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十六)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含解析).doc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十六)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十六)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含解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时检测(十六)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14分)1周恩来提出:“我们决不能依靠旧外交部的一套人马办外交,必须创建新型的外交队伍。这支队伍,应当像人民解放军那样,是一支立场坚定、纪律严明、有战斗力的队伍,是一支文装的解放军 。 ”这个政策有利于( )A确立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准则B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执行D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孤立解析:选 C 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 A项错误;新中国的成立即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故 B项错误;外交队伍必须“立场坚定、纪律严明、有战斗力” “文装的解放军” ,说明周恩来主张新中国实行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故 C项正确;中苏建交标志着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外交孤立,故 D项错误。2对人民日报上相关词汇使用频率进行计量分析, “一边倒”在 1949年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到了 1951年和 1952年开始下降,到 60年代,降到个位数,甚至为零。1950 年至 1952年, “帝国主义”一词呈下降趋势。 “独立自主”和“和平共处”使用频率从 1953年到 1956年出现迅速增长趋势。这说明( )A中苏关系开始恶化,中国放弃“一边倒”政策B中美关系逐渐缓和,中国开拓外交新局面C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积极融入第三世界D中国从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转变解析:选 D 根据材料“一边倒、帝国主义”
3、下降而“独立自主和和平共处”上升,反映了以国家性质和阶级斗争为主的外交思想逐步转变为以国家利益出发的新外交思路,故 D项正确。31950 年冬新中国的代表首次登上联合国讲台,控诉美国对台湾的侵略。1954 年我国政府代表团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日内瓦会议。1955 年“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促进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我国上述外交活动( )A打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B归功于工业化的提前实现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D有利于同西方大国改善关系解析:选 C 根据材料“1950 年冬新中国的代表首次登上联合国讲台” “1954年我国政府代表团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
4、问题” “1955年促进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都是中国在国际外交舞台的展示,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了国际影响2力,故 C项正确。4 “大会上他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做或鼓动他人做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他相当成功地使人相信了中国共产党奉行和平的政策。 ”与此次中国参与的国际会议相关的是( )A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公约B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C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等问题D表达了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决心解析:选 C 在 1955年出席的万隆会议中周恩来第一次提出“求同存异”的发展方针,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省份 专用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课时 检测 十六 现代 中国 对外 关系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