液。下列对上述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传出神经末梢及支配的唾液腺是上述反射弧的效应器B实验、和中,刺激引起狗分泌唾液的反射弧是相同的C脑内神经递质参与了实验条件下狗分泌唾液的过程D唾液分泌过程中,突触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答案:B解析: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及支配的唾液腺组成,A 正确;实验和中,刺激引起狗分泌唾液的反射弧是相同的,两者都是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但实验的反射弧与前两者不同,这是一个条件
12、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 错误;实验是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脑内神经递质参与了实验条件下狗分泌唾液的过程,C 正确;唾液分泌过程中,突触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 正确。102019湖北联考协作体模拟如图表示神经元的轴突与肌细胞之间的联系,这种5联系是突触联系的另一种形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图体现的是突触联系,由构成B中的物质释放到中需消耗能量并依赖于的选择透过性C内的液体为组织液,构成了神经细胞和肌细胞的内环境D中的兴奋性物质释放并作用于时,处的外表面为负电位答案:B解析: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对应示意图中的,A 正确;神经递质的
13、释放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B 错误;突触间隙内是组织液,是神经细胞和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C 正确;兴奋产生时,细胞膜外表面的电位表现为负电位,细胞膜内为正电位,D 正确。112019广东联考静息电位和兴奋的产生,均是以膜两侧离子的不均匀分布为基础的。将神经浸泡在某一溶液(模拟细胞外液,但无 Na )中,则该神经( )A表现为外负内正的静息电位,刺激后可产生兴奋B表现为外负内正的静息电位,刺激后不产生兴奋C表现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刺激后可产生兴奋 D表现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刺激后不产生兴奋答案:D解析:神经细胞处于静息时,K 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分受刺激时,此部位
14、对 Na 的通透性增加,Na 内流,由于该神经浸泡在无 Na 的溶液中,Na 不能内流,所以不能产生兴奋。122019江西九江月考如图甲、乙分别表示同一细胞的部分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静息电位是指之间的膜内电位差B兴奋由图甲部位传导至图乙部位时,不需要消耗能量C图乙的分泌物可能是递质或某种激素6D图甲中动作电位的形成是钾离子内流答案:C解析:静息电位是指神经纤维未兴奋部位膜两侧的电位差,A 错误;兴奋由图甲部位传导至图乙部位时,Na 进入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但 Na 出细胞时需要消耗能量,B 错误;图乙的分泌物可能是递质或某种激素,C 正确;图甲中动作电位形成的原因是 Na 内流,D错
15、误。132019河南林州一中调研如图是某低等海洋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 处接受适宜的电刺激,b 处能测定到电位变化B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完成后即失去活性C图中有三个神经元,a 处兴奋传导的速率大于 c 处D若将神经纤维置于高 Na 环境中,静息电位将变大答案:D解析:由图分析可知 a 处有神经节,所以 a 是传入神经,在 a 处给予适宜刺激,b 处能测定到电位变化,A 正确;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起作用后就失去活性,B 正确;图中有三个神经元,a 处兴奋传导的速率会大于 c 处,因为 c 处相当于突触,突触处会发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
16、转化,兴奋传递时间延长,C 正确;如果将神经纤维置于高 Na 环境中,动作电位将变大,因为动作电位是 Na 的内流引起的,D 错误。142019河南豫南六市模拟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离不开生物膜的转移和融合B线粒体可以为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提供能量C突触后膜上的电位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有关D激素只有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答案:B解析:兴奋传到突触前膜时,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得兴奋传递到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离不开生物膜的转移和融合,A 正确;线粒体可以为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提供能量
17、,而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不需要消耗能量,B 错误;突触后膜上的电位变化与细胞膜上离子的进出有关,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 正确;激素只有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7D 正确。152019大庆铁人模拟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a、b 分别是神经纤维上的刺激位点,甲、乙是分别置于神经纤维 B、D 上的电位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传入神经受损,刺激 a 点则效应器不会作出反应B刺激 a 点只有甲电位计指针发生偏转,刺激 b 点甲和乙电位计指针均可发生偏转C该反射弧所完成的反射中没有大脑皮层参与,所以为非条件反射D人体完成一次反射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
18、导方向是单向的答案:A解析:a 点所在的部位是传出神经,刺激 a 点,产生兴奋,通过传出神经,可以传到A 效应器,作出反应,A 错误;刺激 a 点,兴奋在传出神经中双向传导,向下能使甲电位计指针发生偏转,向上可传到神经中枢,因有突触存在,兴奋不能由突触后膜传递到突触前膜,故乙电位计指针不发生偏转;刺激 b 点,兴奋在传入神经中双向传导,向上首先传到乙电位计,发生偏转,到达神经中枢,继续通过传出神经,传到甲电位计,引起偏转,B正确;该图所示的反射弧所完成的反射中没有大脑皮层参与,所以为非条件反射,C 正确;在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D 正确。162019安徽巢湖十校联盟联考如
19、图所示为某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分别刺激 a 点和 b 点均能引起效应器反应,但都不能称为反射活动B给 a 点一次有效刺激后,a 点的膜外电位变化情况是正负正C刺激 a 点后,b 点能检测到膜电位变化,说明兴奋传递是单向的D刺激 b 点,膜外大量 Na 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内流形成动作电位答案:C解析:刺激 a 点和 b 点能引起效应器反应,但未通过完整的反射弧,不能称为反射,A 正确;给 a 点一次有效刺激后,a 点的膜外电位变化情况是正负正,B 正确;刺激 a点后,b 点能检测到膜电位变化,只能说明兴奋可以由 a 传到 b,不能说明兴奋能否由 b 传8到 a,则不
20、能说明兴奋传递是单向的,C 错误;刺激 b 点,膜外大量 Na 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内流形成动作电位,D 正确。172019甘肃重点中学协作体第一次联考如图为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的形成主要由完成B图中主要通过胞吐进行释放C若刺激 A 点一次,图中电流表 B 将偏转一次D若抑制细胞的呼吸作用,将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递答案:C解析:据图分析可知,是线粒体、是高尔基体、是内质网、是突触小泡、是神经递质。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故 A 正确;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然后以胞吐的方式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故 B 正确;若刺激 A点一次,兴奋传至电流
21、表右接触点处,该处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电流表发生偏转,当兴奋继续传至左接触点处,该处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电流表发生相反方向的偏转,共偏转两次,故 C 错误;兴奋传递是耗能过程,若抑制细胞的呼吸作用,则能量释放减少,将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递,故 D 正确。182019重庆质检如图为闰绍细胞(一种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参与调节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运动神经元 1 兴奋时,使闰绍细胞产生兴奋B图中有三个神经元,构成三个突触C图示神经元之间的环状联系,能实现负反馈调节D图中三个细胞构成了一个反射弧答案:D解析:由图分析可知,运动神经元 1 兴奋时,会将兴奋传到闰绍细胞,使其产生兴奋,9A 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全程 训练 计划 18 通过 神经系统 调节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