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二古诗歌阅读第一步第2讲宋代诗人(词人)讲义.doc
《(通用版)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二古诗歌阅读第一步第2讲宋代诗人(词人)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二古诗歌阅读第一步第2讲宋代诗人(词人)讲义.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2 讲宋代诗人(词人)一、欧阳修浮世歌欢真易失,宦途离合信难期诗人生平 作品特点 典型作品欧阳修四岁丧父,随叔父在湖北随州长大,幼年家贫无资,母亲郑氏以荻画地,教以识字。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步入官场后,参与改革,先后被贬至夷陵、滁州等地。后还朝为官做了翰林学士,开始修撰史书。与宋祁同修新唐书 ,又自修五代史记 。嘉祐二年(1057)二月,已届知天命之年的欧阳修做了礼部贡举的主考官,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文风,录取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对北宋文风的转变有很大影响。晚年反对王安石变法,除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县)。此年改号“六一居士” 。1.
2、诗:欧诗受韩愈的影响较大,主要体现在散文手法和议论入诗。然而欧诗并不对古人亦步亦趋,故仍然具有自家面目。欧诗中的议论往往能与叙事、抒情融为一体,所以得韩诗畅尽之致而避免了其枯燥艰涩之失。欧诗也学李白,主要得益于语言之清新流畅,这与欧诗特有的委婉平易的章法相结合,便形成了流丽婉转的风格。2词:欧阳修对词作也有所革新。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沿着李煜词所开辟的方向,进一步用词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二是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开拓,与柳永词相互呼应。作品一:诗戏答元珍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
3、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鉴赏 这首诗是作者遭贬谪后所作,表现出谪居山乡的寂寞心情和自解宽慰之意。欧阳修对政治上遭受的打击心潮难平,故在诗中流露出迷惘寂寞的情怀,但他并未因此丧失自信,而是更多地表现了对被贬的抗争精神,对前途仍充满信心。作品二:词浣 溪 沙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鉴赏 此首词是写春日画船载酒宴游之乐事,当作于宋仁宗皇祐元年至二年(10491050)词人知颍州时。此词以清丽质朴的语言,描写作者春日载酒游于湖上的所见所感。词的上片描摹明媚秀丽的春景和众多游人的欢娱,下片叙写作者在画船中宴饮的情况,着重抒情。整首
4、词意境疏放清旷,婉曲蕴藉,意在言外,别有意趣。二、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2诗人生平 作品发展历程及特点 典型作品1.变法之前:王安石出生于仕宦家庭,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于二十二岁中进士后,历任淮南推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府、江东刑狱提典等职,均能体恤民情,为地方除弊兴利。北宋嘉祐三年(1058)任支度判官时,向宋仁宗上万言书,对官制、科举以及奢靡无节的颓败风气作了深刻的揭露,请求改革政治。2.变法之后: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即开始实施变法。熙宁七年,王安石被迫辞相,再任江宁知府,次年二月复任宰相,不久又因维护新法得罪了神宗而再次罢相,退居江宁半山
5、园,被朝廷封为“荆国公” 。后人称其“王荆公” 。1.发展历程王安石的创作历程可分成前后两期。(1)前期的王诗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像河北民描写边界地区人民在灾年的悲惨生活, 兼并 发廪等批判贪官污吏,都有深刻的现实意义。(2)后期王安石诗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写景抒情的绝句,正是这些诗使王安石在当时诗坛上享有盛誉。2.特点“王荆公体”的特点是重炼意,又重修辞,在用事、造语、炼字等方面煞费苦心,既新奇工巧又含蓄深婉,主要载体是其晚期雅丽精深的绝句。风格一:古体诗河 北 民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悲愁白日天
6、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鉴赏 北宋朝廷每年向契丹(后改称辽)、西夏交纳大量银绢作为“岁币” ,以求苟安。这年年岁岁的沉重经济负担首先落到边境百姓身上。庆历六年(1046),北方遭受严重旱灾,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王安石时淮南签判任满,在去京师的路上感受到这一严酷的社会现象,写下了这首诗。该诗剪裁精当,言简意赅,全面反映当时百姓深受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之苦,真切深刻地体现了此时此地的社会生活,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时政的批判。风格二:近体诗江 上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鉴赏 这首诗是王安石变法失利辞去相位退居金陵后,一日游长江有感而作。诗歌
7、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扣住“秋天”这特定的节令特点,描绘江上的秋色,情景交融,寄寓深沉,表达出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三、苏轼我生天地一闲物,苏子亦是支离人诗人生平 作品特点 典型作品1.读书、应举与入仕时期 1.苏诗特点 作品一:诗3(仁宗景祐三年至神宗熙宁二年,即王安石全面变法以前):这一时期,苏轼主要经历了读书、应举、入仕等几个阶段。苏轼读书很有自己的特色,一是受其父影响,不拘于经书而广涉群览,博闻强记;二是关心政治,“奋励有当世志” 。2.自请离朝,出任地方时期(神宗熙宁二年至元丰八年,即熙丰变法时期):这一时期,苏轼主要经历了出离中央、历任四州(杭州、密州、
8、徐州、湖州。在杭州时,诗歌创作达到热情高涨期;在密州时,词创作步入繁盛期)、乌台受审、贬谪黄州等事件。在黄州期间他带着家人在城东开荒,自食其力,自号“东坡” 。3.重回朝廷及连放外任时期(神宗元丰八年至哲宗元祐八年):元丰八年神宗驾崩,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大力起用司马光等反王安石变法的旧党人物,苏轼被召回朝,连连升迁。但苏轼认为王安石新法不可一概废除,于是又被旧党视为异己,不安于朝,再次请求离朝外放。4.远谪惠、儋时期(哲宗绍圣元年至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苏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不少关怀民生、表达爱国激情的诗作,也有不少诗成为具体政治行为及建议的反映。他在诗中记录山川景物、村野风光、农家
9、风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更以诗抒写愤懑,排遣忧愁,表现自己机智风趣、洒脱自在的个性和恬淡闲逸、不为物扰的心境,显示了极为丰富的内心世界。(2)苏诗中有不少以理趣见长的作品,诗人在写景、咏物、记事之中,有意识地阐发某种生活哲理,表达对人生的思索。苏诗中所谈的“理”,不是玄思或吊诡,而是生活中随触而发的感想,在习以为常中给人新的启迪。(3)苏诗采用寓言、隐喻手法,还善于运用赋的手法构成一种图画美。例如,脍炙人口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比喻的新鲜与丰富是苏诗的一大特色。又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苏诗任情挥洒,风格多姿多样。他欣赏陶诗的“枯淡” ,其更主要的风
10、格特色即是宋人所概括的“东坡豪” 。2.苏词特点(1)题材广泛:在众多作品中,他不但用词写前人惯写的题材,而且用词写政治情怀、报国壮志、民生疾苦、农村生活、朋辈情谊、贬居生涯这些都扩大了词的创作视初到黄州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鉴赏 这首诗描写作者初到黄州的所见,深刻地刻画了苏轼初到黄州时的复杂矛盾的心绪。有自嘲自伤,有对权势者的嘲笑,却又以超旷的胸襟对待自己的遭遇,在自然中发现美,在逆境中寻求生活的乐趣,表现了诗人一贯的豁达、乐观。作品二:词诉衷情送述古迓元素钱塘风景古来奇,太守例能诗。先
11、驱负弩何在,心已誓江西。花尽后,叶飞时。雨凄凄。若为情绪,更问新官,向旧官啼。鉴赏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七月,杭州知州陈襄罢任,新任知州杨绘正在赴杭州途中,杭州官妓前往苏州迎接杨绘,苏轼作该词描绘4即哲宗亲政时期):这期间,哲宗重新起用新党,把屡受旧党排斥的苏轼作为旧党处置,致使苏轼经历了一贬再贬的打击,一直被流放到儋州(今海南省儋州市)。野。(2)苏词的风格刚柔兼具,多姿多彩。他的词同他的诗文一样,以意为主,任情流泻,故其风格也随着内容特点、情感基调的变化而变化。他的词具有诗的沉郁,诗的豪放,诗的淳朴。苏轼革新词风,并非单纯反对婉约,而是要改变婉约风格独主词坛的局面,使词的风格由一元化
12、朝多元化发展,形成婉约、豪放、清丽、韶秀、旷远等风格,形成同秀共荣的局面。迎接的场面。这首词,上片写对钱塘江风光和长官诗才的赞赏;下片借当前萧瑟凄凉的秋景,烘托送旧迎新时难堪的情绪。全词采用用典的写作手法,有对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物的评价,更有细致的心理刻画,言简而意长,表现出作者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四、秦观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诗人生平 作品发展历程 典型作品1.未仕期:秦观大多在故乡高邮居家耕读,为科举做准备。然而亦时常游历于江淮吴楚之间,徜徉于山光水色之中。2.入仕期:秦观在神宗元丰八年(1085)参加第三次科举考试,终于成功考取进士,踏上屡遭挫折的十年仕宦之途。秦观登科以后,任
13、定海主簿及蔡州教授。因其亲附苏轼,被视为“旧党” ,从此党争的迫害便从未间断。3.贬谪期:太皇太后高氏崩逝,哲宗亲政。政局瞬变, “旧党”出京。秦观作为“旧党”核心(1)秦观诗歌前期是指从熙宁二年(1069)作浮山赋至元丰八年(1085)止。这一时期,秦观除两度漫游,三次应举之外,基本在家读书。这时候的秦观还未卷入党争,较少遭到重大挫折,对前途抱有希望,充满信心。流向笔端、注入诗中的就较少凄婉与哀怨的感情。(2)后期诗歌指秦观在中年以后屡遭贬徙,其凄楚作品一:诗金山晚眺西津江口月初弦,水气昏昏上接天。清渚白沙茫不辨,只应灯火是渔船。鉴赏 此诗四句四景,前半部分是并列的两句,分写江上的明月和蒙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20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专题 诗歌 阅读 第一步 宋代 诗人 词人 讲义 DOC
